德比之花为谁绽放
这个题目本来应该是“申花为谁绽放”,许多年来申花是上海足球的代名词,周日的德比大战也以申花大胜告终,但我想了想,还是改用现在的题目,因为这样才更能诠释我作为一个上海球迷的心情。似乎很久不关注足球了,而国内足球唯一能留下我一丝牵挂的就是上海的两支球队,再不争气也是自己的孩子,主队情结是令人度尽劫波无怨无悔,天涯海角难离难弃的。今年第一场德比后我说,“盼望家乡子弟兵能一路破竹,直指冠军,无论他是申花,还是中远。”当时这番话只是一个美好心愿,联赛仅过十轮,任何预言都为时过早。时隔四个月,当联赛进入倒计时,沪上双雄把持榜首的有利形势,今年第二场德比就不只是同城争老大这么简单,更将左右末代甲A的冠军归属,与上一回的悠闲从容相比,不免掺入了些许复杂和微妙的心绪。
我不否认我对申花的偏爱,事实上,上海球迷心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个申花情结,95年申花为上海捧回了职业联赛以来唯一的一座冠军奖杯,98年申花成为中国足坛第一个拥联赛和足协杯于一身的双料冠军,申花是申城之花,也是申城球迷心中的一朵花。职业联赛10年来,多少风云变幻,物是人非,申花却始终保留着最初的名字,这在当今甲A诸旅中恐怕绝无仅有。一个叫了10年亲切如家人的名字本身便是一笔无形的感情财富,单这一点就抚暖了多少球迷的心,为它呐喊加油,为它伤心失落,为它无奈着屡屡功亏一篑的万年老二命。
国际则正相反,从最初的大顺队到豫园队,从浦东队到中远队,数度易主。当我结束国庆长假回到上海,蓦然从电视中看到上海“国际”队,一时转不过弯来,以为上海又成立一支新球队了,再一看这分明是中远队,难道几天工夫又被转卖了?想想也不对,中远集团财大气粗,哪能说卖就卖啊?后来才知道是中远队为了适应中超的要求,率先将队名改为中性词,国际队寓意着来自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以及向国际发展的决心。用心良苦,可正因为太中性了,少了那份特别,总是不太习惯。
我也不否认对冠军的渴望和由此产生的私心杂念,毕竟国际队积分领先,假如拿下这一场,冠军就近在咫尺了。而比赛开始后也一度呈现出这种发展趋向,国际队频频发动攻击,大有一口吃掉对手的架势,开场约20分钟双方5:1的射门次数也足见国际队火力之猛。反观申花队却显得有些疲软,阿尔贝茨似乎不在状态,传球失误不断,组织也较凌乱。然而当国际队错失了几次破门良机,年轻球队心态不稳的老毛病又犯了,队员开始急躁起来。此消彼长,缓过劲来的申花队暗中发力,张玉宁两个“意外”入球一下打乱了国际队的节奏,虽然下半场奎瓦斯捡漏扳回一球,可一分钟后佩特科维奇的神来之笔彻底摧毁了对手的信心,最坚固的防线转眼成了最脆弱的篱笆墙。
显而易见,这场球与其说是技战术的比拼,不如说是心态的较量。以往国际队逢德比必胜,心理上占优,加之连续挫败两个强敌,士气正盛,胜利仿佛是顺理成章的事,轻敌情绪在不经意中滋长;申花队却以哀兵之态审慎对待,同时抱着雪耻的信念。心态不同,所以场上一旦发生变化,强势之势很容易逆转。4:1,一个谁也没料到的比分,给成耀东以及和他同样年轻的球队敲响了警钟,未尝不是好事。
瑟瑟冷风,蒙蒙细雨,骤然南下的冷空气将整个城市从夏季一下子推到冬季,为这场万众瞩目的比赛添上几缕悲壮,而虹口足球场无疑是当天全上海的沸点,热情、热爱、热望在这块草地上尽情释放,时间、空间被完全忽略,只有足球才是唯一主角。其实回味一下5个入球,没有一个由上海本土球员攻进,全部出自异乡人的手笔,但谁能说这不是一场货真价实的德比大战呢?德比的意义体现在两位上海少帅的斗智斗勇上,体现在每一名球员对胜利的强烈追求和全力投入中,体现在全场4万球迷汇聚而成的强大热流间,所有这些构成了今日上海足球的双雄并峙,构成了让我们为之自豪的德比风景。
我同样不否认我是有一些遗憾的,两兄弟回到同一起跑线,一番浴血厮杀好象只是白白便宜了千里之外的大连人。然而在某网站进行的可信度调查中,这场德比大战获得了56244名球迷的赞成票,以高达69.64 %的可信度遥遥领先于本轮其他比赛;赛后记者来到国际球迷一侧采访,凄风苦雨中几个小时不曾停歇的呐喊助威,看台上几位身穿国际队服的女球迷此时已抱头哭成一团,一位球迷噙着眼泪却仍坦然地说,输了没关系,只要冠军能留在上海。
我依然渴望冠军,在历经8年等待后这感情被酝酿得更深更浓。可是我明白了,在这个天下大乱的末代王朝,一个真刀真枪拼搏到最后的干干净净的冠军,更值得期待。 还是申花,毕竟有历史感情的积淀
不要什么INTER SHANGHAI~
~送朵花~不错的文章 本身我就是申花球迷,毕竟是上海滩的老牌,再加上非常欣赏的吴金贵上台和阿尔贝茨的引进,我更加支持申花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12 10:36:57编辑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