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村必打欧联 http://www.gerfans.cn/bbs/p_w_picpath/back.gif
我感觉梅村打欧冠的希望也不是很大啊 引用第2楼巴伐州州长于2010-04-13 13:49发表的 :
古代的科举制度比现在要好一点 http://www.gerfans.cn/bbs/p_w_picpath/back.gif
也许不知道古代和现在的考试,哪一个更公平些? 引用第3楼才思枯竭于2010-04-13 15:08发表的 :
这话何解? http://www.gerfans.cn/bbs/p_w_picpath/back.gif
因为现在的某些考试更加黑暗 引用第4楼大雄于2010-04-13 18:56发表的 :
崇拜维摩诘的粉丝,岂止王维一人,,,历代骚客,如大师兄之流,无不以维摩诘居士为偶像,,,
只是关于维摩诘居士,大师兄或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现代西方社会流行以食指中指呈V字形,代表胜利与成功的手势,,,
....... http://www.gerfans.cn/bbs/p_w_picpath/back.gif
“现代西方社会流行以食指中指呈V字形,代表胜利与成功的手势,,,
....... ”
呵呵,这个我倒是第一次听过啊,又长了些见识啊 引用第5楼大雄于2010-04-13 18:57发表的 :
敦煌石室盛唐第103窟,窟内绘有精美壁画,其东壁之上,有“维摩示疾”、“文殊问疾”二图,,,
二图的大意是:维摩诘故意装病让人来看望,借此与人辩论说法,,,文殊菩萨也携诸弟子与天人,前来探望维摩诘,,,
文殊菩萨右手握如意,左手伸出二指呈V字形,,,维摩诘见状,良久沉默不语,,,
....... http://www.gerfans.cn/bbs/p_w_picpath/back.gif
维摩诘太厉害了 引用第6楼大雄于2010-04-13 19:10发表的 :
现代人千万之众应考公务员,与古代科举入仕,本质上没太大区别,,,学而优则仕,在中国人的血管里流淌了千年,早已是中国基因的一部分了,,,
http://www.gerfans.cn/bbs/p_w_picpath/back.gif
但我感觉某天朝阳大国的公务员考试,还没有古代的科举入仕更公正 引用第7楼ReinholdYabo于2010-04-13 19:24发表的 :
汉堡簽運\太好了~ http://www.gerfans.cn/bbs/p_w_picpath/back.gif
但是决赛对手都很强,无论是利物浦还是马竞啊,其实富勒姆也不好打 引用第8楼堕落伯爵于2010-04-13 19:33发表的 :
王博士不是拜仁球迷,怎么支持矿工夺冠 http://www.gerfans.cn/bbs/p_w_picpath/back.gif
我不是什么博士啊,我连学士都不是啊。我其实是泛德迷,以德国足球和德甲的最大利益为根本。我不希望拜仁一家独大,这样不利于德甲均衡发展 引用第9楼堕落伯爵于2010-04-13 19:35发表的 :
古代科举面试都是皇帝亲自来了,现在的公考面试,黑幕太多,我一朋友考警察,面试官里已然和其中7个打好招呼了 http://www.gerfans.cn/bbs/p_w_picpath/back.gif
朋友说的很有道理
[绝对原创]德国足球心情日记(50)
本文作者:王涣璋 愿与所有德迷交朋友,期待德迷朋友给我打电话或发短信,因为有时上班不便接电话,所以朋友们最好是给我发短信。因为有时因为工作忙,可能不能及时回复朋友的短信,但一旦有了空闲,我一定会回复的。我的手机号码是:15010112499。《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我心目中的王维(二)》
和王维同时代的伟大诗人们有很多:李白、杜甫、王昌龄、孟浩然、高适等。
但是在当时,名声最盛的并不是日后的“诗仙”和“诗圣”,而是王维。
其中的原因,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也没有见过有关这方面论述的资料。
我现在想要谈论的,是王维在唐朝诗人中的地位,说白了,也就是如果大家按照水浒英雄们那样排一下座次的话,王维能排第几。
其实严格的说,诗人像足球明星或者水浒英雄们那样排座次,是一件很不科学、也很不严肃的事。
因为,诗这种东西本身就太抽象了。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有一个公正、客观的定论。
但是,毕竟唐朝伟大的诗人们太多,如果不排一下座次的话,就很难使读者们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了。
而事实上,不仅是像我们这些业余的诗词爱好者们喜欢讨论诗人排座次的问题;就算是正统的诗词专家们,也对这个问题有过研究。
我大学时候的古代文学老师还是比较有学问的,他也和当代的诗词专家们有比较广泛的交流。
他曾经和我说过:“目前学术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唐朝最伟大的前三位诗人是:第一李白,第二杜甫,第三李商隐。
那么第四位是谁呢?是王维吗?目前还没有定论。”
很多年过去了。古代文学老师的评论还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
其实我是不太赞同前三位诗人的排名的。
我觉得前三位诗人的风格不同,不能武断地说孰优孰劣。
如果真要叫真,非要有所具体比较的话,我觉得李商隐无论如何也不该只排在第三位。
李商隐至少要比杜甫强。至于李商隐和李白谁更强,大概是因为我偏爱李商隐的原因,我更倾向于李商隐更伟大些,因为我觉得李商隐的诗更有深度,更能极致和细腻地表达感情。
我也一直在思考:排在第四位的是谁呢?为什么连古代文学老师都不敢确定是王维呢?难道还有人比王维更有实力坐第四把金交椅吗?
如果真有的话,那么这个人又是谁呢?
许多年过去了,对于这个问题我心中终于有了答案:对王维威胁最大的,就只有杜牧了。
在写本文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我都是更倾向于杜牧排在第四的。
如果将诗人比做豪门球队的话:李白堪比巴萨。才华太横溢了!
杜甫很像巅峰时期的切尔西和如今的国米,太厚重了。
杜牧很像阿森纳。才气直逼李白。
其实如果单论七言诗的话,杜牧比李白写的更加俊朗。杜诗读起来的感觉要比李白诗更加清爽和快意。
但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是因为他有一方面是唐朝所有诗人所无法企及的:李白能超越一般诗词写作文体和句式的限制和束缚,几乎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了。
李白写诗所达到的境界,很像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那种人生境界。
李白这种天才才能,主要表现在他所写的长诗上面:
例如《蜀道难》:
《蜀道难》
噫吁戏,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
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
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又如《将进酒》: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又如《行路难》: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又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放眼唐朝,似乎没有人能写出类似李白的这些长诗。
而李白的这些长诗,如果仔细阅读便不难发现,其实很多地方有词的成份,或者说这些长诗更像诗与词的复合体。
放眼中国文学史,能像李白这样写长诗、并且写得那样精彩绝伦的人,似乎只有屈原一人了。
而如果李白没有这些长诗作品,只存短诗的话;那么我觉得,光是七言诗和五言诗这些短诗相比较,我觉得杜牧比李白写的更好,实力也更强。
(头非常痛,勉强写了这些,只能待明天后续了。)
公务员,特别是警察这种,在古代更应该叫做吏吧。 引用第19楼条顿之鹰于2010-04-14 10:02发表的 :
公务员,特别是警察这种,在古代更应该叫做吏吧。
http://www.gerfans.cn/bbs/p_w_picpath/back.gif
吏好像是古代最小的官了,也应该可以指公务员。 引用第1楼大雄于2010-04-14 19:17发表的 :
大师兄缘何骚兴大发,,,李杜文章在,骚情万丈长,,,
师弟以为大唐诗客千千万,唯一人适合担当王博士导师,,,
朗州司马刘禹锡,,,刘司马钢筋铁骨,专治师兄之流,颓废至极虚无透顶的浪客骚人,,,
....... http://www.gerfans.cn/bbs/p_w_picpath/back.gif
我也很喜爱刘禹锡啊。他和柳宗元,都是我既喜爱又仰慕的诗人啊。 引用第2楼堕落伯爵于2010-04-14 19:47发表的 :
很认真的看完了,但没懂
不是说王兄写的不好,是自身素养不够,对唐诗的映象全在高三时死命的背诵默写为那可怜的几分填空分了,诗作意境,历史背景,诗人情怀什么的当时根本没去仔细听,老师也不会刻意去讲
应试教育害死人啊
虽然内涵看不懂但王兄的文学造诣很高是看的出来的
http://www.gerfans.cn/bbs/p_w_picpath/back.gif
呵呵,谢谢啊朋友,其实你能认真看完就已经令我很感动了。我们这一代人之所以古代文化功底差,主要还是受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所累啊! 李义山的诗歌感情深沉,不愧为情圣语。
最爱其《无题》系列和《暮秋独游曲江》,虽诵千百遍而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