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iljack 发表于 2003-11-28 20:49:08

ZT:甲午中国足球

甲午中国足球——(一)当前的形势

  四年前的十强赛,中国队在一片可耻的“保平争胜”声中竖起了白旗,并最终抛出了二流论的这块遮羞布。四年后的今天,在空前的运气笼罩下,中国队打入了世界杯决赛圈。当阎掌门叫嚣着五年后的中国足球还怕谁的时候,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队多灾多难的历史。

足球,就是和平时期的战争。以战喻球,是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方式。各国无不视之为重中之重,无不以倾国之力出击的世界杯,是包括了技术、战术、心理、体力、意志、指挥、信息、经济、科技等多种综合实力,全方位的大较量,大比拼,是国民素质中的原创力,想象力,团结,斗志乃至人性的巨大折射。重读历史,今昔对照,令人不胜唏嘘。

假如,历史能重新来过,假如苏永舜的最后一场球不是在其他球队还有两轮未赛就结束,假如曾雪麟在休息室多说一句以后他再也没有机会说的“打平也是可以的”,假如高丰文带队顶住了那三分钟……可是,历史不存在假如。球虽然是圆的,可功夫不负苦心人,几分耕耘自然会有几分收获。比较一下中日两国在足球上的不同命运就可以看出,对于中国来说,职业化仍然不过是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世界杯出线,一切为世界杯而转,所以一到关键时刻,骨子里那点一切为世界杯让路的算盘一览无余。而全盘西化的日本,目标是向世界顶尖水平靠拢,他们已经实现了称雄亚洲,正在更为艰巨地向世界顶峰冲击。去年亚洲杯上日本队掀起的狂飙表明,亚洲足球的新形势,已经不是群雄混战而是“一强多极”,日本把所有的竞争对手远远抛下一大截。中日足球完全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变革,有如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别。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海战,其结局在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两种变革兴起时就已种下。

四年前的中国队输在哪里?输在技不如人?不对!那支中国队拥有至少在亚洲范围内公认属于一流的优秀球星,如范志毅,郝海东等人,而且四年前他们正处足球生涯中的黄金年龄;输在缺乏斗志爱国精神?也不对!中国球员靠自己的拼搏毕竟也踢了几场好球。战胜沙特队一役,中国队凭的就是背水一战的勇气,胜利后球员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场面感人;输在制度落后?更不对!在亚洲,只有东亚的中日韩拥有较为完善的职业联赛体系,出线的伊朗队国内还没有职业联赛,沙特的联赛虽然号称职业,但他们把足球仅仅当成王公贵族悠闲时的玩物,其优裕的生活环境很难激发出真正职业足球残酷搏杀激烈竞争的那种气氛。

今天出了线的中国队又“胜”在哪里?比较一下四年前决定胜负的几条因素,技术上,十强赛开战前国内一致公认这届中国队的绝对实力不如四年前。这次有海外球员助阵,可是这几位球员在欧洲加入的是乙级队,何况本次十强赛,海外球员并没有对中国队带来什么本质的变化,甚至连贡献也远小于本土球员。名气最大的杨晨迄今一球不进,谢晖的场上表现屡遭批评,范志毅倒是发挥突出,可他早就是中国本土所产生的最佳球星之一。二流水平的英甲联赛,很难再使他有什么提高,他在此次十强赛上的突出表现,得益于早年他在中国打下的基础与他自身的天赋,与在英甲打滚几年并不相干。中国队的备战环境,也大大不如以往历届世界杯,根本没有那种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发愤一定要冲出去的那种气氛。中国球迷公开在比赛中倒戈,为对手加油。绝大多数中国媒体加入倒米阵营,极端仇视中国队主帅米卢,巴不得中国队输球,以渲泄他们对米卢的不满。甚至在小组赛期间,国家队主帅还与大连帮发生严重的公开冲突。与媒体一样,大连球迷宁可国家队输球,以此来证明不用大连球员的错误。中国国内的职业联赛制度,又为球员们带来多少提高呢?就在中国队即将出线的时刻,甲B联赛的离奇结尾给了中国足球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国足球环境,比起四年前是在更加恶化的方向发展。正如南方体育所说的,中国足球,即使贴了张世界杯入场券,也还是一包注册了商标的垃圾。

撇开洋教的点拨与千载难逢的运气等外因,仅仅从内因看,没有任何理由能令人信服,这样的中国队能够出线。这不禁让人想起伍绍祖的话:冲出去是偶然的,冲不出去却是必然的。

deviljack 发表于 2003-11-28 20:50:00

甲午中国足球——(二)琅威里与米卢

  现在的中国足球,确实很象甲午前的北洋水师。彼时的大清,经过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国力远胜道光年间,国家财收岁入倍于日本,中国海军军舰总吨位名列世界第四,单单北洋水师便拥有定镇济经来致靖远这样级别的七艘主力舰,陆军普遍装备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毛瑟枪,克虏伯炮,再不是鸦片战争时大刀长矛对抗坚船利炮的情形。

今天的中国足球,职业化经营数年,不仅带来丰厚的收入,而且注册球员已达万人,多批青少年球员拥有留洋经验,大量洋教外援涌入,中国球员开始登陆欧洲五大联赛。这份家底,虽不如世界超强,但在亚洲范围内仍算领先行列,比职业化前有天壤之别。苏永舜时代,沙特队光为备战就花掉两百万美元,相当于中国几年的足球经费。而在今天,出线后仅仅是足协付给国家队的奖金就有四百万人民币。四百万人民币是个什么概念?差不多也就是一个曲圣卿转会上海队的身价而已。

甲午海战,日军面对军备比它强大的北洋水师,并没有打什么超限战,而是通过常规战取胜。而且在战前,中日聘请的都是英国海军教官。中国请的是英国海军中校琅威里,官拜副提督衔,负责舰队的操演训练。如果将北洋水师比作一支足球队的话,那么琅威里就是中国队的洋教练。今天的米卢,年薪百万以上,琅威里月俸六百俩白银,在当时也是天价优薪。但是琅威里凭着他对海军业务的精通,对舰队管理训练的一丝不苟,很快赢得军中好评。用今天的话讲,琅威里简直就是个工作狂。据史书载,他“终日料理船事,刻不自暇自逸”,甚至在如厕时“犹命打旗语传令”。军中有言道: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副将。琅威里带出了巅峰期的大清海军,军纪严明,反应快捷。可以说,“北洋足球队”踢出了历史最好水平。

但是,琅威里铁面无私不讲情面,终于触动到既得利益团体。在琅氏上任初期,北洋的士官生们还知道技不如人,尚能服从琅氏严格的管理。等这批人逐渐升上总兵管带后,就再也不能容忍一个洋人在他们面前指手划脚。这种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终于在舰队南下香港避冻时发生了“撤旗事件”,琅威里被挤走。北洋水师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时大清无人具备琅威里那样的执教水平,更不具备他那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整个舰队很快就从内部垮了。“在防操练,不过故事虚行”,而且“平日操演炮靶、雷靶,惟船动而靶不动”,甚至“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而行。码数已知,放固易中”,徒求其“演放整齐,所练仍属皮毛,毫无裨益”。

原来北洋舰队的操练变成了“假练”,北洋足球队也踢起假球来!

海军规定所有官兵终日在船上生活,琅威里一走,将士纷纷移眷刘公岛基地,过起家庭生活,“晚间住岸者,一船有半”。每年冬季舰队按例南巡时,一至香港,官兵便蜂拥上岸淫赌。定远管带刘步蟾的同学东乡平八郎上舰参观,见甲板上供着关公神像,一地散乱的剩饭,炮管一摸一把灰,甚至在主炮上晾晒衣裤,便说仗不用打,中国输定了。

今天的米卢,是中国足球有史以来成绩最突出的洋教练,单凭一个世界杯出线,就足以让他与中国足球处在前所未有的蜜月期中。但是,纵观几十年的中国足球,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洋教练,无论名气大小水平高低,最终的结局无不是悻悻而去。即使是一些世界级名帅,即使在中国多少干出了一点成绩,概莫例外。拉扎洛尼,桑德拉奇,安杰依,崔殷泽等等无不遭同样下场。比较聪明的涅波彼德等人,在看清中国足球本质后,与中国人撕破脸皮之前就匆匆甩手离去。不难想象,米卢要继续留在中国会以什么样的收场结束。以金志扬,迟尚斌,徐根宝,戚务生,陈亦明这些人为代表的职业化以后既得利益者们,同米卢的矛盾只会日趋尖锐化公开化。他们会象当初北洋的总兵管带们千方百计地挤走琅威里那样,千方百计地挤走米卢。

中国有句古训,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取得世界杯入场券,米卢是最大的功臣,他的声望正处于空前的高峰,功高必然震主,中国足球圈不可能容忍一位洋人的地位凌驾于他们之上。早在去年的亚洲杯期间,体坛周报的马德兴便以国旗问题作文章,向米卢发射政治炮弹,将其上升到主权爱国高度,这与导致琅威里拂袖而去的撤旗事件如出一辙。

至于米卢,他是个聪明人,最有可能的是学涅波彼德,在声望最好的时刻急流勇退离开中国,另挑一支比较具有冲击力的世界杯出线队,以维持他“五次打入世界杯 16强”的纪录。

deviljack 发表于 2003-11-28 20:50:00

甲午中国足球——(三)丁汝昌与阎世铎

  北洋舰队之所以垮得那么快,与其统帅丁汝昌密不可分。丁汝昌当过太平军,也投入过湘军淮军,逐渐荣升成为总兵,清廷裁撤骑兵后他成为记名提督。他是行伍出身,一来是个半文盲,二来也与海军毫无渊源。在北洋海军初创阶段,清廷急需统领人选。丁恰恰在此时走后门,希望通过老上级李鸿章谋得一官半职,结果就在当时缺乏训练,管理,作战指挥人才的情况下成为北洋海军的一把手。

丁汝昌接手北洋海军时已经41岁,他的主要经历是多年的骑兵生涯,对近代化海军既无感性认识,更无理性认识。以他这样的年龄和基础,要通过从头学起去精通技术性极强的海军业务,根本是不可能的。在琅威里离去之后,他更是失掉了一位得力助手,以其外行的身份,威德难以服众,无法避免舰队的涣散。黄海大战中,这位大外行连海军应该排什么阵型都不知道,长期的纪律松驰导致武器保养极差,定远发射的第一发炮弹就把自己的舰桥给震塌了,丁汝昌摔断了好几根肋骨,不但留下千古笑柄,更丧失了指挥能力,直接造成整个舰队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

今天中国足球的掌门人阎世铎,与丁汝昌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阎本来是个老知青,74年就读大连师范体育系,进京后在国家教委任职,管的是体育教育。 80年代末,阎世铎调入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先在政策研究室工作,后来体委以政研室为班底建立了政策法规司,阎世铎主要负责体育法的起草,10年内步步高升,从副处长一路做到司长。新华社对他的履历介绍上有一句,“阎世铎对于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有较好的把握”,但却始终不提他与足球之间的半个字。

可以说,阎世铎的前半生与足球毫无关系。他是在中国足协失去公信力,王俊生明显难以胜任,却又一时难以寻求继任者坐上那个火山口的情况下被点的将,当上了中国足球的一把手。如果说,丁汝昌对海军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外行,阎世铎对足球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球盲。果然,他刚一上任便闹出“什么是净胜球”的笑话。不知净胜球为何物,说明他对足球的基本知识不但不如一个普通球迷,甚至平时他对足球比赛的关注也少得可怜。很难要求这样一位坐了十几年办公室,对足球一窍不通的党干,能够驾驭足球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率领中国足球去与外界的虎狼之师搏杀!

阎世铎接管足球时已经48岁,与丁汝昌之于北洋海军一样,对现代化足球,职业化足球既无感性认识,更无理性认识,只会处处显示出他的无知。以他这样的年龄和基础,要从头学起直到精通现代职业足球的管理,无异天方夜谭。十强赛前的四国赛上,阎世铎仅仅因为看到朝鲜队每人喝不上一瓶矿泉水就感动得掉泪。难道他不知道铿锵玫瑰就在眼皮底下艰苦奋斗吗?这样活生生的教材居然充耳不闻,要大老远的找个朝鲜队来给中国队当榜样。中国队在点球决胜中负于朝鲜队后,阎世铎斥责江津,“一个点球都扑不出来,你这守门员是怎么当的!”这种只有市井球迷呕气斗嘴才说得出的话,居然出自中国足球掌门人之口,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阎世铎比丁汝昌幸运的是,这一次他不必面对丁汝昌必须面对的劲敌--日本,而且米卢也没有象琅威里那样,忍受不了中国人对他的羞辱,在大战前拂袖而去。五年后中国足球还怕谁的宏论,足以证明阎掌门既不知彼,更不知己。他已得意忘形,被偶然的胜利烧昏了头脑。

上帝要一个人灭亡,首先让他疯狂。

deviljack 发表于 2003-11-28 20:51:00

甲午中国足球——(四)历史令人默然

  同样是聘请英国海军教官,日本海军总教习是英国海军上校英格斯。在英格斯任满回国后,日本舰队却没有象北洋一泻千里,仍然能够维持状态,进步良多。

日本足球也同样得益于英格斯式的人物。前有克拉玛,帮助日本夺得奥运铜牌,一手创建日本联赛体系。后有奥夫特,使日本第一次夺得亚洲杯,树立起日本足球的风格。而中国足球,只能一再哀叹约瑟夫,鲍里奇,鲁迪,施拉普纳,霍顿这些人不符合中国国情。

甲午已过去百余年,今天的方伯谦与叶志超们还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无忌惮地表演着 11:2,6:0,还在公然威胁抗争者“今后你还要在足球圈干下去”。如果龚自珍看到今天的中国足球,他又会怎样地哀叹呢?“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抑巷无才偷,市无才驵,薮泽无才盗”。今天的中国足球,上至足协主席,下至教练,球员,裁判,球迷,记者……哪个又让人感觉到“才”呢?假球遍地黑哨成群,球员夜夜笙歌不思进取,这与垮掉的北洋舰队假练,淫赌何其相似!

历史令人默然。

如果以理性的方式重新对历史进行复盘,那么不得不让人承认,假如甲午再来一次,中国仍然必败!同样,从足球的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今天这条签,以致不必硬碰韩日沙伊四支上届世界杯的出线队伍,即使拥有再好的洋教,拥有再好的球员,中国队依然必输无疑!纵使他们能在某些场次取胜,那也仅仅是赢得几场战斗,依然难逃整个战役的最终失败!

甲午战争爆发前10年,洋务运动后的中国“形势一片大好”时,倘若有人预言“来日与日本交手,中国必败”,又有几个人会信?同样,阎掌门在世界杯出线,为中国足球冲喜的时刻所说的五年后,中国足球又会是什么前景呢?

答案也许要到姬宇阳的《人不如人》的结尾中去寻找:

任何事情,其实都是人的素质的较量,足球也不例外。

deviljack 发表于 2003-11-28 20:52:00

此文作者为资深意迷,尤文蒂尼红油顺风,前sina斑竹,帖子最原始出处为球迷一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ZT:甲午中国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