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坛再无百花齐放日? 4点解读为何巨星群难井喷
为何我们现在足球巨星数量、质量没有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那么“百花齐放”?我们尝试从比赛强度、青训等环节做解读。网易体育12月27日报道: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足球世界里,我们也希望有更多、更优秀的巨星闪耀绿茵场。但我们却无奈的发现,除了梅西、C罗等屈指可数的球员能够达到“巨星”级别的高度之外,我们很难找到像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那种“遍地是球星”的胜景。那些年,球迷可以见识罗纳尔多的钟摆过人,齐达内的马赛回旋,巴蒂GOAL,鲁伊-科斯塔的手术刀传球, 里克尔梅的古典直塞……但现在呢?似乎一切都被无形之物所束缚,我们想极力挣扎,却始终摆脱不了对往日怀旧的思绪。
战术变革,足坛奇才亦需服从整体
足球如同其他竞技游戏一样,是建立在胜负的基础上的,因为有竞争,足球才不断的演化。1930年英国人契普曼创造了攻守人数排列平衡的“WM”阵型;20世纪50年代初,匈牙利开辟了四前锋的独到踢法,随后巴西将其演变为424,一举夺得1958年世界杯冠军;1966年,英格兰主教练拉姆塞首创442阵型并率领三狮军团夺得世界杯冠军。再到现在,穆里尼奥、瓜迪奥拉等新(中)生代主帅推崇4231、433这种单中锋踢法……足坛的阵型变革,体现的是攻守平衡的和谐状足球理念,这是一种进步的体现。
战术的变革,直接影响到球员的职责。21世纪的足球,已经不再是个人表演的天下,而是发展到个人服从整体的格局。这就要求球员们具备充足的体能、过硬的心理素质、均衡的攻防能力、高超的战术领会力。在如此的高标准衡量下,很多本有可能成为巨星的球员最终无法达到金字塔顶端。譬如“潇洒哥”贝尔巴托夫,以他的技术,放在30年前绝对可以成为一代传奇,但在如今的曼联,贝巴跑动不够积极却成为致命伤。譬如里克尔梅,他的传球水准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流,可在强调整体防守、快速出球的现代足球,里克尔梅这种古典前腰很难适应。
战术的变革,淘汰了不少让人惋惜的足球巨匠。而经过筛选出来的球员,则符合现代足球的要求。当今的世界第一人梅西,集射术、盘带、传球、体能、防守于一身,可谓举世罕见;“一人之下”的C罗,拥有魔鬼般的身体素质,以及全面的得分能力,“只能在游戏中才能出现”。而鲁尼这种身体剽悍、能中能边甚至能踢后腰的全能人才,更是足坛进化的产物。若放在往日,这是很难想象的。如此高标准、严要求,加上对整体足球的服从,你就不难理解,为何真正的巨星级别人物是多么难以出现。
比赛密度,一年60场球员如机器人
除了足球战术的革新导致对球员提出更高要求之外,密集的赛程也是考验球星的巨大难题。我们就以93-94赛季意甲冠军AC米兰为例,红黑军团在这一年里意甲34场、欧冠夺得冠军一共踢了12场,算下来也只有46场比赛。但现在就不同,以10-11赛季的巴塞罗那为例,加泰球队西甲38轮、欧冠夺冠13场、国王杯打到决赛一共9场,此外还有西超杯、欧超杯等赛事,全年下来正式比赛直逼70场!不仅如此,现代足球对身体对抗、进攻和防守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比赛强度和密度较之以往大大增加。
我们试想想,如果当年曼联的“风流少爷”乔治-贝斯特放在如今的英超赛场,能否经得住高强度的对抗?能否做到攻防俱佳?能否在一年中保持高出勤率?罗纳尔迪尼奥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不到30岁的年纪,就因为身体机能严重下滑而无法适应强对抗的比赛;即便是巅峰时期的齐达内,他的优雅球风遇到现在凶狠的拦截和铲球,恐怕也要打折扣。艰苦的赛程、高强度的对抗如同大浪淘沙,遴选出能够适应生存的“物种”。“机械化”的足球,让球员个性在泯灭,所以再想出现曾经的巴西盘带天王德尼尔森、鬼才德贾明哈、个性十足的疯子门将伊基塔,都只能是奢望。
博斯曼法案毁灭青训?
1995年12月15日,欧盟法院正式出台了“博斯曼法案”。对于世界足坛来讲,这是一次开天辟地的变革。实行了几十年的欧洲足球转会旧制度瞬间被推翻,当时受到打击最大的当属阿贾克斯,因为此法案的实施,导致克鲁伊维特、戴维斯等天才球员被欧洲豪门瓜分,而且没有给阿贾克斯带来收益。归根结底,“博斯曼法案”的出台,直接导致俱乐部失去了培养本土年轻球员的兴趣和动力。
众所周知,青训营是培养足球巨星的摇篮,正如博格坎普、德波尔兄弟、克鲁伊维特……但是当博斯曼出台之后,青训培养受到很大打击。英格兰、荷兰、意大利等国家的青训几乎被破坏,而真正沉下心搞好青训的国家不多。所以当西班牙、德国,包括我们的近邻日本凭借几十年不懈的对青少年足球的栽培之后,明显收到了成效,哈维、伊涅斯塔、格策等球星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这样强烈的对比,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青训对球星培养的重要性吗?而当青训被毁灭时,足坛便进入一个冰河期,像意大利出现的青黄不接现状,英格兰联赛火热而国家队难以冒出新人,都是因为根基被破坏的原因。
球星并没有少,只是我们眼光变挑剔?
提出这种说法之前,我们还是要承认,如今的足坛球星群体确实不如20世纪80、90年代。但是是否差距真的有“天壤之别”那么夸张?这倒不至于。不少人认为当今足坛顶星只有梅西和C罗两人,但实际上更多的实力型选手因为我们挑剔的目光而被剔出巨星行列。简而言之,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们因为条件限制,缺乏足够的的角度去观察和全方位衡量一名球星,但现在随着媒体的普及,我们可以时时刻刻关注一名球员。在这样的条件下,球员更多的缺点会被发现,所以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他达不到球星标准。
这就好比一年一度的春晚,10年前,这台晚会是很多人翘首期盼1年才能享受得到的盛宴,但现在呢?对于球员的欣赏也是如此。罗纳尔多就说:“梅西和C罗放在我们的时代,他们是最优秀的队员。”不仅是C罗和梅西,比如德罗巴,或许在未来他会被冠以“足球史上第一坦克”的称号;比如哈维,萨基认为他是30-40年一遇的奇才;比如伊涅斯塔,里克尔梅都对他的传球佩服得五体投地;比如伊瓜因,巴蒂评价他“能力最接近我”;比如席尔瓦,他一人足以改变英超对技术型球员的看法;比如鲁尼,他的全面能力足坛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个;比如皮克,被认为是继贝肯鲍尔之后足坛又个才华横溢的自由人;还有格策,内马尔等少年才俊……或许他们都有缺点,但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宽,这些又何尝不是(未来)巨星呢?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 作者:李伦特斯) 个人英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即使是梅西和C罗,在国家队鲜有作为就可以看出还是体系重要!
回 1楼(hnyyyyb) 的帖子
一个好汉三个帮回 2楼(巴伐利亚州) 的帖子
一个篱笆三个桩回 3楼(azhzh) 的帖子
合作愉快 都钻进钱眼里了,所以为花花世界所累回 5楼(德迷小天王) 的帖子
物质的世界现实的人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