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3-6-28 17:18:32

寻觅南京“香花三绝”:栀子茉莉犹在,白兰花越来越少

2013-06-28 08:51:23 来源:扬子晚报

http://pic.jschina.com.cn/0/17/41/85/17418535_944381.jpg  茉莉   “忆曾把酒泛湘漓,茉莉球边擘荔枝。”   早在宋朝,就有诗人对茉莉花进行过描述。   白兰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   白兰花当年多长在岭南一带,种植要求较高。   栀子   “当年曾记晋华林,望气红黄栀子深。”   宋朝对栀子花也有大量的描写,称栀子花为“同心花”。http://pic.jschina.com.cn/0/17/41/85/17418536_786970.jpg  栀子花小贩在街头叫卖。扬子晚报记者宋峤摄http://pic.jschina.com.cn/0/17/41/85/17418537_093977.jpg  浦口的花农在采摘栀子花。扬子晚报记者宋峤摄http://pic.jschina.com.cn/0/17/41/85/17418538_888523.jpg  街头卖的白兰花经常两朵穿成一串。   白兰花、栀子花和茉莉花,号称“香花三绝”,炎炎夏日,伴随着花香具有消暑提神的功能。枝桠青翠碧绿、花体通透洁白的它们齐名“南京三白”。在不少上了年纪的人的回忆中,一件斜襟旗袍,一束白兰花,可以说是时髦小姐、太太的“标配”。每到黄梅季节,白兰花、栀子花特殊的香味能将“霉味”一扫而光,倍加清爽。
  细心的南京市民发现,如今的“香花三绝”中只有茉莉花还在花卉市场正常销售,想买点白兰花和栀子花只能靠街头“碰”到小贩才行。而且,原本年轻漂亮的卖花姑娘,已然成了耄耋老人。
  这些花儿都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呢?近日,扬子晚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白兰花
  600年前南京开始种花神庙曾是主产地
  如今多靠“车流小贩”卖
  这个季节,很多南京开车人都习惯在车上备点零钱。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时,偶尔会碰到手拿圆筛的小贩,揭开盖在上面的一块白纱布,问等红灯的你“要不要白兰花?”一块钱买上两三串,挂在车上,整个车厢香气四溢——虽然这种卖花行为很危险,不值得提倡,但不得不承认,这是如今购买白兰花的“主要途径”了。
  当年花神庙曾是主产地
  南京市民钟先生经营花卉苗木二十几年了。他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其实南京人种植白兰花的传统有600多年,以前的花神庙是主产地。原来,传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把两广的花卉品种引进南京,从而使南方的花卉品种,特别是白兰花有了更大的发展,以致花神庙的种花行业也随之兴旺起来,花神庙有了一条很大规模的商业街。到了1937年,花神庙一带被摧毁。解放后,1951年政府扶持并促进花农生产,提供无息贷款、引进花苗,花神庙才逐渐繁荣。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花神庙的农户几乎家家都种白兰花。”钟先生说,那时候每天天没亮,农户们就去花房摘花,两朵穿成一束。天一亮,花贩们就赶来批发,然后沿街叫卖。
  冬天进大棚,人们不爱种
  但随着90年代后期开始,花神庙陆续拆迁,白兰花利润又低,很少有人种了。“现在一块钱一串两三朵,九十年代的时候五毛钱。”钟先生说,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看不上这点“小钱”了。
  而且,白兰花不像栀子花那么“野”,它只有在南岭以南的地区可以安然过冬,“在南京冬天要进大棚保暖,种植起来也比较麻烦,成本高。”钟先生说,现在南京街头小贩叫卖的白兰花,量越来越少了。有部分是花卉市场的商户通过快递,从广州运来一些,还有部分是从江宁、浦口、溧水等地收来的,“是当地农户零星种植的,估计批发价一两毛钱一朵。”
  苗圃老板自述
  我种的白兰花全被偷了
  熊老板的苗圃在雨花台区杨家坟附近,他家种有一棵巨大的白兰花树。
  “白兰花冬天要进大棚保温,成本高,南京早就不大面积种植了。”提到白兰花他有点“伤心”,“我那株白兰树,上个月一夜之间,满树五六百朵花全不见了。”他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自己家这株白兰树大概七八米高,长了十年了,一直当做“宝贝”养着,每年清明以后才移到室外,“害怕被霜打,估计这次花全被偷去卖了,原本打算送给亲戚朋友的。”
  小贩盖纱布为了保鲜
  “小贩盖块白纱布是为了保鲜。”熊老板说,这个季节气温高,如果在室外白兰花很快就蔫了,可以在纱布上洒点水保湿。一般都是在花开前三五天,花瓣还没发白,就从树上摘下来。然后用盐水泡一泡,给它增加点“营养”,让花期更长。
  南京白兰花多来自广州
  熊老板说,他也卖过白兰花,基本都是从广州用集装箱发货过来的。
  白兰花到南京还有一个途径,是来自常州。“那边是以斤来算的,100多块钱一斤,算下来一朵1毛5分钱左右。”
  栀子花
  浦口有个“栀子花村”兑花点在大桥南路
  天气逐渐升温后,栀子花是家庭养花的“热门首选”。去年6月初,扬子晚报独家披露了目前南京街头栀子花的主要产地——浦口响堂村。那个“藏”在老山腹地的美丽小山村,也是扬子晚报发动读者种植青奥林的所在地。全村六七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都在责任田里种着栀子花,加起来有近百亩地,占到南京市场上栀子花总量的九成左右。
  昨天中午,扬子晚报记者联系上去年采访时遇到的村民老孙,“一把花五朵,女儿才把扎好的八百多把花放在桶里,用绳子吊在井里,就怕下午气温高了,花提前开就不好了。”老孙说,到了夜里他会跟着邻居的车,把花带到大桥南路卖给小贩,那里是一个兑换点。这几天地里的花开了不少,产量比较高。家家户户,都能扎个一千把左右。批发价都是随行就市,量多的情况下,一把也就七八毛钱,“不像六月初,花才开始有,一家就出个两三百把,一把能买到一块多。”
  老孙说,村里四面环山,责任田也都在山上。因为引水到田间难度大,要种水稻、小麦这些农作物只能“望天收”。干旱、大雨,都严重影响到收成,二十几年前,村里开始种栀子花。作为经济型苗木的它,养护起来很方便,“摘花前后各施一次肥就够了。”
  老孙说,他家去年一年靠卖栀子花差不多有五千多块钱的收入,“我们家种的量不算多,多的能赚八九千。”
  茉莉花
  盆花需求量大端午前后是销售旺季
  茉莉花虽然也很娇贵,要在花盆和温室里生长,但它和白兰花、栀子花不同,是以盆花的形式销售,一直卖得不错。但一般都在花卉市场卖,街头比较少见。
  和白兰花一样,茉莉花以前南京花神庙也很多,而且也是花农将花摘下,五朵穿成一串,小贩来批发拿去卖的。清新淡雅的茉莉花,养植比较方便,“一盆三年之内扦插,能繁殖出两三百盆。”熊老板说,茉莉花对温度要求高,和白兰花一样,无法在室外越冬,一般低于12摄氏度就影响它的生长了。但是因为家庭、单位对盆花的需求量都比较大,南京各大的花卉市场都能买到,每年端午前后是销售旺季。
  不过,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位于六合的中华茉莉谷引进了一种乔木类的东京野茉莉。经过在室外的野驯,去年已经首次开出洁白芬芳的花朵,目前长势很好。还有一批10万株野茉莉苗也在今年成功越冬,因为是速生林,预计在明年五月份就能开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觅南京“香花三绝”:栀子茉莉犹在,白兰花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