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维马丁内斯&布教授之争闲扯西班牙足球
本帖最后由 日耳曼霸权 于 2013-7-1 12:49 编辑大家都说上马丁替布教授,我倒不以为然。上马丁加强防守硬度,对应的定位球战术也更加多样化;而上布教授是为了保证对球的控制,让中前场的梳理更加有效率(这届联合会杯我注意到哈维角色的变化,那就是大频率的增加了高速前插,这样相当大一部分的组织任务会平摊到布教授身上),相信以上两点大家是没有意见的。
我说上马丁不一定比上布教授效果好,更多的是基于西班牙人的足球心态。
西班牙队在称霸之前有一种足球惯性,预选赛称王,赛会热门,然后关键时刻折戟。在遭遇实力相近的对手时,他们总是取得领先然后莫名其妙地让对手逆转,又不断重复着得势时让对手领先却不能扳回比分的尴尬,如此总是在关键时刻葬送好局,例如98年小组赛VS尼日利亚卡尼萨雷斯惊天一扑,还有2000年欧洲杯VS法国劳尔罚失点球。以这样的方式屡战屡败,让他们足球上的自卑蔓延开来,领先之后怕守不住,落后了又容易放弃。
直到今天这种自卑依然不时显露出来。巴萨的七球惨案,今晨西班牙的零比三答卷,这都是不符合双方实力对比的比分。不合理的结果必然有其不合理的原因,落后时的沮丧和无力感,个人游离余集体战术纪律之外,阿尔巴的狂暴和皮克的红牌,这一幕一幕好像都有西班牙足球自卑的影子。
而这种自卑情绪,我们也可以在08年以来西班牙人控球打法的发展变化中找到痕迹。08年控球打法甫出,世人为之震惊,动静相宜,主打地面流又不失立体感。相比当初,现在我们对其打法的观感更多的是冗长而低效的控球,倒脚有余而射门不足,比赛的精彩程度也随之降低。与其说它是积极进取的进攻型打法,还不如说是异质极端的防守。为了克服传统的自卑,西班牙人要做的就是尽量不让对手取得领先,也就是要比对手先进球,而要贯彻这种哲学,最稳妥又最符合西班牙足球实际的做法就是始终保持球在我脚下,一者可以消磨对手意志体力,二者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本方防线,三者更能够提高本方球员的自信(与意大利人球越在对方脚下越自信相反),如觅得缝隙,还能将对手一举成擒。当初,阿拉贡内斯在目睹了博斯克的足球后说过,现在这支西班牙队的踢法与我当初的初衷相去甚远。昔日的自卑让他们狂热地陷入了无限控球的迷思之中。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西班牙人的控球时间越来越长,而其进攻效率越来越低下,结果愈来愈经济。
而今晨联合会杯决赛的脆败,不过是西班牙人潜藏已久的自卑感,如传染病般不可抑制地集体性爆发罢了。
能否放到天下足球谈西班牙足球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3-7-1 12:53
能否放到天下足球谈西班牙足球
放这儿受众更多 老衲窃以为,LZ说的到位!! 这个还真不能放到德国坦克这儿。哈哈。楼主说的非常好,阿拉贡内斯的西班牙确实比博斯克的西班牙好。同时我还认为里杰卡尔德的巴萨好于瓜迪奥拉的巴萨。正因为博斯克和瓜迪奥拉,让我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西黑和萨黑..... 纳瓦谢里采夫 发表于 2013-7-1 13:25
老衲窃以为,LZ说的到位!!
一家之言,欢迎您衲补充 怎么又在说说这个问题了?
一场比赛,就撤出那么多。
连续夺得欧洲杯、世界杯、欧洲杯怎么没有人出来说自卑?
不说多的,别的球队有本事,去枪下球,提高自己的控球率,你也可以遛板鸭的猴。
板鸭三次冠军,两次都点球过关,且场面无甚优势,尤其是12年对葡萄牙
10年好一点,但其对阵巴拉圭真是命硬,之前巴拉圭下半场点球打进的话,也就那样了
巴傻两次欧冠,第一次基本就是02年的韩国队,完全就是小偷
第二次半决赛平衡点就是佩佩红牌,之前皇马在控制局面的
也就是命硬,之前RP太多
对于西班牙足球,个人认为没有任何吸引力可言。始终觉得真正的足球应该是有速度,激烈的身体对抗,默契的团队配合,尤其在进球方式上,不能缺少爆射,强有力的头球攻门,以及激情澎湃的百步穿杨式的世界波。这个才叫足球嘛!如果不是这样,那还不如去看花样滑冰,靠裁判来判定谁是胜者的比赛。
足球是竞争力最强的运动,只可惜这些年人才凋谢,看不到上世纪90年代百花齐放的真正竞争激烈足球了。商业化培养了偶像,如果实力派球员不突出,就会造成偶像派球员占据支配地位,从而降低足球的精彩。所以足球应该像美国好莱坞学习。在地球的那一边,永远是实力派占据着统治地位,所以我们才能从不担心没有精彩的好莱坞大片观看。
德国队现在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有偶像派压倒实力派的势头,当然这个偶像派指的是那些没有实力的(说实话用偶像一词都有点高估他)。最好的例子就是英格兰,他们这些年用一无所有来形容一点不夸张。我们得恢复老德国的那套优良传统,没有这些东西,德国队只不过是不断地徘徊,那个冠军还是遥不可及。
现在德国蛋疼的东西太多,很多不可思议,这种不可思议再遇超级怪的时候就全部出来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