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3-8-12 12:37:50

南京古城 “寻黔记”

2013-08-12 来源:贵阳晚报  查看评论 
闹市中的特别小店
徐顺转弯下腰挨个擦拭着餐桌的桌脚,在经营餐厅的17年中,她始终觉得这间位于南京闹市区、约90平米的小店有着特别之处。
17年里,先后有20几拨“奇怪”的游客,在街巷如线团般缠绕的南京城里找到这间餐厅。他们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说自己来自贵州。他们到餐厅不为吃饭,都说“寻根”才是此行的目的。
徐顺转对此很是纳闷,“就算这里许多年前是别人的祖宅,也不可能总是来这么多不同的人嘛。”她说,很多“寻根老人”会盯着餐厅发呆,然后默默离开。
近几年数十次来到贵州,对明史深有研究的扎西刘老师将采访团队带到这里,详细解答了徐顺转多年的困惑。
这间位于南京丹凤街路口的小店,在600多年前是明朝的都司府所在地。当时丹凤街名为都司巷,1381年名将傅友德所率的征南大军,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这些明朝军士们远离故乡,其中约20万人留守在了1800公里外的贵州山区,为皇权镇守边疆,为家族繁衍生息。

600年后“寻根处”
历史悠久的南京城,处处玄机处处景。
扎西刘站在餐饮店门口,指着店招牌右下方并不太起眼的字体说:“你看它的门牌号是不是很特殊——丹凤街都司巷1号。”
扎西刘介绍,为方便贵州百姓前往南京寻亲,在2000年南京市人大决定给“丹凤街1号”的门牌加上“都司巷”的标注。
大明王朝的军事领导机构穿越600多年的时光,与一间主要经营“烧鸡公”的小餐饮店奇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丹凤街都司巷1号”成了南京市唯一一个标注两条街巷,有悖常理的门牌号。
徐顺转听扎西刘说这些故事时,几乎没眨过几次眼睛。她跑到店门口,反复看着那个特殊的门牌号,思来想去,提出应该让它再显眼些。
在扎西刘的建议下,徐顺转跑到临街店铺印制了“明朝贵州遗民南京寻根处”的喷绘。随后晚报采访团团员与扎西刘一起合作,将喷绘平整贴上餐厅的门楣。徐顺转说,她对自己经营了17年的店铺,第一次产生了除经营需求以外的兴趣。她迫切想要了解那些数百年前的尘烟往事。
当晚,贵阳晚报采访团与扎西刘老师就在徐顺转的餐饮店就餐。采访团中的周红微女士,即为600年前由南京进入贵州的屯民后裔,徐顺转特地为她烧制了南京人回到家乡必吃的菜肴——千张结。
这道菜是打成结的豆腐皮,象征着千思万盼终于回到故里的思乡人的心结。

物是人非柳树湾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大马,挎大刀,走进城门操一操。”说起贵州与南京千丝万缕的情缘,扎西刘用地道的南京方言抑扬顿挫地读起了这段古老童谣。
他说,这是旧时民间形容南京城墙的童谣,流传极广。扎西刘在赴贵州做调研时,发现安顺也比较流行这则童谣。但当地小朋友用贵州方言念出来,就不是特别顺口押韵,也缺乏它在南京方言里独有的味道与幽默感。
“这完全有可能是当年随军队传入贵州的。”扎西刘说,贵州与南京的关系是割不断的,随意都可以找到证据。比如自己在贵州至少走访过数百位600年前南京人的后裔,他们很多说祖籍为“南京柳树湾”。但奇怪的是,自己打小生长在南京城,却没听说过“柳树湾”这个地名。
扎西刘说,随后他多方查阅史料,再经实地走访,最终证实南京确有“柳树湾”这个地方,其为明朝地名,属现在南京城毗邻护城河的蓝旗街一带。
站在曾名为“柳树湾”的护城河边,晚报采访团成员感慨万千。当年前往云贵的部分征南军队,就是沿这里出的南京城。众多将士乘船沿江而下至江西九江,再经湖南进入贵州。他们赢下战争后,开始开垦荒地,生儿育女。
时间像一位君主,残酷而伟大。当年百舸千帆的盛景,变成了今天一江静谧的风月。当年兵器碰撞的铿锵、行军中的马嘶、旌旗被风拍打的噼啪声,变成了如今护城河边“南京航空航天中学”的朗朗书声。
颇有些意味的是,位于“柳树湾”这所中学的校训,正巧是明朝大儒王阳明500多年前在贵州悟出的做人处事理念——知行合一。

文/本版记者刘流 图/本版记者黄震

原标题 [南京古城 “寻黔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京古城 “寻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