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探索
www.jyb.cn 2014年02月13日 作者:丁玉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打造区域性教师发展中心——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探索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作为一所区级教师进修学校,我们就已经将“培训、教研、电教、科研”四位形成“一体”,实现了管理统一、资源共享、信息贯通和人财物集中使用,达到了区域内“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定位和着眼于区域六大中心建设,即“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校长领导力与教师专业发展研训中心”“学校卓越发展与支援中心”“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与评测中心”“教育成果研发与转化中心”和“区域教育发展与政策咨询中心”,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动发挥自身研训功能,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的组织协调、服务支持等方面,为区域内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及时的跟进式服务。在建设区域性教师发展中心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教师进修学校“有为才能有位”的道理。
以提升区域学业质量水平为例。我们在细化研训的过程管理中,首先以视导为抓手,加强区域教学常规管理。比如中学教研室根据各校的不同特点,带着研讨主题到学校,与学校共同商讨,做好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围绕“如何降低低分率的问题”“基于生源现状,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爱心教育对弱势群体学生的人文关照”等主题进行教学视导。我们还对视导的时间进行了改进,用足两天的时间,进行听课、教学常规检查、与教师个别交流、分年级召开备课组教师会议等等,一周之后将视导收集的各种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学校管理层进行反馈,并增加了视导“回头看”的环节。同时根据市教研室的要求,我们在教学视导中还逐一检查了学校对国家课程计划执行的情况,特别是综合实践课程开设、校本课程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其次,立足学业质量监测,规范质量管理的过程监控。全体研训员坚持“以数据说话”,从规范考试命题、组织考试、阅卷、分数统计、质量分析等各环节入手,每学年都组织包括初一新生入学测试,期中、期末初高中质量调研,中考模拟检测等。同时充分合理运用调研检测的数据反馈信息,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提优补习有效开展出谋划策。再其次,在认真做好省义务教育绩效调研结果归因分析的同时,我们引导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改进日常的考试评价方式,让他们均能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学业水平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进一步落实“全体教师对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负责”的理念。在学校层面,对部分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进行教学跟踪和重点指导,努力提高每所学校每一门学科的教学质量。
我们立足于研修项目管理,优化研修队伍的团队建设,使全区教师培训的能力与水平在全南京市颇具影响力,也给全区教师提供了学习和展示舞台。一是建立教师培训项目和需求调查项目组,重视开展区域教师培训需求的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和研判,确定教师培训需求重点,进而开展基于需求的教师培训资源开发。同时,建立基于菜单式的项目课程资源,供教师进行网络上的选择。二是建立教师培训资源开发团队。通过“学校推荐和区级遴选”的方式,以“学科中心组”和“高中学科基地”形式建立分学科、分年段、分类别的教师培训资源开发专家团队库。根据项目需求,通过教师培训专家团队的项目招投标,选择培训项目资源开发团队。另外,建立了省内专家研训团队,可以根据区域教师专业的发展需求,为教学管理人员与校长队伍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资源。三是建立教师培训专家指导团队。我们通过区域遴选的方式,建立了一支教师培训工作指导专家团队;通过整合学科专家团队的专业力量,对全区培训工作进行专业指导或项目评估,打造研训项目品牌。2012年暑期,我区积极参与省、市、区的资源共享共建,在全市菜单式培训资源建设中,我区承担了8个课程方案建设,数量位列全市第一。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基于一线教师实际需求,专门定制了“一日千里”信息技术专项培训。“一日千里”是一种菜单式培训,不仅打破了培训“一刀切”的局面,而且满足了不同层面教师的需求,有效地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目前已经开设了29期,参加培训的教师有900人次。(丁玉祥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教育报》2014年2月13日第3版
小天王这是拿南京版当网盘了?http://imgstore03.cdn.sogou.com/app/a/100520032/4607844064215092132 不知道有没有校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