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富士康人工成本想到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随着舆论鸭梨的增大,富士康等大型劳动密集代工厂多次调整了操作工人的工资水平看起来,底层操作工的收入正在加大,社会贫富差距略微减小
但我个人认为,这只是一场底层工人的回光返照。
众所周知,不论在科幻小说里,还是现实经济预测里,机械性的重复工作被机械代替是个不容置疑的大趋势,而工人人工成本的升高,必然让企业在权衡机械化改造和继续雇佣廉价劳动力的天平上不断倾向前者,人工成本的升高,必然会大大加快机械生产线的建立。
等到各个大规模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生产转型后,这些底层操作工该何去何从呢?会不会又是一轮下岗狂潮? 农业也一样美国十几个人能种几千亩 上万亩的大豆当然这当中一些转基因技术让一些环节简化了 中国黑龙江 我老家那边的亲戚一个中年人累死累活的一年就能种20亩大豆农业机械化 规模化未来在中国会是个趋势 就算100个人种1万亩 一人100亩18亿亩耕地红线也只需要1800万农民来种地了而且这1800万从业者 至少应该是富士康那种技术工人驾驶 维修农业机械之类的工作普通农民未必能胜任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种转型同时需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整体人口素质的提升。
如果还存在的穷苦的村落,里面的村民原因接受1000-2000元/月的薪水,企业是不会有动力去进行自动化改进的。
最终的形态可以参考日本,日本的人口密度比中国还高,而且机械化程度很高,也没听说有多高的失业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