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比赛,勒夫还有一个战术
根据张璐的解说,德国有三个战术,第一,小范围的传切配合,寻求机会;第二,下底传后点,赫韦德斯拉边,i争头球寻求第二点或二次进攻,如果防守重心偏向赫韦德斯后,中期点的穆勒再寻求机会(但葡萄牙一直防的是中路);第三,便是定位球的机会,四个后卫加个抢点强的穆勒一起在里面,其余在禁区前沿保护,防止对手打反击。但还有个战术,其实是最关键的,就是许尔勒和波多尔斯基(其实应该是罗伊斯,可惜伤了)在下半场后半段的出场。此战术实施是否成功,巴西炎热的天气是必要条件。上半场上的人都是控球好的,如格策、厄齐尔、克罗斯,加个把握机会超强的穆勒。目的是跟对手耗体力。然后,下半场某个时间,用许尔勒换下厄齐尔,波多尔斯基(其实是罗伊斯,可惜伤了)换下格策或者穆勒(其实一般情况应换下的是格策),后腰克罗斯不会下的,他要负责中长传调度。这样,不管是打反击还是在打平或落后,压上打。都保证了两边充沛的体力。这个就是许尔勒上场后,立竿见影的原因。当然,这场比赛太顺了,这是勒夫没有想到的。所以,最后一张拼体力的牌,即便打出来了,我们也觉得不明显。德国一向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利好的因素,帮助自己。不过,庆幸的是德国中场人员齐备。当然,唯一可惜的是罗伊斯。德拉克斯勒做什么用的,好奇勒夫准备把他怎么用 楼主提了几次“其实应该是罗伊斯,可惜伤了”。真心是太可惜了。尤其到淘汰赛打硬仗的时候。小火箭有一个人单挑对方整条防线的能力,而且射门能力也不错。 楼主提了几次“其实应该是罗伊斯,可惜伤了”。真心是太可惜了。尤其到淘汰赛打硬仗的时候。小火箭有一个人单挑对方整条防线的能力,而且射门能力也不错 楼主提了几次“其实应该是罗伊斯,可惜伤了”。真心是太可惜了。尤其到淘汰赛打硬仗的时候。小火箭有一个人单挑对方整条防线的能力,而且射门能力也不错 张璐虽然是个意迷,但却是少数几个懂球的人。 四大中卫同时在的话,可以使用高空轰炸,其它三位都不错头球,默大个子怎么也可以虚晃一枪,抢枪位之类的。胡梅尔斯那个头球,几个一米九以上的大个子那个气势相当有压迫感的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4-6-18 13:35
四大中卫同时在的话,可以使用高空轰炸,其它三位都不错头球,默大个子怎么也可以虚晃一枪,抢枪位之类的。 ...
四中卫战术如果是本届杯赛勒夫的常规战术,那说明勒夫基本不会打传控了,而且前场不会疯抢。但是4个中卫再加上TK、拉姆、赫迪拉的3后腰,这攻守实在不平衡。 关于上半时遛狗兼争取进球、下半时提速,昨晚的比利时也是类似的打法。上半场控球、到脚,不强突,下半场走边让边锋去突破起高球。不过比利时是被动蒙中的 打加纳,克洛泽的进球和第一个失球就是四个高中卫和不是四个高中卫的原因。而我说对了德国的战术,只是因为加纳这些非洲来的人,太TM的能跑了。这个战术对他们无效,所以才上的克洛泽,不然一定还是许三爷。 打加纳,克洛泽的进球和第一个失球就是四个高中卫和不是四个高中卫的原因。而我说对了德国的战术,只是因为加纳这些非洲来的人,太TM的能跑了。这个战术对他们无效,所以才上的克洛泽,不然一定还是许三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