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har
发表于 2014-9-8 19:05:01
Frings8 发表于 2014-9-7 08:57
广州深圳都是一遍方言 一遍普通话的 也是挺好听的。
是啊,所以,我蛮喜欢到处走走的,去听听各种不同的,听不懂的声音。呵呵。
Lothar
发表于 2014-9-8 19:06:18
北回归线 发表于 2014-9-7 15:11
温州是这么报站的
但是其实还是有明显缺陷
因为温州本地有温州话,闽南话,蛮话3种方言,而且互相听不 ...
温州那地方的事情我就不懂了,没去过。
但保留方言,当地的主要方言,应该是有益处的。
帝国之花
发表于 2014-9-8 19:45:56
新殖民主义者好厉害哦,不许人家讲本地话,还要给人当老师。
这是要给别人教日语的节奏啊,好怕怕。
北回归线
发表于 2014-9-8 22:18:10
Lothar 发表于 2014-9-8 19:06
温州那地方的事情我就不懂了,没去过。
但保留方言,当地的主要方言,应该是有益处的。
有人说是一方面
还要有专业的人来整理原来方言中的很多真正有文化的东西
我们本地方言说的很好,但是很多老人们可以使用的歇后语,俗语等,已经完全不能掌握了
当地文化部门其实应该在这方面做点工作
推广不推广再说,起码当个文物记录下来还是应该的
Lothar
发表于 2014-9-8 22:53:54
北回归线 发表于 2014-9-8 22:18
有人说是一方面
还要有专业的人来整理原来方言中的很多真正有文化的东西
我们本地方言说的很好,但是很 ...
我觉得你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地区文化的代表。
推广和提倡未必是对的,但应该有个让其自由存活的态度。
想起来胡适说过的“活的语言”的那篇文章了,呵呵,方言其实很能代表一个地方的特点的。也许是文化,也许是景致,也许是历史地理。
另头强
发表于 2014-9-9 12:50:18
Lothar 发表于 2014-9-7 07:26
我觉得用普通话和方言各报一次站是挺好的。
我还记得在广州的时候,听广州公交车上报站名,“落车请准备 ...
就是,广州的地铁都是国粤英三种语言都报一次,其实这是小事,没必要提升到地域种族群的高度呀。
另头强
发表于 2014-9-9 12:51:24
Lothar 发表于 2014-9-7 07:26
我觉得用普通话和方言各报一次站是挺好的。
我还记得在广州的时候,听广州公交车上报站名,“落车请准备 ...
就是,广州的地铁都是国粤英三种语言都报一次,其实这是小事,没必要提升到地域种族群的高度呀。
gesila990
发表于 2014-9-9 14:30:49
强调普通话是没问题,但是这样说是听觉污染也是太过分了。这是另外一种侮辱,难道非要放弃方言?
很多所谓的专家正事不干,胡言乱语倒不少。
Lothar
发表于 2014-9-9 15:35:16
另头强 发表于 2014-9-9 12:51
就是,广州的地铁都是国粤英三种语言都报一次,其实这是小事,没必要提升到地域种族群的高度呀。
就是啊。我是觉得保留下来没有什么不妥的。
愚人自渔
发表于 2014-9-9 17:10:13
Lothar 发表于 2014-9-9 15:35
就是啊。我是觉得保留下来没有什么不妥的。
方言不比刻意保留普通话也不必方方面面都推广
什么工作涉及到普通话 他自然就去考了
想保留方言 每个人经常回家看看老人 聊聊过去的事 方言 民俗自然就保留下来了 现在的年轻人 尤其漂在外地的 一年有几天时间能跟老辈人呆在一起 尤其爷爷奶奶辈的还怎么保留方言
Lothar
发表于 2014-9-9 19:03:26
愚人自渔 发表于 2014-9-9 17:10
方言不比刻意保留普通话也不必方方面面都推广
什么工作涉及到普通话 他自然就去考了
是啊,其实政府有很多事情要做,真没必要在这上面劳神费力。
Ralf1984
发表于 2014-9-9 22:11:12
shangqibao
发表于 2014-9-13 15:16:11
Ralf1984 发表于 2014-9-7 06:17
邵伟中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引发激烈争议,近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葛明铭就批评指:“广东、台湾不乏三语甚至 ...
当地人有什么可怕的,都是有家有业的
shangqibao
发表于 2014-9-13 15:17:16
micpires 发表于 2014-9-7 07:05
公共场合说普通话是法律要求,你不满意可以修改法律移民。你见过北京地铁拿北京话报站名,天津地铁天津话么 ...
广州用粤语报站呢?
flyinnet66
发表于 2014-9-14 23:14:26
Lahm 发表于 2014-9-7 17:31
+1. 现在外来的基本是要求本地人跟着他们走,实质就是殖民主义那套。只是碰上在中国最先进的群体---上海 ...
在中国召集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情。远的不说,江浙大中城市随便都能找几百万。
flyinnet66
发表于 2014-9-14 23:36:00
转帖一篇文章,关于江淮官话:一般来讲,江淮官话分布于苏皖两省的江淮之间大片区域。
南京话是江淮官话诸方言小片中最接近普通话的一个,换句话说,南京话是江淮官话中,古遗音最少的一个,分布于南京及周边地区,安徽的马鞍山、当涂等地。
大体上来说:安徽在淮河以北主要是北方官话,江淮之间几乎全是江淮官话,皖南存在很多吴语残留区,而徽州是独特的徽语。
江苏除了没有徽语,北方官话、江淮官话、吴语的分布也与安徽基本类似,都由北到南,成平行带状。
安徽与江苏本属于江南省,在清朝分割而成。如果由我来分,就要按淮河南北来分。
这样一来,分区内文化语言习俗都类似,利于老百姓生活交往,但可能不一定有利于官方统治了。
本帖最后由 zpoom 于 2014-9-11 17:15 编辑
江苏的江淮官话以淮东运河为中心,依次向南北东西延伸
江淮方言在江苏的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但还可分为四个小片:南京、淮扬、通泰、海泗。
南京小片是指今通行在南京市城区、郊区,和溧水(北部),以及邻近南京的句容、仪征西等地的方言,本片方言易懂,是最接近北方方言的江淮官话;
淮扬小片是江淮官话的核心分布区,北起淮河附近的淮安、盐城,沿运河南下,达扬州、镇江(市区),本区方言的相似性较高,各地基本可以用方言交流,其中扬州方言为本小片的代表方言;
通泰小片偏居江淮官话东南部,西起三泰,东达南通,由于本片成陆较晚,在古代又是交通闭塞之地,对外交往有限,不像南京、扬州等地作为通邑大都,战争频仍,语言变化较快,所以方言保留了较多古代方言的特点,在江淮方言中最接近吴语、也最为复杂难懂;
海泗小片即取古代海州、泗洲的首字,海泗方言的分布区域和古代这两个行政单位大体吻合,具体说来,海泗小片东北起连云港,向西南绵延至东海、灌云灌南、沭阳、泗阳、泗洪,到达盱眙的淮河沿岸。本区位于淮河以北,很多发音有些异化于一般的江淮方言,严格说来,是江淮方言向北方方言的过渡区。
浮竹十四郎
发表于 2014-9-15 00:12:35
flyinnet66 发表于 2014-9-14 23:14
在中国召集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情。远的不说,江浙大中城市随便都能找几百万。
但是作为上海人眼中的小苏州没觉得上海人有什么不好啊,反倒是对于安徽、苏北人所谓“看不起”价值观念的驱同,现在外面跑的多了觉得苏北可能没以前想象的那么差,但是安徽确实是很差啊,至少个人认为苏州上海基本不存在对立而是共荣的关系,各自方言也彼此可以交流,价值观也更趋近
Ralf1984
发表于 2014-9-15 06:43:37
浮竹十四郎
发表于 2014-9-15 09:50:43
因为工作关系安徽的合肥芜湖宣城淮南淮北蚌埠阜阳我都去过,合肥芜湖是要稍好点,我们同事之间都知道一个顺口溜,淮南偷蚌埠抢阜阳没有共产党
Lahm
发表于 2014-9-15 12:04:15
flyinnet66 发表于 2014-9-14 23:14
在中国召集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情。远的不说,江浙大中城市随便都能找几百万。
曾经的几任书记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实情况却非如此。我记得良宇在的时候,彼时上海提出内环住外国人,外环住外地人,要把上海人全部赶出外环。但实践了十来年,最后给出统计数字是900万初中以下学历的外来人口混迹在市区和上海郊县。
虽然在写字楼里会感觉外来人口中高学历者位数众多,但真的全面的看起来,新移民还是以素质不如上海平均水平的为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