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重现增长力 南京告别“苏小三”
2014-11-07 03:08:4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得益于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速反超无锡,南京可能在今年告别“苏小三”的地位。最近两年外贸出口受阻的情况下,过去因外贸而高速增长的一些沿海地级市如东莞、佛山、无锡、温州等地经济增长趋于放缓。相比之下,得益于扩大内需、4万亿投资等因素影响,大多数省会城市重现增长力量。南京告别“苏小三”
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20.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1%。同期,苏南兄弟无锡实现GDP6122.04亿元,同比增长8.2%这也是多年来南京GDP首次超过无锡。在改革开放后,靠近上海的苏南地区凭借外向型产业的发展,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多年来苏州和无锡GDP分列江苏一、二位,身为副省级省会城市的南京只能屈居第三,被坊间戏称为“苏小三”。实际上,近年来南京与无锡之间的差距已经日益缩小。数据显示,2006年,南京GDP只相当于无锡的82.6%,至2013年,南京全年实现GDP达8012亿元,无锡为8070亿元,两者仅相差58亿元。至今年上半年,无锡实现GDP4112.19亿元,南京为4107.6亿元,无锡仅领先不到5亿元。至前三季度,南京反超无锡98亿元。
若按目前的增速计算,全年来看,南京超过无锡也已成定局。
江苏省社科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树华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南京、无锡的这种变化态势与两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有关。无锡主要以工业为主,而且是外向型经济为主,其出口所占的比例在2008年以前非常高,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外贸出口受阻,地方经济也受到较大冲击。而南京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主要面向内需市场,受到的冲击也比较小。
省会城市因内需生猛
不光是无锡,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包括东莞、佛山、温州等以出口为主导的明星城市这几年经济增长均比较“疲软”,其经济总量也逐渐被内陆一些省会城市赶超。
例如,2006年,“世界工厂”东莞GDP排名位居全国第15位,彼时“九省通衢”武汉位列全国第16位,长沙位居全国第28位。到去年,东莞后退到全国第22位,武汉上升至全国第9位,其GDP约是东莞的1.6倍,长沙也上升至全国第16位,均已将东莞甩在身后。
与东莞相似,2006年时还位居全国第11位的佛山,去年已经退居全国第18位。2006年时全国第27位的温州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退至去年的第36位。
“像东莞、温州这些城市,外贸依存度实在太高了,而武汉、长沙等城市的外贸依存度很低。”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说,2008年之前外贸出口多年高速增长,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莞、无锡等地经济也高速增长,但到2008年之后,外贸出口已经基本达到顶峰,这些城市的发展也达到瓶颈期。
除了需求不振,人口红利的消失也在考验这些沿海出口城市。
王树华说,东莞、无锡等城市过去经济高速增长依靠的是人口红利、低成本的劳动力。但近几年,沿海城市用工成本急剧上升,而且很难招到人。“江苏沿海的电子产品产能这几年下降很多,就是因为很多产能都转移到内陆城市去了。”
在外贸出口受阻的情况下,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更加依赖加大投资和扩内需的作用,在2008年以后的4万亿投资大潮中,基建投资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而省会城市在这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多次对本报分析指出,像东莞这样的沿海城市,被武汉、长沙这样的省会城市超过很正常。过去东莞“猛”,是因为外贸出口增长迅速,对经济拉动明显,而现如今区域经济发展更强调的是地方政府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作为地级市的东莞不可能像长沙这些省会城市一样,具备对包括土地、科技等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因此长沙等省会城市更“猛”也是必然。
胡晓登说,在近几年的基建大潮中,直辖市、省会城市具有天然的优势,比如高铁,一般都是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展开的,很多重大投资项目也都会选择在省会投资。
此外,城镇化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大动力所在,省会城市的各种公共资源都是各省中最好的。“在各种生产、生活要素中,省会城市的优势最明显,省会城市都是各省城镇化的核心。”胡晓登说,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资金、人口进一步向直辖市、省会城市集中,经济发展也持续“生猛”。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css13/img/end_money.png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林小昭 责任编辑:NF04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