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德军需要90吨超级坦克才能对抗苏军
2015-05-26 12:31:13 来源: 网易军事
尽管有些难以置信,但令人望而生畏的虎王(TigerⅡ)坦克却远非纳粹德国在重型坦克领域的终极之作。事实上,如果重新审视战争末期德国工程师们的绘图板,我们会发现,比这种60吨级坦克更疯狂的东西可谓比比皆是:德国陆军武器局第六处(Wa P r u f6,负责管理战车设计与开发)至少以严肃的态度,全面展开了3个吨位级别令人眩晕的超重型坦克计划——从90吨级、140吨级、直至恐怖的188吨级!相比之下,虎王坦克的设计只能用「保守」两字来形容。当然,按照今天的普遍看法,70吨级已经是坦克的吨位上限,超过这个阈值的战车很难说还有多少实用价值可言,90吨级以上的东西也很难再被称为坦克了,所以这个纳粹狂想曲的真实性自然值得怀疑,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http://img6.cache.netease.com/cnews/2015/5/26/20150526125517b1b3a.jpg
法国战役中德军所遭遇的所谓重装甲怪物——法国陆军装备的夏尔B1 bis重型坦克。
不管是虎式还是虎王坦克 统统都过时了
在日耳曼人的潜意识中,「大」通常也就意味着「强」(至少表面看起来的确是这样),这一点希特勒本人的重型坦克情结是个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当情报显示1942年中期以后,东线红军重型坦克火炮口径很可能会开始由ZIS-5 76.2公厘坦克炮向长身管的106.7公厘 ZIS-6型加农炮进行全面过渡,希特勒便认定「不管是50吨级的虎式坦克还是60吨级的虎王坦克,它们统统都过时了!德国军队需要更重、更强的坦克!」。
胎死腹中的「日耳曼巨狮」和鼠式坦克的技术来源。今天,或许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高明」的指出,「无论是180吨还是140吨,这种数字本身便意味着失败」。然而,提出「180吨计划」的波尔舍博士却是一个国际上公认的车辆设计大家。所以,在波尔舍博士的绘图板上能够出现1辆180吨级的装甲怪物,绝非是头脑发热的产物。事实上,在了解这种180吨级装甲怪物之前,必须先从更早的VK 7201项目讲起——正是通过后者,波尔舍博士积累了大量关于超重型坦克的技术储备,并从中获取了足够的信心向180吨级挺进!
VK 7201项目是一系列德国超重型坦克计划不折不扣的开端,其启动时间之早,超出了人们的一般想象。早在1941年年初,也就是在法国战役与巴巴洛萨战役间的短暂平静中,一种潜在的危机感如大山般狠狠压在纳粹高层的心头。尽管法国战役中德国装甲部队所向披靡,表现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德军总参谋部与纳粹高层却深知,德国装甲部队所取得的成就,并非依赖于装备的技术优势,而是得益于先进的作战理论、前线指挥官们纯熟的战术运用以及对手出人意外的「懦弱」。然而,作战理论方面的优势却并非总是令人放心的,原因很简单——一旦对手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或者干脆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照搬闪电战的精髓,那么哪怕对手的技术装备水平仍然维持在现有水准,德国装甲部队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15/5/26/20150526125659945e6.jpg
费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波尔舍公司的VK 4501(P)样车被否决时,公司的生产线已经在生产VK 4501(P)的底盘。未定型,先生产,这恐怕也是战时体制的特点。这些底盘处于不同工序阶段,有的已全部完成,有的还在生产在线,共90辆。为了能充分利用这些底盘,公司的总设计师波尔舍博士向希特勒建议将这些底盘改装成重型突击炮。由于波尔舍博士和希特勒过往甚密,1942年9月26日,希特勒便特批了这一建议。随后,波尔舍公司利用这些底盘生产出90辆重型突击炮。在1943年2月6日的「元首会议」上,正式命名为「费迪南」重型突击炮(后改称重型坦克歼击车)。费迪南是波尔舍的名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希特勒对波尔舍的器重。
德军闪击法国发现 法军坦克更大更重
事实上就纯战术层面而言,在法国所遭遇到的夏尔B 1 b i s重型坦克,已经让德国装甲兵感到手足无措,而1941年初,苏联军事代表团的来访更深深地刺痛了德国人的神经。这些苏联人要求参观德国最先进的技术装备,而老谋深算的希特勒在权衡利弊后,居然同意了苏联人的请求——表面上看起来,这的确是个左右逢源的高明外交手腕:一方面,在苏联人面前揭开德国军事机器「最强悍」的一角,可以对斯大林产生足够的震慑;另一方面,出售少量先进技术装备样品给苏联人,不但可以博得对方「信任」,更可以换取德国大量急需的战略物资。希特勒自信苏联人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装备的核心技术,故而无伤大局。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的军火库对苏联人大敞其门——从先进的He-100战斗机、Fw 189侦察机、MG FF 20公厘自动加农炮、迈巴赫HL 110汽油引擎、到最新最「重型」的Ⅳ号E/F中型坦克……等等凡能够拿得出手的一切均摆了出来让苏联人随意挑选。应该说,事情大体是按希特勒的设想进行的,不多的几台德国机械样品换走了苏联人手中的大把金卢布,然而这只慷慨的俄国钱袋却在德国坦克面前吝啬的封住了口——在德国人引以自豪的Ⅳ号E/F面前,苏联军事代表团的反应是无动于衷,反而一再追问德国人是不是还有「更重些」的东西可供参观。苏联人的反常表现令德国人大感意外,于是一个非常合乎情理的推测出现了——苏联人自己一定是有了「更重些的东西」。随后,德国情报部门的努力也大致证实了这一推测的合理性。在拥有30吨的T-34和40吨的KV-1后,苏联人对Ⅳ号E/F这种只安装了短身管炮的货色自然提不起兴趣。
事情的结果是德国人不仅没有显摆成功,自己反而受了不小的刺激,于是从1936年开始便拖拖拉拉进展缓慢的重型坦克项目到了1941年春一下子被提高了优先级——不但后来逐渐演变成虎式坦克的VK 4501以及演变成虎王坦克的VK 4502,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正式立项的,「更重一些」的东西也被悄悄地搬上了绘图板。
http://img4.cache.netease.com/cnews/2015/5/26/20150526125917ba0da.jpg
1940年2月开始量产的苏联新型重型坦克——KV-1。对当时德军Ⅲ号和Ⅳ号中型坦克形成了压倒性优势。在苏军和德军的交战中,KV系列重型坦克对阻止德军的进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该系列坦克机动性较差,动力/传动系统可靠性不高,变速箱设计不合理,美国人在1942年评估了2辆苏联赠送的KV-1S重型坦克后,甚至认为该车驾驶员要靠锤子才能换档。其与T-34在战场上的出现,使德国坦克相形见拙,甚至于德国坦克在1941年对这2种坦克的威胁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陆军要研发拥有140公厘装甲超级坦克
1941年11月,克虏伯正式接到了陆军武器局发来的VK 7201 项目Spec(需求规格说明书)。在这份档中,陆军武器局的要求只能用苛刻两字来形容——这种超重型坦克车体前装甲至少要达到140公厘厚,侧装甲也要有100公厘,相比之下,后来的虎式坦克车体前装甲只有可怜的102公厘;安装3人大型炮塔,电液式回转机构,主炮口径不得低于88公厘,当发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不得低于1050公尺/秒(建议采用正在研制中的105公厘KwK L/68高初速坦克炮);动力系统采用戴姆勒-奔驰公司(Daimler-Benz)为德国海军S艇(高速鱼雷艇)研制的1000马力级的高速柴油机;最大公路速度不低于44公里/小时,战斗全重控制在90吨以下。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虽然此时尚未与苏联红军交手,德国人甚至都不知T-34/76与KV-1两种苏联新型坦克的存在,所以最初的VK 7201方案是纯德式风格的,丝毫未受后来所谓「T-34危机」的影响。但在设计思想上却已经开始忽略机动、防护和火力三方面的平衡——着重强调火力和装甲优势而牺牲机动性。事实上,这一点也是长官意志的体现,要知道「元首」向来是大威力火炮与重型装甲的忠实拥护者。
然而,不久克虏伯公司便发现,如果一定要求车体首上装甲板厚度达到140公厘,那么超重问题便不可回避。结果在绞尽了脑汁却仍然无计可施后,克虏伯被迫将VK 7201分成了轻(Leichte)、重(Schwere)2个版本——这2个版本共享相同的动力/传动系统。轻、重两个版本的VK 7201差异主要在于:轻型版本的VK 7201通过将车体首上装甲厚度削减到100公厘来将车重控制在76吨;而重型版本的VK 7201则在90吨战斗全重限额下,将车体首上装甲板厚度尽可能地增加到了120公厘。当然,VK 7201面临的麻烦不止于车重。事实上,虽然戴姆勒-奔驰公司1000马力MB 513柴油机在功率上是足够了,但由于传动系统实际上是按照50吨级设计的,这导致即便是轻型版本的VK 7201最大公路速度也只能勉强达到27公里/小时,远远低于陆军武器局所要求的44公里/小时,更不用说90吨级的重型VK 7201公路速度只有区区23公里/时,几乎仅达到要求的一半。不过此时,无论是轻型的VK 7201还是重型的VK 7201,可以说都与后来的VK4502(P)相差无几,实质上已经可以算作是后者的重型化版本。
http://img6.cache.netease.com/cnews/2015/5/26/201505261302315acb6.jpg
VK 4502(P1)即是在将炮塔后置、动力/传动装置前置的早期VK 7201方案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的产物。
超重坦克编号是“狮” 配备超级版88炮
客观地说,尽管这种90吨级超重型坦克的实战价值令人怀疑。然而,按照调整后的技术指标,要克虏伯拿出一辆样车应该还是能够做到的。更何况,元首对这种「亲自指导设计」的超重型坦克寄予厚望,当然,这种厚望主要成份是一种孩子式的好奇心,甚至提前为其分配了军用制式编号PzKpfw Ⅶ(Ⅶ号坦克),并按照传统将其命名为「狮」(Löw e)。至此,二战德军坦克中「虎」、「豹」齐全,独缺「猛狮」的迷团便解开了。
但是由于波尔舍博士的中途撤伙,克虏伯自然难以支撑局面,结果整个VK 7201项目一下子便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到1942年5月6日,克虏伯正式接到陆军武器局的命令,停止VK 7201项目的一切工作。不过,令人意外的是,VK 7201的生命在这之后仍然延续了一段时间。作为VK4502(P)项目的一个备选方案,波尔舍博士提出在VK 7201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包括换装与V K 4 5 02(P)相同的炮塔(由克虏伯设计,编号P-2 Turm,前装甲为100公厘厚,具有60度的倾斜角度,顶装甲为40公厘)、88公厘KwK 43L/71型坦克炮、精致的单目式TZF 9d型观瞄镜以及迈巴赫HL 210P45(MaybachHL 210P30)型汽油发动机,这是种12缸「V」型水冷发动机,排量21.3升,最大输出功率800马力/每分钟3000转——至少从纸面上看,这是个相当有吸引力的方案,而且可行性颇高。
仅就88公厘KwK 43L/71型坦克炮而言,该坦克炮虽然在口径上不及原先的150公厘KwK 44L/38,但其6.3公尺长的71倍径身管,使其穿甲威力仍然超过虎式重型坦克所装备的88公厘KwK 36L/56,事实上,这种88公厘坦克炮可以击穿二战中盟军所有型号的坦克和装甲车辆,从IS-2到M26「潘兴」,在88公厘KwK43L/71的有效射程内均无法幸免,至于M4、T-34/85之类的中型坦克,88公厘KwK 43L/71甚至可以做到在2000公尺左右将它们击穿,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纳粹高层后来偏执的追求比88公厘KwK 43L/71威力更大的坦克炮,实际上只是在寻求一种病态的心理安慰,88公厘KwK 43L/71的威力直到1950年都是绝对够用的。
然而可惜的是,由于陆军武器局始终对波尔舍博士从V K 4 5 01(P)以来所一贯坚持的电传动系统抱有不信任的「偏见」( V K 7 2 01与后来的V K 4 5 0 2 样车同样也都采用了电传动),再加上此前V K4 5 0 1 ( P )样车底盘在与V K 4 5 0 1(H)——采用传统的机械式传动装置底盘的对比测试中表现糟糕,也可以说是运气不好,不但导致了VK 4501(P)的失败,而且VK4502(P)连同由VK 7201简化而来的备选方案的落选也与这个原因脱不开干系……德国最初的超重型坦克计划就这样落下了帷幕——1942年7月VK7201被正式撤销,Ⅶ号坦克这只「日尔曼巨狮」终究没能像它的「虎」、「豹」兄弟们那样,在欧洲大地上放肆地咆哮一番。顺便说一下VK 7201下马的更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当时的战略主动权尚在德军手中,战局还没有恶化到一定要不惜工本地去造出这种90吨重的装甲怪物。
德国很多桥梁都承受不起“虎王”的重量! 这么重的坦克,完全就是做靶子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