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音樂家之——瓦格納
<P>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1883)出生于莱比锡,从小接受了完善的音乐训练,对音乐和戏剧十分感兴趣,后在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中途退学,受聘为维尔兹歌剧院的合唱指挥。其一生致力于歌剧创作,对德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883年2月13日,作曲家于威尼斯的温德拉敏宫逝世。</P><P>瓦格纳生活的时代, 在德国普遍认为德语不够雅致,宫廷内外盛行意大利与法国的歌剧,偏重音乐技巧上的华丽而忽视戏剧的内容,故瓦格纳提出"乐剧"的口号,提倡以音乐跟戏剧并重为目的来创作歌剧,建议作曲家亲自参与剧本的创作,并认为歌剧的题材应只适宜于音乐处理。他将过去只在前奏或序曲中出现的管弦乐队的地位提升到了极致,使其成为统一全剧的支柱。另一明显的改革在于他乐剧中的主导动机,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代,作曲家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到主导动机,但瓦格纳不同于他们,他系统的运用主导动机,并通过复调来组合几个主导动机,可以说,由极端集中的情节编制出的主导动机之网覆盖全剧,使文字语言与音乐语言完美的结合,是一种精确而单纯的潜台词。除此之外,他的乐剧中几乎没有分曲与合唱,铜管乐的运用更加自由灵活,感情的意义由乐队以旋律及和声的方式表达,人声声部浮动于管弦乐流的表面,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瓦格纳的歌剧改革主要开始于《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这部歌剧1865年在慕尼黑的演出标志着西方世界音乐语言中一种新方言的开始,从此以后,"瓦格纳风格"成了歌剧或一般音乐中"先进"及非传统的代意词。</P>
<P>很多人在听瓦格纳音乐的同时要提到他的思想,当然音乐家本身的性格与思想对其创作作品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过分重视他的思想对于欣赏他的作品来讲却是一种遗憾。据说希特勒曾叫人在拜罗伊特为他专门演出瓦格纳的作品,当时他感动得流泪,恨不得与这位上个世纪的天才执手亲谈。纳粹歪曲了瓦格纳作品中的一些思想来美化自己的罪行,但这不能作为指责瓦格纳音乐的理由。瓦格纳的青年时期,其思想主要倾向于"德意志",他受到费尔巴哈和巴库宁的影响,写过许多狂热激进的文章,甚至参加过德累斯顿的革命。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以后,瓦格纳逐渐接受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论调以及尼采的超人论说等思想,以及后来戈比诺的日耳曼血统论,晚年的时候,瓦格纳也受到宗教神秘思想的影响。瓦格纳与尼采曾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他们的友谊维持了十年,当瓦格纳改变其音乐风格之后,尼采与他决裂,称他是一个狡猾的人,称听他的音乐使人至疯。1878年1月3日,瓦格纳将《帕西法尔》赠送给尼采,尼采写了最后一封信给瓦格纳,并回赠自己的新书《人性,太人性的》,1888年,尼采写作《瓦格纳事件》和《尼采对瓦格纳》正式的表述出自己对这位昔日好友的看法。</P>
<P>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瓦格纳在他的乐剧中所表现出的对女性的崇拜。多年来,瓦格纳一直认为女性身上有救赎和毁灭两种特性,这种矛盾性使他创造的女性形象通常都是复杂的、怀着巨大痛苦的英雄女高音。表现在他的乐剧中,如《汤豪舍》中的伊丽莎白,《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伊索尔德,《指环》中通过对爱情献身来征求人类的布仑希尔德和《帕西法尔》中寓言式的女性孔德里。</P>
<P>代表作品一览
漂泊的荷兰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r,1843)
汤豪舍(Tannhauser,1845)
罗恩格林(Lohengrin,1850)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1865)
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urnberg,1868)
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1876)
帕西法尔(Parsifal,1882)</P> 了解不多, 歌剧听的实在少,呵呵 这是你写的?你说过要写写瓦格纳的。 讲到瓦格纳,呵呵,总要提到那位Ludwig皇帝吧~~然后是新天鹅堡~~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oethe</I>在2004-10-3 8:12:00的发言:</B>
讲到瓦格纳,呵呵,总要提到那位Ludwig皇帝吧~~然后是新天鹅堡~~</DIV>
<P>
<P>是的,瓦格纳是我最欣赏的音乐家之一,我现在用的名字,其实就是瓦格纳的一部歌剧——《罗恩格林》的主人公</P>
<P>也是新天鹅堡的原型</P>
<P>还有我最心爱的国王Ludwig II</P>
<P>……</P> 婚礼进行曲。<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7.gif\" /> <P>啊~~~激动~~~对瓦格纳情有独钟 前两天终于看完了尼伯龙根的指环 总在思索最后将神界烧毁万物消亡的那一段 去迎接一个新生的世界 毁灭不仅仅是破碎 而是完美 让美感升华 </P>
<P>漂流的荷兰人 和伊索尔德也是那么惟美</P>
<P>想起心爱的尼采也曾经那么喜欢瓦格纳 想起那句 BAYREUTH IST DER MEKKA DER WAGNERSFREUNDE 瓦格纳就是那么神圣</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4 2:12:25编辑过] 印象深的就是Tannhauser的序曲了!<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 <P>漂流的荷兰人!!!!</P><P>漂泊的荷兰人真的找到家了么...</P><P>Wagner很熟悉的名字, 但提起乐曲最熟悉的要数Robert Schumann了:)</P> <P>一位荷兰人有雄心壮志要去好望角 结果被撒旦罚一辈子在海上 7年登陆一次 </P><P>只有找到忠心他的姑娘才能破咒</P><P>他在挪威的海岸找到了 船长的女儿SENTA对他一见倾心 但他看到另一个小伙子对姑娘求爱时 为了不拖累她离开了 SENTA冲破众人的阻碍 跳进了大海里~~ </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wolfgang</I>在2004-10-5 23:42:00的发言:</B>
印象深的就是Tannhauser的序曲了!<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DIV>
握手 我也喜欢 不过他的序曲容量太大 理解起来挺困难的~~<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0.gif\" /> 既然提到Wagner,就不能不谈到瓦格纳和Mathilde Wesendonck的风流韵事,她在瓦格纳生命和创作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Tristan und Isolde据说就是瓦格纳受她启发而创作的。而isolde这个角色暗喻的就是Mathild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