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开出“生态花”、结出“致富果”
2015-10-23 07:41:14.0 来源: 南京晨报[*]
[*]
[*]
[*]
[*]
[*]
[*]
0
“综合得分95分,加分项得分9.5分,最后总评得分104.5分,为优秀等级。”不久前,南京市江宁区2013—2014年度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该区是全省第一个通过此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省级考核验收的区县。 目前,江宁已经完成汤山、湖熟、谷里、江宁等4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 全区已经实现1818个村庄第一轮农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开出了“生态花” 结出了“致富果”。【打消两个顾虑 开出“生态花”】江宁是块风水宝地,但从来就不是一块脱离了脏乱差的地域。曾经,农村中多年养成的陈规陋习,生产发展、房屋建设和各类家庭小作坊的出现等等,都给农村环境美丽、整治、净化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在一次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与会领导形成一致共识:“生产要发展,生活要改善,社会要进步,但前提是要确保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民的身心健康,确保造福子孙万代,离开了这个前提,一切都无从谈起。”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农村开展环境连片整治,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当务之急。”“谋事在人!”这是江宁人总结这4年里江宁“生态花开”的原因,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人的思想实在是太重要了。“老百姓一开始也不理解,搞污水厂、污水管网,千万不要搞在我家附近,臭死了!”一开始,村民是这么说的。这件好事到底怎么干呢?起初,也有不少干部群众担心。但是,身边环境的逐渐变化,让村民们开始成了环境整治的“粉丝”,在谷里街道张溪社区,村健身广场下藏着“秘密”:一个日处理能力20吨的村污水处理厂就在这里,全村的污水集中到这里经过处理后无害排放。记者看到,这个污水处理厂使用的是地埋式技术,不露出地面,不占用土地,污水处理厂上面还能建其他公共设施。“村庄不仅美丽了,而且我们又能和城里人一起跳广场舞,我当然举双手支持啊!”乐呵呵地正在跳着《小苹果》的张翠玉大妈告诉记者。村民们不仅习惯了房前屋后干干净净的生活,他们的环保意识、生活习惯也得到了“升华”。“我承诺在黄龙岘村内不放养家禽、家畜;我承诺在村内不私自乱搭、乱建,包括乱搭披棚柴堆等,如因经营需要搭建临时木质结构,会向社区提出书面申请……”在江宁黄龙岘村黄绪光家中,笔者看到了他前不久刚刚签订的这张《黄龙岘村村民环保公约承诺书》,上面一一列出了不毁绿种菜、不乱堆柴草、不随意放养较大型家畜、污水排放到指定污水处理系统等八条承诺内容。“这些公约都是我们村民坐在一起,集体开会一条条商定的。”黄绪光说,“村里环境保护得越好,游客就越多,这样我们的收入也上来了。”有没有钱?没有花老百姓一分钱“一开始,也有老百姓担心,搞农村环境整治虽然是好事,但毕竟是要花大钱的,会不会增添我的生活负担,会不会摊派,是不是个无底洞啊!”江宁区环保局生态科同志告诉记者。“在这四年里,污水处理、垃圾设施的建设没让基层出一分钱!除了中央与地方配比资金外,小资金还撬动了大资金,起到了大变化!”记者了解到,自2011年江宁区与省政府签订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责任书以来,先后建成汤山、湖熟、谷里、江宁街道四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除中央资金外,江宁区财政也按照1:1.5配比投入。在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打造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不花老百姓一分钱?在足额落实区级配套资金的基础上,江宁有效整合环保、住建、农业、水利、国土、卫生、林业、城管等多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按照投入主体不变、分配渠道不变、监管方法不变,整合项目、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模式,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推进联动项目建设。4个街道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为连片整治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再加上精打细算和因地制宜,这些钱不但花在了刀刃上,而且花到了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投资小、见效快、工程因地制宜。”江宁区环保局局长杨林富告诉记者,江宁区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始终贯彻这一理念,比如污水管网铺设,就根据农村地形地貌,采取自流方式,比城里铺设管网成本降低很多。此外,根据农村老百姓一日三餐的污水排放习惯,采用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水位高时自动启动,水少时动力小、成本低,因此也节省了大笔资金。“连”:孤立“盆景”连成“百花园”【突出两个特色 结出“致富果”】在江宁的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受到江宁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其中一大特色是“连”。以往,只有零散在江宁大地上的某一个典型,开车去江宁一天只能玩一个地方。江宁经验是:以点带面、整体开发,仅在西部片区就建设了五十多公里长的生态廊道和绿道系统,打开封闭的山水,把干净整洁的乡村串联成珠,乡村从孤立的“盆景”变成了“百花园”。建成西部片区35平方公里示范区、97个省星级“康居乡村”,建成汤山、湖熟、谷里、江宁4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涌现出汤山郄坊、湖熟杨柳湖、江宁黄龙岘、谷里大塘金等一批生态旅游“金花村”。除了景色相连,让江宁人更自豪的是“连起民心”。老汤从小就生活在世凹桃源村,儿时的记忆里,这里一直是一个贫瘠闭塞的古村,这里的村民大多务农或外出打工,生机匮乏。没人敢想象,今天它会成为一个生态文化旅游度假村,获得全国最美乡村称号。原来的民房蜕变为旅馆饭店,昔日农民华丽转身为老板店员。老汤的农家乐只是这里司空见惯的一处,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到这里,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生态的家园。“惠”:富了百姓、乐了市民据最新统计,2014年江宁区农民人均收入18160元,示范片区农民人均收入19620元;全区休闲农业接待游客78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约13亿,农家乐经营户户均月收入约5万元。“每到周末,我就带着老婆孩子去江宁金花村玩玩,往西喜欢去黄龙岘和世凹桃源,往南喜欢到杨柳古村、石塘竹海,往东喜欢去郄坊、汤家家,在这里我能找到生活的平静。”南京市级机关公务员张先生告诉记者。同时,集体经济也加速突破,生态旅游、绿色农业、低碳生活成为乡村发展主旋律。不少大学生、白领、创业者也随之而来,不少出去打工的人,也都回到了自己的村庄,农村空心化、留守儿童、老龄化问题也迎刃而解。女老板小杨从繁华都市中走来,被江宁谷里的宁静与纯粹吸引。于是她停下来在谷里开发有机蔬菜种植业务。她的农场,有一个温暖动人的名字——花猫农场。大塘金村是小宋的家乡,大学毕业后,很多同学选择出国,或一头扎进大城市,她却坚信自己的家乡最美。村里种植了万亩薰衣草,开发生态旅游,真的让她觉得实现梦想无需远行。这组大数据你应该知道 江宁先后完成1818个村庄环境整治■链接
http://img.bh111.com/images/blank.gif
从2011年以来,江宁区先后完成1818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建成汤山、湖熟、谷里、江宁4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片区。共建成污水收集管网525公里、污水处理设施152套,日处理生活污水5055吨;提档升级垃圾中转站4个,新增一批自卸式垃圾清运车、封闭式拖运车、压缩车、保洁车和分类垃圾箱,实现了示范片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全覆盖。创成97个省星级“康居乡村”,横溪石塘、谷里世凹、江宁黄龙岘等村成为全省美好城乡建设的“明星村”。2014年又初步建成了观东、观西、公塘头、西湖、王家等15个示范村和33个重点整治村,示范区内汤铜路以北地区约120平方公里基本建成,形成了山清、水碧、村美、业兴的整体风貌。2015年,正在推进淳化、禄口街道两个区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