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6-3-30 08:05:31

探访德国难民营:一家人每月拿1500欧元补贴、生第三胎

一财网 王蕾 2016-03-29 20:12:00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了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了解这个“难民进入德国边境的第一站”在过去近半年内的点滴变化。尽管对于大批涌入的难民,有人热情拥抱,也有人冷眼排斥,但真正有待考验的是,在欧洲,经济属于“一枝独秀”的德国,能否应对得起难民的长期消耗。


[*]评论0
[*]赞0


欧盟和土耳其就如何有效控制进入欧洲难民数量的协议虽然上周末在布鲁塞尔终于尘埃落定,但是欧洲难民危机远远没有结束。目前,超过百万名已抵达德国的难民日子过得如何?德国总理默克尔张开双臂热情欢迎难民到底是为了什么?德国的经济能否承受得起如此沉重的负担?这些难民在德国的融入情况如何?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了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了解这个“难民进入德国边境的第一站”在过去近半年内的点滴变化。尽管对于大批涌入的难民,有人热情拥抱,也有人冷眼排斥,但真正有待考验的是,在欧洲,经济属于“一枝独秀”的德国,能否应对得起难民的长期消耗。最低月补助900欧第一财经记者抵达慕尼黑的当日,就驱车前往离慕尼黑市中心20分钟车程、德国最大规模的难民营Bayern-Kaserne。尽管是难民营,但并非是想象中的白色大帐篷,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处旧日的军营。一眼望去,一排排低矮的灰色建筑被两三米高的围墙围在中央。大门外并未见设有安保或接待处,大门内一大片空地中央有一个叫做“灯塔小屋”的临时小木亭子,小亭子的外墙上刷着包括中文在内的“欢迎”字样。http://imgcache.yicai.com/uppics/images/2016/03/IMG_8512.JPG难民营门口的灯塔小屋(王蕾/摄)小亭子的背后才是铁丝网围着的难民暂时生活的地方。一位身着黑色皮夹克和蓝色牛仔裤,脚蹬一双崭新白色耐克鞋的难民主动上前用流利的英语与记者交谈,他的手上还拿着一个橙色外壳套的iPhone 4s。他告诉记者,他是从阿尔及利亚来的,今年18岁,来到这个难民营2个星期了,正在排队等车“转营”去别的住处。“我来到这里感到太幸福了,我还很年轻,我要过新的生活。”小伙子说道。还有一名从索马里来的年轻人,也非常兴奋地告诉记者,来德国的旅程虽命悬一线,但现在一切都值了。他在这个难民所住了7天了,“太感谢德国人民了。你看我身上穿的都是德国人捐助的,德国政府还给我零花钱用。”据在“灯塔小屋”的志愿者介绍,目前在此逗留的难民人数已经从最多的几千人,下降到了700人左右。在离慕尼黑1个小时火车距离的英戈尔施塔特(Ingolstadt),那里安置着许多叙利亚难民。原先在叙利亚教授阿拉伯语的瓦什迪,来德国半年多了,住在市中心一栋四层楼的公寓里。在瓦什迪和另一名同样来自叙利亚的难民合住在一间居室中,并排放着两个单人床、一个拐角沙发、一个咖啡桌以及一些纸箱,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共用的厨房和洗衣房则在屋外的走廊尽头。瓦什迪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个公寓房每个月的租金是700欧元,他和室友均摊,按照政府的规定,房租补贴不能超过500欧元/月。另外算上每个月近400欧元的生活费,他一个月最高能够享受德国政府将近900欧元的补助。他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是一位牙医,因为有工作协议无法脱身,目前仍然在叙利亚。说起大马士革的战乱和来德国一路的险情,他不禁唏嘘。从瓦什迪家中出来,记者又来到了他的朋友阿尔嘉德家中。这是一个三口之家,他们被安置在一栋由政府为贫困家庭提供的廉租大楼内。三室一厅的居室空间很大,客厅里约48寸大的平板电视机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一家在2015年难民潮到来之前就离开叙利亚,经过2个月的海陆艰难跋涉抵达德国,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在英戈尔施塔特安居。现在他们每月可以从政府获得的补助金大概有1500欧元,第三个孩子是在德国出生的。第一财经记者从Bayern-Kaserne难民营工作的志愿者了解到,目前解决难民居住有多种渠道,主要是安置到现有的政府廉租房、特建的新住宅以及临时居住房内。难民在难民营注册后,等待被派送和安置到各处,所有租金由政府承担,还包括水电暖气等其他必要费用。然后按照住房情况,安排人员数量,如果是有孩子的家庭,会分配到条件较好的房源。按照德国难民相关法律(AsylbLG),自2016年起,在难民注册和申请庇护的阶段(约12个月),单身难民每月的零用钱为145欧元,每对夫妇则是262欧元,外加根据不同年龄每个孩子有85~114欧元;食物补贴方面,单身难民每月219欧元,每对夫妇为392欧元以及每个孩子135~200欧元不等。这些都是在免费住房、免费煤电气供水供热、家居用品以及教育医疗之外的现金补贴。上述数额均比2015年原有标准又有小幅提高。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德国第二大智库德国经济研究中心(CESifo)缇姆·沃玛斯豪伊赛教授(Timo Wollmershauser)时获悉,这些外来难民一旦被获准政治庇护,就能进入德国福利体系,享受与德国公民同等的福利待遇。德国财政盈余说了算“我们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国家,我们有足够的财富提供给他们有尊严的生活。” 这是记者得到的普遍答案。在慕尼黑市中心的露天市场上,一位发型、衣饰和妆容精致的中年女子告诉记者,“我非常高兴能够给予这些难民帮助,我的生活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我们应该给他们重新生活的希望”。还有一名室内装潢工也告诉记者,“虽然他对默克尔的移民政策不能完全认同,但是对已经到达这里的难民伸出援手,是完全应该的,我们也有经济实力”。沃玛斯豪伊赛表示:“目前德国是欧盟国家中唯一实现财政盈余的。因为欧元区的经济危机,德国是欧元区中少有的得益者之一。德国不需要支付任何贷款利息,因此德国在去年有约120亿欧元的财政盈余。目前来看,拿出一些资金来救助难民似乎是比较轻松的事。”德国财政部今年1月29日的财报显示,去年德国财政盈余约121亿欧元,比2014年下降3亿欧元。而2016年2月最新财报显示,德国1月的财政收支已经出现166亿欧元赤字。自2015年10月难民涌入德国至今,德国财政部应对难民危机的追加预算逐月增加。今年年初,德国政府更是计划将121亿欧元全部用于安置110万已经进入德国的难民。“百万难民的涌入绝对会影响德国经济。新来的难民不可能对德国经济作出贡献,他们要进入德国的就业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也就说,德国政府至少需要1年时间,支付难民所有的费用。在这个转换期,会增加德国的开支。”沃玛斯豪伊赛说道。默克尔的如意算盘打得对吗沃玛斯霍赛伊认为,相当于德国总体就业人数1/4的100万难民的到来,肯定会对德国经济造成冲击。但他表示,救助难民增加的开支,可以视为经济刺激政策,“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看到,德国经济表现如此良好,就是因为德国政府增加了很多开支,甚至创造了就业,来应对难民的涌入。因此从短期来看,这对德国经济有正面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沃玛斯豪伊赛指出,德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年轻人补充就业市场,向德国福利和养老体系注入新鲜血液确实是紧迫的“历史使命”。“欢迎难民不能光从就业率上去考虑,而是应该从更长期来考虑,因为德国已是个严重老龄化的社会。“到2025年,这个问题会更加严重,我们的出生率很低,”沃玛斯豪伊赛说道,“德国有完善的福利体系,我们需要不断向该体系注入资金。延长退休、刺激生育,虽然也是策略,但是要有立竿见影的资金来源,就是移民。”沃玛斯豪伊赛指出,目前,很多国家都有移民法,按照国家的需求引进有资质的外来人口。但是德国没有,而且这个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尽管默克尔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巧妙,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站在她这边。在德国3月13日“超级星期日”的3个州的地方选举中,反对难民的右翼选择党成为赢家,而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几被扫地出门。第一财经记者在慕尼黑市政厅广场采访时,正遇极端右翼党派(Pagida)的示威。http://imgcache.yicai.com/uppics/images/2016/03/%e5%be%b7%e5%9b%bd%e6%b8%b8%e8%a1%8c.jpg德国爆发反移民游行示威一名在巴伐利亚电视台工作的女士情绪激动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德国人在处理自己贫困人群的问题上做得很差,而给予难民的待遇却如此慷慨。现在难民获得的经济救助,已经大大超过了德国政府对德国贫困人群的程度,这非常不公平。”今年2月18日,IFO经济研究院公布一项220位经济学家参加的调查报告显示,40%受访经济学家认为难民涌入德国,给德国带来负面影响;23%认为德国经济会因难民受益;37%的经济学家则持“不置可否”的态度。主要观点认为,随着低技能难民进入德国劳动力市场,德国最低收入标准会走低,这可能会导致当地就业人群与难民形成矛盾冲突。而对于如何长期落实难民救助资金的问题,45%的经济学家认为德国政府会增加债务,36%的则认为应该增加税收,而建议削减海外援助和延长退休年龄的经济学家占到22%,还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削减财政或采取其他的财政紧缩政策。对此,沃玛斯豪伊赛表示,“目前世界经济整体情况堪忧。如果德国的财政盈余下降,那么资金缺口如何补足?一个办法就是增加税收,另一个方法就是增加债务。德国目前的债务占GDP总量的73%,如果没有难民问题,德国完全可以把财政盈余用来还掉一部分政府债务。”令沃玛斯豪伊赛担心的是,如果德国现在不偿还,那么这些债务就会落到下一代身上。“我们用还债的钱来救助,是给后辈增加财政负担。如果德国没有足够的盈余还债,那么我们又不得不增加税收,给现在的德国民众增加负担。因此这是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需要好好算算的经济账。”“帮难运动”在德国各地兴起资金是问题,如何让这些难民融入社会也是个考验德国政府的大问题。在英戈尔施塔特,第一财经记者参与了一个由当地民众志愿者组织的“德国民众与难民交流日”活动。这是由当地市政府提供场地,由当地德国民众自愿参与教授德语或进行文化、职业引导,每周开放2次,以更好地让那些初来乍到的难民尽可能快地提高语言能力,适应德国社会生活。据该组织称,群众性“帮难运动”正在德国各地渐成气候。http://imgcache.yicai.com/uppics/images/2016/03/IMG_8513.JPG慕尼黑当地为难民举行的就业咨询会(王蕾/摄)据记者在慕尼黑市政府下属的工作局了解的情况,工作人员安娜·贝克(Anne Beck)介绍道,目前登记显示,居住在慕尼黑的难民人数为8948人。其中,10%受过良好教育,10%有受过职业教育或有工作经验,20%不能读写。贝克表示,“目前难民基本上都还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一来是刚刚抵达的难民,三个月内没有工作许可。另外还存在三个方面的严重问题:第一,许多难民没有相关的证明文件;第二,难民在当地接受的教育或者工作培训的标准与德国不同;另外,语言障碍也是无法忽视的关键。 ”沃玛斯豪伊赛也持相同观点:“我们目前知道,至去年底有110万难民进入德国,德国政府也收到50万份政治庇护申请。现在根本不知道的是,究竟会有多少人留在德国。我们对他们的学业、职业资格了解甚少。因此,要融入德国的就业市场,是非常难的问题。”贝克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深信,工作是一个让难民安顿和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我们与当地的教育机构和公司进行合作,为难民提供语言学习资源,为潜在的就业对象提供实习和接受培训的机会。”此前,记者了解到,德国汽车龙头宝马公司已发布信息,将在全德招募500名难民加入9周的培训计划。据贝克介绍,德国目前紧缺数学、工程机械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护士、贸易以及学术界等也有大量职位空缺。“仅在慕尼黑就至少有1.18万个就业机会,”贝克说。

想念于大川老师 发表于 2016-3-30 08:26:06

去德国当难民吧!

于大川李维淼 发表于 2016-3-30 08:31:58

德国人做得真的很不错,瞧瞧这帮难民吧,连生三胎,想在欧洲扎下根了,伊斯兰化的欧洲不是梦了。。。

我爱拜仁8498 发表于 2016-3-30 09:04:1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访德国难民营:一家人每月拿1500欧元补贴、生第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