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6-4-1 16:44:30

傻眼!看中国古人的逆天发明

2016-03-31 10:32:51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2892
分享到: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
[*]
[*]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古人做不到的。
(原标题:让现代人傻眼 看中国古人的逆天发明)中国古代的很多发明比我们想象的神奇了很多,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古人做不到的。都说古人的智慧是无限的,看完这些发明,小编被深深的折服了商代煤气灶http://img6.cache.netease.com/travel/2016/3/31/201603311030014d983_550.jpg
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三联甗是商代的灶具,神似现在的煤气灶,最神奇的是使用功能,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用以盛物,下部为鬲,用以盛水,中间有箅以通蒸汽,这样的甗可以同时蒸煮几种食物,很实用有木有?很有效率有木有?http://img6.cache.netease.com/travel/2016/3/31/2016033110300363857_550.jpg
战国水晶杯http://img3.cache.netease.com/travel/2016/3/31/2016033110300530d81.jpg
战国水晶杯,很穿越,很梦幻。这个杯子样式虽然很现代,但确确实实是战国时期的产物,制成于公元前475~前221年。杯子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底圆,圈足外撇,酷似今天我们使用的玻璃杯。这个水晶杯于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桥村出土,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是国宝级文物。http://img1.cache.netease.com/travel/2016/3/31/20160331103008be526.jpg
杯子是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制作技巧与工艺水平令人惊叹。当年,它被送到北京作鉴定时,中国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捧在手里赞叹:“国宝!绝对的国宝!”如今,它的图片不时在网上流传。网友惊呼:穿越!一定是穿越!还有网友开玩笑:“这是我家的牛奶杯,昨天穿越到战国不小心遗失的。”战国冰箱http://img4.cache.netease.com/travel/2016/3/31/20160331103010d229b_550.jpg最原始的“冰箱”—— 铜冰鉴。铜冰鉴是战国时期的一件冰酒器,原器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造型和纹饰在继承商周以来的中原青铜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创新。中国古代夏季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铜冰鉴是一件双层的器皿,鉴内有一缶。夏季,鉴缶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酒,可使酒凉一些。所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最原始的“冰箱”。汉代烧烤炉http://img4.cache.netease.com/travel/2016/3/31/201603311030125bde7_550.jpg
南越王汉代釉陶烧烤炉。从这件烤炉来看,古人的生活及饮食已经非常丰富了。西汉透光镜http://img4.cache.netease.com/travel/2016/3/31/20160331103014b972f.jpg
先秦、汉代和唐代被称为是中国铜镜铸造的“三座高峰”。汉镜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历来为学者和藏家所重。最能代表汉代铜镜工艺特色的还当数铭文“透光镜”。http://img5.cache.netease.com/travel/2016/3/31/2016033110301661302_550.jpg
所谓“透光”,是指当镜面对着阳光向物体反光时,可将镜背的纹饰清晰映射到物体上。这种可以反射出背纹的铜镜被称之为“透光镜”。透光镜在很早以前就引发了人们探索的兴趣,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到:“世有透光鉴(古时“镜”、“鉴”同义),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现代科技工作者通过大量系统的研究和实验,才真正从“折射光学”和“曲率”等多角度科学地解开了古镜“透光”的奥秘,失传已久的技艺也得以成功复原。汉朝节能环保灯http://img3.cache.netease.com/travel/2016/3/31/20160331103018703fe_550.jpg
汉朝的节能环保无烟雁鱼铜灯,造型符合汉代的古朴风格,但这不是关键,关键看设计,无烟环保,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理念,早在汉朝就已经强调环保无烟了。汉代Taxi —— 记里鼓车http://img3.cache.netease.com/travel/2016/3/31/2016033110302040c9b.jpg
汉代有种马车,车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马车每驶至一定里数,木人就会挥动鼓棰,敲响前方的小鼓,古代称之为记里鼓车。http://img3.cache.netease.com/travel/2016/3/31/201603311030224ffa0.jpg
记里鼓车是配有减速齿轮系的古代车辆,因车上木人击鼓以示行进里数而得名,一般作为帝王出行仪仗车辆,至迟在汉代已问世。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车轮在地面的转动带动齿轮转动,变换为凸轮杠杆作用使木人抬手击鼓。每行走一里击鼓一次。从它的内部构造来说,所应用的减速齿轮系统已相当复杂,可以说是现代车辆上计程仪的先驱。唐代腰带http://img4.cache.netease.com/travel/2016/3/31/2016033110302404322_550.jpg
唐代九环十四銙蹀躞带,前端的腰带扣与现在的腰带原理完全一样,样式更加拉风,有木有呀,原来古人很时尚。唐代被中香炉http://img6.cache.netease.com/travel/2016/3/31/20160331103027c06da.jpg



一个铜制的容器,里头放入火炭,置于被中,就成了中国古代用于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炉”。奇处就在这铜制容器上:不论香炉在被子里怎么翻滚,香炉四周的环形支架都能保证香炉呈水平放置,丝毫不用担心火炭会倾覆。何其妙哉!银薰球的这种结构完全符合陀螺仪原理,而陀螺仪原理被广泛用于航空航海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傻眼!看中国古人的逆天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