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报]从“四少”看节约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class=sybbt width="100%">
<CENTER>从“四少”看节约</CENTER></TD></TR>
<TR>
<TD></TD>
<TR>
<TD class=sybft width="100%">
<CENTER></CENTER></TD></TR>
<TR>
<TD width="100%">
<HR color=brown>
</TD></TR>
<TR>
<TD class=title43 width="100%">
<CENTER>2005-11-18 </CENTER></TD></TR>
<TR>
<TD class=sybzz align=right width="100%">
<CENTER>中国石油报 黄玲/文</CENTER></TD></TR>
<TR>
<TD class=sybzw width="100%"><!--enpcontent-->
<STYLE>.NoUser {
}
.Title {
COLOR: #000000;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ffffff; TEXT-ALIGN: left
}
.SubTitle {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ffffff
}
.IntroTitle {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ffffff
}
.SmallTitle {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ffffff
}
.Author {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ffffff
}
.Source {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ffffff
}
.Abstract {
FONT-FAMILY: ; BACKGROUND-COLOR: #ffffff
}
</STYLE>
在营造节约型社会中,勤俭节约的意义大家耳熟能详,铺张浪费的危害人们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如何厉行节约呢?节约要讲具体行动,不是说说和喊两句口号就行了。近日读报,看到德国人在勤俭持家上做到“四少”,即,少进餐馆、少买衣服、少打电话、少往外跑,不由得叫人眼睛一亮。
<P> 德国是经济发达国家,这在机器制造业、轻工业、饮食业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国人熟悉德国生产的奔驰汽车,号称全球一流产品;就是国产桑塔纳轿车、青岛啤酒和海尔电器等知名品牌,里边也有他们的技术。德国不仅经济发达,德国人还非常注重环保,他们拥有令人羡慕的郁郁葱葱、整齐划一的大森林,“我们德国的环保是世界第一”,一位德国环保专家这样说。德国人均收入排在世界的前列。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发达国家,百姓还流行“四少”生活方式,真是值得我们深思。
<P> 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人多底子薄却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资源能源短缺现在更是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很多人认识不到这点,吃了几天饱饭就忘乎所以,花起钱来大手大脚。不是吗?有的贫困县,用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建造办公楼,有的偏远县动辄用几百亩土地建造大广场,还有一阵风似的建经济开发区和修造仿古景点,钱没少花,没有实际效果,对资源造成大量的浪费,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还有,早几年南京一洗浴中心“创新”出牛奶浴,好像牛奶喝不完了似的;眼前的餐馆,常常人满为患,酒桌上大吃大喝,浪费惊人;再有今天房子刚装修好觉得不满意明天拆了重装的现象屡见不鲜;前些日子,有些城市规定小排量节约型的汽车不让进城市,一时间好像早进入富得流油的国家。果真都富裕了吗?实际上,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还很穷,那里有许多儿童辍学;城市里,还有很多待业人员;因没钱,有患病者不能得到治疗等等。而在人均资源方面,我国也是排在世界后面,前几个月广东和上海出现油荒,已经告诉我们眼前的能源危机。这些情况说明厉行节约是多么的重要。
<P> 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崇尚勤俭节约和勤俭持家,那“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勤俭败由奢”就是生动的写照,现在仍然不能忘记节约和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像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要想早日富强,不仅要向古人学节俭方法,德国的“四少”生活方式也要借鉴。人人都应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思想,坚决摒弃不顾实际情况乱花钱的毛病。无论政府还是个人,都要行动起来,从一点一滴节约开始,国家强人民富的小康社会才可能尽快建成。 </P></TD></TR></TABLE></P> 中国有钱就爱显摆,这点BS 对啊,现在不是搞节约型社会嘛,的确应该跟人家学学,而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为了要面子而铺张浪费的传统观念。 <P>节约嘛,每个地方都有</P><P>浪费,每个地方也有</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