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nberg_Shi 发表于 2003-7-15 19:28:41

网络媒体公信成疑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ty/20030714/cmtx/200307140849_208299.JPG

网络评选作弊一览
  时间  站点        事件
  2003  央视网站      评选射手
  2003  NBA官方网站   全明星投票
  2002  国际足联网站  评选世界杯最佳阵容
  2000  国际足联网站  评选世纪球员


■张德康
  在没有重大国际足球赛事的这个夏天,不少球迷对于没有意甲英超的日子未免显得不太适应,于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也就很适时地推出《杀手的天空》这样一个介绍国际足坛十大前锋的专题节目,与之相对应,央视在自己的网站上搞了一个针对这十大前锋的投票活动,希望球迷通过网络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最优秀的射手。但恐怕央视当初没有想到,这次评选活动之后在网上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风波。
  从疯狂点击到软件投票
  在投票活动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前锋获得的选票还大致相当,世界杯最佳射手罗纳尔多和意甲联赛最佳射手维埃里一度处于交替领先的地位。但是随着这次评选被越来越多的网友所知晓,之后的投票活动开始逐渐出离了应有的轨道。先是AC米兰球迷在自己的论坛号召应该将票投给舍甫琴科,于是他的票数就呈直线上升趋势直冲榜首,与之对应的是,国际米兰球迷也到处宣传应该全力支持维埃里与克雷斯波,接下来这两名前锋也在排行榜上紧追不放。
  当这次网络投票的总票数超过100万之后,原有的硬件手段似乎已经无法对大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于是各俱乐部的球迷之间又开始了编写自动投票软件的大比拼,这次闹剧也进入到最为疯狂的“软件时代”。在这些编程高手中,有些人可以在服务器上编写一个软件保证某些球星每秒钟都能获得数百票,也有人编写一个软件放在论坛上,只要网友对此点击,就会不断地出现投票页面并自动投票给指定的球星。
  应该说,央视举办这么一次网络投票的本意是好的,他们并不该因为本次活动出现如此结果而受到指责,其实这样的局面反倒让我们看清楚了网络评选的弊病以及很多人对此抱持的不正确心态。与传统的抽样调查方式相比,网络评选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但与之对应的缺点是,网络投票由于无法对投票者的真实身份进行核实,也无法制定出精确的取样比例,所获得的数据往往就无法作为理性分析的基础,如果投票系统本身在有点缺陷或者部分投票者具有特别高涨的“兴致”,那么最后得出的结论往往要么引发争议要么啼笑皆非。在体育领域里面,第一次引发争议的网络评选就是国际足联前几年关于“世纪最佳球员”的评选,马拉多纳依靠几万选票在网络评选中领先的局面让国际足联大为尴尬,同时也让由专家评出的贝利和网络评选出的马拉多纳究竟谁更强成为一个争议性的话题。其实问题的本质在于国际足联根本就不该将这样一个希望出现权威结论的评选放在网络上进行,可他们似乎并没有因此吸取教训,在评选韩日世界杯最佳阵容时,国际足联没有像以往那样将投票权交给专家,而是由专家提供一份大名单,然后由球迷在网络上进行评选,结果由于韩国球迷疯狂地投入到本次评选活动中,最终的最佳阵容中出现了包括安贞焕、柳相铁在内的5名韩国球员的名字。而在上赛季NBA全明星阵容的评选活动中,姚明最终压倒奥尼尔获得首发位置也主要是得益于大量来自中国IP地址的点击。在这一系列的事实面前,或许人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网络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像是一个让各方人士进行表演的大舞台,它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精彩也更值得关注。
  准确比速度更重要
  事实上,网络评选所展现出的这种特点也是网络媒体缺乏公信力的一种真实写照,我们经常可以在某些教练、球员澄清传言时听到这样一种说法:“网络上的东西你们怎么也相信啊?”由此可见网络媒体在不少人心目中的地位。撇开一些偏激的观点,网络媒体现在的确存在着很多让人难以相信的因素,比如大多数体育网站或者有关网站的体育频道基本上都是以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为核心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文章选择方面,不少网络媒体都采取了“抓到篮里就是菜”的策略,有时候可以在一个页面上看到几篇截然相反、相互矛盾的新闻成为“邻居”,尽管不少网站都会声明他们登载新闻不代表就对这里面的内容或是观点表示认同,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浏览这些网站的网友来说,在这上面看到的内容就会被认为是该网站提供的,如果一个网站老是声称自己对内容并不承担责任,那么人们又可以用什么理由让自己去相信这样的媒体?尤其目前正好是欧洲足坛有关转会的各种传闻满天飞的时候,球迷们当然很希望在速度上占据优势的网络在第一时间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但是有些网络媒体却利用了球迷的这种心态,有时候文章的内容明明是两家俱乐部刚开始进行转会谈判,但是标题上却使用了大量诸如“铁定”、“99%”之类的断语来吸引网友的点击率,人们在上了几次当之后,自然就会得出网络媒体大多哗众取宠的印象,而这些媒体在信誉上的下滑也是意料之中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网络媒体公信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