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黄健翔总算站了出来揭晓真相
发信人: xhh (似水无痕), 板面: Football <br>标题: 黄健翔总算站了出来揭晓真相了 <br>发信站: 飘渺水云间 (Tue Nov 21 19:11:52 2006), 转信 <br> <br>“黄健翔辞职事件”一直谜团重重,令人捉摸不透。如今黄健翔站了出来,一段真情告白发 <br>自肺腑。辞职事件总算真相大白。健翔多次强调:离开央视是一个很痛苦、很艰难、很无奈 <br>、很理性的抉择。 <br> <br> 新浪体育消息,自从递交辞呈那一刻起就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谜团。短短两天时间里,孙 <br>正平的“小报告”、黄健翔的“告小人书”,周亮的“炮轰”争先恐后在网上遭遇披露,可 <br>黄健翔真正离开央视的原因,在媒体的剧烈炒作之下依然是谜团重重。可以这样说,“黄健 <br>翔辞职事件”成为一场了彻头彻尾的娱乐事件。因为这中间有《无间道》式的“匿名告状” <br>,还有《离婚了,就别来找我》般的歇斯底里……聪明如健翔,他肯定知道自己一纸辞呈必 <br>然会引起轩然大波,但他无法回避,只有面对,正如真正的勇士直面惨淡的鲜血。 <br> <br> 黄健翔为何离开央视?之后的去向又是哪里?这许多所谓“幕后消息”后面,究竟隐藏 <br>着什么?今天,黄健翔总算站了出来。在其个人官网上回答网友提问,并对辞职事件作出澄 <br>清。一段真情告白,真相终于揭晓。 <br> <br>【首次踏进央视大门 甜蜜回忆铭记一生】 <br> <br> 黄健翔:各位网友、各位球迷,以及多年来一直关心我、支持我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 <br>黄健翔。我在辞职之后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我的支持 <br>,关心和喜爱,也要感谢大家这些天来对我的关心,我心情很平静,我目前心里状况也都不 <br>错,请大家不要担心。 <br> <br>今天通过我的个人官方网站和大家做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希望大家能够和我一样平静面对再 <br>就业的选择。希望这次交流之后能够帮我尽快地走出这拨媒体的漩涡吧,也能够让关心我、 <br>支持我、喜欢我、热爱我的一些网友和球迷能够放下心来,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br> <br> 主持人:健翔你在央视工作12年,在这段岁月里面你觉得最高兴的事是? <br> <br> 黄健翔:最高兴的事有很多,我觉得是第一次出国。去英格兰转播欧洲足球锦标赛。1 <br>996年,应该是十年前吧,和韩乔生老师一起。你想想,第一次出国肯定很高兴,又是那么 <br>大型的比赛,当然非常兴奋。第一次去世界杯,第一次去奥运会,第一次去世界杯的赛场现 <br>场看球等等,我觉得高兴的事情很多很多。如果真相问最高兴的事情……哎呀,真的很难给 你一个唯一的答案。其实最高兴的事情要这么说,就是我走进中央电视台大门的那一天是最高兴的。 <br>[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1 23:55:48编辑过] <br> <br> 【辞职乃理性选择 间接否认曾遭“检举”】 <br> <br> 主持人:健翔,请问你为什么要向央视提出辞职。 <br> <br> 黄健翔:就是纯粹一次个人的选择,经过了自己的深思熟虑。当然了,其中考虑了很多 <br>的因素。然后觉得离开可能对自己更好一些,所以.......总之就是一次非常平静的,一种 <br>个人就业、个人生活的选择。 <br> <br> 黄健翔:对于任何一个电视人来说,离开央视都是一个很痛苦、很艰难的抉择。对我来 <br>说也同样如此,能够迈出这一步是需要付出很沉重代价的。你想那些多年来喜欢我的球迷朋 <br>友,他们对我的支持。不管怎样,这种感情的投入会让我很难以割舍的。 <br> <br> 黄健翔:另外,单位(中央电视台)里面很多相处非常融洽的同事、朋友、战友,大家 <br>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一个团队里面摸爬滚打那么多年,大家都交下了深厚的同事情谊。 <br> <br> 黄健翔:不得不提的是,央视这个舞台、平台在国内没有人可以比的。总之我个人失去 <br>很多很多,但是我想大家一定能够理解我作出的选择。这的确是一个无奈、遗憾的选择,一 <br>个关系到个人生活、个人事业的重大选择,但是确实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我现在的心情还是 <br>很平静,毕竟也是我作出的一次很理性的选择吧。 <br> <br> 黄健翔:(我向央视正式提出辞职)与任何别的人或者别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关系,这点 <br>我也特别想通过正式渠道告诉这些喜欢我的球迷朋友、网友朋友。社会上关于我为什么辞职 <br>的流言蜚语很多,请大家不要去听一些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东西。我离开的时候心情很平 <br>静,女同事们还挥泪把我送出了央视大门。 <br> <br> 黄健翔:无论是中央电视台的领导,还是我之前任职的体育频道的领导。他们对我都爱 <br>护有加,对我非常好。这点大家一定放心,感谢大家一贯对我的支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1 23:56:08编辑过] <P>【央视人才济济 无须克隆“黄健翔第二”】 <br> <br> 主持人:离开央视之后,健翔你觉得谁会成为你的接班人? <br> <br> 黄健翔:哈?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应该由我来回答。因为其实中央电视台卧虎藏龙,这么 <br>一个国家电视台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精英,有着风格各异的主持人。体育解说员也是一 <br>个百家争鸣的行业,体育频道不需要出现“第二个黄健翔”,我黄健翔也没有资格来说谁会 <br>成为我的接班人,我相信,它(中央电视台)一定会有更多优秀的、风格各异的体育节目主 <br>持人和体育比赛解说员为大家服务。如果非得要说谁能接我的班,只能这样说,我要感谢球 <br>迷朋友过去多年来对我的支持,对我的厚爱和捧场。但是这么说我确实有点担待不起了,我 <br>觉得央视有很多解说员都非常优秀,而且今后还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加盟这个舞台。 <br> <br> 【回味昔日“全能解说”之点滴 自我增值之余不忘提携后辈】 <br> <br> 主持人:你几乎都在解说足球比赛,那除了足球之外你还喜欢哪些比赛? <br> <br> 黄健翔(wiki):在平常生活里。我是一个体育爱好者。不仅比较爱看NBA、F1、田径、 <br>游泳都爱看,包括拳击之类的。当然,在过去十几年里面,我日常的大量解说工作都是足球 <br>跟挂钩的。我想,这和体育赛事转播的安排有关。因为有很多体育项目平常是没有转播的, <br>只有在奥运会、亚运会等综合运动会进行的时候才会有转播。 <br> <br> 黄健翔:其实我在综合运动会上也做了大量的田径、游泳、跳水等项目的转播。我大约 <br>算了一下,三届奥运会下来我大概一共说过将近20个项目,甚至包括跆拳道、击键、射击、 <br>射箭、曲拱球等比较冷门的项目,要数印象中最好玩的,那应该是跟前奥运冠军王涛说过乒 <br>乓球。还有说过羽毛球、台球,不得不承认,解说这些项目确实不如我解说足球那么得心应 <br>手,但是也还算是一名称职的解说员吧,能够比较好地完成解说。一些朋友在跟我的交流当 <br>中,给了我很多的鼓励或者认可吧。 <br> <br> 黄健翔:比方说,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打平世界记录夺得奥运金牌的那场比赛,负 <br>责解说是我们年轻一代的解说员杨健,他从体育场回来之后激动得眼泪汪汪的,从体育场回 <br>来到达新闻中心的时候回来说:“黄老师你听了吗?”我说:“听了,挺好的”,他就说: <br>“我想着2000年您解说的悉尼奥运会的时候,当时几大高手同时冲击奥运会最引人关注的男 <br>子百米金牌的时候。我就想着你的解说风格、节奏照着你的来的,你觉得行吗?”我说:“非常好!非常好”,当时让我感觉到一惊,因为我早已经把自己说过的那届游泳比赛</P>
<P>忘记了 。那届悉尼比赛游泳项目都是我说的,那届游泳比赛很精彩,因为我自己平时也不说,只有 <br>综合运动会才说,说完了就忘了。没想到这些年轻人非常有心,还记得我是怎么说的。自己 <br>的解说风格甚至对他们会有一些启发和帮助,这也让我心里很安慰。 <br> <br> 比如我说过的跳水比赛,像2000年熊倪夺金的场面,很多人都记忆犹新,熊倪本人也是 <br>提起来总是热泪盈眶,他甚至跟我说过,说在悉尼奥运会的28块金牌中,他这块金牌并不是 <br>那么重要,并不是重大项目的突破,也不是弱势项目的突破,也不是重大项目、集体项目, <br>为什么那么让人难忘,一个有当时的形势:跳水队前三块金牌意外失手,他这个金牌是逆转 <br>形势的,他那场比赛也是逆转,从大比分落后到最后几场大比分反超,最后夺得金牌;也是 <br>他的传奇经历,第四届奥运会,也要退役了,也加上我的解说。熊倪一再强调说他自己回来 <br>之后就不能看那场比赛,每次看到那儿他都会热泪盈眶,觉得把气氛渲染得很好,他甚至开 <br>玩笑地说,因为2004年在雅典就是他和我一起解说雅典,他说“哥们儿你成就了我,本来我 <br>没有那么大英雄的,把我弄得跟英雄一样”,我说本来你就是英雄,在雅典的时候又是我俩 <br>一起说的跳水比赛,柳泉为了做好跳水解说还特意跑过去听我们俩说,发出很多感慨,包括 <br>我只做过一次F1的转播和采访,在媒体上也留下了我的很多话语和声音。 <br> <br> 所以我觉得这十几年还是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地方,确实说其他项目跟我的足球解说相比 <br>,是有差距的,但是也还胜任吧,也还不错,我还比较得意的是悉尼奥运会的时候女子曲棍 <br>球的比赛全是由我解说的,当时甚至有很多人对女子曲棍球产生兴趣,因为我通过自己的努 <br>力可以把这个项目说得很生动,把他的技术味道说出来,把这个项目精彩的地方展现出来, <br>让大家喜欢看曲棍球的转播。回忆起来其实在2003年巴黎田径锦标赛刘翔拿110米拦的铜牌 <br>那场比赛就是我说的,当时是田径队的主教练和我一起说,刘翔在短直道上世界比赛的铜牌 <br>其实已经是中国男子田径项目的突破了,也为他转过年来在奥运比赛中夺金奠定了基础,回 <br>忆起来我还是有很多解说经历是比较难忘的。 <br> <br> <br>-- <br> <br> <br> <br>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2 0:00:21编辑过] <P>撇清,而非否认,另一方的当事人也说,如果不是领导要他走,一封检举信算什么。</P>
<P>有心人把检举信拿出来,只不过是想有人背黑锅,转移群众情绪而已。</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1 20:08:05编辑过] <P>管他真相是什么,人都走了</P> who cares 曲终人散 <P>走吧走吧,热闹过一阵就够了。</P>
<P>先生不是说了么,“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P> <P>怀念健翔!</P> 央视一大损失啊! <P>滚得好,早看不顺眼了,世界杯被他恶心坏了</P> 再见! <P>狷狂黄健翔:从足球解说员到娱乐圈明星 </P>
<P>--------------------------------------------------------------------------------<br><br><a href=\"http://www.sina.com.cn/\" target=\"_blank\" >http://www.sina.com.cn</A> 2006年11月23日10:35 南方新闻网 (来源:南方周末) <br><br> □本报特约撰稿 吴月花</P>
<P> □本报记者 师 欣</P>
<P> 11月16日,黄健翔辞职。在过去的一周里,这似乎是新闻界、体育界和娱乐圈最热闹的事。<br><br> 辞职前的头天夜里11点,他对10天内两次约访的本报记者说:“我这样的人能在体制内活到今天,本身就是一个奇迹。”</P>
<P> 而这个引发无数争议的男人,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制造了足够多的噱头。</P>
<P> 11月6日和15日夜里,黄健翔两次接受本报专访,重新审视“中卡风波”、“解说门事件”,他的个性、他的专业、他的爱好、他的理想;本报记者也大量采访了他的朋友、同事和同行,试图为读者展现黄健翔真实的内心世界。</P>
<P> 进入央视与“中卡风波”</P>
<P> “中卡之战”后,黄健翔就变了,他的热情不在了,在解说中他可以容许自己有三五分钟不说话</P>
<P> “我们这辈人,基本上没吃什么苦,和大跃进年代的那些人不一样的——像余华的《兄弟》里写的。”回溯历史,黄健翔进入央视,成为体育解说员,可谓是一帆风顺。</P>
<P> “大学毕业后做了三年导游。那时刚毕业,找一个收入高点的工作,带外国团,先解决生存问题,导游收入很好的——那个旅行社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他乐于提及的是,1993年11月的那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的事业的起点,令他兴奋之极,“被录用的那天下午,在雪地里走了5公里,从我们台一直走到了西单……”</P>
<P> 黄健翔在1996年解说欧锦赛时突然走红。他的一名同事说,“之所以被大家捧红,被大家传颂,是因为他第一次能够声嘶力竭地喊出比尔·霍夫,喊出那些人的名字,能够表现出作为一个中国解说员的热情。”令人激赏的当然还有他的非科班出身,却以专业的知识,过人的激情大获球迷青睐。</P>
<P> 《足球》报资深记者李承鹏的赞誉也许有着某种夸张:“和黄健翔同时代说球是悲哀的。”而同为朋友,足球评论员董路的评判则相对保守些:“只是因为央视在特定的时期,没有一个人比他强。”</P>
<P> “我就是行业标准。”这是广为人知的、黄健翔用于自诩的话。自信、自我,正如他的新书所展示的,一张占据了整个封面的大脸庞,“像男人那样去战斗”,“战斗”两个字是经过放大处理的,挑畔,惹眼。</P>
<P> 作为名人他尽量友好。他几次提醒本报记者去看他的书。是的,他尽量真诚了,尽量坦诚了,他走进了某网站办的校园行……这时候他谈笑风生。在著名的清华大学里,他以一个央视主持人的风范,微笑着,提及马约翰先生,提及民族和体育的精神,给莘莘学子们留下亲切、美好的印象。</P>
<P> “他有亲和力,那种邻家大哥的形象……”董路说。</P>
<P> 他更是这样的一个人:过度敏感,过度自信,过度防卫。作为一个“名人”,他过度地“表现激情”,面对公众,面对敌意,他不知道如何承担这些口诛笔伐。公众对于有表演欲的男人,往往不留情面。早在2001年,黄健翔就栽过一个大跟头。在“中卡之战”的解说中,他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一时之愤,当众抨击当时的国家队主教练米卢,激怒了他的衣食父母——广大的球迷,“一夜间,黄健翔成了‘过街老鼠’。”李承鹏不无调侃地说。</P>
<P> 辞职前夜,黄健翔对本报记者这样评价那次风波中的自己:活该!</P>
<P> 时过境迁,董路认为,“从那一件事来讲,他多半是个失败者。这种失败和成功不是纯粹对与错,而是建立在米卢最终率领中国队出线的情况下。40多年,米卢是惟一带着中国队冲进世界杯的人。”</P>
<P> 黄健翔的一位同事说,“从中卡之战后,黄健翔就变了,他的热情就不在了。而在这之前他会非常认真地想每一句话怎么说,怎么拆分资料。我认为,他是伤了心嘛,球迷伤了他的心。他过去非常成功,就是因为把自己想说的,把自己的热情说出来。但结果,所有的人都在骂他,所有的人都觉得他说得不好。他后来就在怀疑,究竟还应不应该这样说,球迷到底想不想看他说的球。他对待足球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解说中他可以容许自己有三五分钟不说话,他可以允许自己犯一些错误,可以允许自己记不住球员的名字了。”</P>
<P> 重提“解说门”</P>
<P> “让黄健翔承认错误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他是个活得很自我的人”</P>
<P> 不曾想5年之后,他遭遇到了更大的麻烦。</P>
<P> “凭什么我掏钱买的电视机,我付费的电视信号,要成为你黄健翔个人情绪的发泄场所?……身为体育解说员如此严重偏向一支非本国的球队,这不叫激情,而是叫职业素养不及格。”知名网民和菜头愤然写道。</P>
<P> 在今年夏天的世界杯“解说门”事件中,黄健翔的激情解说,引起轩然大波。</P>
<P> 一位资深球迷在自己博客上不无讥讽地说,这种发飙事件跟激情关系不大,跟表演天赋倒是关联紧密——他这是“表演过度”。</P>
<P> 11月15日的夜晚,北京东城区一家咖啡厅里,他斜靠着身后的红色沙发。我们终于再次谈及那个令他不愉快的、已经有无数媒体问过的相同问题。</P>
<P> “是的,我承认那次解说,是一次‘技术性失误’。”</P>
<P> “还有70%的原因,是事后和张斌做的电话连线,我做了辩解,画蛇添足地说了许多话,如果当时我什么也不说,也许就不会给人添了许多口实,引起那么多人的歪曲……”</P>
<P> “我宁肯是,把名字叫错了,或者把情况看错了。但我犯了一个高级错误。我宁肯只是些口误——这样还能够得到原谅。”</P>
<P> ——对澳大利亚队有没有一种不尊重?</P>
<P> ——完全没有。你以为我平时说话都像疯狗一样吗?你应该去问一问我的同事,言谈举止,行为,我是什么样的人。</P>
<P> “当时,极度疲惫,极度亢奋,往返奔波十几个小时,几百公里的高速公路,严重地疲劳和透支。体育解说需要高度地集中精神,其实耗能挺大。有时出现类似强迫症的状态,生怕自己忘记了什么。神经兮兮地问,我的手机呢?其实手机就在手里。”</P>
<P> “第一句声音出来,一下子就劈了——疲劳对声音有致命的伤害——你又停不下来。”</P>
<P> ——那时候的状态,是否和破裂的婚姻有关?</P>
<P> ——我没有想过,也许有关系。那是3月份了吧。很失落。可能一个人的离异,丧偶,或者是父母离世,都会让心情有些负担……</P>
<P> 关于“意大利的那些伟大的左后卫们”,对大部分看了十几年球的人来说只是一种常识,其实无须解释。记者说。</P>
<P> 这时候,专业人士黄健翔的自我辩解,听起来诚恳并且合乎情理:“足球也带给我痛苦。”董路事后惊讶地说:让黄健翔承认错误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他是个活得很自我的人。</P>
<P> 事实证明,董路对朋友的判断相当准确,黄健翔还是没有掩饰自己的骄傲,他补充了一句令人莞尔的话:</P>
<P> “一个天才做的事,一万个蠢才都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蠢才提的问题,一万个天才也想不出答案。”</P>
<P> “你可以把他看成范冰冰”</P>
<P> 新晋单身男子,在体制内存活,夹着尾巴做人,又张扬个性,当然矛盾重重</P>
<P> 经过2001年的“中卡风波”,以及2006年夏天的“意大利激情解说”之后,狷狂的、自我的黄健翔在和公众的交流和对接中,出现了障碍。</P>
<P> 正如一些体育记者不喜欢黄健翔一样,黄健翔同样对记者们充满戒心。</P>
<P> 在辞职信里他写道:“一些缺乏善意的、以恶搞和滥炒为目的的媒体,始终没有放过我,故意在我身上不断制造各种假新闻,还在我的正常的解说工作里断章取义歪曲捏造,刻意杜撰骇人听闻的所谓独家消息,给我造成极大压力和痛苦。”</P>
<P> 黄健翔刚刚和一个记者不欢而散,如果谈及他是否参与赌球,他会认为那个记者“找抽”。他说,有一次,我差点和一个女记者打起来……</P>
<P> 作为一个“名人”,黄健翔有他的委屈和逻辑:“你看看章子怡、赵薇、冯小刚、张艺谋,总有人对他们泼脏水。你再看看窦唯所承担的。”他认为,这是媒体在欺负“名人”,拿这些人“开涮”,而“抵抗欺负是天经地义的”。</P>
<P> 他已经把自己等同于这些明星,而远不止一个“体育评论员”、一个媒体工作者。在他心里,有着一个无穷大的“自我”,在面对外界压力的时候充满警觉。“如果你不理解他,你可以把他看成是范冰冰。”他的朋友董路说。</P>
<P> 这是一个男人的内心世界,骄傲而自我。当成年男人表现“失当”,必然会产生冒犯和对峙。当世界失去耐心,媒体和公众形成了共谋,疏离和敌意产生。过去是体制异化了人,现在还包括媒体。</P>
<P> 用朋友的话来说,黄健翔“年少得志,一步登天”。他实际上在这样的一个照本宣科的、要求近于苛刻的体制里面是一个“异数”:不够收敛,过于敏感和骄傲,导致伤害产生和过度防卫。新晋单身男子,在体制内存活,夹着尾巴做人,又张扬个性,当然矛盾重重。“我什么都不怕!”犹如少年疾呼,高声呐喊。有时,他会用别人发给他的短信来宽慰自己:很多人对你表示厌恶,仅仅是因为有更多的人喜欢你。</P>
<P> “解说门”事件之前,他在自己的新书里写道:“在过去几个月,我的生活分崩离析一片混乱,感受到人性的种种复杂与不堪,同时又突然要面对很多的琐碎家常,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都充满了痛苦的挣扎,因而一直十分压抑悲观,甚至有些厌世。” </P>
<P> 11月11日,这个光棍的节日,他在博客上,沾沾自喜地宣布,自己和刘德华、金城武等人名列“金牌王老五”,“鼓励下自己”,有些炫耀,有些自嘲。</P>
<P> 当亲人也开始反目,因为财产问题对簿公堂,黄健翔未必处在常态之中。他在中央台的辞职信中表示自己接近了“崩溃”,也许只是强调这样的情势以表明自己离去的决心。而实际上,在辞职头天的夜里,他面带微笑,心情愉悦。</P>
<P> 辞职后,他给朋友发短信,欣喜地表示:我自由了。</P>
<P> 从此纵身娱乐圈?</P>
<P> 在几年前,他就认为体育解说应该是一种娱乐和表演,而现在,他要摆脱这个给他带来极大声誉的行当</P>
<P> 黄健翔“自由”后的第二天,网上公布了所谓央视内部的匿名“检举信”以及黄健翔的“回应信”。</P>
<P> 媒体的爆炒使得央视和黄健翔事先默契的“低调处理”成为泡影。黄健翔给本报记者发短信说:“第一波爆炒都是假消息,没有真声音。”</P>
<P> 一名资深的足球记者说,“如果说今年的世界杯之前,黄健翔只是一个体育人物的话,世界杯之后,他就注定成为一个娱乐人物。这是他个人名气急剧增大的转折点。从一名中产阶级向娱乐明星转化,他现在要做的是,怎么把这些名声转化为财富和地位。”</P>
<P> 网易新闻频道的编辑们在制作黄健翔专题时,也在为把此专题放在体育版块还是娱乐版块发生了激烈的争执。</P>
<P> 黄健翔在接受采访时说,娱乐化不是我的主动选择,不是我的个人愿望所决定的,是世界杯之后媒体的恶炒放大造成的后遗症,我是被动的,身不由己。</P>
<P> 某些朋友认为黄健翔是一个血性、单纯、直率的人,而董路认为,“黄健翔虽然在解说中是一个冲动和感性的人,但他在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却很有谱,很细腻。在辞职这个事情上,他肯定是经过认真盘算的,他并不是一个浑不吝的人。他的决定也不会是一时冲动。”</P>
<P> 黄健翔说,我们解说的工作,无论干多干少,拿的都是那么多的钱。央视会说,你已经这么有名了,还在乎这点钱吗?可是,当你想在外面挣点钱的时候,他们又要来管你了。</P>
<P> 董路说,“他是矛盾的,在体制内小心翼翼地生存。辞职后他再也不必想:我是去解说呢,还是去参加一个活动呢?以后参加公众的活动,是不是还要注意自己央视主持人的形象呢?他也是苦闷了挺久。”</P>
<P> “在‘解说门’事件之后,黄健翔苦闷中也曾经想到过辞职,但央视相对宽容的态度让他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令他心存感激。但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他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娱乐界的新宠!这是他始料不及的,也令他兴奋不已。他过去,有着一些演艺圈的朋友,如华谊兄弟的老板,如孙楠、那英、景冈山,但实际上他并不属于他们这个圈子的。他曾经说过,‘一个足球解说员再出名,充其量只是一个小众范围内的所谓名人。’可是现在机会来了。在娱乐派对上,在赞助商和大众的眼里,他俨然已经是一个明星了。”董路说。</P>
<P> 实际上,前几个月黄健翔刚刚经过了一次娱乐圈的热身。 </P>
<P> 2006年8月开始,黄健翔参加《时尚》杂志“时尚先生”的评选活动并出席相关仪式;2006年10月,黄健翔参加TOM网站的“校园系列活动”;2006年10月29日,黄健翔出席第1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并担任主持人。</P>
<P> “他可能觉得自己还算游刃有余,就打算脱离这个已经开始束缚他的体制和解说工作,正式投身娱乐圈。他辞职只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去处。如果用婚姻来比喻,就是同住一个屋檐下,强作欢颜。现在‘离婚’了,又没有财产和孩子的事情,应该是皆大欢喜的。这和过去程前、曹颖、赵琳、方宏进、刘仪伟、文清等主持人的离开是一样的。”</P>
<P> “你知道他的工资单上是多少吗?3500元。但是你知道他以后出席一个娱乐活动的出场费是多少吗?可能是十几万!” 董路说。</P>
<P> 11月16日中午辞职完毕,黄健翔说,我先去睡一觉,晚上要参加《墨攻》的首发,要光彩照人。</P>
<P> 在几年前,他就认为体育解说应该是一种娱乐和表演,而现在,他要摆脱这个给他带来极大声誉的行当,义无反顾地奔向能给他带来更大利益的娱乐行业了——那绝不是一个体育解说员所能得到的。</P>
<P> “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他投向更适合其发展的娱乐圈的怀抱呢?他都想明白了。以后再也没有人来干扰他的自由了。”董路说,“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辞职这事也很简单,而黄健翔其实也并不复杂。” </P>
<P> 要么喜欢他,要么厌弃他</P>
<P> 他是电视时代的产物,依赖足球在这个国度的无上权重,以个人才华一步登天</P>
<P> “解说门”事件之后,黄健翔和董路、徐德亮一起说相声,“为着好玩”。自己出钱置装,成功地把足球、把自己开涮了一把。在获得笑声和掌声的同时,也无意中解决了自己的部分公关危机。</P>
<P> “我的辞职和离婚没什么关系,和央视是和平分手。目前我的心情很平静。”黄健翔说,“我的生活很普通。我原来的家已经不在了。早晨起来送女儿去幼儿园,然后看看书上上网,有事出去会朋友,踢球,吃饭;下午接女儿放学,跟她玩;晚上等她入睡了,自己再看看电视;或者有些应酬,也有些外面的活动,比如前一段时间排练相声,周末看球,更新博客……”</P>
<P> 他骨子里有着天真、传统、温柔的一面。在讲述女儿的事情时,眼睛闪着光。那天杨晨婚礼,他开玩笑说,哪天我闺女出嫁,真想打女婿一顿。女儿是心头的一块肉呀,怎能横刀夺爱?他每天7点半开车送女儿去幼儿园。每次和朋友打电话,结束语都是,我得睡了,明天早晨还要开车送女儿呢。</P>
<P> 这是他的一面,另一面,他从不掩饰一个男人的自负和虚荣。</P>
<P> ——你最喜欢的解说员是谁?</P>
<P> ——我自己。</P>
<P> ——你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吗?</P>
<P> ——看不同的心情。</P>
<P> ——你觉得自己业务水平蛮高的?</P>
<P> ——不对,是最高的,惟一的。</P>
<P> ——好多人会认为你恃才傲物。</P>
<P> ——恃才傲物有什么不好吗?</P>
<P> 作了更多的了解,你会发现,对这个人的评价,毁誉参半。“他把职业上的成功带进了生活,而无视旁人是否接受。”他的一位同事说:“他比较孤傲,不愿意主动跟别人进行交流。你一见他,就会觉得,呃,这人怎么不爱搭理人呢?”</P>
<P> “他的缺点,我也很痛恨。”他另一位同事说,“他有很多的弱点、缺点,非常多,而且很明显,他自己克服不了。如果你要攻击他的话,就很明显,因为就摆在眼前。但是他又能够创造奇迹,在某个时刻,他能够让你记住,能够吸引眼球。就像他的偶像马拉多纳一样,在球场上是无敌的,他能够打败很多对手。要么你就喜欢他,要么你就厌弃他。他不是一个中间派。”</P>
<P> 当然关于黄健翔——从不少人的嘴里可以得知,他自负,偏执,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很难和周遭人相处良好。而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有谁不以自我为中心呢?他是不会在意这些的。他在意的是:我是一个艺人,曾经是解说行业的巅峰,我有艺术家的敏感气质,不害人,自食其力,孝顺父母,喜欢音乐,崇拜搞音乐的人,对电影、音乐、时尚,都有着自己的品位。他同时认为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难道是因为出过两本书的缘故吗?)</P>
<P> 这是黄健翔,38岁,正当壮年,刚离异,有女四岁。不抽烟,不喝酒,仪表堂堂。大部分时候,他是坚强的,外向的,乐观的,审时度势的,趋利避害的。日前,他是一个成功摆脱体制,全面向娱乐化转型的尖锋人物。本质上,黄健翔是电视时代的产物。他依赖足球在这个国度的无上权重,以个人才华一步登天,这与时代欣欣向荣的娱乐产业一脉相承;他作出的选择,和过往大多数脱离央视,脱离体制,彻底娱乐化的主持人,并无二致。</P>
<P> 辞职前的那个晚上,他偶然翻开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第202页:“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 </P>
<P> 他轻轻地说了一句:这个,和我没什么关系吧?</P>
<P><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 20:46:00编辑过] <P>黄健翔:一个人抵抗体制当然遭人讨厌 </P>
<P>--------------------------------------------------------------------------------<BR> <BR><a href=\"http://www.sina.com.cn\" target=\"_blank\" >http://www.sina.com.cn</A> 2006年11月23日10:35 南方新闻网 (来源:南方周末) <BR> <BR> □本报特约撰稿 吴月花</P>
<P> □本报记者 师欣</P>
<P> 不是每件事情都有理由</P>
<P> 记者: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P>
<P> 黄健翔:解说是一种娱乐,是一种表演。职业体育,跟江湖卖艺是一样的,也是一种表演。我可以比别人跳得高,我跳到的最高的高度,别人达不到。我天生是干这个的。</P>
<P> 记者:你比较喜欢抛头露面,秀自己。</P>
<P> 黄健翔: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愿望,只是每个人不一定具有同样的机会。现在这些真人秀节目为什么这么疯狂?</P>
<P> 记者:你或许更加突出?</P>
<P> 黄健翔:不是每个人都承担得起。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得到一些就会失去(一些),名人会失去自由,失去隐私。像有人觉得世界杯我出了很大风头,那时候许多中国人扮演了一个道德法庭的角色。他们不知道我承受了任何人都承受不了的压力。事实上,调查表明,中国人最喜欢的除了中国队之外,还有意大利队。</P>
<P> 记者:那你为什么还要在解说里这样说呢?</P>
<P> 黄健翔:我不知道为什么,如果知道就不会这样做了。那你说齐达内世界冠军都不要了,去顶人是为什么?不是每件事情都有理由的。我有时候对一些事情很敏感,很细腻,反而出了这样大事,我会特麻木,特平静。</P>
<P> 记者:以前你有类似的状况发生吗?</P>
<P> 黄健翔:没有。再有一次就该成仙了。</P>
<P> 记者:发生了世界杯的解说事件,你居然还保住了你的位置?</P>
<P> 黄健翔:是啊,我要感谢领导。</P>
<P> 记者:你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P>
<P> 黄健翔:自由。</P>
<P> 我本来就是一个奇迹</P>
<P> 记者:有人曾经拿你类比过NBA的解说员巴克利,认为巴克利不掩饰好恶,以敢说话赢得观众。</P>
<P> 黄健翔:我不知道巴克利。</P>
<P> 记者:你解说一直都怀着激情?</P>
<P> 黄健翔:我也有例行公务的时候呀。</P>
<P> 记者:你这样的性格,在中央台这样的体制内,怎么可以活下去了?</P>
<P> 黄健翔:如果刘××像我一样,早就被开除600次了。我本来就是一个奇迹。一个帽子只有一个脑袋能戴进去。一个人红了,会有很多人眼红。一个人一旦成为公众人物,就不要指望得到公众的宽容。这是麦克·斯马克的传记上写的。知道麦克·斯马克吗?是打网球还是打桌球的?</P>
<P> 记者:我……是不是搞传播的?(联想到了麦克卢汉)</P>
<P> 黄健翔:你是给我开玩笑吧?不错,有点幽默。别人在做事,他在做别人。有很多这样的人。我这个行业,业务上的争夺是很极端的方式。就是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以此为乐。他们只看到了风光,看不到人为这个行业付出的痛苦和代价。</P>
<P> 记者:你觉得谁可以接替你的位置呢?</P>
<P> 黄健翔:没有人要学你,每个人都要做新的自己——你没看电视广告呀?</P>
<P> 记者:韩乔生说过,现在的环境对你挺宽容的。</P>
<P> 黄健翔:韩乔生是宅心仁厚。我们已经有2个月没见面了。他是我们的前辈,他有扶持过我们的,他厚道,没有倚老卖老。不像有些人,在业务上不钻研,在人际关系上搬弄是非。我从来不害人。</P>
<P> 记者:你说过,你就是行业标准。非常肯定?有无过度自信?</P>
<P> 黄健翔:过度不过度要让别人说了。别人爱高兴不高兴的。</P>
<P> 记者:你不是挑衅别人的承受力吗?</P>
<P> 黄健翔:别人也在用他们的方式挑衅我。</P>
<P> 记者:你在体制内就是一个奇迹怎么说?</P>
<P> 黄健翔:奇迹就是奇迹,没道理可言。</P>
<P> 我有艺术家气质</P>
<P> 记者:一个在工作上这样意气用事的人,在感情上是不是也比较脆弱?你一直拒绝媒体采访。</P>
<P> 黄健翔:大多数艺术家都是很敏感,感情冷漠的只能做政治家。我可以做一个机器,但最终我做不了。我是有艺术家气质。解说员是不可排练不可预知,你能依靠的,就是你的知识和文学修养。</P>
<P> 记者:你最钦佩的解说员是谁?</P>
<P> 黄健翔:我自己。</P>
<P> 记者:有人说过你自恋的。</P>
<P> 黄健翔:自信的人都挺自恋。我肯定是有点自恋的。</P>
<P> 记者:你会害羞吗?</P>
<P> 黄健翔:当然会。</P>
<P> 记者:你对什么比较敏感?</P>
<P> 黄健翔:我对人际关系就很不敏感,我不会看别人脸色。</P>
<P> 记者:你好像看过很多的文学作品和听过很多的音乐?</P>
<P> 黄健翔:任何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都这样吧。</P>
<P> 记者:你是知识分子吗?</P>
<P> 黄健翔:我本科毕业,勉强算吧(笑)。我们家世代是读书人。你还问我是不是知识分子!余华的《兄弟》,上部是只有他写出来的,但是下部别人也能写出来。我喜欢《活着》。</P>
<P> 记者:那你还挺知识分子的。</P>
<P> 黄健翔:我最崇拜搞音乐的人了。音乐是我能够找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体育解说。如果人身上有按钮,如果不用说话,而是放出一段摇滚乐,或者打击乐,再狂暴的音乐,别人也不会给你找出问题来。</P>
<P> 记者:你的名声和收入是否成正比?</P>
<P> 黄健翔:完全不成正比,我连一个三流歌手、一个三流的文艺主持人都比不上。我们大量的主持人在外面做节目,做歌舞晚会,我们体育节目的主持人,就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他们都不会想到你。别的频道早就可以按劳取酬了。我们频道干多干少,从工资单上的体现是一样的。多干活也没有多拿钱,我的工资单上是3500元。</P>
<P> 记者:我还以为你的收入挺高的。</P>
<P> 黄健翔:我有过抗议。一个人抵抗一个体制,当然遭人讨厌。</P>
<P> <BR></P> <P>过度防卫与过度阐释 </P>
<P>--------------------------------------------------------------------------------<BR> <BR><a href=\"http://www.sina.com.cn\" target=\"_blank\" >http://www.sina.com.cn</A> 2006年11月23日10:35 南方新闻网 (来源:南方周末) <BR> <BR> □吴月花 师 欣</P>
<P> 一开始,我们可能高估了一个人的坦诚程度,以及一个话题性事件进行深度解读的可能。</P>
<P> 尽管黄健翔在足球解说这一专业领域有着出色的成就,但这终究是个人的职业轨迹,他多被提及的,广为人知的,还是他“惹”出的几起风波和争议。谈到这些话题时,与黄健翔的采访往往形成某种对峙,不留下太多对话空间。“因为你们媒体没有(更多)自由去指责监督官员,所以只能敌视富人和名人,拿富人和名人做靶子,给穷老百姓解闷,开心”话都给堵上了——他表现出一种“过度防卫”。</P>
<P> 谈话中,他不停地收发短信,传递给记者的信息是:他厌倦这些提问,没有与你进行真诚沟通的可能。可是之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黄健翔对本报记者说:全国上万名记者都在羡慕你,你却在问蠢问题。记者的回答:国外一家著名报纸的总编说过,没有愚蠢的提问,只有愚蠢的回答。</P>
<P> 而他听不到了。他已经不需要听,因为一切都已经决定好了。第二天一早,他就会办理好所有的离职手续。</P>
<P> 黄健翔辞职事件,最终造成了令人瞠目的公众狂欢。黄健翔的形象被定义为“激情”的、为着“自由”而产生的无意识的、微妙的反抗。而央视,作为一个有着国家政治色彩和实际上具有至高影响力的媒体单位,迅速成为了被舆论攻击的靶子,黄健翔成了“反抗体制,追求自由”的符号。</P>
<P> 在不断寻访真相的过程中,我们一再发现实际情况和预设的“黄健翔与体制的对抗”并不完全对应,类似“捍卫自由”、“追求个性”等一厢情愿的公众话语,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具体的事件,变成了一种“过度阐释”。黄健翔本身也许无法担当起这样鲜明的符号意义,恰恰相反,他是审时度势,深谋远虑的。他或许有着利益上的考量?</P>
<P> 就这样,黄健翔摆脱了央视,摆脱体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娱乐的洪流之中,只不过是再次证明了发达的中国娱乐新闻,已经成为了当前一枝怒放的“奇葩”。 </P>
<P> <BR></P> 你贴这个女人的东西干什么,这个女人名声极臭,根本是去找碴的 爱干啥干啥去...别在我眼前晃就好~~ <P>董路的blog<BR><BR><BR>标题:南方报业的一干人,你们有完没完?</P>
<P><BR>本文的眼:<BR> <BR>事实真相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回避、淡化,只挥舞起舆论的大棒,你们的嘴脸越发暴露出来……<BR> <BR>这不仅仅是一个特约记者的操守与人品的问题(尽管该记者此时正在四处炫耀已经和南方周末续约),这更是一个媒体的公信力何以体现的问题!<BR> <BR>当初我们接受特约撰稿人的采访,并不是相信这个素不相识的记者,而是建立在对南方周末的信任,遗憾的是,我们的这份信任最终带给我们的只有失望;<BR> <BR>如果当两个还算有一定话语权的公民,在面对强权媒体都无法获得应有的公正对待的时候,难以想象那些缺少足够话语权的公民在同样的情况下,又该是怎样的一个结局;<BR> <BR>一家以追求新闻的公正、客观与真实为口号的大报,在发布所谓《意见书》之前,居然不与相关的被采访者进行任何沟通、调查、核实,这是一种怎样的公正、客观与真实?!<BR> <BR>几天前,面对《意见书》我表达了对南方周末的感谢,但几天来陆续发生的事情,让我觉得那些感谢的话说得还是太早,太轻易、太天真了……<BR> </P>
<P> <BR>名人(有名字的人,不是有名的人)不做暗事。从现在开始,我正式宣布跟你们——南方报业势力范围内一些依然在纠缠不休、颠倒黑白、文过饰非、掩藏真相的机构和个人——死磕!<BR> <BR>11月29日,“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公开发布了关于“黄健翔专题”的意见,尽管其中对于一些关键的事实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甚至该职业委员会从来没有与被采访当事人进行过任何沟通、核实),但考虑到作为国内有影响力的一张报纸,能够以书面形式公开承认类似——<BR> <BR>“稿件采写编辑时在中性客观方面,略有瑕疵”、“特约撰稿人在个别叙述中不够克制,掺杂了个人评判”、“特约撰稿人在采访后因怕麻烦多次未接采访对象的电话,此举有违本报新闻职业规范”等等,我作为被采访对象之一尤其是被伤害对象之一,大体接受了意见书的态度与说法,在发表了一篇对该意见书的说明之后本想就此结束一切纷争,让事情尽早过去,从此各走各的路。<BR> <BR>但没有想到的是,意见书发表之后,至今几天来,一系列带有南方报业色彩的人不依不饶,似乎非要为自己和自己的主子找回一些面子不可——<BR> <BR>一,11月30日,先是该报特约撰稿人化名在某网站上对两位被采访人破口大骂,“逼”、“蛋”、“没屁眼”等污言秽语充斥其中;<a href=\"http://sports.sina.com.cn/c/2006-12-01/17222600390.shtml\" target=\"_blank\" >http://sports.sina.com.cn/c/2006-12-01/17222600390.shtml</A><BR> <BR>二,紧接着,一封署名为“南方周末一名记者”的致黄健翔的信<a href=\"http://www.southcn.com/sports/hot1/200611301093.htm\" target=\"_blank\" >http://www.southcn.com/sports/hot1/200611301093.htm</A>以首发的形式在南方网刊出,在淡化许多关键性的事实的同时,对提出质疑的被采访对象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而对南方周末以及该报特约撰稿人极尽粉饰之能事;<BR> <BR>三,接下来,12月3日,与南方日报又刊发了一位所谓专栏作家题为《黄健翔是反抗者还是暴君?》的所谓评论,<a href=\"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612030158.asp\" target=\"_blank\"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612030158.asp</A>尽管文章最后有“本版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字样,但仅从该报选取单方面的言论的做法就不难看出,其良苦用心何在。<BR> <BR>至此,请所有关注此事件的人回答一个问题:事到如今,究竟是谁在没完没了?是黄健翔吗?是我董路吗?<BR>如今,我想特别强调一点,整个事件中究竟谁是弱者?不少普通读者直观认定一位被两个男人口诛笔伐的女记者是“弱者”;见你的鬼去吧!现在是一个国家的大报业集团,配合某些惟恐天下不乱不乱的网站,再加上论坛上一位丧心病狂的女人,以陆海空全面出击的架式围剿着——黄健翔和董路两个“个人博客”。</P>
<P>人的善良是一把双刃剑,同情心有的时候无比廉价;冒似的大度、冒似的柔弱,冒似的公允,只不过是为了博取公众舆论的同情,其实呢?他们才是真正的霸权!他们才是真正的强势!</P>
<P>现在,您去任何一家搜索网站搜索一下,看看这段时间,哪一方拥有着更多的话语权?那个没有良心的流氓女记者居然还有脸说什么“如果有一天,舆论向我倒的时候,你会发现,关于他的专题,一定会从首页撤下。为什么?他背后的强硬的娱乐东家,实际上可以操纵各大的娱乐新闻。”</P>
<P>事实上,诸多大网站所做的该专题最后几乎都是女记者的声音,连其一首所谓暗讽的要滚歌都能挂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供大家欣赏。与此同时,国内各平面媒体包括一些电视媒体也将该女记者作为竞相采访的对象,请问,有这样的“弱者”吗?又有这样“操纵”的吗?</P>
<P>《南方周末》,考虑到你们的地位和处境,我们没有再深究该女记者在采访中涉及技术与人品的诸多问题,是为了给贵报留足够的面子,但没想到的是,一片好心换来的却是一轮更凶狠的攻击;</P>
<P>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贵报在发表了意见书之后真的想息事宁人,我不相信你们控制不了你们手下的所谓特约撰稿人、记者乃至报纸版面上的言论。</P>
<P>在今天之前,我一直在代表我自己对此事件和相关人提出质疑——第1000次强调,我是该采访事件的当事人与见证人,也是南方周末意见书里提及的“不被特约撰稿人所尊重的被采访者”,更是该被该特约撰稿人在论坛上骂成“那逼”的受害者,从今天开始,我将对所有针对此事件发表不公正言论的机构和个人,予以回击!</P>
<P>请南方报业集团部分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士回答我以下几个问题,只有你们回答了这些问题,只有这些问题的真相被公众所了解之后,你们的一切指责才可能是真正的公允。</P>
<P>1,《狷狂黄健翔》一文是否带有着明显的个人倾向性?</P>
<P>提示:如果对比该文和几天后刊发在《南方人物周刊》上的文章<a href=\"http://sports.sina.com.cn/c/2006-12-01/11302599754.shtml\" target=\"_blank\" >http://sports.sina.com.cn/c/2006-12-01/11302599754.shtml</A>,同一个记者所写,同样的采访对象与同样的新闻源,答案显而易见;</P>
<P>2,《狷狂黄健翔》一文中,所谓黄健翔所言“假如刘**像我一样,早就被开除600次了”,这句极易引发黄健翔与其前CCTV同事之间产生巨大矛盾的话语,究竟是否真的是黄接受采访时所说?</P>
<P>提示:如果不是黄所说,那么这样移花接木的写法,不是编造又是什么?</P>
<P>3,《意见书》中陈述特约撰稿人“多次未接采访对象的电话”的原因是因为“怕麻烦”;而该特约撰稿人随后在论坛是公开写明“不接电话不是怕麻烦”;请问,你让公众以及当事人相信谁说的呢?</P>
<P>提示:该特约撰稿人是否真正意识到了自己工作的过失以及品质的缺欠?如果没有,那么请问南方周末,你们对手下的工作人员还有足够的领导和教育权威吗?</P>
<P>4,请问南方周末,在处理此事的过程中,如果真正想了解更多的事实真相,如果真正地希望谋求理解和谅解,为什么不与被伤害的被采访对象直接沟通?这是对被采访者真正的尊重吗?</P>
<P>提示:如果南方周末在此期间能与被采访当事人沟通,相信更多的事实真相可以被该报社掌握。</P>
<P>5,该特约记者曾公开声称自己有全部的采访录音,那么,为什么在被采访者质疑其写做内容与手法的时候,其始终不愿公开全部采访录音,而只以狡辩乃至谩骂的方式出现呢?</P>
<P>提示:如果南方周末真的想了解全部的事实真相,完全可以向该特约记者索要全部采访录音。</P>
<P>6,请问南方周末,你们最初设计的采访只是一个人物采访,事实上你们的记者、特约撰稿人两次采访黄的时间都是在其辞职之前,15日晚,特约记者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采访黄当时只是说写一个人物专访。11月16日,黄辞职的消息轰动全国,你们的记者后悔不迭,为了制造热点话题的轰动效应,所以在采访素材与写作目的完全不一致的情况下,只能从外围整出一篇非驴非马的一篇东西。那么,你们所谓的“采访文章写出了黄健翔辞职的本质”,是否有着自欺欺人与欺骗读者的味道呢?</P>
<P>提示:其实,这是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却可以揭示一些本质的事实。</P>
<P>“树欲静,而风不止”。很多善良的读者已经或正在被蒙蔽,所谓弱者、所谓弱女子正在做着强权之事,一些根本不了解真相的人无条件或有目的地表达着对无良记者的所谓支持,而许多质疑无良记者、无良媒体的声音却被人为淹没了。</P>
<P>这就是公正?这就是公平?这就是公允?这就是道德?这就是客观?这就是新闻?这就是炒做?这就是弱势?——蒙“弱智”还差不多。</P>
<P>两个个人博客VS一个报业集团、一干专栏写手以及一位论坛谩骂高手(其谩骂、造谣、谎言都不敢写在自己的博客上)——这就是一场战斗对垒双方的兵力对比。</P>
<P>再一次提醒那些正在失去良心的人,先搞清事实真相,再发表你们的观点不迟,否则,未来的某一天你们将无脸面对你们曾经写下的白纸黑字——如果你们还在乎脸面的话。</P>
<P>PS:我对南方周末任用的流氓女记者(现在我终于可以毫无疑问地这样定义她了)论坛言论的回应——<BR> <BR>我和马晓春比较象.<BR>但是我谦逊很多. [点评:您这还谦逊呐?]<BR>=================</P>
<P>应该由我的牛比的同事们来决定,不过你确实是一个SB,却实在太昭然若揭了。<BR>你这个乱挺方舟子的神经病.[点评:谁挺痛斥你的人,谁就是神经病?]<BR>======== =========</P>
<P>哈哈 这个SB,爱去哪去哪-[点评:当初你可是满世界打听人家要去哪啊!]<BR>为什么他不遭人带件,是不是太骄傲了呀,他是挺烦的。可是,煞笔才能成功啊,不傻的,都闷着呢[点评:您千万别成功啊]<BR>=================</P>
<P>在我面前装,不是装过了吗 ?我是他奶奶呢。要论个性。[点评:您确实够个性]<BR>=================</P>
<P>动路要求了,我就给他看了,那逼![点评:无语]<BR>他看过了,修改了,没异议,而后来又能讲出话来,是他厉害.我不想和一个,<BR>一般人计较。[点评:你不计较是因为你一直在说谎!]<BR>你会和方舟子 这样没屁眼的人吵架吗?[点评:又走到后门啦!]<BR>我不会。<BR>你知道跟傻子永远说不清楚,不过我的采访都是一手的。[点评:第一手胡编吧?]<BR>===== ============</P>
<P>我来回答:董路根本就不懂新闻[点评:我确实不懂新闻,如果新闻就是主观臆断的话]<BR>=================</P>
<P>不接 电话不是为了怕麻烦[点评:您这不是公然反对南方周末的声明吗?]<BR>第一,那时候,已经有许多人打暴我电话。为了避免浪费话费,我的多数陌生电话都不接。[点评:之前你不下10次拨打我的手机发短信的时候,你把号码写你家墙上了是吗?]<BR>第二,我的手几很差,存不下几个号,懂路声称给我打电话.我都没接,而那时大部分的陌生电话我都不接,[点评:手机差,你清华大学双学位的脑子不应该那么差吧?]<BR>而是发短信,问有何事.不止对懂路一个人。懂路为人龌龊,我接他电话,岂不是玷污我耳朵,幸亏没接。[点评:您三番五次给我电话采访的时候,你怎么不怕玷污了您的耳朵了呢?]</P>
<P>因为我接我单位和我的编辑的电话就够了。我受雇于他们,又不是受雇于懂路.[点评:谁给你钱你就接谁电话是吗?]<BR>第三,我说的自潮的话,是因为经济原因,而经济原因,又明显来自本单位的原因,所以说到底,我才是体制的悲剧.他老黄算个蛋呀![点评:你不仅是体制的悲剧,你更是做人的悲剧]<BR>=== ==============</P>
<P>第一,我的个子不高,和朱茵一样。<BR>我的眼睛很大,这和小燕子神似,<BR>当我看着一块表的时候,我很象刘嘉玲,<BR>我有着很很多哥们,这和成龙类似,<BR>而我喜欢男人,这和哥哥又是不谋而合的![点评:您高度的自恋颇有姐姐当年的神韵]<BR>=================</P>
<P>谢谢你侠义,这个时候,我的单位都未必会保我..[点评:你的单位没有保你,是因为报社还有最基本的良知。]<BR>我晚上忽然感到。....世界孤独的很。[点评:可耻的人注定是孤独的]<BR>===== ============<BR> <BR> 归结起来:一家全国知名的大报,一家有着光荣历史的大报,居然任用的是这样的一位无良没品的“特约记者”,简直让人难以置信!</P> 无聊。。。 一个自我炒作的人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