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原创]大话“国号”之2

[复制链接]
阿戈 发表于 2007-12-27 13: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p><p>    翻开中国古代史,很多朝代的名称和一定的地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候已经成为地域的代名词或简称。<br/>    比如说我们熟悉的“秦”,陕西的简称;“晋”,山西的简称;“楚”,是指两湖这一块;“齐”,指山东北部;“鲁”,指山东南部;“燕”,指北京这一块;等等。</p><div><br/>    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呢?</div><div>    这得和远古的传说时代及先秦史说起。先秦,就是秦以前朝代的意思,众所周知,秦以前朝代即指“夏”“商”“周”。<br/>    在原始社会,小部落形成大部落,不同的大部落兼并成不同的城邦,一个城邦就是一个国家,这有点像古希腊的众多的城邦一样,可能文明的发展都是不断的由小到大,持续的兼并直至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体制。</div><div><br/>    当然,每个城邦小国都有自己的名号,大概就是国号的意思,正如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其原因一样,每个国号的来历显然都有它的道理。<br/>    打个比方:“吴”,最早的意思是一个人用肩膀扛东西。看看“吴”的字体,下面的的“天”就是一个“人”和扶东西的“一”个手,上面的“口”就是被扛的东西;所以这个地方最早叫“吴”,是因为这个城邦的特征是人喜欢用肩膀扛东西。<br/>    再举个例子:“商”,商即商量,商本义是一种刻度的代称,从“商”这个字的象形上看,是古代计时的酒壶中的刻的度数,而“商”这个地方的人喜欢酿酒,大家都知道,“酒池肉林”最早出自商王辛,辛即纣王。所以这个地方叫“商”,显然和这里人非常亲睐酒有一定联系。</div><div><br/>    话说“夏”有“万国”,“万”当然是泛指,即说有非常多的小城邦国家,经过不断的兼并,到了商,史载“千国”,最后到了东周后期,大的国家只剩战国七雄。<br/>    有些国家虽然被兼并灭了,但是其所处的地域名称保留了下来。<br/>    比如说“郑”,东周时春秋早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在今天郑州(郑州的郑即出自此)这一块,“郑”没落亡国1000多年后,隋末王世充也用了“郑”作国号,王世充的势力范围就在古“郑”国今天的郑州洛阳这一块,所以用“郑”作国号。<br/>    再比如说“燕”,被秦灭掉后,到了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在辽东崛起,取得幽州入主中原,慕容鲜卑的发迹处在古“燕”附近,所以也取了“燕”为国号。</div><div><br/>    当然这些例子很多,不过也有两个国号是指一个意思的现象。<br/>    两个国号指一个意思,是指这两个国号源于一个地方,象通假字一样,可以互用。<br/>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还得先从先秦史说起。</div><div><br/>    先秦时代早期小城邦国家的国号和首都是一个名字,这种情况一度保持到春秋时期,比如说“卫”,这个国家的首都也叫“卫”;再比如,“虢”,这个国家的首都也叫“虢”。<br/>    到了战国,随着文字和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各个列强纷纷有了自己的首都名字,大家非常熟悉的“秦”-“咸阳”;“赵”-“邯郸”;“齐”-“临淄”。<br/>    这里要说的是“魏”-“大梁”,“魏”和“梁”是通称的,也就是上面说到的两个国号指一个意思,它是用首都的名字代替国家的名号。这很象今天的新闻,假设美国报道中国的事件,报纸上会说“北京消息......”,报道俄罗斯的事件,就会说“莫斯科消息......”等等,总之用首都名字代替国家名号,大概是这个意思。<br/>    所以“魏”和“梁”是一回事,假设统计中国历史上有不少“魏”的话【参见本人即将要写的大话国号之3】,除了那一堆“魏”,还有两个“梁”(五代的后梁,南北朝的南梁)也应该要算进去。</div><div><br/>   类似的例子还有“韩”-“郑”;“商”-“殷”。<br/>   战国时“韩”的首都叫“新郑”,所以同“魏”“梁”一样,“韩”“郑”也是一个意思,不过不象“魏”“梁”为国号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以“韩”和“郑”为国号的国家太少太弱,所以没引起什么注意。<br/>   说到“商”“殷”,商的前半段首都换个不停,到了商王武丁时期,才定在“殷”这个地方,所以商分“前商”和“后商”,“后商”又称“殷”;在老外介绍中国的历史书和地图里,是从来不用“商”这个称号的,他们只叫“殷”。</div><div><br/>   最后再说说中国历史上最牛国号ID之一的“晋”“唐”。<br/>   “唐”“晋”是一回事,如果不是对历史感兴趣,对其他人可能多少有点意外。<br/>   想一想,周朝列国的“晋”始终是周立国几百年以来的巨无霸诸侯大国之一(举个例子:假设“周”是联合国,“晋”就是举足轻重的常任理事国);其后以“晋”为国号的司马西晋是最终统一三国的大国,司马东晋的“肥水之战”更是让人记住以少胜多的东晋王朝。<br/>   而“唐”,再多话语已经多余,“大唐”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世界的影响力,已经使其刻上我们民族的烙印。<br/>   “唐”这个国名最早出现在比先秦史还早的传说时代。大概就是尧舜禹时代,是一个小城邦国。到了夏商周,周立国后,兼灭了很多小国,周成王把古“唐”国这一块封给了弟弟叔虞,取国号“晋”,所以晋的第一个首都的名字就叫“唐”。当然,“晋”在以后六七百年里疆域涵盖了山西,河北,河南;晋有多大?看看分掉晋的三家“韩”“赵”“魏”的地盘就知道了。以至“晋”这个国号非常smart,所以司马懿笑纳了,于是有了后来的司马二晋(史称“西晋”“东晋”)。<br/>    到了隋末,李虎的孙子后代们一下子让“唐”变得更smart;全世界不一定知道中国人,但一定听说过“唐人街”。</div><div><br/>    再到了五代时期,“唐”和“晋”再次统一起来。<br/>    话说“后梁”太祖朱全忠取代了晚唐,有个人不服,就是晋王李克用,听这名字好像唐朝的亲戚,其实李克用是沙陀人,因功,赐姓国姓“李”。李克用势力在山西一块,封为晋王,军队因此称晋军,晋军和梁军戮战黄河两岸,到了李克用儿子李存勖这一代,晋军灭掉梁,按理说,顺理成章国号应该叫“晋”,但是李存勖不知处于什么想法,国号建为“唐”,史称“后唐”。</div><div><br/>    我想,这里面无非2个原因:<br/>    第一:李存勖自认为他是李唐后裔,为了证明正统,仍取“唐”,就像刘秀在“西汉”亡了因为他是刘邦后裔因此续建“东汉”,司马睿在“西晋”亡了因为他是司马懿后裔因此续建建“东晋”一样,李存勖可能也有这个意思。<br/>    第二:“晋”“唐”自古不分家,“大晋”即为“大唐”。</div><div> </div>
代斯勒的球童 发表于 2007-12-27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有意思的 我来推敲推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8 18:40 , Processed in 0.02695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