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夫差”戴眼镜 “勾践”穿西装——看歌剧《西施》彩排

[复制链接]
小糊涂仙 发表于 2010-4-19 22: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夫差”戴眼镜 “勾践”穿西装——看歌剧《西施》彩排
早就听说过这部歌剧,在去年看《山村女教师》前就听说过。听说它演员阵容强大,听说舞美设计精妙,还听说唱段动人悦耳。于是,在百年讲堂听歌剧讲座时,决定买个联票,一睹《西施》的风采。
看彩排只能看个大概其,但好处是能欣赏到演员的不同状态,能看到一部歌剧从创作到最后搬到观众面前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就像我们每一次大型赛事的报道,都必须历经一次又一次演练一样。此外,还能看到谁更认真、谁被导演叫停次数最多。(有点儿动机不纯哦)
偷着、乐着,在周二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进了国家大剧院歌剧厅观众席的最前排。快两点了,舞台上是身穿各种服装的演员们排练合唱部分,其中两个男声不断穿梭其中,听导演在喊“范蠡,你下场时候要从观众身前,文种,你应该这样做……”
台下的乐池里,演员们各吹各的,声音杂乱无章。这样的情形持续了足有二十分钟,其间,幕布背景也换了一下,露出了后台的各种车马兵器道具。一片乱糟糟之中,导演喊话了:“各位演员请注意,我们今晚七点带妆彩排,大家时间很紧,辛苦一下。”嘿嘿,这样的流程我是熟悉的,就像我们报道大型运动会一样,强度都能忍,就是抻着很难受。不知各位演员的感受如何?
这时候,指挥陈佐湟和导演商量,整体排练一下前三幕,和主要角色演员合练一下。乐队里不少外国人,陈佐湟说完汉语说英语,乐手们看似都明白了。
红色大幕垂下,音乐响起,左右两块电子显示屏上出现了字幕,和所有正规演出一模一样。忽然我注意到“作曲:雷蕾”,怪不得,开场音乐非常好听。持续了几分钟,在主要演职人员名字走完后,蓝色大幕徐徐上升,越国百姓期盼君王早日回来的唱段开始了。随后,音乐一转,人群退到两旁,舞台中间的幕布拉起,后面的战车渐渐推了出来。勾践站在吴国夫差的车前,低头不语。
我快笑出声了,饰演勾践的是我非常喜欢的男高音歌唱家魏松,可别人都穿戏装,怎么唯独他是西装呢?扮演吴王夫差的是男中音孙砾,还戴着眼镜,也很逗。用不着多说,他们的声音大家都熟悉,特别是魏松,音域宽阔、音色明亮、穿透力很强,只是背着绳子,还要装得屈尊,弯下腰让夫差踩着下车,让人想笑。
在放勾践回国这幕里,西施第一次出现,扮演西施的是张立萍和沈娜,饰演伍子胥的是男低音关致京,曾听人说过“男低音是国宝”,可能因为比较少吧。勾践俯首称臣,被放回到越国,这幕结束。夫差的话留了个引子“我要你们越国的金银珠宝……还有绝色美女”。
第二幕一开始,干冰弥漫,郑旦和几个女孩子在河边洗衣,唱着“哥哥们都哪里去了”。这个郑旦不是吴碧霞,应该是二号甘露露,唱得也很好。玩着玩着,西施来了。这段咏叹调非常好听,带有中国古曲的色彩,也是这部戏开篇音乐的延续。之后,范蠡、文种带着官兵赶来,来抓西施献给国王。于是郑旦质问他们“你们还算是越国的男人吗?”随后被两名士兵抓住,西施出来解围。
这时陈佐湟叫停了。
范蠡的唱段太慢,陈指出“要听乐队声音的,因为整个乐队都来配合你,这是一个整体”他还指出,灯光有问题,导致乐手们有时看不见指挥。导演说“抓郑旦”这个部分,三名演员太靠前,还有最早放干冰的时间也有问题。
于是,从郑旦质问开始,这幕重来一遍。结果范蠡一张嘴,又被叫停了。哈哈,他是今天问题最多的。郑旦被士兵抓住后,没了下文,原来西施不见了。导演忙喊“西施呢?西施呢?”这时,西施才从幕后跑出来。于是,又重来了一遍。这幕算过了。
换景时,工作人员好像不着急不着慌的,陈佐湟有些不高兴了,直说“请大家动作迅速一点,因为整个乐队都在等你们。”导演也说“后面没事儿的人都上来帮一下忙,快一点儿。”
第三幕是勾践灯下舞剑,文种来报说美人已经找到,可以送到吴国去了。这段角色人物相对多一些,导演似乎对他们上来下去的顺序不是很满意。
到西施和郑旦被送走,第三幕结束,下午的彩排也就完了,工作人员让观众尽快离场。散场时我才发现,另一位“勾践”戴玉强一直都坐在场下认真的观看。后面应该还有,但不会让大家再看下去,否则很多人是不是就不买票了。
对我来说,这些已经足够。总体感觉不错,尤其是它的音乐。想想看,对一位作曲家来说,可能写一两首歌曲算不了什么,而完成一部优美的歌剧才更能体现出实力。就像陈立所说“中国的戏曲注重演员对剧情的表演,所以大家容易记住的是作者,而西方歌剧侧重的是音乐,所以留下的都是作曲家的名字。”
排练一部歌剧有点儿像一些大型赛事的报道,不知我这么比喻是否恰当。但我真切的感觉它演练的实效性远强于我们的排练,包括北京奥运会前、温哥华冬奥会前的“彩排”。问题肯定会暴露,但边唱边演,发现就能及时解决。不像我们,练完了问题依旧存在,最后不得已只能拿直播当排练,这样风险是相当大的,代价非常惨痛。
看到舞台上的问题逐一显露又逐一被排除,我有些羡慕这样高效的团队,羡慕这样的齐心和凝聚力。是什么把这么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职业、甚至不同追求的人聚集在一起,只能说,是为了艺术。
欣赏了一部和从前完全不一样的歌剧,看到了演员幕后的状态,很高兴、很开心,想想都觉得好玩儿。现在,我想等待的就是公映后,听听各方人士都有着什么样的反响。
更多图片:http://iloveanderson.blog.sohu.com/148599103.html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0-4-20 11: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文化层次高啊
才思枯竭 发表于 2010-4-20 11: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欣赏
 楼主| 小糊涂仙 发表于 2010-4-20 22: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文化没什么关系,就是喜欢音乐。

看着这个挺好玩儿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12 12:19 , Processed in 0.024410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