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南京有30个避难所 一共可容纳60多万人

[复制链接]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1-3-15 09: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03-15 04:47:37  
51994782011-03-15 04:47:37.0南京有30个避难所 一共可容纳60多万人南京有30个避难所 一共可容纳60多万人215104民生/enppropert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京一公园里的避难所指示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避难所的栈道,平时也供游人使用。
龙虎网讯 日本9级大地震令世界震惊。然而,那一张张避难所的图片,让我们不禁想到一个问题:南京有应急避难所吗?记者昨日采访了南京市地震局应急救援处赵兵处长。
据介绍,目前南京市13个区县已经建成30个应急避难所。其中有两所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一类应急避难所。“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南京的每个区县每年还将增加一个避难场所。”赵兵说。
30个避难所
可供容纳60多万人
记者了解到,应急避难所,“避”的不光是地震,只要是需要疏散的灾难,它都可以派上用场。
2008年,国家出台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标准。标准要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选择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等地,但不能选择在动物园和公园内的文物古迹保护区域。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提供的发电设施应具防触电、防雷击保护措施;应急篷宿区应配置灭火工具或器材。引人关注的是,该标准明确规定,地震应急避难所应有方向不同的两条以上与外界相通的疏散道路。
“应急避难所被称为‘生命之伞’,所以建设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项。”赵兵说,在地质上要求避开断层,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山体,以免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在南京,虽然明城墙很壮观,但建应急避难所是要避开的。因为,一旦发生大地震,600岁的城墙万一发生不测,城砖滚落,会给避难市民造成伤害。”赵兵介绍说,除此之外,高压线,易燃易爆气体、库房等也都是要避开的。此外,应急避难所的建设方位也要注意,不能建在危险品仓库的下风处。“因为一旦危险品仓库出现泄露,下风口的位置反而会让避难的人遭受灾难。目前南京市30家应急避难所的总面积为175.6万平方米,可容纳人数60.3万人。
大部分避难所
只算是“疏散场地”
目前南京市的30个应急避难所,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只有两所:一所是国防园应急避难所,另一所是尧化门避难所。
除了这两所国家标准的应急避难所外,另外28所避难所的情况如何呢?赵兵说,建设一个国家标准的避难所投入要求比较大,这些应急避难所都还只是处于起步建设中,离国家要求的配备设施还有一定距离。
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振亚介绍,按照国家出台的防灾防震公园的建设标准建设的避难所,对医疗点、篷宿区、应急供水、供电、排污、厕所以及食物储备、垃圾处理都有严格要求,但由于经费缺口太大,各个区县的应急避难所都还只是处于起步建设中,现在只能提供一个空旷的疏散之地,提供一定的生活设施。今后南京还将规划建设应急疏散场所,并还加强水电等设施的配备。未来,南京的每个区县每年还将增加一个避难场所。
两个“国家标准”避难所
国防园避难所
应急厕所藏在木椅下
国防园避难所占地20公顷,是南京市首家应急避难所。投入330万进行了公园应急避难功能改造,改造后由应急避难指挥中心、救护中心和3处篷宿区构成,包含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标识系统、应急物资储运设施、宣传教育设施等。
据赵兵介绍,国防园应急避难所不仅可以供人们灾时避难,平时还是个“地震公园”。园内展览馆被改造成了应急避险指挥中心,作指挥调度、监控、医疗救助、物资储备用。一条新建的青石登山道,从指挥中心通向水源,那是公园后山坡新开的一口水井,挖到了地下15米深。考虑到造景,园方特地将水井做成花坛的底座。园内200个应急旱厕蹲位,全部藏在活动木椅下,一旦发生灾情,随时可以使用。3处篷宿区选在了地质结构相对坚硬稳定的山坳。按照国家的标准,每2平方米安置1个人,整个避难所可容纳6000人。此外,四周栽种了法冬青、银杏等防火能力突出的树木。为提高避难人员生活条件,还配有应急停车场、洗浴、通风设施等。按照规划,每250人设一处饮水处,实行双路供电。
“按照南京的防震要求,国防园里的房屋都满足了抗震7级的要求。”赵兵说,现在避难所的房屋属于公共房源,公园管理处日常维护管理。
尧化门避难所
配备救灾物资存储中心
尧化门避难所位于尧家路100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市流浪人员收容站所在的位置。据了解,整个避难所占地6.5公顷,总投资5400万元,是南京目前最大的室内避难所。旱厕、垃圾处理、储水池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整个避难所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赵兵说。室内部分就是现在的流浪人员收容站的房子。“这些房子符合抗震需要,而且它是小开间,防震效果比大开间的房子要好。”而室外部分主要是三个大空地,面积为1万多平米。整个避难所可以容纳一万人。
“室内部分设有室内应急指挥中心、室内应急救护中心。”赵兵说,室内应急指挥中心设有摄像头,在指挥中心里可以看到避难所的各个角落。值得强调的是,该避难所里还有南京市救灾物资存储中心。“中心有两个大仓库,由南京市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建设,项目占地5067平方米,可容纳1.6万立方米救灾物质。“中心存储有帐篷、棉衣棉被、雨衣等,一旦出现灾害,可以及时满足要求。”本报记者 朱姝
Teddymao 发表于 2011-3-15 09: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灾难时的避难所,是各大学校的操场,容量应没问题,只是说防灾意识和配合意识上,我国还需提高
巴伐州州长 发表于 2011-3-15 11: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防空洞比较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3 10:46 , Processed in 0.023375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