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大秦帝国2终于要上映了,不过是在天朝1台。。。。。

[复制链接]
于大川李维淼 发表于 2013-9-18 15: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秦的戏还是战国末期最来电,要怎么看秦一步步强大的真是一种煎熬呀。
IloveBayern 发表于 2013-9-18 15: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纵横天下吗?

我半个月前已经下载了

比较喜欢富大龙这个演员
大米稀饭 发表于 2013-9-18 22: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看着还不错,目前的剧情亦渐入佳境了。
今晚庄周那段挺有意思的[s:57]
另,魏冉出镜[s:21]
jtballack 发表于 2013-9-19 15: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米稀饭 发表于 2013-9-18 22:00
个人看着还不错,目前的剧情亦渐入佳境了。
今晚庄周那段挺有意思的
另,魏冉出镜

白起也出来啦。期待第三部啊。长平之战太期待了
jtballack 发表于 2013-9-19 15: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大川李维淼 发表于 2013-9-18 15:03
大秦的戏还是战国末期最来电,要怎么看秦一步步强大的真是一种煎熬呀。

牛逼就牛逼在每个时期都有绝对亮点
秦孝公毋庸置疑是商鞅变法很值得拍
惠文王就有如今在演的连横对合纵,张仪走上历史舞台
接下来的秦昭襄王则是有白起与范雎这一武一文的亮点
之后一阵动荡后就进入吕不韦和嬴政的时代了。。。所以没啥冷点。挺值得拍的
大米稀饭 发表于 2013-9-21 22: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jtballack 发表于 2013-9-19 15:01
白起也出来啦。期待第三部啊。长平之战太期待了

似乎第三部也在后期制作,不知何时上映。
白起出镜时,樗里疾说看其眼睛“没有生气,只有杀气”,这句有意的台词着实令人唏嘘。。。长平之战武安君的心理戏值得期待[s:20]
不过提起魏、白,就想起范雎,俩人结局都被这位老师折腾得太凄凉。。。倒也想看看第三部里范雎怎么演。。。“睚眦之怨必报”——不喜欢[s:49]
jtballack 发表于 2013-9-22 10: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米稀饭 发表于 2013-9-21 22:29
似乎第三部也在后期制作,不知何时上映。
白起出镜时,樗里疾说看其眼睛“没有生气,只有杀气”,这句有 ...

[s:20]那台词很是黑白起无下限
还没看过小说原作,范雎历史上不是两种说法么,一种是因为其举荐的将领降赵而也被赐死,另一种是没被赐死自己赶紧辞官归故里后安死在故乡了。。难不成小说有对商鞅的那种很牛逼的虚构死法?
[s:35]
白起目测演员第三部不会变了啊
大米稀饭 发表于 2013-9-22 14: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米稀饭 于 2013-9-22 14:05 编辑
jtballack 发表于 2013-9-22 10:08
那台词很是黑白起无下限
还没看过小说原作,范雎历史上不是两种说法么,一种是因为其举荐的将领降 ...


印象里小说对范雎的结局写得也很简单,上辞相书,一请卸任,二举蔡泽,然后两袖清风不辞而去。后来似乎又在蔡泽与嬴柱的对话中补注一句提到辞官之际范蔡有过盘桓三日。大概就是这些,寥寥几语,一带而过。

应该说小说走的基本还是及时辞官然后安死故乡的第二种路数。不过我个人到对此有些怀疑,毕竟纵观历任秦相难有善终,范雎睚眦必报的性格未必不会留有仇家,加之长平战后昭襄王表现出来的猜忌性格,其能赐死武安君,未必就真能容得下到底还有举人不善这种硬伤类污点的范雎。况且,个人也还是不太相信范雎真有急流勇退的机谋。。。

提到这里,小说里另有一处写得其实也很有意思,关于长平之战。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提到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小说里写坑杀的人数是二十余万。我觉得这个数字倒或许可信。冒昧分析一下:

现在普遍认为秦国参战人数在六十万(小说里是五十万)。可是坑杀四十万的话,又“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便等于说战场上赵军损失五万左右。然而另一方面,白起说“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按五六十万计算,便相当于赵军五万拼掉了秦军二三十万,这个太离谱了。。。所以可能的情况:

一是两国参战人数,赵四五十万,秦五六十万,多半指军民一起统计,各自实战兵力能占到一大半或许可能;

二是赵邻家作战,补给较秦军相对便利,后勤部队或许比秦少一部分,而秦彼时尚未修郑国渠,国内粮食产量再高怕也未必尽能满足六十万军队的后勤保障(对比王翦灭楚,其时秦军强盛,兵力也不过是四十万还是六十万,记不清了);

三是史记和通鉴都提到一点,长平时赵军被秦分割后,“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这就是说秦有大量后勤部队还是战争后期才参战的,而且其作用似乎更相当于辅助性的民兵,目的在于遮绝赵救及粮食;

四,历史上关于秦军具体人数,有明确数字的,只是“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然后“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可统计的是三万。
也就是两翼各有兵(数不详),绕赵军敌后有“奇兵”两万五,切割赵军的“骑兵”五千,加之长平战地应该是口袋型的山谷,秦军总兵力人数多半与赵军相等甚至稍弱,分别是赵二十五万到三十万上,秦二十万。

五、如此,假如史书所载无误,基本就是,赵战死五万左右,被坑二十万左右;秦损失十万左右。对战死数,赵之所以弱于秦,除了赵军强出、双方拼杀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白起的计谋“秦军佯败而走”,既然是想诱敌深入,赵括再不济,也不至于仅为一点蝇头小利便钻进口袋,或许可能就是白起真以几万人的代价做诱饵来吸引赵括的。

最后提一点,“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固然是坑杀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无论数字如何,战争对后勤要求毕竟太高,仅几十万人的粮草装备补给,每日支出便不会是小数字。如以降卒二十万计,这么多俘虏吃饭就是个大问题。所以,我觉得小说里有一点写得也算合理,即秦昭襄王其实是坑杀的始作俑者。
书上说,降卒如何安置,秦王在战后的诏书里只字未提,只是反复向白起强调,战场之事秦王不以王命掣肘。说白了,昭襄王在这么重大的决策上,居然“匿”了。。。但想想倒也正常,毕竟谁都知道坑杀关涉甚大,这种出力不讨好、铁定脱不掉史笔诛伐的事,彼时不得不做,但谁又敢做呢。。。

武安君临死之言,“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真真令人感慨。。。

一时想起两句台词,孙红雷说“太残暴了”,郭德纲说“寡人心痛啊”,虽然镜头搞笑了些,不过想一想确实也令人玩味。。。。插一句,老实讲,我实在是讨厌死战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8 13:37 , Processed in 0.025167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