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南京话在明朝最“来斯”上朝时必须说,还全国推广(组图)

[复制链接]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5-2-10 16: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2-10 04:21:33 来源: 现代快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陈宗霞 现代快报记者 邱稚真 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单人耘 资料图片

  外地人到南京,感觉相当亲切。“阿要辣油?”“什么,I love you?”……嘿嘿,我们南京人,就是让人温暖亲切。而南京话就像南京人一样:包容,有“大萝卜味儿”。

  快过年了,在外的你,有没有想念南京,想念南京话呢?现代快报联合江苏省语委昨起推出“听乡音解乡愁·我是江苏人”全媒体行动,为你奉上最全、最正宗的江苏13市方言。这些温暖人心的乡音,全部出自《方言江苏·乡音悠扬》资料库。那么今天,现代快报就跟你来韶韶南京话。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金凤

  明初上朝,规定必须说“南京话”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走进城门抄一抄,问你吃橘子吃香蕉。”这首童谣,是上了岁数的南京人,再熟悉不过了。可你知道吗?南京话曾是“官话”,还在全国推广呢。

  南京话最牛的时候,是在明朝。“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时,安徽凤阳话和南京本土话的综合体一度成了官话。“明朝初期,官员们上朝,说的都是南京话,不管是谁,在朝廷上必须说南京话。这是规定!而且,当时,南京话还作为官话,在全国推广。不过,后来朱棣迁都北京,南京话的地位逐渐下降。”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露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南京话都是官方语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华先说,六朝以前,南京地区通行吴语,“后来西晋、东晋之交,北方士族南下,司马睿、谢安等人把西晋首都洛阳流行的方言带到南京,造成南京的吴语发生变化。”再后来,又有几次迁徙,明初南京又作为国都,这使得南京话成为传统的汉民族方言。

  到了明清时期,南京话成为汉民族流通的通用语言,甚至一度受周边国家推崇。“我们近些年在日本发现了一些资料,资料显示,一直到清朝末期,日本人学习汉语时,还把学习南京腔作为学习汉语的正宗的腔调。”孙华先说。

  南京话说相声评书,唱曲都可

  “我滴乖乖”“不要说张飞了,就是王菲,姨娘都给你买!”“阿晓得啊”……当年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武林外传》中,这些地道的南京话,让人笑痛肚子。在电影《桃花运》《推拿》中,梅婷一口的南京话,赢得了不少票房。而用南京话唱的《喝馄饨》,也一度唱到了南京人的心坎里。

  “南京话还演变成了具有本土气息的一种文化,南京白局、南京评话、南京白话、南京吆喝,这些都已经是‘非遗’了。”王露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南京白局就是用南京话清唱一曲,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逢过年过节,都特受欢迎。南京评话,就是用南京话说书,南京人要是听过孔幼平的评话,一定欢喜得不得了,遗憾的是,老人在2008年辞世了,“南京评话也就一直处于冷冻状态了”。南京白话,就是用南京话说相声。南京吆喝就是旧时南京街头的叫卖声。

  土生土长南京人才能成“发音人”

  那么,地道南京话的发音人都有哪些人?据介绍,江苏方言库的采录过程中,江苏省语委在全省70个调查点选出了425名发音人。“发音人必须在当地出生、长大,家庭语言环境单纯(父母、配偶均是当地人),未在外地长住,能说地道的当地方言。”参与方言库建设的苏晓青教授介绍,老年发音人还需具有小学或中学文化程度,一般不宜选择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发音人不做限制。“如果文化程度高,普通话说得比较好,方言就说得不地道。”苏晓青坦言,由于限定条件很多,在某些区域,“方言老男”的发音人很难找。

  教你用南京话拜年

  江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发音人 陈宗霞

  教你用南京话拜年

  过年了,遇见做生意的朋友,老南京人会拱拱手,送上一句“恭喜大发财,元宝滚进来”;晚辈给长辈拜年,会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新年吉祥,身体安康”……说起这些老年俗,江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发音人陈宗霞就打开了话匣子,她说,小时候过年,老南京人都把这些吉祥话挂在嘴边。

  而在南京,想听最地道的南京话,非老城南莫属。现年67岁的陈宗霞就出生在老门东三条营70号,全家从曾祖父起,就一直居住在那里。“当时老门东一带有很多织云锦的工人,四伯父也是织锦工人,闲暇时,就编一些白局唱词,我爸爸会拉胡琴。下工后,爸爸和伯父就会到中华门的门洞里,演唱白局,织锦的工人们也喜欢去听他们演唱。”

  陈宗霞从小耳濡目染父辈的口授心传,平时也喜欢捣鼓创作,编白话、相声段子。不过,陈宗霞坦言,现在流通的南京话跟她小时候讲的老南京话已经差别很大,有的年轻人根本就听不懂。

  教你吟诵《乌衣巷》

  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单人耘

  教你吟诵《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啊;乌衣巷口……夕阳斜啊;旧时……王谢堂前燕呀;飞入寻常……百姓家啊。”在《方言江苏·乡音悠扬》方言诵经典的片段中,一段古朴沧桑的古音用吟诵的方式诵读起这首《乌衣巷》,仿佛一下子将人带入粉墙黛瓦的夫子庙。



  这段沧桑的古音来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兼职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单人耘老人。单人耘老人生于1926年,是南京江浦桥林镇人。单人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的外公彭绍樵是前清时期的举人,从小教他读古文、练书法,13岁师从林散之,学画、练习书法,后来考入金陵大学。“外公和林散之都会吟诗,我是受他们的影响,十三四岁的样子就会吟诗了。”

  单人耘吟诵的腔调属于江浦诗腔,这是口头流传下来的腔调,吟诵的风格因人而异。“我保留了最初的八成吧。”

  高低起伏的吟诵腔调有什么讲究?单人耘说,“吟诵时要有感情,是赞美、愤怒,还是怀古,要将诗的意境、作者的情感和吟诵人的体会融会贯通,本人还要会作诗,不然诵不出其中的韵味。”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当吟诵“旧时王谢堂前燕”时,老人特地加重“旧时”两字的读音,“吟诵要根据诗词的平仄把握韵律”,平声和仄声的声调要轻重分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0 10:33 , Processed in 0.025468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