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新款日耳曼战车:勒夫制造,潮流前沿

[复制链接]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6-6-29 14: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强 2016-06-29 12:00:00
兵不血刃杀进八强,战术调试渐入佳境,对于志在德劳内杯的德国队来说,真正的决战之途才刚刚开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所处的年代正是德国足球的黄金时代,这是属于足球王国历史中最为绚烂的一段篇章。经克林斯曼和勒夫的持续建设,如今的德国队或许在夺冠次数上还无法比肩上世纪70年代10年三冠的那支王朝球队(世界杯1次、欧洲杯2次),但综合考虑到这支球队所处的时代背景(西班牙王朝)以及所展现出的战术面貌、发展潜力和辐射能力,他们已经足够与前辈相提并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或许不像俱乐部教头那样拥有极高的上镜率和曝光度,但甘居幕后的勒夫却是一位真正的时代巨擘。在他全面掌控德国足球的年代里,黑森林之地已经成为了欧洲成材率最高的人才富矿之一,在年轻化道路上披星戴月的日耳曼战车开始辐射整个欧洲,曾经留恋故土的德国球员不断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证明着自己,德国队从昔日后知后觉的学生变成了引领战术潮流的老师。就像那些历经艰险才抵达彼岸的成功者一样,勒夫的战术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球队总是在不断试错和小修小补中迂回前行。
【新风貌,新问题】
历经2000欧洲杯和2004欧洲杯两次惨败之后,德国足球在葡萄牙之夏来到了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沃勒尔带领一支没有绍尔、代斯勒、诺沃特尼和沃恩斯的球队在2002世界杯出人意料地夺得亚军,包括贝肯鲍尔和马特乌斯在内的一众名宿认为德国只是因青黄不接而暂时处于低谷,待英雄母亲将武曲星送到人间,日耳曼战车便可重装上阵,现阶段的改革无需伤筋动骨,只要由希斯菲尔德或雷哈格尔这样的功勋主帅带领球队完成软着陆即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而,时任德国足协主席马耶尔-沃菲尔德以及包括布莱特钠、拉特克等74一代功勋人物,却在强敌环伺的时代背景下敏锐地感觉到了变革的气息。以克莱枫丹基地为核心的法国青训体系刚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西班牙、瑞士这些昔日的手下败将依托覆盖全国的人才网络正在暗地里积蓄着能量,自1990世界杯以来就在不断“啃老”的德国队与周围的环境已经格格不入。在出征2004欧洲杯的那支暮气沉沉的德国队中,年仅21岁的拉姆一跃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战术核心,这种强烈的反差令沃菲尔德下定决心实施变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为德甲“50+1”政策的坚定拥趸和守护者,这位老人毫无怨言地挡在克林斯曼和舆论之间,为了树立克林斯曼的权威,沃菲尔德不止一次与包括贝肯鲍尔在内的选帅组成员发生正面冲突;在外界质疑克林斯曼的美国化训练方式,并对来自瑞士的体能师团队不屑一顾时,沃菲尔德却用主动前往瑞士考察的方式来表达对少帅的支持;除了多次公开表扬沙尔克04和霍芬海姆的百年树人计划,沃菲尔德还通过一系列努力让足协和俱乐部完成了对梯队建设的资金倾斜。
外界对克林斯曼和勒夫的关系耳熟能详,但沃菲尔德对勒夫同样有知遇之恩。德国队在克林斯曼时代开始设立领队一职,新型企业管理模式的引入为国家队的管理提供了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路径,由昔日的明星球员和功勋主帅垄断国家决策层的局面被打破,球员时代籍籍无名但足球专业知识出类拔萃的学院派主帅开始崭露头角。勒夫的球员生涯黯淡无光,其在斯图加特的执教经历不足以让他登堂入室,然而,克林斯曼却认为这位可以在一分钟内阐述四后卫防守体系要义的主帅,才是代表现代教练发展方向的标杆型人才。沃菲尔德对克林斯曼钦点勒夫作为继任者的决定给予了高度支持,这保证德国年轻化改革和西化之路战略的延续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较之此前历届德国国家队,勒夫的球队最大特点是移民球员数量众多、海外兵团阵容庞大。移民球员的大量融入是欧洲足球在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外兵团规模的爆发式增长,留洋球员在德国队2014世界杯和2016欧洲杯阵容中占据半壁江山,其中绝大多数球员为西甲和英超豪门球队的主力球员,这是74一代和90一代也无法达到的成就。
在接盘克林斯曼遗产时,勒夫帐下已经有了波多尔斯基和奥东科等多名移民或移民后裔球员,随着德国国青队在2009年欧洲U21锦标赛中发挥出色,厄齐尔、赫迪拉和博阿滕的加入让德国队的成分更加复杂。当年,法国队在1998年世界杯上依靠Black-Blanc-Beur黑人-(白人-北非马格里布移民后裔)组成的混编部队夺得冠军,这曾经引来部分德国媒体的不屑。在勒夫初掌帅印的日子里,部分媒体也曾多次质疑日耳曼战车的“纯净性”,但勒夫却始终坚守着与沃菲尔德和克林斯曼之间的承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勒夫看来,移民球员不但是堪称德国社会多元文化、种族融合的旗帜,更是德国队完成风格转型的关键棋子。近年来,随着代表德甲上层建筑的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和勒沃库森的外援比例逐渐增加,年轻一代的德国球员纷纷选择出国发展,离开德甲便等于自动放弃国家队席位的观念早已落伍。同不喜欢出国踢球的传统德国球员相比,移民球员对海外淘金机会趋之若鹜,他们在征战英超、西甲和法甲期间接受了不同足球哲学的熏陶,这是勒夫的球队可以不断完成战术进化并做到知己知彼的关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而,大量的移民后裔正逐渐改变着德国足球面貌的同时,也将日耳曼战车推向一个未知的领域。德国人利用依靠洋务运动来改良足球土壤,逐渐摆脱了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不过,就在德国足球向巅峰迈进的过程中,文化冲突和风格兼容问题却成为了困扰德国足球人的一大难题。可以说,勒夫的大陆化改革既是一个德国足球主动求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时代潮流和异域文化的夹缝中艰难求生的过程。
【大格局,小算盘】
里贝克和沃勒尔时代的德国队长期坚持442和352阵型,已蜷缩至时代一隅的自由人战术在德国队的战术体系中依然保有位置。勒夫时代的德国队以4231阵型为基础蓝本,少帅按照现代大陆流的战术要求搭建球队,日耳曼战车摆脱了过往亦步亦趋的学生姿态,转而成为了国家队层面上战术最为先进的球队之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勒夫一直没有放弃建设终极传控体系的计划,他先后尝试过三后卫阵型、单后腰4141和双边锋433阵型,并尝试着对拉姆、厄齐尔、克罗斯和施魏因斯泰格等球员进行战术改造。由于国家队在人才选拔、集训备战和战术打磨方面的具有不可逆转的局限性,勒夫的一系列颇具跳跃性的改革大多以失败告终,对部分球员的功能再造也没有受到预期的效果,反倒是一些渐进而温和的过渡性方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德国队的主帅很少会因为高层内部争斗或草率性决定而丢掉帅位,媒体和球迷对主帅的工作评价也较为客观,相对稳定而安全的工作氛围便于他们利用一揽子长线计划来帮助球队实现软着陆,通过不断试错来帮助球队完成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8欧洲杯是勒夫首次以国家队主教练身份指挥世界大赛,德国队在小组赛阶段顺风顺水,但在淘汰赛面对葡萄牙和土耳其的比赛中却连续遭遇险情。德国队的边路防守被对手反复利用,葡萄牙因禁区攻坚力量薄弱、中场对抗能力不强而无法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半主力出战的土耳其则是在一场五五开的对攻大战中陪德国人玩了一把心跳。决赛面对西班牙,德国的问题已经由简单的边路防守不力扩散到了整体上的三线全面受制。
首次独立指挥世界大赛为勒夫带来了很多启迪和思考,外界一边倒的好评只是浮华幻影,德国现有球员的技术能力无法满足他的美好愿景,这一残酷的现实催促着勒夫带领日耳曼战车在年轻化和技术化的路上快马加鞭。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在08年夏天暴露出的边后卫顽疾自此成为了困扰勒夫整个执教生涯的难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俱乐部赛事日益频密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队主帅已经失去了主动建设球队和改造球员的能力,本土联赛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队的选材和战绩。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只能被动接受的勒夫是个幸运儿。德甲早于意甲而几乎与英超同时开始了西班牙化进程,范加尔和瓜迪奥拉代替勒夫完成了对新一代德国球员的洗脑和重塑,两人分别将组织型后腰施魏因斯泰格、后场万金油拉姆、新型门卫诺伊尔、出球中卫博阿滕和伪九号格策等新型武器呈送到了勒夫面前,加之以克洛普为首的本土少帅在提拔新锐方面不遗余力,勒夫拥有了一大批可以胜任先进战法的中生代和新生代球员,这增加了他进行大清洗和战术试验时的底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随着弗林斯、施耐德、巴拉克和梅策尔德的淡出,克林斯曼的遗产在两年间已经消耗殆尽,征战2010世界杯的德国队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勒夫之队,这支球队的火力配置已经十分接近于勒夫的战略构想。老来俏的克洛泽像现代中锋一样在禁区抢点之余不忘支援中场,施魏因斯泰格与厄齐尔形成前后双核,指引赫迪拉完成传跑战术,波多尔斯基抱紧左路拉开宽度,穆勒依靠大范围跑动充当润滑剂,拉姆的大局观和传球能力也在此时进入了一个新境界,他在右路的盘带和行进中的球权支配成为了德国队进攻的第三发起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由于始终无法拥有双助攻边后卫的配置,勒夫效仿意大利Zona Mista布局建立了一种非对称防线(边后卫一攻一守)。拉姆始终作为进攻强点而存在,即便是为了照顾博阿滕的特点而在2012欧洲杯上换防到了左路,拜仁边卫依然是德国防守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变量。潘德尔、扬森、奥戈和杜尔姆等人不堪重用,扬奇克、施梅尔策和塞巴斯蒂安-容的风格又与整体战术不搭,德国队的后轮驱动模式长期处于跛脚状态,这一切直到赫克托&基米希组合的出现才得得以终结。在此期间,勒夫曾经在2014世界杯1/8决赛对阵阿尔及利亚的比赛中做出过一次惊人的四中卫尝试,瓜迪奥拉的边卫后腰化战术(拉姆)是这一试验的灵感之源,但最终结果却令人不堪回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将拉姆位置推前以解放克罗斯和赫迪拉,可以看做是勒夫对2010世界杯半决赛失利的一种反思,德国在整体传控和个人技术上均无法达到西班牙的高度,循规蹈矩的战术部署不足以帮助他们战胜同级别强队,继续增加中场技术含量显然要比回归高举高打的传统战术更容易让勒夫接受。彼时,踟蹰不前的勒夫再次得到了幸运女神的照顾,常年的苦主西班牙和意大利折戟于小组赛,法国从来都是仰仗个人而非整体的球队,阿根廷在欧化的道路上逐渐迷失了自我,并不完美的德国队反而显现出了在整体格局和意志品质上的优势,这是勒夫长期担任主帅带来的战术稳定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阵型的另一端,德国队一直在享受着克洛泽自我进化带来的红利,昔年离开禁区就威力减半的头球王紧跟时代步伐升格为全能中锋,勒夫可以将有限的精力全部用于中场攻击线的调试。拉姆与穆勒长期作为一种黄金组合而存在,高智商球员之间的化学反应总能产生1+1>2的结果,两人依靠高效的跑动和恰到好处的传球就能将绝大多数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勒夫多次在欧洲杯上拆开了这对组合,其结果就是穆勒哑火、德国垂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了规避厄齐尔不擅对抗和波多尔斯基技术特点单一的问题,勒夫曾尝试了以穆勒为突前箭头的433无锋阵和克罗斯前腰、厄齐尔拉边的4231阵型。他以削弱部分球员优势为代价达到了防守的稳定和整体上的相对平衡,在建队思路朝令夕改、天然缺陷无法弥补、球员间默契度不足的国家队层面,德国队的确是缺点最少的一支球队。勒夫始终没能带领球队达到了其理想中的最高境界,但其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和反复试错达到了超越同级别对手的初级阶段目标,这足以帮助他们捧得大力神杯。
【隐患和优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史上最多的海外球员(9人),史上最为复杂的俱乐部归属(16队),史上最年轻的阵容(25.81岁),史上最为庞大的移民球员队伍(9人),出现在法兰西之夏赛场上的日耳曼战车不同与历史上任何一支德国队,这既是历史潮流推动下的必然趋势,也是勒夫多年如一日刻意打造的结果。尽管已经很难以单一俱乐部球员为班底构建主力阵容来保持战术延续性,但勒夫还是在中后场的核心区域大量使用产自同一俱乐部的球员,依托诺伊尔、博阿滕、克罗斯和胡梅尔斯这一后场发牌矩阵,基米希的成功上位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他的出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中后场核心区域保持相对稳固的情况下,勒夫的工作重心就是如何调试锋线。在世界杯夺冠之后,默特萨克、拉姆和克洛泽相继退出国家队,胡梅尔斯和博阿滕组合的强势让球迷们很快忘记了枪手中卫,但右闸和中锋的问题却始终存在,勒夫为修补这两个位置所作出的一系列调整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有关于德国队的争议几乎全部由此而起。
从迎战乌克兰和波兰时的举步维艰,到力克北爱尔兰时的轻松写意,再到碾压斯洛伐克时的兵不血刃,戈麦斯取代格策担任锋线箭头,中锋战法取代无锋阵成为了战术蓝本,几乎注定将成为了德国在法兰西之夏的转折点。从对北爱尔兰和斯洛伐克的两场胜利中,勒夫已经成功地将古典中锋嵌入到了控球战术之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戈麦斯的国家队生涯起起伏伏,勒夫对他的使用和贬黜是贯穿德国西化之路的一条线索。戈麦斯可以提供一流的禁区统治力,通过对对手防线的深度压制,让球队可以在更加靠前的位置完成连续传导,这是摆脱无效控球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他很难在进攻铺垫阶段融入中场传控网络,也无法像克洛泽一样依靠反复回撤和拉边来推动阵型的流动和展开,小技术不够精细让他在面对包夹和贴身盯防时极易丢掉球权,这与控球战术追求绝对控制和低失误率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多数情况下,无锋攻坚只能作为一种缺乏禁区支点情况下的应急方案,如巅峰西班牙那般主动放弃优秀中锋的做法并不常见,即便是在有意将无锋阵上升为A计划的球队,一旦伪九号战术进入瓶颈,主帅一般都会将给予中锋足够多的表现机会,成功把握住命运的戈麦斯无疑是幸运的。在对阵斯洛伐克的比赛中,德国4231阵型展在进攻端形成了一个令防守者窒息的22123站位,勒夫通过边后卫大力支援中前场,以及在中场核心区域堆积兵力的方式来为中锋战术服务,无锋阵控制力强的特点没有消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勒夫在里昂大球场排出的首发11人已经是德国队现阶段的最优配置:右闸新人基米希在提供突破和传中的同时,还能在相持阶段内切支援中场,这种多元化的比赛风格像极了巅峰时期的拉姆;德拉克斯勒的出现解决了德国中前场爆破能力不足的缺陷,一旦狼堡边锋陷入低迷,勒夫还可以打出萨内这个隐藏多时的底牌,皇家蓝新星的攻击方式更加简单粗暴,他是这届德国队中一个特殊的存在。
在新体系下感到不适的是穆勒和赫迪拉,前者在离开右路之后退化为一个禁区前沿的接应点,他挤占了原本属于厄齐尔的空间,后者的问题同样在于进击到前场中路后效率一般,与队友位置重叠。由于具备丰富的司职单箭头和二前锋的经验,穆勒在新位置上的爆发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但赫迪拉是弃是用以及如何用的问题或将直接影响到了1/4决赛的战局走势。意大利依靠中锋和二前锋的空地联勤直接从中路给斗牛士防线开膛破肚,德国防守体系的软肋恰巧也在此处,克罗斯和赫迪拉在1/8决赛中尝试13次抢断仅有3次成功,前者单防能力有限,后者前插后无法返航,如何保护防线外围是勒夫在赛前备战阶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总结】
整体大于个人,球星为集体服务,虽不够华丽但却足够高效,德国队的历史传统是其民族气质的真实写照。在新的时代,昔日铁板一块的德国足球文化开始在兼容并蓄中旧貌换新颜,日趋多元化的德国社会对足球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勒夫很早就洞悉了世事并以少数派的身份肩负起了改革重任,或许偶尔会为不断试错付出代价,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勒夫已经为德国战车规划好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deisler1984 发表于 2016-7-2 15: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专业,给个大赞!
7:1 发表于 2016-7-3 22: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赫迪拉是弃是用自己已经给答案了。。。
明远 发表于 2016-7-5 12: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战术上的变革关瓜迪奥拉鸟事??!!如果我没记错,在瓜第一赛季,面对同级别对手,诺伊尔一场的扑救机会恨不得比在国家队一年还多!
诚如文章所言,小新的门卫属性应该属于勒夫战术实验失败的副产品。也就是在世界杯后,貌似瓜反而更多的依赖于这种属性,变为了战术性撤退的接应点...
所以,与其说是瓜迪奥拉送门卫予勒夫,倒不如反过来说。
当然,客观上瓜确实提升了德国队中拜仁球员的传切技术细腻程度,并在世界杯后更好地改造和利用了小新的门卫属性。
但就像前面说的,这更像勒夫对瓜反向的赠与。而边位后腰化改造提供的思路差点没害死14年的德国队!这倒与门卫的产生相辅相成...
勒夫确实是在西化的道路上,作为德迷,兼容并蓄,向高手学习,我们并不反对。
但是!梅西、C罗、瓜迪奥拉...这种全民盲目造神,有时候让人恶心...
作为这样一篇优秀的文章,还能在时间节点上如此前后倒置来提升本不属于某人的功绩,去歌颂一个失败战术实验的副产品?
是否也太小看了勒娘娘的作死(战术试验)能力?...
“言必称希腊”就像掉书袋,不能好好说话吗?不提一提“希腊”这文章就没水准吗?...


中国讲:盖棺定论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声真伪有谁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16:22 , Processed in 0.026154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