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肥虾
涮羊肉的历史由来已久。冬季天气寒冷,大家围坐在涮锅铜炉边上,用筷子一刀一刀地夹起几片薄薄的羊肉,放在热气腾腾的沸水之中,只需十几秒,变了颜色的羊肉片就漂了上来。传统的吃法是蘸麻酱,羊肉片沾上稠稠的酱汁,肉的鲜美和酱料的浓厚,放在嘴里,后味十足。
那么,何谓“涮”呢?所谓“涮羊肉”,就是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开水里烫一下,就取出来吃。这种吃法与火锅有几分相似,因此很多人认为涮羊肉和火锅是同时出现的。
涮羊肉到底是谁发明的?最接近于历史的说法,是蒙古骑兵发明了涮羊肉。涮羊肉的真正发明者,是术赤的儿子拔都。术赤是成吉思汗的大儿子。西部汗国成立以后,术赤病死,拔都接替术赤,指挥蒙古铁骑踏遍了欧洲。蒙古铁骑很强悍健壮,所以要大量吃肉。拔都在指挥军队进攻的过程中,发现大块煮肉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影响行军速度,所以他要求蒙古兵把肉切薄了之后再煮,涮羊肉的锅直接用蒙古骑兵的头盔。那时候很简单,不可能蘸那么多调料,基本的调料只有盐,所以涮羊肉很适合于行军打仗。
关于涮羊肉的起源,也有一种说法。700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统领大军南下远 征。一日,部队里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忽必烈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烧火宰羊。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探马飞奔进帐报告敌军逼近!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立马切下十多片薄薄的羊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送到忽必烈的面前。忽必烈饥不择食,猛吃一通,感到这碗肉片格外鲜嫩。等到他胜利返朝后,重赏了厨师,并大宴群臣。厨师又精心调配了多种佐料,加了香油、腐乳、麻酱、辣子、韭菜花等,令羊肉片的味道更加鲜美。忽必烈遂御赐菜名为“涮羊肉”。
羊肉是蒙古人的重要饮食。元朝初年,忽思慧编写的《饮膳正要》里,有80%的菜谱里都包含羊肉。但是这些菜谱里并没有提到涮羊肉。今天吃涮羊肉的紫铜火锅据说确实是元朝时候的发明,而且它的起源也跟行军打仗有关。
几年前在内蒙古地区出土了一幅壁画,叫做“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敖汉旗康营子辽墓壁画”。这幅壁画的时间是辽早期,而且图上那三 个吃涮羊肉的人,也不是蒙古人,而是契丹人。这个时间距今1100多年,比成吉思汗时代要早300年。这幅壁画应该是目前可见关于涮羊肉的最早资料。
现在,涮羊肉的标配“铜锅”在北方很常见。解放前大都叫“涮锅子”。北京涮羊肉也有千余年的历史,起初什么肉都可以涮,明、清时才逐渐发展为北京风味的涮羊肉。
提起涮羊肉, 人们首推老字号“东来顺”,之后又有“西来顺”、“南来顺”、“又一顺”等涮肉馆,现在的“能人居”、“羊先生”、“四季涮肉”、“羊坊涮肉馆”等也有些名气。据北京老饕们考据,北京最早以涮羊肉出名的饭馆是前门外的正阳楼饭庄,开业于1854年,东来顺、南来顺、能人居等只能算是晚辈了。《旧京琐记》中说:“肉市之正阳楼,以善切羊肉出名。片薄如纸,无一不完整。”《旧都文物略》中记:“正阳楼切肉者为专门之技,传自山西人,其刀法快而薄,片方正。”
涮羊肉在出现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地位高贵的宫廷菜,直到清末才流入民 间。普通老百姓能随意品尝涮羊肉的历史,也才一百多年。直到光绪年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的老掌柜买通了宫中的太监,从宫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佐料配方,“涮羊肉”才得以在都市的菜馆中出售。
去吃涮羊肉,一般来说,不能看肉,要看搁肉的盘子。从传统上说,涮羊肉的干盘清汤是它起码的要求,真正的鲜肉是不许沾水的羊肉。不管肉在盘里放多长时间,化成什么样,盘子里不许出水,更不许出红水,永远得是干的。清汤的意思是,汤汁随着涮羊肉的进行,越涮汤越清,这才是一顿好的涮羊肉的基础配备。
在切肉上,过去都是手工切肉。切肉时,先把肉筋除掉,冰冻后用特长刀,把肉 切成一毫米厚,一寸多宽,五六寸长的肉片。肥瘦红白相间,平铺在盘上的肉片可看出花纹,二两肉若是能切出20片左右,才见真刀功。肉片在滚开的水中一烫就熟,吃到嘴里就化。
佐料要全。俗话说:“吃涮羊肉吃的是佐料。”过去涮羊肉的名家老号的佐料很全,有生芝麻酱、上等酱油、卤虾油、小磨麻油、辣椒油及少量的料酒、韭菜花、酱豆腐。小料上面放葱花、香菜末,锅中还放海米、口蘑等。
吃涮羊肉时,不单吃羊肉,要配以副料和主食。常见的配料有粉丝、晶莹透亮的糖蒜、充满蜂窝的冻豆腐、鲜白如雪的白菜、翠玉般的青菜等。整个餐桌上,各种配料鲜美,红白绿彩色相间,让人一看就提神,迫不及待大快朵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