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八卦一下——清兵军服背上的“兵”和“勇”的区别

[复制链接]
曼施泰因 发表于 2006-10-14 13: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BR>大家经常在有关清朝的书籍,文章或影视剧上看到“兵”和“勇”二字,特别是电影,电视剧上整装待发的清军队伍里,通常背上贴着这两个字。好像这使人容易联想到“勇”就是特种兵,“兵”就是一般军人——实事上不是这么回事。 <BR>史载“兵”是清代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军和绿营军。八旗军为满兵,绿营兵则是为弥补满军的不足又建立的汉人组成的汉兵。这种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也叫绿旗兵,简称营兵。八旗军同绿营兵虽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卫国,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制:八旗兵大部分卫戌京师,为国家精锐部队,掌管京师安全;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数量要比八旗兵多几倍乃至几十倍。通常影视剧上浩浩荡荡的大军都是绿营兵。 <BR>   <BR>  顺治以后绿营兵日渐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康熙年间大清朝建立不久,力图以和为贵,于是军备废弛,萎靡不振。八旗兵丁一劳永逸,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以至于三藩起事临阵磨枪亦难振军威,武力,故,三藩之功实属绿营兵。雍正登基后,立志彰显满军尚武精神,乃三令五申“八旗为满洲根本”,大动干戈,整军治军,终于使得士气大振,维护了国家统治。 <BR>   <BR>  史载“勇”也是兵的一种。雍正,乾隆朝后遇有战事,若八旗和绿营兵不足用,则就地取材临时招募的军队,战事完了后立即解散,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即就是战事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直到清末太平天国时,曾国藩以团练起家,才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即湘军),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从此,“勇”基本代替了 “兵”成为国家的正规军主力。</DIV>
Lothar 发表于 2006-10-14 1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勇是后备役?</P>
<>后来不是也有汉军八旗吗?和绿营兵有什么关系?</P>
benjamin 发表于 2006-10-15 0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小学排课本剧时老师讲过这个问题
阿絮 发表于 2006-10-15 0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散兵游勇嘛~
竹雨清韵 发表于 2006-10-15 0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的“兵”与“勇” <BR> <BR>    在阅读有关清代的文章、小说中,我们常看到“兵”“勇”二字,有人误以为是一回事,其实是两码事。<BR>    兵,是清代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和绿营。清朝在入关以前.主要依靠由旗人编组的八旗兵的力量。 1664年入关“定鼎中原”后,为了弥补八旗兵员之不足,又建立了由汉族人组成的汉兵。这种军队以绿旗为标志,故称绿营。也称绿旗营,简称营兵。八旗兵大部分用来卫戍北京,小部分驻防全国某些要地。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八旗兵入关后,由于养尊处优,迅速腐化,到康熙初年三藩起事时。八旗已无力镇压,只有依靠绿营了,乾隆末年。绿营也逐渐腐朽,这两种军队虽然有区别,但都是清朝的正规军,其驻防地、兵额、饷银等都有规定,不经过朝廷是不能随便更易的,也就是所谓“经制兵”。<BR>    “勇”则不同。勇又叫“乡勇”,是由于军事的需要而临时召募的军队,以补八旗、绿营之不足。战事完了即解散,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乡勇始建于1787年,清将福康安去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他的“官兵”屡遭失败,遂采取“以土著破土著”的方法,广募“乡勇以厚兵威”,终于镇压了林爽文起义。嘉庆初年时,川、楚白莲教起义,绿营已无力镇压,清廷就广事召募川、陕、楚三省“乡勇”帮助绿营作战,才将白莲起义扑灭。但这“乡勇”仍不是清朝的正规军队,一侯起义被镇压下去,就纷纷解散了。到太平天国革命时,曾国藩以团练起家,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即湘军),定营哨之制,优给饷银,称为勇营。这时,清廷因八旗、绿营腐败,中得不依靠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也是召募.的)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后来的捻军,从此,“勇”代替了“兵”(绿营’仍存,但已无多大作用),成为国家的正规军,即“经制兵”。 </P>
<><a href=\"http://www.lwinfo.com/fhjs/jscs/jscs7.ht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blue size=2>http://www.lwinfo.com/fhjs/jscs/jscs7.htm</FONT></A></P>
夜莺讨伐营 发表于 2006-10-15 1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补充一下竹雨兄的说法,“绿营”制度是国家固定的兵制,“练勇”则是一种应急之策,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一项制度即使名存实亡,但仍须做为探讨某一段历史流变的依据;一种对策即使成为惯例,也仍不作为正式之制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绿营应该是贯穿始终的清代国家兵制,练勇也仍不能以“正规军”称之。湘军及继之而起的淮军,可算作中国近现代史上私人武装、军阀武装派系的始源。</FONT></P>
<><FONT size=4>举一例子,明代地方政治的最高长官是布政使,朝廷有事时派出临时大员总督、巡抚,完事撤销。到了清,这一举措则演变成惯例,如两江总督、江苏巡抚之类,但其身份职属仍算作中央大员。地方官员的最高首长名义上仍以布政使(藩台)、按察使为主。所以,严格说来,以制度论制度,练勇制和总督以及前朝的节度使等,都不能作为制度考察的主体。</FONT></P>
<><FONT size=4>但就事论事,仍不能脱离这些实际上左右政治、军事的流变之举,其意义,大致可作为探讨制度设计成败的出发点。</FONT></P><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5 14:09:14编辑过]
夜莺讨伐营 发表于 2006-10-15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兵”到“勇”,其背后的潜台词是国家的控制力已经从满洲人逐渐转移到汉人手上。放得更广一点,太平天国失败之后,清代的封疆大吏也渐渐由汉人担当了。再放得更深一点,被征服民族已经完全同化了征服者,武力上失败的汉人从文化、政治上最终还是战胜了基于部族政权而建立的清代。</P>
<>太平天国,无非是加快这一不可逆的转化历程。20世纪的中国史,最终还是要由汉民族(包括本族人、以及所有纳入汉民族圈的异族人)自己来书写。</P>
夜莺讨伐营 发表于 2006-10-15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曼施坦因是不是德甲老大,王者拜仁的MJ?
夜莺讨伐营 发表于 2006-10-19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轧闹忙 发表于 2006-10-24 0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军人一个是民兵……
条顿骑士团 发表于 2006-10-26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警察---协警---保安</P>
<>大家明白了吗?!</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6 16:42 , Processed in 0.02795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