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07年11月10日星期六!</p><p><br/>今天看的是《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虽说收藏德国电影100余部,但是早期表现主义的碟却不多,终于有幸在几个月前找到了维内1919年的巨著!没辙,黑白默片在现代就是被主流忽视的弃儿……</p><p><br/>影片以Francis在精神病院里向一位老者讲述整件事情倒叙开始:奇怪的卖艺人卡里加利博士在小镇上向大家展示可以预言未来的梦游者Cesare。Francis和好朋友Alan一起去观看其表演,Alan问Cesare自己能活多久,答案是活不过明晨。当晚,Alan在睡梦中被谋杀。Francis怀疑卡里加利,但警察却不以为然。Francis亲自调查后发现幕后的凶手正是卡里加利博士指使Cesare从事谋杀。Cesare在又一次做案时被当场抓获,关进了疯人院。但当Francis把真相告诉别人时,却发现那个丑陋、邪恶的卡里加利博士,又一次出现在他的面前……结局成为: Francis在精神病院里遇见院长,愤怒的上前扭打.此刻精神病院的医生上前制止.最后院长独白“终于知道他疯的原因了.他一直认为我是卡里加利.我也知道该怎么医治他了……”</p><p><br/>或许是年头足够久远,我还真不觉得这部堪称恐怖片鼻祖的片子恐怖,因为我不喜欢看恐怖片和科幻片。最初以为早期默片的技术缺陷会对画面效果有影响,但是维内利用扭曲的视角塑造了荒诞奇异的布景,古怪奇诡的摄影视角,高反差的阴沉灯光,几何扭曲的构图,演员夸张的造型以及风格化的肢体表演都最大限度地渲染了画面阴森恐怖的气氛,营造出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意义,通过这些以及场面调度体现出德国表现主义风格。同法国印象主义电影相比较,法国表现主义的电影风格则主要体现在摄影和剪接。</p><p><br/>昨天喝多了,写了一半不想写了,今天补上。</p><p><br/>维内采用的表现主义风格主要是为了呈现“疯子”眼中的世界,我们所看到的就是Francis看到的,片中的叙事功能在其岁卡里加利走进疯人院是越发明显,Francis站在院子中央环顾四周,从地面到周围的墙壁都布满了如放射线形状的的黑白相间的图案,电影里所呈现出的世界正是Francis心中世界的折射。</p><p><br/>作为先锋派表现主义的代表作,电影在拍摄于德国一战战败后社会思潮动荡不安的黑暗时期。战败后的德国旧的专制体制崩溃社会混乱,在起步之中还不完善魏玛共和国并未出台长远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人民生活苦难和对政府的不信任,都为新的独裁者的上台铺平道路。本片著名编剧卡尔·梅育在参加一战时由于行为反常曾被送进精神病院,电影反映了当时德国知识分子惘然失落的精神状态。卡里加利暗指掌握权利的独裁者,Cesare则代指被强迫为其工具,错误并不在于工具而在于狂乱的独裁者。Francis的反抗和挣扎只是徒劳,这一切都是时代的悲剧。</p><p><br/>我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徒劳,只是在破碎的悲剧中装作喜剧般的活着……听一曲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吃饭去了……<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