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价值观外交"是利益的侍女

[复制链接]
齐柏林绿眼睛 发表于 2008-3-15 14: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p><p> </p><p>近一段时间,中德法三国上演了一场经典地利益与"<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大比拼,结果表明"<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都是利益的侍女。</p><p>中德关系在今年8月底<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总理默克尔访华时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但随后默克尔想通过"<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来提升<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在世界上的地位,并在国内赢得更多人气和选票的手法太过拙劣,并阴差阳错地将目标选中了如日中天的中国,终于弄巧成拙,中德关系陷入低谷,并殃及两国实际利益,尤其是<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在华利益。面对<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蹩脚的"<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法国总统<a href="http://news.qq.com/a/20071127/004783.htm" target="_blank">萨科齐</a>汲取教训,在临行前取消人权国务专员,来华只谈经济,不谈人权。这种务实的做法终于得到丰硕的回报,中法签订总值200亿欧元的经贸大单。短短几个月时间,中德法之间这场利益与<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大比拼透视出了国家关系中的一个经典真理:"<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是利益的侍女。</p><p> </p><p><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的危害</p><p>在今年8月底<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总理默克尔访华时中德关系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却因紧随其后的"<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而跌入低谷。默克尔的"<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接见达赖;另一个就是今年10月份基民盟/基社盟议会党团推出"亚洲战略"文件,重打民主牌。</p><p>默克尔在今年9月23日执意会见达赖,使中德关系跌入1996年以来的最低谷(1996年也是因<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一基金会执意邀请达赖参加研讨会并发言及<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议会通过"西藏问题决议"而挫伤中德关系),多年来双方精心呵护的中德关系成为其"<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的牺牲品。<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政府以经贸立国,虽理念不同,却未因此而损害大局、越过两国关系的底线。1996年,基民盟黑森州议会党团主席科赫也曾劝时任<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总理兼基民盟主席的科尔会见达赖,但在权衡利害之后,科尔没有越过这一底线。此次仍是那位已任黑森州州长的科赫怂恿,这与略显理想化的默克尔一拍即合,"<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因此成行,不想却已越过底线。<br/>    很多分析家认为,默克尔这样做与她个人的经历和思维方式有一定关系。默克尔因成长在东德而对前东德反感,并推及与之曾有相似处的中国;默克尔因出身于牧师家庭而有较浓厚的"宗教情结",在2005年就作为反对党领袖(基民盟主席)和达赖见过面,并宣称要会见任何"宗教领袖"。此外,默克尔的个人风格是"直线式",直来直去,往往不顾别人的感受。此次<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总理会见达赖,不惜破坏原本较好的中德关系,损害相互信任氛围,使中德关系明显倒退,不知言必谈"负责任"的默克尔在这次"<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中该如何"负责任"。<br/>      默克尔政府的"<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还体现在今年10月23日基民盟/基社盟议会党团推出"亚洲战略"文件(其中建议"<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要增强与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民主国家的关系"),以及默尔克于今年10月底在访问"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期间所表现出的亲近感,她反复强调德印彼此有"共同的民主<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而和中俄等国则明显疏远。<br/>      默克尔想通过"<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来抬高"中等强国"<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在国际上的地位并在国内赢得更多人气和选票。这种做法无可厚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但不能用自身的<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来作为衡量别国好坏的标准,尤其是应考虑到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国情,更不应简单化地一味把本国情况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以"<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划线来衡量别人,这只会引起别人反感,破坏相互关系和信任。那种以为只有普选和实行多党制就是民主的观点更是过于简单化,实际上许多国家因仓促实行普选和多党制而长期陷于政局不稳和混乱便,这在第三世界国家的例子不再少数,人类应当吸取这样地教训。民主是好东西,但如果不顾具体国情以及实施步骤不当,代价是很难承受的。在这个问题上,包括默克尔在内的西方总是指手画脚,站着说话不腰痛。<br/>      从中国立场来看,中国虽极不愿看到目前中德关系倒退,但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责任完全在德方,因此中国不会急于在德方缺少诚意和承诺的情况下无原则地修复关系。德方则惊诧中方反应如此强烈并想尽快挽回局面,例如在今年9月底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外长取消与<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外长例行会晤后,默克尔总理只得主动约见中国外长并促成与德外长短暂会晤。此外,中方还取消了人权对话等多项双边活动。中国是<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在亚太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有些大的项目如中国高速铁路项目西门子公司等也在参与竞争,由于发生了这一严重的政治事件,其对经济关系肯定产生不利影响。可见,"<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已使<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在华利益受损,<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外交陷入更多尴尬。</p><p>解铃还须系铃人,中德关系的好转还需要<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的努力。12月2日,默克尔在《<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之音》广播电台上称希望与中国维持"良好的伙伴关系",强调 "我们需要友好的朋友似的接触,朋友间总是会出现意见分歧,但<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愿意与中国维持良好的伙伴关系。我深信,价值外交和经济外交可以很好结合起来。" 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p><p>法国大餐的实惠</p><p>    反观法国总统<a href="http://news.qq.com/a/20071127/004783.htm" target="_blank">萨科齐</a>访华则是另一番天地。这里面固然有法国吸取<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教训和中国以法鉴德的做法,但从法国总统收获的200亿欧元大单中可以看到利益重于<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的道理。</p><p>    这里面我们可以从<a href="http://news.qq.com/a/20071127/004783.htm" target="_blank">萨科齐</a>的做法中窥见其务实外交。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临行前取消人权国务专员的随行。在筹备中国之行时,随行代表团名单中一直有人权国务专员,但临行时忽然取消。其间原因是否与<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默克尔政府近期与中国关系的紧张有关,尚不得而知,但萨科奇在其"<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和经济利益的取舍上似乎很明显。这种刻意淡化人权议题的做法得到中国的积极响应。超过200亿欧元的巨额订单就是一个明证。此外,在接待礼仪上,除了中国外长杨洁篪与萨尔科奇在北京机场的拥抱外,两国元首在欢迎仪式上也热烈相拥。这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历史上极为罕见;另外,萨尔科奇抵京当晚,中国以法国大餐相迎,而且座位互相交错,营造了极为温馨、和谐的氛围。这种法国大餐的实惠远远胜于<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的"<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p><p>其实,萨科奇和默克尔在<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和亲美方面并无二致,甚至有些方面萨科奇比默克尔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面为什么萨科奇和默克尔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呢?原因如上面所分析那样,法国在华经济利益一直落在<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后面,其目标就是获取中国市场的巨额订单,因此在"<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和利益之间,萨尔科奇必须有所调整或取舍。</p><p>    几个月来,法德对中国截然不同的外交举措透视出了这样一个国际关系中的真理:"<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永远是利益的侍女。在民族国家占据主体的国际社会中,国际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行为的最根本原则。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在利益面前永远是一个二流角色,是一个配角。</p><p> </p><p>"<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挑战不了中国。</p><p>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清晰的看到,"<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挑战不了中国。</p><p>首先,在中国,"<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早已是老皇历。对中国拿<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说事的<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早在<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之前,美国就用民主人权等来要挟中国屈服于其经济政治的淫威之下,这是远的;近的来看,今年日本前短命首相安倍公子哥就曾代表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组建美澳印日在欧亚大陆外围的"自由与繁荣之弧"。结果如何,如安倍一样短命。美日都没做到的事,<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不值得思考吗?</p><p>其次,人权、民主、自由、依法治国等都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而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中国政府一向尊重这些人类共有的<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基础,在建立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中,这些原则也有明确阐述。问题在于,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和国情不尽相同,对这些<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的理解和实施都不大相同,即便西方各国的政治体制也不尽相同、并非十全十美,因此各国之间理应相互学习借鉴包括治国理政方面的各种经验,如果片面地把本国政治模式及<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强加于人,只能引起他国反感,并反过来损害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和正常交往。</p><p>最后,"<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外交"只能害人又害己。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继续快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取得全面进步,国际地位持续上升,<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德国</b>因片面强调"<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而损害中德关系实在得不偿失,过于短视、狭隘。就中国而言,中国既不怕谁有意疏远,也不怕谁"遏制"或"围堵"。现在的中国正以平和的心态,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事情,把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方位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同时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负责任的实际行动迟早会让那些带有各种偏见的人跌破眼镜。西方是从重商主义走过来的,面对今天强劲的中国经济,用<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价值观</b>意识形态来要求中国,这不是在搬石头砸自己脚吗。<br/></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8-3-15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段时间法国总统候选人贝鲁扬言抵制北京奥运会算不算是价值观外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07:45 , Processed in 0.025932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