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古代唯美情诗之《上邪》和《卜算子》

[复制链接]
yinaha 发表于 2010-9-22 14: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为决绝的山盟海誓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上邪1.jpg


苍天呀!我要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高山磨平峰棱,(除非)滔滔江水枯竭,(除非)寒冬里响起雷声阵阵,(除非)六月翻飞白雪,(除非)天与地合为一线,(直到那天)才敢与你(将此情此意)断绝!

这是出自于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在艺术上很见匠心。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这比平铺更有情味。

主人公只是设想了五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质朴全无修饰,可就是这样的句子,却能令你感受到一股惊心动魄的力量:“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不再需要任何语言来诉说了自己的爱情,任谁都能感受到那份热烈。深情奇想,确实是“短章之神品”,最为决绝的山盟海誓吧。

可是把目光从祖先的誓言移到现在的玫瑰和钻戒。温柔的湖边,寂寞的小巷,我要到哪里去找寻的你的身影?也许不必了,可能你已经成为传说和神话,只有在今天这偶然的气氛中,我能寻觅的你残留的气息。

突然想起这首动力火车的《当》,琼瑶创作《还珠格格》时,从此词改变编的一首别有一番味道的歌曲: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不能和你分手,你的温柔是我今生最大的守候。
  当太阳不再上升的时候,当地球不再转动,当春夏秋冬不再变换,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散,不能和你分散,你的笑容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恋。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事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动力火车《当》



  显然,《当》继承了《上邪》的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主题,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但琼瑶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内容比《上邪》丰富得多,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精神,对生命力的积极张扬,以及潇洒浪漫的人生态度都在《上邪》之上。可以说《当》是琼瑶对《上邪》的二度创作。不过《当》的首句误解了《上邪》的“山无陵”三字。这是一个小小的瑕疵。




为遥远距离隔绝的永恒之恋


卜算子

[/table]
[table=100%,#cccccc]      【宋】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此相思意。


思君1.jpg







一直都很喜欢的一首词。只因自己也是生在长江边。
“我住长江上游,你住长江下游。天天思念你而见不到你,却共饮着同一条江河水。  
这江水啊,要流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 这段离愁别恨又要到何年何月才会结束?但愿你的心同我的心一样,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一番相思情意。”
作者李之仪携爱妻文柔一生追随坚守郁郁不得志的东坡先生,如此长情之人,因而写出如此坚决的恋歌并非偶然了吧。
  
东坡先生对李之仪才华的赏识是可考的,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苏轼官为翰林学士。在一个初冬夜晚,他在翰林院值夜,长夜无事,就带了李之仪一百多首诗,一直津津有味地读到深夜。而后还乘兴写了一首题为《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首,读至夜半,书其后》的七律诗:玉堂长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寄语吾家小儿子,他时此句一时编。东坡先生在诗中将李之仪与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相提并论,可以他对李之仪是多么地赞赏有加,尤其对不能与李之仪一起谈诗论道而感到遗憾,并愿意把自己的文章与李之仪的诗作编录一处。
  
尽管他写下不少好词好句,但我还是最喜欢他的这首卜算子了,为后世广为流传的也就这首了吧。

读全词,最喜欢的就是那份穿越千山万水阻隔不离不弃的执着。“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遥远的时空距离,是整段恋情最大的考验和羁绊,“日日思君不见君”又是怎么的折磨呢?经历过异地恋的人,都清楚相隔两地,要经受住怎样的痛苦煎熬,才能将这爱情进行到底。但是没有关系,咱们不是还“共饮长江水”吗??这样的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个痴情女子挣扎在情网中只能这样安慰着自己。读来不禁令人扼腕叹息了。

修成正果的除了佩服两人的毅力和情比金坚外,早已是成为另类,而大多数都是“彩云易散琉璃脆”。“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上邪》般的盟誓再次出现在这里,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没有断流之日,那时空阻隔之恨和思念之情也就永远无法停止下来。


你可以无视距离的阻隔,可以穿越时间的沧海,却无法把握一个人的心。因此才有了那句“只愿君心似我心”,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而终“不负相思意”了吧。
一直坚持下去的,值得鼓掌。
坚持不下去,转身撤离的,值得激赏;能不拖泥带水,全身而退的,就值得佩服了。


[align=justify]
laoqg 发表于 2010-9-22 14: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大一棵山楂树
laoqg 发表于 2010-9-22 16: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
lucongjian 发表于 2010-9-22 16: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拿酱油,低头猛走
IloveBayern 发表于 2010-9-22 22: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此相思意。
轻舟晓梦 发表于 2010-9-22 23: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时代太快了,那样的爱情太多只是成为梦幻,曾经我只是简单的期望爱情只是两个人坐在马路的台阶上,一起看天上的星星,那该多好,可惜我始终没有等到那样个女孩吧
流逝 发表于 2010-9-22 23: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好单纯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每当看到这些诗歌的时候,心中总是怅然若失。
 楼主| yinaha 发表于 2010-9-22 23: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浮躁而不安分的年代,丢弃了最纯真的东西,这么唯美的感情只让它存在咱们记忆中吧,在这个月圆之夜,YY一番了。
wotaoyan88 发表于 2010-9-23 00: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无棱 天地合 才敢与君绝  不是坏还珠格格里面。。。那么耳熟的段子 [s:90]
最喜欢的是  我住长江上游,你住长江下游。[s:16]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0-9-23 07: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爱情也挺好
kabaskimy 发表于 2010-9-23 12: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http://poem.8dou.net/html/poem/0/poem_181.shtml

悲情的诗和悲情的故事结尾一样,更能打动人的内心
kabaskimy 发表于 2010-9-23 12: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词写的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 ,他们“ 伉俪相得”,“ 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 ,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 节来写 。“ 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 。“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因此说它“ 恶”。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 。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美满姻缘被迫拆散 ,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这不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吗?接下来 ,“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 不敢逆尊者意”而终“ 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 ?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我们读者来噙,来品味。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 ;但又不是一泻无余 ,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
“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的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而如今的她 ,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 。“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 。象词人一样 ,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象词人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啊!不然,怎么会消瘦呢?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但是瘦则瘦矣,何故又在其间加一个“空”字呢?“ 使君自有妇 ,罗敷亦有夫 。”(《古诗·陌上桑 》)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不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吗?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 。“ 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 。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泪流满面吗?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 ,更沉着,也更形象,更感人。而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上片第二层写词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这里写唐氏时却改变了手法,只写了她容颜体态的变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于这一层所写的都是词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时双情俱至”的艺术效果。可见词人,不仅深于情,而且深于言。
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 。“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出写景虽是写景,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不是么?桃花凋谢,园林冷落,这只是物事的变化,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象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不是也被无情的“东风”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么?词人自己的心境,不也象“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么?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 。下面又转入直接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 ,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 。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又如何表达呢?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这爱缕情丝。刹那间,有爱,有恨,有痛,有怨,再加上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颜和悲戚情状所产生的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真是百感交集,万箭簇心,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再一次冲胸破喉而出: “莫,莫,莫!”事已至此,再也无可补救、无法挽回了,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说它做什么?于是快刀斩乱麻:罢了,罢了,罢了!明明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却偏偏这么不了了之,而在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全词也就由此结束了。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
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 。全词节奏急促 ,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
总而言之,这首词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附记〕千百年来,前哲时贤多认为陆游和他的原配夫人唐氏是姑表关系,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最早记述《 钗头凤 》词这件事的是南宋陈鹄的《耆旧续闻》,之后,有刘克庄的《后村诗话》,但陈、刘二氏在其著录中均未言及陆、唐是姑表关系。直到宋元之际的周密才在其《齐东野语》中说 :“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为姑侄。”从这以后“姑表说”遂被视为“ 恒言”。 其实综考有关历史文献和资料,陆游的外家乃江陵唐氏,其曾外祖父是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北宋名臣唐介,唐介诸孙男皆以下半从“心”之字命名,即懋、愿、恕、意、愚、谰,并没有以“门”之字命名的唐闳其人,也就是说,在陆游的舅父辈中并无唐闳其人(据陆游《渭南文集·跋唐修撰手简 》、《 宋史·唐介传 》、王珪《华阳集·唐质肃公介墓志铭》考定 );而陆游原配夫人的母家乃阴唐氏,其父唐闳是宣和年间有政绩政声的鸿胪少卿唐翊之子 ,唐闳之昆仲亦皆以“门”字框字命名,即闶、阅(据《 嘉泰会稽志》、《宝庆续会稽志》、阮元《 两浙金石录·宋绍兴府进士题名碑》考定)。由此可知,陆游和他的原配夫人唐氏根本不存在什么姑表关系。这样,周密的“姑表说”就毫无来由了,那么这完全就是出于他的杜撰了吗?并不是这样的。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中虽然未曾言及陆、唐是姑表关系,但却说过这样的话 :“某氏改适某官,与陆氏有中外。”某氏,即指唐氏;某官,即指“同郡宗子”赵士程。刘克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唐氏改嫁给赵士程,赵士程与陆氏有婚姻关系。事实正是如此,陆游的姨母瀛国夫人唐氏乃吴越王钱俶的后人钱忱的嫡妻、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的儿媳,而陆游原配夫人唐氏的后夫赵士程乃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侄孙,亦即陆游的姨父钱忱的表侄行,恰与陆游为同一辈人(据陆游《渭南文集·跋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文》,王明清《挥后录》及《宋史·宗室世系 、宗室列传、公主列传 》等考定)。作为刘克庄的晚辈词人的周密很可能看到过刘克庄的记述或听到过这样的传闻,但他错会了刘克庄的意思,以致造成了千古讹传。本文不可能将所据考证材料一一列举出来,只把近年来有关学者、专家和我们考证的结果附录于此,仅供参考。
dengzi17 发表于 2010-9-23 14: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越长大,越不知道幸福是什么
拜仁◎lahm 发表于 2010-9-23 23: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上邪是谁说的吗?
那村的鸟儿 发表于 2010-9-26 17: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的我居然以为是近现代某某的手笔
慕尼黑小狮子 发表于 2010-9-27 12: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那叫卜算子~~很久以前就听闻长江头长江尾云云了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此相思意。

嗯 背下啦~~的确让人想到山楂树之恋 纯爱[s: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06:23 , Processed in 0.037451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