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一些收集的南京老照片(二)

[复制链接]
巴伐州州长 发表于 2010-12-29 14: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江南贡院的范围之大,由此片中可见一斑。
  远处的背景是紫金山山脉,右侧为东水关至通济门段城墙拐角,其中那较为清晰的城楼正为通济门,左侧与右侧只可见一点隐约突起的为朝阳门与正阳门的城门楼顶,具体方位可见下图标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钟亭:正好做个180度全景如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注意,南京所有内外城门之中并无“雨花台门”,此片中之门应该只是清末雨花台要塞的大门,这正好就是该门的另一面,门额上从右至左应是“雨花臺”三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扫叶楼是明末清初“金陵八大家”之一龚贤(1619-1689)的晚年居所,因其自扮僧状在楼前扫叶并画像记之而得名。
   龚贤在清军攻占南京后,悲愤出走,漂泊扬州、海安等地十余载,晚年回归南京,于1664年购置清凉山荒地半亩,建砖木结构二层小楼,栽花种竹,深居简出,不事权贵,以卖字教画为生,终老于此。
   原楼在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光绪十五年(1889)重建,1901年与1914年两度重修,之后在文革中又遭破坏,1979年10月修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今此楼已作为龚贤纪念馆开放,用于展示龚贤的诗文书画与当代一些名家的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熟知的马铃薯在南京城内种植的情景。
  土豆早在17世纪初期就已传入中国,但到19世纪40年代才在内地得到较大发展,因其喜冷凉,怕霜冻,忌炎热,所以直至20世纪中后期才在江浙等地大面积种植,所以此片应该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土豆种植影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枚照片中拍摄的是中山门北侧城壁,右侧的一条小路如今已被开扩为通往中山植物园的明陵路,原来光秃的城墙顶部如今已是植被茂盛,城墙下的林荫大道在夏天走过也会感觉非常凉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枚清末风景片背后标识拍摄的是美国领事馆,因之前未闻故特意查找佐证,可惜相关资料几乎没有。
   原来美国早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就在南京下关设立领事馆,首任领事马丁,但之后该领事馆何去何踪仍未清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角度的中华门照片比较少见,可以看见内瓮和城内景象。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通济门的瓮城,后来仔细比较后确定是中华门的,这可由下图看出,主要是通过瓮城直角和瓮城马道位置的不同加以区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此规模巨大的中华门城堡已经修建了600余年,但就在半个世纪前竟然差点被拆毁,下面的资料摘自《南京城墙志》P34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1954年《草案》的补充说明中,对中华门城墙的处理意见原文是:中华门瓮城位于中华门与雨花路之间,适足以妨碍城郊的交通,如将其拆除,辟为广场,栽以绿化,并将中华路、雨花路建成园林大道,则不仅可增加城市道路的艺术意义,且在中华路上即可直望到雨花台,更增加了城市的景色。
   以后,迫不及待的拆城派早早成立了中华门拆城工程处,下面的资料摘自《南京城墙志》P37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此,时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的朱偰和一批学者对保留中华门城堡做出了不懈努力,最后惊动中央文化部批示保留这一重要历史建筑,才使得如今的800万南京市民还可以有幸目睹这一雄伟壮观的明代古城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六朝松在如今东南大学的西北角,是继大礼堂后东大校园里最知名的风景之一,相传是1500多年前的六朝遗物,为梁武帝亲手所植,故此名。
  其实,它的真正身份是桧柏,并不是松,因为松和柏的外形非常相似,所以才常常被人叫混,再者“六朝松”已经被称呼数百年,如今也就不再改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张现在的照片借用自南京城市记忆论坛的好友所拍,可见古树的树皮已经斑驳开裂,树干内部已经死去,完全靠外面的树皮传输养分,为了支撑树冠,整个古树的两侧树枝被钢架左右支撑着,树心内部也为了防火防蛀而被掏空后又浇注了砂石填充,其他和老风景片上的模样没啥变化,真是可喜可贺。
  可以说这近百年是对古树伤害最大的,最后,用一部电视剧的歌词来唱出“六朝柏”的心声——“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拜仁之魂! 发表于 2010-12-29 15: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是鬼子,南京城肯定更漂亮
米库 发表于 2010-12-29 20: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都啊国都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0-12-30 12: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知的败类,竟然拆城墙
Frederrich 发表于 2011-1-3 15: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是座极富历史底蕴的城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 02:22 , Processed in 0.024084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