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德国建筑大师-奥托.施泰德勒(一)

[复制链接]
 楼主| yinaha 发表于 2004-1-8 15: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国建筑大师-奥托.施泰德勒

奥托.施泰德勒(Otto Steidle)是德国乃至欧洲著名的建筑师,他的建筑以其
独有的系统设计和空间设计的手法来体现,他设计的居住建筑在德国甚至欧洲
都尤为著名,并在现代建筑领域起着重要的代表作用。
  
奥托在德国有四个建筑师事务所,他曾是慕尼黑艺术学院院长并长期任建筑学教
授,同时还是柏林建筑艺术委员会委员和德国现代艺术家协会会员。他的建筑多
次被 德国和欧洲评为优秀建筑和优秀作品,1980年代初他与让.努维尔
(Jean Nouvel)等一起被 评为欧洲十大青年建筑师。
  
奥托还是一个大家庭的父亲,他拥有一个农场,包括大片的土地和森林。除了繁
忙的建筑设计、授课、出外做评委和大学讲座等工作外,他把其余的时间都 用
在和家人一道在农场土地耕作和森林养护等事情上了。
  
正是如此,奥托借助这么多各种各样不同性质的工作,使自己经常能够很好地调
整心态,能很清醒地从建筑设计创作过程中反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从不同的生
活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创作过程也成果。这不仅仅是他生活的哲学,也是他更好地
创作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奥托先生30多年来艺术创造力长盛不衰,每个年代都会
有不同的具有鲜明风格特点的建筑作品被 人们所称道,没有他这种心态是很难
做到的。

奥托.施泰德勒家的农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奥托.施泰德勒在建筑年会上发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奥托.施泰德勒在介绍建筑方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奥托.施泰德勒在精心设计建筑方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OUND]http://kalr.myrice.com/midi/robinhoodtheme.mid[/SOUND]</P>
<><b>成名之作
</b>奥托.施泰德勒1943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市郊农民家庭。父亲是农场主,家里有很多的耕地,他从小就与土地打交道,培养了他简朴、勤劳的性格。随着慕尼黑城市的发展,许多农场的耕地被市政征用而变成了城市用地,农场也就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由于这些变化,奥托便和他的组组开始了他们家族式的房地产业;在自家土地上盖房子然后销售。组组负责管理和销售,正在读高中的奥托与建筑师合作,负责从设计到现场施工,由此开始了他的建筑师生涯。等到奥托快完成他的建筑学学业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6-7个由自己设计并参与建造的作品了。同时,在1966年上大学的时候,奥托与另一建筑师合作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1969年奥托的毕业设计自定的题目是《构造而成的建筑空间如何适应可变的居住空间环境》,他试图找出一个适合未来的随着家庭发展变化所需的居住空间和模式。同年奥托把他的毕业设计在自家的土地上实施了,这就是著名的慕尼黑根特街13号住宅,三年后住宅群的第一期完成了,这在当时整个德国建筑业以及欧洲同行中反响很大,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可变空间设计和系统设计以及工业化住宅设计理念,成为了他以后独具的建筑设计特点和建筑风格,奥托也从此一举成名。

慕尼黑根特街13号住宅
</P>
<><b>建筑师事务所
</b>奥托.施泰德勒经过30多年的历程,他的建筑师事务所不断发展,设计的工程项目也由开始时以居住建筑为主,发展到后来的大型综合办公建筑,大型校园建筑、图书馆、商场、电影院、博物馆等,项目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多年来共完成了林林总总100多个项目。随着奥托的建筑理念和他的系统设计概念不断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他已经成为德国和欧洲著名的建筑大师。

奥托在德国有四个事务所,中心事务所设在慕尼黑,一共有20多个项目的设计工作,整个事务所里始终保持着他提倡的特有的工作方法,从设计前期到施工图设计都要花大部分的时间进行建筑窨以及体现建筑空间细部的设计,这些工作主要以草图和工作模型来进行反复地推敲,奥托一般早上一到事务所主马上投入工作,整个事务所共三层,等到他走到第三层把所有项目都逐个过目后,这一天就已经过去了。他在过目各项设计的同时,还经常帮建筑师改图或自己画草图,一起做工作模型以启发和发现建筑空间的感觉。为了每次能在20分钟内把项目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与奥托充分交流,事务所的建筑师之间都会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大量的分折草图,各种不同比列的工作模型 等。如果问题一时解决不了,他也会把事务所其他项目的技术骨干甚至业主或施工方请来一起“会诊”,直到
问题解决为止。


奥托.施泰德勒的事务所</P>
<><b>建筑师与设计师的区别
</b>德国的建筑与其自身的民族文化一样以务实著称,极少见到只追求形式,讲究排场的做法,简洁、功能主义的体现和新技术的体现是它们的主流。奥托.施泰德勒的建筑便充分体现了务实的观点,同时不十分强烈地表达了城市空间的概念。如他设计的慕尼黑“城市别墅”的项目,围绕怎样使设计的普通住宅小区与周围的别墅融为一体的问题,奥托提出了一个十分独到的新概念--城市别墅,他不仅设计出一个新的居住小区模式,还使整个城市空间十分融洽。又如慕尼黑盘茨根德大街的办公居住综合楼,既满足了办公和居住不同功能的要求,不解决了建筑物外在小河横穿的复杂地形上这一特殊环境功能的要求。同时,主个城市空间概念十分成功的例子。
  
奥托从一开始就探索并逐步使他的系统设计和空间设计的理念趋于成熟,他曾说过他是建筑师而不是设计师。有很多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只考虑建筑的外观和形式,没有多去设计建设本身的东西——空间,这样一来就跟包装设计,时装设计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他认为建筑师应该着重设计建筑本身的东西。
  

所谓系统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和规划工程中,重复或多次采用一种提炼出来的元素(如空间形态、模数比例、结构体系、门窗立面甚至建筑的细部等)贯穿整个设计,从而体现设计的构思,表达出建筑的形式和风格。比如,奥托.施泰勒所设计的慕尼黑根特街13号住宅(Genterstrasse 13),采用的是工业预制的梁柱体系。在这个体系上做的文章,贯穿了整个住宅设计,体现出建筑空间灵活多变,相互流通的设计构思。又如奥托所设计的乌尔姆大学(Ulm University),同样选择了一种木结构体系贯穿整个校园的设计。还有,奥托所设计的北京(Beijing Impression),他选用的是一种空间形态,包括空间模数比例关系--建筑物所围合的庭院,重复使用这一元素,并组合规划成一体,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建筑
形式和风格。
  
1980年代,奥托开始大胆地利用颜色是叙说建筑空间序列的手段。就像他所设计的乌尔姆工业大学一样,他共用了15种不同的颜色来表达多种不同的建筑空间序列。
  

奥托.施泰德勒由于和九三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项目,而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了北京。当大师对北京的现代建筑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对中国建筑师和业主们提出了他的祝愿:看了北京,觉得北京50年以来的现代建筑应分国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苏联模式;第二阶段是计划经济下的解困模式;第三阶段是美国,香港或欧洲的复制品;第四阶段将应该是中国自己的东西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19 13:44:01编辑过]
yinaha 发表于 2004-1-8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尼黑盘茨根德大街的办公居住综合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慕尼黑“城市别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乌尔姆大学(Ulm Universit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yinaha 发表于 2004-1-8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奥托。施泰德勒简历

1943 出生于德国慕尼黑
1962-1965 就读于慕尼黑城市建设学院
19651969 就读于慕尼黑艺术学院建筑系
1966 建立建筑师事物所—莫+斯泰德勒建筑师事物所
1969 建立自己独立的建筑师事物所—斯泰德勒建筑师事物所
1974 参与成立慕尼黑市政府的SEP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小组
1979-1981 卡塞尔综合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教授
1981-1990 柏林工业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教授
1986 组织塞斯堡国际艺术夏令学院建筑系
1991 美国MIT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客座教授
1991 慕尼黑艺术学院建筑专业教授
1991-1994 塞斯堡规委(艺委)委员
1992-1995 柏林规委(艺委)委员
1994-现在 柏林艺术家协会会员
1995-现在 慕尼黑艺术家协会会员
所获的的奖项(从1983年起)
被评为欧洲十大杰出青年建筑师 1983
德国城市规划奖 1993
项目:Kreuzgassen Viertel Nunberg 纽轮堡旧城改造
巴登-温德堡州最家建筑奖 1993
项目:Universitat Ulm 乌尔姆大学
“Hugo-Haring-Preis”德国艺术设计大奖
项目:Universitat Ulm 乌尔姆大学
Rheinland-Pfalz州建筑大奖 1995
项目:Wohnsiedlung Maiz-Lerchenberg 住宅区
德国城市规划大奖 1997
项目:Buro-und Wohngebaude”Wackerchemie”Munchen
办公、住宅综合楼群 慕尼黑
德国波恩地区最家建筑奖 1998
项目:T-Mobil Hauptverwarltung Bonn 德国电讯移动电话办公中心
德国城市规划大奖 1998
项目:Banhof Gelande Landshut
被评为德国当代最有影响的十大艺术家 1998
北京十大明星楼盘 2001
项目:北京印象

参与国际有影响的建筑展览
1994-1995 法兰西建筑研究院 巴黎
1996 Aedeo East展览中心 柏林
1998 建筑师中心 特雷斯顿、
2000 建筑艺术博物馆 奥斯堡
2000 第七届世界建筑大师展 威尼斯
2000 参加意大利第七届国际建筑大师展览
2000 被邀请参加巴黎2008申奥奥运中心规划十大世界建筑师之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19 13:47:00编辑过]
 楼主| yinaha 发表于 2004-1-8 1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作品介绍:

慕尼黑盘茨根德大街的办公居住综合楼(1992-1997)
该建筑位于慕尼黑市中心,对面是著名的英格兰公园,后靠市中心的老城区,有一条依莎河
的支流横穿地块,建筑师在规划中,把办公部分布置在靠主干道的一边,面对英格兰公园,
通过院落的围合把居住部分设计在朝南和十分安静的庭院里,整个建筑横跨支流小河上,
解决了在十分复杂困难的地形上规划办公和居住不同功能的问题。而且充分利用支流小河
为小区的庭院增添不少景观。在两种不同功能的建筑之间,建筑形式协调,过渡自然。在
办公区建筑靠主干道的立面形式上,建筑师设计了生态节能防噪音的双层立面,提高办公
环境的质量,此项目获得1998年度德国建筑与城市规划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8 16:48:35编辑过]
 楼主| yinaha 发表于 2004-1-8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维也纳阿斯珀恩皮罗藤街居住小区,奥地利(1987-1991)

小区是在维也纳城乡交接部的地区,奥托.施泰德勒和两位著名建筑师——奥地利的阿道夫.
克里施尼茨(Adolf  Krischanitz)及瑞士的赫尔佐格和德.梅龙(Herzog & de Meuron)
合作设计而建成的。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居住小区多以人为的组合和强硬的围合而形成小区空间。建筑师试图打破此种规划模式,探讨出一个新的居住小区规划模式和新的居住空间,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这个小区规划在欧洲建筑界起了很大的影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yinaha 发表于 2004-1-8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尼黑根特街13号住宅  (1969-197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yinaha 发表于 2004-1-8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卡赛尔“文献.都市展”住宅(1979-198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yinaha 发表于 2004-1-8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柏林吕德斯海姆广场上的国际交流中心 (1979-198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yinaha 发表于 2004-1-8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尼黑“城市别墅”住宅小区 (1981-198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yinaha 发表于 2004-1-9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柏林老人公寓

此建筑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柏林举行的国际住宅博览会上的展示工程,如何
使新的公寓部分与旧楼相结合是当时这个项目的重点。奥托施泰德勒在新和旧两
部分之间设计了一个6M-8M宽的带玻璃顶的公共交通空间,并且通过坡道、
电梯、走道等元素的有机设计,满足建筑功能对老人居住的要求,不仅调节了新
旧部分不同层高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居住的老人带来了相互交流和相互交往的
空间。   

建筑外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建筑内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0 18:31 , Processed in 0.029730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