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英德世纪对决藏惊天丑闻 西德队三将兴奋剂超标

[复制链接]
厄齐尔的老拳 发表于 2011-10-5 20: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现代足球的鼻祖,英格兰国家队仅仅只是在1966年夺得了一届世界杯的冠军,当时他们在决赛中战胜了西德队。然而据英国媒体《太阳报》昨晚报道,45年前的那场比赛竟然有三名西德队球员未能通过赛后的药检。
  近日,一封从国际足联医疗部门发掘的信件成为了焦点,信中内容确认有几名未署名的球员在测试违禁兴奋剂麻黄碱时超标。这个耸人听闻的结果竟然隐藏了长达45年,直到这封信被柏林洪堡大学的历史学家发现。
  昨晚,帮助英格兰队夺得1966年世界杯冠军的英雄乔治-科恩表示:“我感到十分的震惊,尽管我们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是我总是在想他们到底从哪里得到那么旺盛的精力!”

让我们一起回到1966年,那支由博比-摩尔率领的英格兰国家队,在温布利大球场以4-2的大比分战胜了西德队,赢得那届世界杯的桂冠。但输球的德国人一直对比赛中打入帽子戏法的杰夫-赫斯特耿耿于怀,日耳曼人认为赫斯特的第三粒进球有争议。
  当时踢后卫位置的乔治笑道:“也许这条消息(德国球员药检未通过)将令德国人不再质疑我们的第三个进球是否越过球门线。”他甚至嘲笑德国人没看到进球是受到了兴奋剂的副作用影响:“难怪他们没有看到足球越过球门线,原来他们在比赛中一直看到的是两个足球啊!谢天谢地,最后的比赛结果没有因为德国人而改变。咱们回头想想,假如德国人拿到了冠军,国际足联会怎样做?这件事竟然隐藏了如此之久!”
  1966年世界杯决赛是国际足联第一次进行药物检测,乔治回忆他的队友杰克-查尔顿“可能在赛后被要求提供一个样本进行药检,但我并没有被喊过去”。在这次药物测试之后,并没有一名德国球员因此遭到国际足联的禁赛处罚。
  这封信在1966年11月29日由国际足联医疗委员会主席马哈里奥-安德烈杰维奇,递交到当时的西德运动联合会主席马克思-丹茨手里。他说麻黄碱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药物使用,但是这种兴奋剂在那届世界杯药检禁用药物的清单之上。
  除了这次1966年的药检丑闻刚被英格兰媒体揭露,德国队还有其他不良的记录被媒体发现。1954年西德夺冠就是如此,当时明显处于劣势的他们,竟然在两球落后的情况下3-2逆转普斯卡什领衔的匈牙利队。
  据西班牙《阿斯报》报道,西德队能够在下半场逆转匈牙利依靠的竟是兴奋剂!知情者回忆,赛后门卫发现了西德队更衣室内的数个药瓶子,当时这些作为证据被上交给世界杯主办方后立即被封存。当时西德队医罗根表示,西德球员在半场休息时注射了一种含有维生素C的药物来加强耐力。不过,这个说法未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为1954年世界杯决赛后数名西德球员患上黄疸性肝炎,而布里奇和赫尔曼则死于肝癌!
  《阿斯报》继续披露,布里奇和赫尔曼得肝癌就是因为服用了兴奋剂。德国联邦体育科学研究院对当时封存的药罐子研究后,发现里面含有甲基苯丙胺和苯丙胺成份,这是一种刺激中枢神经的药物,它对肝脏的伤害非常大。
德国轰炸机 发表于 2011-10-5 20: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鸟媒V5。怎么不多多报道下世界杯决赛找来了和德国有仇的苏联边裁巴克拉莫夫当执法者。他还受到了英女王的嘉奖,也成为了阿塞拜疆国家民族英雄。

当年的苏联边裁巴克拉莫夫回忆到。“任何妄图推翻这一已盖棺定论的事实的企图,都是别有用心的。虽然说在进球的瞬间,我没有做出反应,但是当时我是在思考别的事情,在注视这个球射入德国人门框的瞬间,我想到的是我国人民在21年前,把德国法西斯赶出我国领土,从而最终夺取抗战胜利的那个时刻。我必须承认的是,我的眼框湿了,我先是抬手抹了一把眼泪,然后告诉朝我跑过来的瑞士主裁判迪耶斯特:这个球已经过了球门线了!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胜利了!”

正好欧预赛,阿塞拜疆和德国还是同组的。

欧洲杯预选赛第七轮 A组 阿塞拜疆-德国直播预告

时间:阿塞拜疆当地时间6月7日下午7点,北京时间6月8日凌晨1点
地点:巴库
球场:巴赫拉莫夫球场

阿塞拜疆国家队主场都是以这位边裁名字命名的,判定争议球有效成为国家民族英雄了




世界杯决赛争议进球,谁人盖棺-巴赫拉莫夫儿子揭示答案(译)

对多数人来说,巴赫拉莫夫只是边线上的那个“俄罗斯裁判”。但是在他的家乡阿塞拜疆,他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
1966年7月30日,世界杯决赛在温布利大球场打响。曾经二战中的老对手德国和英格兰狭路相逢,然而主角既不是超级秀贝肯鲍尔,也不是上演帽子戏法的赫斯特。比赛90分钟内,两队战成2比2。加时赛的第101分钟,赫斯特门前劲射,皮球击中门楣后又砸在球门线附近。当时助理裁判巴赫拉莫夫认定皮球已整体越过门线,瑞士主裁丁斯特便宣布此球有效…… "
  
新的世界冠军就这样诞生了,而“那个俄国的”争议裁判巴赫拉莫夫也在一夜之间闻名全球。事后多年,巴赫拉莫夫的儿子小巴赫拉莫夫回忆自己父亲时说:“那年我才13岁,父亲刚吹完世界杯刚回家,就和我谈起了这件事。当时所有街坊邻里都赶来祝贺他,那些画面至今记忆犹新。”
如果小巴赫拉莫夫看听了或者看了那场比赛的直播,他也一定不会忘记裁判判定进球有效后,西德队员是如何围攻自己的父亲的。不过好在德国人“拿得起,放得下”,“父亲跟我说赛后西德队队长席勒找到他,并以全队的名义向他做了道歉。”场上的不愉快就此烟消云散,不过场外围绕老巴赫拉莫夫那个判罚的争议其实才刚刚开始。
当时球到底越过门线没?”据小巴赫拉莫夫透露,父亲终其一生都从未对自己的当初的判罚产生过丝毫的怀疑。“不管他出现在哪里,总会被人们问起当时的情景。父亲的回答永远虽说国际足联力挺自家裁判判定进球有效,但是不买官方账的反对者也绝不在少数,对裁判的声讨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直到今天这场比赛已经过去四十多年,还是会不断有人在问,“都是,‘球确实越过门线碰到球网’,就像后来的科学证明的那样。”
1966年世界杯决赛把老巴赫拉莫夫推向了风口浪尖,虽然饱受争议,但是也不得不说是一战成名,甚至被誉为阿塞拜疆的民族英雄。“往后的日子里,父亲不止一次因为那次勇敢的判罚受到嘉奖,其中也包括英国女王。父亲也继续收到国际足联和欧足联的中用。1970年,他继续执法墨西哥世界杯。1972年,他参与了联盟杯决赛的执法。同年父亲还远赴阿根廷,去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世俱杯决赛。当然,在此期间他也还在吹欧洲杯和世界杯预选赛的比赛。”
老巴赫勒莫夫走遍全球,让全世界都认识了阿塞拜疆。为了纪念老巴赫拉莫夫,阿塞拜疆人将全国最大的球场以他的名字命名,并于2004年在球场前竖起了一座他的雕像。小巴赫拉莫夫也是对父亲顶礼膜拜,在雕像的落成典礼上他说:“像我父亲这样的人,绝对是百年一遇啊。”不仅如此,阿塞拜疆人对于老巴赫拉莫夫的崇拜还延伸到了电影艺术领域。小巴赫拉莫夫说,电视台曾做过好多他关于他父亲的节目,有人甚至还拍了一部关于他父亲的纪录片。
虽说成了超级名人,但是据小巴赫拉莫夫透露,父亲的日常生活却并未发生太大改变。他对足球的热爱和工作的执着更是从未改变。“除了吹比赛当裁判,父亲还在大学里当体育老师,他希望借此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给下一代。父亲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每次吹比赛前他要做很充足的准备。球鞋和其他东西总是干干净净,父亲永远是随时准备着。”不过老巴赫勒莫夫并非什么工作狂,“他是一个好父亲,一个慈爱爷爷。他回家总会带一些小玩意,他爱他的小孙子们胜过一切。他还给最大的那个起了和自己一样的名字,托菲克。”
老巴赫拉莫夫最后一次谈起1966年,是在他临终前。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对自己的判罚如此深信不疑。老巴赫拉莫夫答曰:“斯大林格勒。”对此,小巴赫拉莫夫解释道:“在斯大林格勒打响的战役远近闻名,苏联红军重创德国人,整个二战的进程在此之后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父亲之所以这么回答,是因为1966年的那球越过门线就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一样,是铁一般的事实。这是我父亲,托菲克-巴赫拉莫夫作出的最客观,最诚实,最正确也是最职业的一次判罚。”
安联の雨 发表于 2011-10-5 20: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下德黒\要得瑟了
azhzh 发表于 2011-10-5 21: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德迷要哭了
霸气才是底蕴 发表于 2011-10-5 21: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都成为了历史了,我们还是展示新的未来,至少最近德国队对英格兰球还是有绝对优势[s:37]
deislack 发表于 2011-10-5 21: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54决赛阵容里没布里奇和赫尔曼这两个人啊。难道是莱布里希和柯赫迈尔?
拜仁主义 发表于 2011-10-5 21: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久前的消息了……怎么又拿出来炒了……
ych 发表于 2011-10-5 22: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媒体的报道?基本就是夸大事实加造谣生事
杀光英国狗,屠尽英国猪,喝干英国血,淫遍英国女!
德意志米兰之剑 发表于 2011-10-5 22: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s:86] 德黑们sb
deiska 发表于 2011-10-6 01: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蝇沟烂上次拿冠军 是什么时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8 10:27 , Processed in 0.035999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