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世界足坛十大怪才

[复制链接]
benares 发表于 2004-3-31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seeler1970 发表于 2004-3-31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球王李惠堂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 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发凡。他以顽强的拼搏,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

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四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
居住。由于刻苦锻炼,使他的身体日见壮实,脚力过人。十岁左右,他返回 香港,和后来一起成为足坛名 将结下了“足球缘”,十七岁便成为香港南华队的一名队员。到二十岁那年, 他到了上海。由于李惠堂球艺出众,二十二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在上海组织乐华 足球队,战绩显赫。“万国足球赛”在上海举行时,24岁的李惠堂被评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名。

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锋。尤以过人射门和跌射誉冠足坛。他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往 往使守门员反应不及而目送球儿直飞网底。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 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比0 大胜。在此役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 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 倒跪在地
下。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原作亡国奴,遂于1941年以借名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与家乡同人组建五 华足球队。1942年,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比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集香港甲组高手,以“航 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 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李惠堂41岁“挂靴”退伍,足坛生涯长达25年。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 章。曾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 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得意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 据统计他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
liushuai908 发表于 2004-3-31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CRUZ1900 发表于 2004-3-31 2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exiaomark在2004-3-31 0:45: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benares在2004-3-17 11:10:00的发言:
可惜中国再没有第二个李惠堂了...

94
[/quote]

9494
southfire 发表于 2004-4-1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认为李惠堂 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级别的球星。可惜中国好久没有李惠堂们了。也许下一个李惠堂要出现在几百年后。
windicy 发表于 2004-4-2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李惠堂 的照片
贴一个出来
CAT-OLIVER 发表于 2004-4-2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惠堂……以前有听说过……还有另一个中国天才,因为文革而丧失了前途,不知他叫什么名字?
林梓枫 发表于 2004-4-2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xnp1113在2004-3-18 2:19:00的发言:
好帖子!推荐给C5的掏破坛吧~<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9.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9.gif\" />

哈哈~好建议~还长中国人志气呢!
seeler1970 发表于 2004-4-2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惠堂在解放前是上海复旦大学的体育部主任,也是中国队参加1936年奥运会上的队长。在解放前,李惠堂是一个相当于“霍元甲”的人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40年3月10日,复旦 大学足球队(名誉教练为 亚洲球王李惠堂)在川东 师范学校(今重庆市文化 宫)参加与援抗战前线劳 军募捐义赛后的留影。 前排左二为中锋曹越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2 17:37:13编辑过]
林梓枫 发表于 2004-4-2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球王”李惠堂祖籍广东五华,1905年出生于香港,身高1.80米,司职前锋。他从小酷爱足球运动,天资聪颖,求学与训练两不误。1921年考入开展足球运动甚广的皇仁书院。1922年入选南华足球队甲组,开始足球生涯。
  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年、1925年、1930年、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在第七届远东运动会后被评为“亚洲球王”而名扬海内外。1936年,作为中国队队长参加了第11届奥运会足球赛。
  1925年,加入上海乐群足球队,1926年在上海组建中华足球队并任队长,同年率队参加上海当时第一流水平的史考托杯足球赛,击败由外国人组成的腊克斯队,首开华人足球队战胜外国人球队的纪录。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任队长。
  1936年当选为亚洲足球协会副会长。1937年左胫骨被踢成骨折。1938年重返球场参加为抗日救灾举行的义赛。1941年拒绝为日伪表演而从香港返回广东家乡。
  李惠堂技术全面,球艺十分精湛,奔跑快速,身材高大,在球场上犹如鹤立鸡群。传球意识一流,头球摆渡、短传与长传都非常到位。控球出色,盘球过人轻而易举,善于强行突破。射门的功夫深厚,起脚快,脚法好,脚头硬,更有依人卧射的绝招。在其25年的足球生涯中,共入1260个球。
  1947年后从事教练、裁判员工作。1948年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4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国台北队夺得第2届、第3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54年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中国在世界足坛获得最高职务者的人。
  李惠堂学识不浅,著有《球圃菜根录》、《足球经》、《足球规律诠释》、《足球登龙术》、《我与足球》等。
  李惠堂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位“球王”,值得我们炎黄子孙为之骄傲、自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0 00:04 , Processed in 0.025338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