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转载:再论华国锋的功过是非

[复制链接]
阿水 发表于 2012-12-12 20: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 华国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再论华国锋的功过是非
     【作者 陆锦泉 】
     (二 )
     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他临危授命担当党政军一把手。这一年里,中国人遇到了五千年历史中,难有的大地震。一月,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也因病医治无效逝世。六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红军之父,朱总司令。也驾鹤西去。九月,在失去毛主席两只臂膀的危难之机。一代天骄,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又离开人间。华国锋就在这山崩地裂,天昏地暗中,失去国家主心骨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以他的大无畏英雄气慨,领导全国人民同天斗,同地斗,也要同各种分裂党的人斗。这是何等的气吞山河,何等的惊心动魄呀!我们都是毛泽东时代走过来的人,我们拍拍自已的良心,华国锋,有啥对不起咱中国人?我们有啥理由,去否定他的英明领袖的光荣称号?他要我们继承毛主席的遗志,高举毛主席的旗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错在哪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华国锋,不愧是毛主席的好学生,也不愧为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中国人为他的存在而骄傲!
     在批判¨两个凡是ˇ的时候,据讲,华国锋是多么的不服呀。他万万想不到,自己一生追随毛主席,追求共产主义,竟落下一个所谓的¨罪名¨。难道在共产党内,因为坚决执行最高统帅的命令,还被扣上¨两个凡是¨的帽子?天下有这么咄咄怪事,岂不是欲置于人于死地,何患无词吗?天知道,跟毛主席走,听毛主席话,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还能形成一个所谓的错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也为了洗滁强加在他头上的不白之词。他不能沉默,更不能被人任意宰割。他为了坚持真理,在争论中,他进行了英勇而顽强的反击。他有时泪洒会场,有时陈词激昂,有时不得不委屈求全。争辨会、讨论会,民主生话会,则变成了批斗会。他变成了批斗的对象,在生不如死的状态下,他不得不拂袖而去。有时义愤填膺,拍案而去。可寡不敌众的局面,他竟有千张口,也难申辨自己胸中的冤屈。
     但他深信一个共产党员,应当襟怀坦白,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利益改正错的。回想那场面,是何等悲壮!又是何等的残酷呀,这就是华被逼下野前的一幕前奏。要知道在文革中吃过毛主席亏的人,曾经受过冲击的人,一旦得势, 那个决心,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心中的所有仇恨,一古恼儿发在华的身上。这火,象地下的火冲腾。这恨,象发泄的洪涛猛兽。作为一代老实巴交的后主,他怎能应付群臣的反对呢?他万万想不到,毛主席的尸骨未寒。自己却因为临危受权,而受到如此的冲击和屈辱。这理和谁去讲呢?这苦水,向谁倒呢?假如毛主席在世,有谁敢动他半根亳毛?还不是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如今客去茶凉,身不由己了。他可没有毛主席的气魄,更没有毛主席的雄才胆略。在血风腥雨中,毛主席会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在群起而攻之的情况下,他更没有毛主席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大将风度。他的软弱无能,决定了他的后期下野的命运。
     毛主席熟读兵书,深知宫庭斗争的历史。而华国锋的知识浅薄,他岂能压得住刚刚接手的阵脚。天真烂谩的老实厚道的个性,使他变成老练对手的枪手。如果他能象毛主席遇事不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话,他决然不会受骗上当。但是华国锋深知:有时真理,还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凭了这种优柔寡断的书生气,他哪是老手们的对手?单凭温良恭俭让,岂能坚持真理?毛主席讲: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革命是一种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革命的行动。凭着他的软弱极力抗争,能扭转乾坤吗?他的据理力争,不但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相反遭来狂风暴雨般的批判和斗争。除了给自已带来祸根外,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非但华没有得到解脱,就连汪东兴、陈锡联、纪登奎、吴德等一班人,也跟着他,深受其害。他们幼稚可笑的争辨,非但没有感动上帝,相反一个个¨凡是派¨,都相继落马。那帮人为了泄愤,甚至将毛主席和他一齐拉出来批。可见乌云压城欲堕的严峻形势。正验了一句老话,一朝君子,一朝臣。党内斗争的结局,也是如此。华的昏庸,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曾经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的贴身老臣。这是多可怕的史实呀!
     到后来的批斗会,据讲,是不许华国锋辩解的。某在文革最早的“打倒阎王店”中挨整的老干部,甚至指着华国锋的鼻子骂。一个批判教育帮肋的生活会,竟然变成反攻倒算的斗争会。作为一个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领袖,竟然变得如此尴尬和狼狈不堪,可以讲当世无双。可见华国锋的姿态和思想境界,是多么的高尚和宽厚。据讲,徐向前等老帅,实在看不下去。竟站出来打圆场,说了句“不要欺人太甚”这才总算解了围。为了顾全大局,更为了大好河山,不在争斗中消失,他不得不用沉默,进行抗争。如果他动用手中的党政军的大权,用枪杆子来说活的话,有另一派人能如此嚣张吗?如果华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大搞一番,中国就可能天下大乱。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稳定局面。
     回忆这些内幕细节,有谁能知道华的内心痛苦呢?可他的默默抗争,默默忍受精神上的残酷折磨。他相信毛主席的话: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的眼腈,是雪亮的。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历史迟早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说法。这种愚眯无知的奢想,能感动对手们的老谋深算吗?他用温良恭俭让,用仁慈宽厚,用忍耐委屈求全,去乞求老臣们的宽恕和同情,这是不可能的!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晚了。宫庭中的权力之斗,没有丰富渊博的历史知识,岂能摆布自已的位置?毛主席能一统天下,他就有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渊博斗争学问。而华的惨败,正是缺泛主席的这一学问。
     尽管如此的退却让步,抚手称臣,但他招来的,并不没有维住好自己¨英明¨领袖的¨皇¨位。仍是“从未 积极检讨自己的错误”。而被解甲归田,马回南山。毛主席常引用古语:名为山中狼,得志更猖狂。右冀势力的重新茁起,使凡是派们遭到空前的尴尬狼狈。他们的所作所为,正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正是自己阶级斗争观念薄弱,而导致的结果。对这种欺人太甚的做法,华国锋本可迎头痛击,但他拉不开情面,他没有毛主席的雄才大略,更缺泛毛的铁手腕。所以他也只能默默的忍受。他的幼稚无能的作为,不但害了自已,更害了他身后亿万老百姓。这他可能没想到,这举一反三的危害结果。明君和昏君的区别,就在于此。毛主席曾多次用典故,教育自已身旁的人。可华连半句也没听进去。他一再告诚大家: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可华却我行我素,从中可以看出,华国锋并不是毛主席的好学生。毛主席历来主张: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要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可华则死搬教条,忽略路线斗争的实质。他的死搬僵硬的教条主义,不但害了自已,更害了党。他的功过对分,笔者认为,还是便宜了他。
     如果用¨卧薪尝胆¨,放在他身上,一点不过份。这完全究由自负,而造成的。这也叫,失一足,千古恨。华国锋没有灵活运用毛泽东思想。过高估计了自已的存在,而忽视了潜在的右的方面的能耐。他错误的认为,只要排除了四人帮左的势力,他就可以高忱无忧了。其实左和右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正象毛主席讲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路线斗争中,不存在调和折衷。只要两派存在,阶级斗争就不会停止。路线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而华表面上承认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而实体斗争中,他却放弃了这个纲。他的抓纲治国方针,在他的昏庸作为下,则倒向他的对手。他企图借用右的势力,来巩固他的龙位,实质,这天真而幼稚的想法。正是毛主席一贯批评的机会主义,而华则偏偏犯了犯了这大岂。可见,华的昏庸无能,不但贻误了国家,也贻了他自已。
     右的势力在毛的执政期,实质,是处于潜伏期。因为他们深知老头子的利害,他们不能不伪装山中狼的面目。在主席健在时,他们默默忍受老头子的运动折磨。正象一首诗写的:留得子胥豪情在,三年定报楚王仇。毛主席要人们牢记: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这根弦不能松。就是他老人家看到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可华就断了这根弦,而成为毛路线的牺牲品。毛常念这个紧箍咒,就是怕中国政权丧失在接班人手里,而短短几年的现实,已证验了毛主席的英明预见。华国锋的失策,也是毛主席在钦定林彪为接班人后的一次失误。林彪事件的暴发,使毛受到巨大的精神打击。在启用华为接班人中,毛也是无奈的选择。一个没有实权的隔代官员,也想管理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谈何容易?
     老头子一死,右边的人,他们就认为:三年归报楚王仇的时机,己经成熟。他们的久伏仇恨,就象火山一样爆发。而华在打倒四人帮后,他妄图凭借右的势力,来支撑他的天下。实质,他打错了如意算盘。右冀势力岂能服服贴贴听从华的调遣?他们早就恨透了毛主席。因为毛在朝时,右冀人马受尽了排挤打击。不但他们走资本主义的图谋不能实现,而且他们的仕途,也时时发生危机。每次毛发动的政治运动,他们都惶惶不可终日。要变天的欲望,使他们整整被压了几十年。这新仇旧恨,能给华国锋有好果子吃吗?毛主席正是看到这局面,才提出:阶级斗争是个纲,纲举目张。而毛钦点华,正是要他擦亮眼睛,站稳脚跟。可华却缺少阶级斗争的意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却采取患得患失的左右摇摆。他虽忠于毛,但未能忠到实处。他企图依靠右冀稳定政局,事实上他的做法,正是引狼入室。亲者痛,仇者快。说穿了,华国锋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位可悲的人物,也是中共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
     华抛出的两个¨凡是¨,表面上是忠毛的,实际他出卖了毛的灵魂。毛主席讲: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路线斗争中,分清敌我是非常重要的。毛一再告诫后人:僧是愚民犹可训,妖为鬼惑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他对党内的右冀势力,从不手软。他认为对敌人的仁慈和手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而华则表现了对右的仁慈和纵容。带来了农夫与蛇的悲剧。华的姑息养奸,带来右势力的得寸进尺。右冀人们反毛的心腹之患。就在于除掉华。他们要变天,要改变中国的体制,他们将宫庭政变,作为反华国锋的主要手段。八九年的六、四事件,正是右冀之间斗争的又一争权夺利。邓小平感到时局的危机,不得不搬出毛主席这个钟馗。他讲的: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才平息了亲洋派的骚动。中国向何处去?一直成为中国人的心病。
     历史的灵活写法,真令人唏嘘。华国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的身影和形象,几乎从中国人的印象中消失。人们也再看不到他的英明领袖像了,更听不到他的家乡音。。人的核心,是在长期群众斗争中形成的。靠任何人的吹捧,抬举,也形成不了核心。虽然毛主席钦点了华,但是华自已的举动,却毁掉了这个十三亿人口中,他的核心。人们的猜测华的消声匿迹,猜测他的去向。可封锁的信息,使人们都无从听到他的去向。华国锋毕竞是中共史上的一位大人物。也是中国转向改革开放的过渡领导人。年轻人可能将他遗忘,但我们跨过两个时代的人,怎能忘记这位英明¨领袖¨呢?
     据讲,每年9月9日,毛主席祭日。华国锋总要一大早,就率家人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祭拜,。以之寄托自己对毛主席的无限哀思。毛主席对他恩重如山,他对毛主席忠心不二。这种哀思,也是华国锋良心的表达。从深层次的讲,这也是他对毛主席的忏悔。因为毛主席常常讲:人贵有自知之明。他的下野,解甲归田、卧薪尝胆,他的心情是多么的凄凉,多么的痛苦呀!他辜负了毛主席的期望,辜负中国人民的期望。这种吴王勾践的尝苦滋味,除了华本身之外,又有谁能知道呢?政冶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古代帝王为了夺皇位,甚至父子,亲兄弟也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何况共产党肉,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呢?能留下性命,也算不幸之中的大幸。四人帮的公开审判,对他是何等的触动呀!毛主席在世时,经常引故教育大家。可到了最后,自已却忘了切肤的痛苦。越想这些华能说什么呢?世界上可没有后悔药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辛酸的泪水,也只能默默的噎下肚。
 楼主| 阿水 发表于 2012-12-12 20: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华国锋功过是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1-08-22 12:53:4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转载

标签: 杂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1年,华国锋80岁留影
30年前 [size=+0]华国锋主席 的画像
    自古有云:胜者王侯败者寇,虽不尽然,但大抵如此。历史,总以成败论英雄。
  时势造英雄。从古至今,走上历史舞台的英雄固然可敬,但没有走上历史舞台,以至于在历史舞台昙花一现的英雄同样可敬。
  时光倒流三十年,叱咤风云的华国锋在中国政坛,甚至世界各国是何等名声显赫。然而三十年后,华国锋的名字在国人中却沉寂无闻,想必当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能记起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代君王。没有人再记得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紧紧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办事,我放心”……
  每年的毛泽东诞辰日或忌日,全国各地数万名群众来到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人群中总有一位不同寻常的客人,他就是前中共领导人华国锋。华国锋的从政经历很短,但是给世人的震撼却十分弥远。在此让我们看一下他的简历:
  据史料记载,华国锋:原名苏铸,1921年出生于山西省交城县,受过中等教育。1938年,年仅17岁的华国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同年
  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华国锋任山西交城县工、农、青、妇、武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后任中共山西交城县委书记。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中共山西阳曲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解放战争期间,华国锋随军南下。1949年8月,任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1952年,调任毛泽东的家乡湘潭县县委书记。1954年,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
  1955年夏,毛泽东第一次注意到了华国锋的名字。1955年7月,毛泽东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华国锋在学习了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后,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写出了《克服右倾思想,积极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充分研究农村各阶层的动态》、《在合作化运动中必须坚决依靠贫农》等三篇文章,这些带有浓郁湘潭乡土气息的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兴趣,并记下了华国锋这个名字。1955年秋,毛泽东回到湖南视察,在长沙第一次接见了担任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面相忠厚的华国锋给毛泽东留下了老实厚道、忠诚可信的印象。1955年10月,毛泽东破例邀请华国锋列席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并让华国锋在全会上介绍了湘潭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
  1959年6月下旬,毛泽东回到湖南,在长沙约见了已经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长兼省委文教办主任的华国锋,并提出要回韶山家乡看看。华国锋立即作出安排并陪同毛泽东到韶山。华国锋在向毛泽东汇报农村形势时,没有唱高调,而是实事求是地说:“田瘦了,牛瘦了,人瘦了。产量不可能那么高了。”那时,华国锋主管的工作已经和农业问题没有关系了,但他还是讲了自己的观点。同年7月,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问题牵连到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中央迅速调湖北省委书记张平化接任周小舟,毛泽东亲自提名华国锋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
  1964年7月1日,韶山毛泽东陈列馆也破土动工。华国锋主持奠基,尔后,他调动全省一切力量支援这项工程建设。10月1日,韶山毛泽东陈列馆落成开馆,从动工到落成,仅用一百天。陈列馆开馆后,收集到了毛泽东弟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的照片。华国锋马上将照片亲自送到北京,请毛泽东过目。毛泽东仔细地辨认,认为很可靠,他还询问了照片的来历。显然,毛泽东很高兴,他在照片的背面批了两句话:原件退还,洗一套送我。华国锋回到湖南后,对韶山毛泽东陈列馆馆长马玉卿说:这是无价之宝。你们赶快将照片洗出来,送一套给毛主席。不久,华国锋带着冲洗出来的照片再上北京,将照片亲自交到毛泽东手中。
  1965年,中共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华国锋担任工程总指挥,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修建干渠长达240公里的韶山灌区工程。华国锋调集十万民工,引涟水灌溉一百多万亩农田,新造农田六千八百亩。
  1968年4月8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华国锋担任了革委会副主任。1969年4月,华国锋在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0年2 月,新的湖南省委成立,华国锋任省委第一书记。8月23日,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毛泽东亲自提名调华国锋到中央工作,同时继续兼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政治委员和湖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2月18日,毛泽东在北京接见斯诺,讲话中谈到了华国锋。毛泽东说:湖南省的人物也出来几个了。第一个是湖南省委现在的第一书记华国锋,是老班子里人。斯诺回去以后,写了一篇记述在北京与毛泽东谈话情况的文章,发表在美国《生活》杂志上,其中也提到了华国锋的名字。华国锋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国际上。



smzjh 发表于 2012-12-12 20: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阿水 发表于 2012-12-12 20: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晚年生活
在这个绿意盎然的院子里,韩芝俊每天五六点钟就起床,先是在菜园里劳作,半个多小时后把[size=+0]华国锋叫醒。华国锋醒来后,会在院子里走一圈,或者在屋子里坐一坐,就到了早饭时间。
据王苏佳介绍,华国锋的早餐以牛奶为主,有时会加个鸡蛋羹,但他一直习惯在牛奶里放一勺或半勺咖啡。主食有时吃点烤馒头片,或者油分较少的麻花,花卷、馒头也会吃一点。菜则以圆白菜为主,或者炒洋葱。华国锋的牙口很好,馒头片喜欢吃烤得很硬的那种。
吃完早饭,华国锋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看报上。报纸的种类很多,不仅有党报,还有都市类报纸。华国锋看报纸很痴迷,“有时候叫他吃饭,都叫不走他。”王苏佳说。
午饭以面条为主。据跟随华国锋20多年的厨师谢师傅介绍,山西的那些面食像莜面、猫耳朵、刀削面,华国锋都爱吃,还喜欢吃羊肉臊子——出生在山西省交城县的华国锋,一辈子都在吃家乡的面食。
午饭过后,华国锋一般要午休到下午4点。如果身体允许,他有时会见一到两拨客人,客人来自全国各地,有山西的老乡,有湖南的老部下,有同时代朋友的后代,还有党和国家的现任领导人。
晚饭则很简单,喝点粥,吃点饭,有时吃个烧饼。粥以二米粥和南瓜粥居多。
王苏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华国锋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华国锋原名苏铸,1938年参加革命时改名华国锋,取意于“中华抗日救国先锋队”。他的子女都不姓华,而姓苏。大儿子苏华,原在空军某部,现已退休;二儿子苏斌,是北京卫戍区干部,也已退休;大女儿苏玲,在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任党委常委、工会主席,今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二女儿苏莉,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被安排担任华国锋的生活秘书。
苏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毛泽东、胡耀邦的后人,还有刘少奇的后人,都与华家保持着经常的联系——8月22日,在北京305医院华国锋的悼念现场,记者见到了刘少奇的儿子刘源。在灵堂内,摆放着叶剑英、李先念、杨尚昆等前中共高层领导的家人送的花圈。
国家领导人的到访则以慰问居多,有时候也会通报一些人事安排。苏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华国锋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干得好!”并且能说出一些具体的事情。
这些到访的客人,事先要跟华国锋的秘书曹万贵约好。曹万贵是华家名副其实的大总管,今年66岁,从1968年华国锋还在湖南任职时就开始跟随华国锋,到今年已经整整40年。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对于这个一生服务的老上级,他只说了一句话:“他胸怀很宽广。”
“他还一直想看奥运。”王苏佳说到这儿有些伤感。今年8月1日曾出院回家时,家人以为能了了他这个心愿,但只在家待了两天,就因为病情再度恶化又进了医院。跟随华国锋8年的司机朱春华清楚地记得,8月2日奥运彩排给他票时,他说:“我老了,不去了,你们去吧。”
这一次住院,华国锋就再也没能离开医院的421病房。
“他还要求我们做个节俭的人”
除了散步和练气功,练字是华国锋后来发展的一个锻炼项目。
苏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他父亲近些年潜心练字,技艺大有长进,跟一些书画名家也多有切磋。启功对华国锋的字曾给过很高的评价。华国锋有时会参加一些小型笔会,家中的老照片曾经留下他与李铁梁、姚俊卿等书画名家切磋技艺的场景。
在华国锋政治上如日中天的1970年代中后期,华国锋的题字曾经获得广泛赞誉。引退后,他的墨迹也渐渐消弭,只留下“毛主席纪念堂”几个字,像是在折射历史。
近些年,华国锋的题字又常能见到。在一些风景名胜,如湖南张家界、陕西华山和山西壶口,都能看到华国锋的墨迹。行内人评价华国锋的字为“浑然大气、骨力尽现”,他在85岁时写的“清静”二字,见过的人评价为大气、从容、很见功夫,如今高悬在华家会客室中央。
有人练字意在静心,但华国锋似乎一直很平静。接近他的人说他比较能想得开,还用一个故事加以诠释:华国锋刚退下来时,有一段时间因心脏病住在北京医院,当时《少林寺》刚开始热映,医护人员也心神不定,有人将此事告诉了华国锋。华国锋把这个片子调到医院来放。医生劝他别看,说里面打斗很凶,对心脏病无益。“勿忧,我知其戏均假。”华国锋说。
他的话题从不涉及国内政治。苏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一有人在他面前说起这些,他就摆手不听——直到去世,华国锋脑子都非常清楚,王苏佳说,姥爷从来没有叫错过人名字。厨师谢师傅则对华国锋的记忆力印象深刻,他说有些以前来的人,家人和他们都记不得了,华国锋还记得很清楚。
对于子女,华国锋一般不会严厉批评,但会要求他们好好努力,除了时时鞭策,“他还要求我们做个节俭的人,”王苏佳说。
几个子女,既无出国的,也无经商的,本本分分,普普通通。大儿子苏华住在单位分配的房子里,同事对他的评价是:“很朴素,没有架子,与同事关系很好。”
华家的客厅很高很大,足有七八十平方米,中间摆着一圈沙发。客厅的布局与毛泽东的书房一样,在客厅的南面,有七八个书柜一字排开,右边是马、恩全集,左边则是一些线装的古书。书柜上的书摆放得非常整齐,上面还有一只会报时的小闹钟。
华国锋平时很少出门,不便可能是原因之一。有一年,他戴着口罩去地坛看庙会,还是被人认出,群众拥挤围观,周围的治安人员赶忙阻拦,有群众还拿出相机拍照,华国锋的口罩也被挤掉,他急忙坐车离去。
还有一次,华国锋夜里去王府井,被一些工厂的工人发现,问:“是华主席吗?”华国锋说:“我不是。”又说:“天已经晚了,快回去休息,明天还要上班。”
但一年中有两天,华国锋是一定要出去的。一是毛泽东的诞辰:12月26日,另一天是毛泽东的忌 很多人认为,华国锋辞职缘由是:阻挠邓小平复出。实际并非如此,实际上华国锋的本意是让邓小平出来工作要“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而且9个月后,他在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的工作。因此在此问题上,可以看出华国锋是有长远考虑的。
  华国锋,这是一个在中共党史上永远抹不掉的名字,他是结束文革灾难,承前启后,最终导致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关键历史人物。许多党史专家把华国锋称为“过渡人物”,有意无意地忽视华国锋的历史作用,他们似乎不愿意正视这样一个事实:1976年,中国仍处于对毛泽东有着巨大个人迷信的年代,毛泽东刚刚去世之后,没有人敢轻言把毛泽东的夫人江青抓起来。最终,还是当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下定了决心,才有了粉碎“四人帮”。以后,许多有关中共党史的文章和书籍把叶剑英说成是粉碎“四人帮”的第一功臣,这大概有失偏颇。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当时的党中央第一把手华国锋首肯,没有当时只听华国锋话的8341部队总管汪东兴的配合,叶剑英要想一下子把“四人帮”都抓起来,连五成的胜算都没有,以叶剑英的谨慎,他是不会贸然行动的。时间拖下来,党内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很难讲江青等人就没有机会进一步控制党政大权,加之军队也并不是叶剑英能够“一手遮天”的,已经投靠“四人帮”的军队高级干部的和准备投靠“四人帮”的军队干部也是大有人在,此种形势下,鹿死谁手,孰是难料。如果我们以这样一个角度去看待粉碎“四人帮”,华国锋应是第一功臣。然而,笔者要谈的是另一个历史真相:华国锋实在是让江青给“逼反”的。对于这一点,不知为何,鲜为中共党史专家提起。

 楼主| 阿水 发表于 2012-12-12 20: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也是许多人曾关心的问题,就是华国锋的身世,这一直是个谜,有人传言其是华国锋是毛泽东的长子,自70、80年代以来,流传的版本不少,真真假假。某杂志的文章说,毛主席临终前,咽喉已经麻木,完全不能吞咽食物和液体,必须下胃管才能保证有必要的营养和水份。但毛本人不同意下胃管。为了说服毛,当时决定由张春桥、王洪文、汪东兴、华国锋四人先试一下。当时,华国锋不假思索马上表态愿先试。文章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毛病危时,动了真感情的只有华国锋一人。”毛逝世后,华国锋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天安门前建立毛泽东纪念堂,文章说,这恐怕也是父子情深的缘故吧!2002年12月26日,华国锋曾和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以及毛生前的机要秘书张玉凤,一同到毛泽东纪念堂,为毛泽东做冥寿。华国锋在所献花圈的挽带上,还写上了“忠实的儿子国锋敬挽” 的字样。但当日下午,这个花圈就被纪念堂的工作人员撤走了。在历史学家看来,政治人物不过是其政治理念、业绩的符号和标记。政治人物在位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和关注往往是由人及事;而在他离任后,人们的议论则往往是由事及人。华国锋作为毛泽东时代的最后一个政治音符,已在中国政治旋律中消声,他集喜剧和悲剧于一身的经历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遐想……
北京市西皇城根经委9号院,葡萄架依然繁茂,却再等不来热爱它的主人。
8月20日12时50分,前国家领导人[size=+0]华国锋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7岁。一位在华国锋身边工作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位老人今年住了3次院,先是肾衰,而后主要是心脏的病症,去世的时候,胸部全是积液。
从1981年6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算起,华国锋度过了27年远离公众视野的生活。其间虽4次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但其象征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实质意义。位于西皇城根的这个9号大院,更多的时候充盈着平静而规律的生活气息。
与葡萄的约会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曾在1988年4月份拜访过华家,华国锋的妻舅向记者透露:早在[size=+0]1983年,华国锋就到北京郊区找了几个葡萄园,学习如何种植和管理葡萄。
华国锋的外孙女王苏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那些种果树比较好的地方,比如香山、植物园,他们的工作人员有时也会跟华国锋切磋一些果树种植方面的经验,包括葡萄。
记者在1988年拜访华家时,就看到院子里有两个很大的葡萄架。老人告诉记者,在最多的时候,这里种着五六十个葡萄品种。到了收获的季节,不仅全家人共享,还要送给部队的战士。“味道真的很好。”华国锋的外孙女王苏佳说。
这样的葡萄华国锋却只能吃1到2粒。上世纪70年代中期,华国锋任主管农业的副总理,考察全国18个省、市,到上海时因肚子疼住院,才发现患了糖尿病。此后,他的饮食被严格控制——1988年,每天的主食被控制在2两8钱:早上5钱,中午1两3,晚上1两。
有时候也会破例。有一次吃饺子,华国锋吃了十多个,还想吃,经过夫人韩芝俊的批准,又给了两个——韩芝俊比华国锋小10岁,山西五台县人,其父韩七海在抗战时期曾任五台县游击队队长,“很勇敢,能杀敌”。
外孙女王苏佳认为姥爷对葡萄的判断力非常神奇。“这葡萄还没长出来,他就会告诉你,它在什么时候会长成什么样。”
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华国锋亲自管理这些葡萄架。到了力不从心时,他就在一旁指挥,由司机、厨师、医务人员或者警卫战士完成修剪的工作。“遇上刮风的日子,他就急忙出门捆葡萄。”
除了葡萄,院内还种了其他的果树,有樱桃,还有苹果、李子、桃、核桃等。王苏佳自豪地向记者描述:一进这个院,满眼都是绿。
简单的晚年生活
在这个绿意盎然的院子里,韩芝俊每天五六点钟就起床,先是在菜园里劳作,半个多小时后把[size=+0]华国锋叫醒。华国锋醒来后,会在院子里走一圈,或者在屋子里坐一坐,就到了早饭时间。
据王苏佳介绍,华国锋的早餐以牛奶为主,有时会加个鸡蛋羹,但他一直习惯在牛奶里放一勺或半勺咖啡。主食有时吃点烤馒头片,或者油分较少的麻花,花卷、馒头也会吃一点。菜则以圆白菜为主,或者炒洋葱。华国锋的牙口很好,馒头片喜欢吃烤得很硬的那种。
吃完早饭,华国锋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看报上。报纸的种类很多,不仅有党报,还有都市类报纸。华国锋看报纸很痴迷,“有时候叫他吃饭,都叫不走他。”王苏佳说。
午饭以面条为主。据跟随华国锋20多年的厨师谢师傅介绍,山西的那些面食像莜面、猫耳朵、刀削面,华国锋都爱吃,还喜欢吃羊肉臊子——出生在山西省交城县的华国锋,一辈子都在吃家乡的面食。
午饭过后,华国锋一般要午休到下午4点。如果身体允许,他有时会见一到两拨客人,客人来自全国各地,有山西的老乡,有湖南的老部下,有同时代朋友的后代,还有党和国家的现任领导人。
晚饭则很简单,喝点粥,吃点饭,有时吃个烧饼。粥以二米粥和南瓜粥居多。
王苏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华国锋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华国锋原名苏铸,1938年参加革命时改名华国锋,取意于“中华抗日救国先锋队”。他的子女都不姓华,而姓苏。大儿子苏华,原在空军某部,现已退休;二儿子苏斌,是北京卫戍区干部,也已退休;大女儿苏玲,在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任党委常委、工会主席,今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二女儿苏莉,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被安排担任华国锋的生活秘书。
苏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毛泽东、胡耀邦的后人,还有刘少奇的后人,都与华家保持着经常的联系——8月22日,在北京305医院华国锋的悼念现场,记者见到了刘少奇的儿子刘源。在灵堂内,摆放着叶剑英、李先念、杨尚昆等前中共高层领导的家人送的花圈。
国家领导人的到访则以慰问居多,有时候也会通报一些人事安排。苏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华国锋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干得好!”并且能说出一些具体的事情。
这些到访的客人,事先要跟华国锋的秘书曹万贵约好。曹万贵是华家名副其实的大总管,今年66岁,从1968年华国锋还在湖南任职时就开始跟随华国锋,到今年已经整整40年。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对于这个一生服务的老上级,他只说了一句话:“他胸怀很宽广。”
“他还一直想看奥运。”王苏佳说到这儿有些伤感。今年8月1日曾出院回家时,家人以为能了了他这个心愿,但只在家待了两天,就因为病情再度恶化又进了医院。跟随华国锋8年的司机朱春华清楚地记得,8月2日奥运彩排给他票时,他说:“我老了,不去了,你们去吧。”
这一次住院,华国锋就再也没能离开医院的421病房。
“他还要求我们做个节俭的人”
除了散步和练气功,练字是华国锋后来发展的一个锻炼项目。
苏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他父亲近些年潜心练字,技艺大有长进,跟一些书画名家也多有切磋。启功对华国锋的字曾给过很高的评价。华国锋有时会参加一些小型笔会,家中的老照片曾经留下他与李铁梁、姚俊卿等书画名家切磋技艺的场景。
在华国锋政治上如日中天的1970年代中后期,华国锋的题字曾经获得广泛赞誉。引退后,他的墨迹也渐渐消弭,只留下“毛主席纪念堂”几个字,像是在折射历史。
近些年,华国锋的题字又常能见到。在一些风景名胜,如湖南张家界、陕西华山和山西壶口,都能看到华国锋的墨迹。行内人评价华国锋的字为“浑然大气、骨力尽现”,他在85岁时写的“清静”二字,见过的人评价为大气、从容、很见功夫,如今高悬在华家会客室中央。
有人练字意在静心,但华国锋似乎一直很平静。接近他的人说他比较能想得开,还用一个故事加以诠释:华国锋刚退下来时,有一段时间因心脏病住在北京医院,当时《少林寺》刚开始热映,医护人员也心神不定,有人将此事告诉了华国锋。华国锋把这个片子调到医院来放。医生劝他别看,说里面打斗很凶,对心脏病无益。“勿忧,我知其戏均假。”华国锋说。
他的话题从不涉及国内政治。苏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一有人在他面前说起这些,他就摆手不听——直到去世,华国锋脑子都非常清楚,王苏佳说,姥爷从来没有叫错过人名字。厨师谢师傅则对华国锋的记忆力印象深刻,他说有些以前来的人,家人和他们都记不得了,华国锋还记得很清楚。
对于子女,华国锋一般不会严厉批评,但会要求他们好好努力,除了时时鞭策,“他还要求我们做个节俭的人,”王苏佳说。
几个子女,既无出国的,也无经商的,本本分分,普普通通。大儿子苏华住在单位分配的房子里,同事对他的评价是:“很朴素,没有架子,与同事关系很好。”
华家的客厅很高很大,足有七八十平方米,中间摆着一圈沙发。客厅的布局与毛泽东的书房一样,在客厅的南面,有七八个书柜一字排开,右边是马、恩全集,左边则是一些线装的古书。书柜上的书摆放得非常整齐,上面还有一只会报时的小闹钟。
华国锋平时很少出门,不便可能是原因之一。有一年,他戴着口罩去地坛看庙会,还是被人认出,群众拥挤围观,周围的治安人员赶忙阻拦,有群众还拿出相机拍照,华国锋的口罩也被挤掉,他急忙坐车离去。
还有一次,华国锋夜里去王府井,被一些工厂的工人发现,问:“是华主席吗?”华国锋说:“我不是。”又说:“天已经晚了,快回去休息,明天还要上班。”
但一年中有两天,华国锋是一定要出去的。一是毛泽东的诞辰:12月26日,另一日:9月9日。他会带着家属和工作人员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

 楼主| 阿水 发表于 2012-12-12 20: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人搞政治,没被玩死就不错了。
18克林斯曼 发表于 2012-12-12 2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一个,可惜了
 楼主| 阿水 发表于 2012-12-12 21: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不要怪毛主席心狠,心软治不了中国人
smzjh 发表于 2012-12-12 22: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没有梦的白 发表于 2012-12-12 22:4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水 发表于 2012-12-12 20:44
老实人搞政治,没被玩死就不错了。

华给我的印象确实有点老实。
流逝 发表于 2012-12-12 23:2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制度问题,一言堂久了,压抑就成为了变态。
hancegaint 发表于 2012-12-12 23: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国锋确实跟领袖长的很像。难怪有人说他是老毛的私生子。

gesila990 发表于 2012-12-13 09: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流逝 发表于 2012-12-12 23:27
还是制度问题,一言堂久了,压抑就成为了变态。

也不光是制度问题。中国人思维惯性就是这样,历史传统就是这样,追求人治。潜意识里就对自己的权利敏感。因此打压别人的时候理直气壮,反攻倒算不遗余力。被人打压的时候痛哭流涕,忍辱负重百退让。完全忘记了如果真的能中庸,会妥协,打压时能给人留余地和尊重,保障基本的权利。何至于被人打压的时候没有争取的权利呢。
battleshiper 发表于 2012-12-13 09: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gesila990 发表于 2012-12-13 09:08
也不光是制度问题。中国人思维惯性就是这样,历史传统就是这样,追求人治。潜意识里就对自己的权利敏感。 ...

列宁斯大林体系的必然
gesila990 发表于 2012-12-13 09: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battleshiper 发表于 2012-12-13 09:18
列宁斯大林体系的必然

不是列宁斯大林,纵观中国历史,差不多都是如此。当然整个亚洲都差不多。马列主义发源地还在欧洲呢。
simonex 发表于 2012-12-13 09: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流逝 发表于 2012-12-13 09: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gesila990 发表于 2012-12-13 09:08
也不光是制度问题。中国人思维惯性就是这样,历史传统就是这样,追求人治。潜意识里就对自己的权利敏感。 ...

是的,兄台所言极是。
battleshiper 发表于 2012-12-13 10: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gesila990 发表于 2012-12-13 09:22
不是列宁斯大林,纵观中国历史,差不多都是如此。当然整个亚洲都差不多。马列主义发源地还在欧洲呢。

也不完全是,中国和西方完全类比是不恰当的。中国是有这个问题,特别是那个时代的官僚体系中,但并不是制度化的现象。用现代话语解释就是利益博弈,最后博弈出一个合理各方接受的规则。中国历史相对孤立而且易被打断,博弈过程时常重启。
yuli1981 发表于 2012-12-13 10: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然他正确的做法该如何?今天的局面是必然的,邓等人都不是省油的灯,资历威望远在他之上,华其实已经做的最好了。
 楼主| 阿水 发表于 2012-12-13 10: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做法是培养安插自己亲信,把不服的人搞走整死

点评

老毛没有这个实力  发表于 2012-12-13 10:5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22 23:32 , Processed in 0.039240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