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有没有人对潜艇战感兴趣?

[复制链接]
Rufus 发表于 2013-11-20 03: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T。。。。。。。。。。。。。。
SS2 发表于 2013-11-20 07: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邓尼茨 狼群战术
smzjh 发表于 2013-11-20 07: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纳瓦谢里采夫 发表于 2013-11-20 09: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潜艇战的背景不能不考虑东线战场,北线集团军群的一个没有达成的重要任务,阿尔戈丹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

北冰洋港口一直没有被拿下,乌曼大合围的战利品,这个港口只需要一两天就能补充到位

导致物资供应的封锁需要大量的潜艇来完成,本来这种措施只能作为辅助的,这种辅助兵种不得不走向舞台中央,这基本预示着悲剧,就好像伤停补时守门员冲向对方禁区一样,悲剧难免
 楼主| Rufus 发表于 2013-11-20 14: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正在读Buchheim的书。
das Boot基本读完,该书难度稍大,主要是水兵用的口语及德语方言,很让人头疼。这部书的原型---buchheim43年时写的纪实作品大洋猎手倒是很简单。
die Festung刚开始看。
Der Abschied打算以后再看。
Lothar 发表于 2013-11-20 14: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在前不久看过了Das Boot这部电影。感触颇多啊。
 楼主| Rufus 发表于 2013-11-20 14: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我准备写个分析Das Boot原著和其原型大洋猎手之间的差异的文章。
如果有人有兴趣的话,我也打算把大洋猎手先翻译了(短,简单,das Boot小说太长)
 楼主| Rufus 发表于 2013-11-20 14: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纳瓦谢里采夫 发表于 2013-11-20 09:13
潜艇战的背景不能不考虑东线战场,北线集团军群的一个没有达成的重要任务,阿尔戈丹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

...

潜艇战还有一大问题是装备的更新和入役速度远远比不上盟国。早期作战条件最好时,没有潜艇。
后来潜艇多了,但是盟国的护航措施和反潜技术迅速提高了。潜艇作战没优势了。新潜艇的研发速度又太慢。
Lothar 发表于 2013-11-20 14: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Rufus 发表于 2013-11-20 14:54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我准备写个分析Das Boot原著和其原型大洋猎手之间的差异的文章。
如果有人有兴趣的 ...

非常支持啊。等着看你的大作。
Lothar 发表于 2013-11-20 15: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Rufus 发表于 2013-11-20 14:56
潜艇战还有一大问题是装备的更新和入役速度远远比不上盟国。早期作战条件最好时,没有潜艇。
后来潜艇多 ...

德国海军从来也没有强大过,这是个根本原因。

就象前面说过的,潜艇可以作为副攻使用,但主攻的话,因为本身所特有的缺陷,很难依靠其本身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实际上,在茫茫大海上,靠潜艇攻击商船队来扼制对方的战争补给,以德国当时的情况,就潜艇的补给,维修等方面的问题,我是觉得太勉强了。

点评

其实邓尼茨的目的,是以潜艇遏制对方补给,来促使英国求和。这的确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愿望在里面。不过潜艇战给对方的心理压力,的确是高于实际战果的。  发表于 2013-11-20 15:04
Lothar 发表于 2013-11-20 15: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Rufus 只是苦了那些潜艇兵了。长期在那个环境下生存,真的能把人逼疯了。而且,一旦英国方面下定决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加上美国人的护航手段的提高,德国人的潜艇战的作用实际上也是大打折扣了。你破坏得多,他们运得更多,而且破坏得多,潜艇的损失也大,德国方面在补充速度上也远远落后于战争形势的发展。尤其是那些作战经验丰富的潜艇兵,损失了就很难补充。邓尼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和希特勒,戈林们一样,还是低估了丘吉尔的战争意志和决心。
 楼主| Rufus 发表于 2013-11-20 15: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Lothar 发表于 2013-11-20 15:12
@Rufus 只是苦了那些潜艇兵了。长期在那个环境下生存,真的能把人逼疯了。而且,一旦英国方面下定决心,宁 ...

这个只能说战略决策上的确是有缺陷的。
潜艇兵伤亡率实在是太高了。寂寞还好一点,毕竟潜艇兵只要能打胜仗,士气就能维持住,艇上的寂寞还是能够熬过去的。到43年5月潜艇战形势彻底完蛋之前,潜艇尽管损失已经开始变得很大,但艇员士气还是不错的。后面真的是度日如年了。
Lothar 发表于 2013-11-20 15: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Rufus 发表于 2013-11-20 15:17
这个只能说战略决策上的确是有缺陷的。
潜艇兵伤亡率实在是太高了。寂寞还好一点,毕竟潜艇兵只要能打胜 ...

是啊,看了Das Boot的电影,这一点尤其能感觉到。
纳瓦谢里采夫 发表于 2013-11-21 10: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一个题目------美国援助苏联的计划为1650万吨,实际通过摩尔曼斯克港口抵达的为多少万吨?可以看出来潜艇作用的效果

答案是惊人的1500万吨,潜艇战发挥的实际作用可见一斑
但作为死亡率最高的兵种,以及对于心理上的打击作用,潜艇战却成为了后人乐于记述的一个战争侧面

点评

的确如此。只要是在护航队中的船只,潜艇击沉的比率就非常低。。  发表于 2013-11-21 10:56
纳瓦谢里采夫 发表于 2013-11-21 10: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潜艇战和一种历史角色很接近,一样的悲剧本质,一样的壮怀激烈,一样的一去不返,一样的作用有限,却一样的被后人有意夸大演绎

也就是历史上的各种刺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00:40 , Processed in 0.028455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