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最全面的哈佛H8深度技术解析,兼论国产SUV的发展

[复制链接]
duxusheng 发表于 2013-12-4 15: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场白:

              看了论坛中不少支持H8的帖子,很多楼主都在第一时间声明:首先,我要声明,我不是托。很能理解这些楼主的想法!但我总觉得怪怪的,这就好比你去约会,在温婉的气氛下,姑娘略带羞涩的做自我介绍:你知道,我是纯洁的。是的,我知道所有的论坛中都避免不了非黑即白的争论,但这并不重要,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解释,而是尽可能的用最接近事实的陈述去表达你的所思所想。


             在中国,面子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有时候可以说是天大的问题。 好面子的不仅有贫困区县的官员,小民百姓也常常不落下风。就汽车而言,它不仅是出行工具,更沦落为相互攀比的工具。 一个人混得好坏,最直观的评价就是他开什么车,车展上的车模不就是为了诠释这样的理念吗:“开这样的车才能泡她这样的人!”。反倒是腐朽的西方发达国家则不然,他们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有很多,但绝对没有车的因素。 每次看到高速公路上不顾别人安危,乱并线乱超车的豪车们,我真建议国家能对高档车像烟盒上提醒那样,在中控台上写到:在买一辆豪车之前,请先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

                 除非你是商务用途,否则真没必要拿车来撑场面。王石给大切做广告,那是王石牛逼,人家事业成功,老婆漂亮,还能登顶珠峰。这样的成功人士,无需任何点缀。人是无价的,车只是个工具。再好的车也没你值钱!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即使开最廉价的车,也能驰骋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

             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会有什么样的消费 环境!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一个成熟理性的市场,那一定是我们做的还不够!”无论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有空请帮忙顶下帖,您的关注就是我写帖子的动力。也欢迎各位通过我同名的新浪微博@驾车去远方 ,和我做私下的交流。


自主品牌的SUV的现状和发展瓶颈


         首先正面回答一个大家都在热议的问题“为什么大切在美国卖17万,H8却在中国卖23万”,这个问题在我上篇文章的评论中,很多人都在激烈的辩论着,我也说说我的一家之言。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合理利润”。在十几年前,国内一台PC电脑,惠普、IBM的售价是2万多。联想是1万,杂牌机7000。而当时的成本就是5000左右。那么联想的5000元的利润对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就是合理利润,反之进口电脑赚取的就是暴利 ,但你如果要求联想按杂牌机的价格给你,也是没道理的吧?另外,这个合理利润本身也是在动态变化的,现如今一台PC的合理利润恐怕就是几百元,你在想赚5000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现如今的SUV市场,面对进口合资高得多的利润,哈佛H8这个价格所赚取的利润就是合理利润,哈佛23万的售价为市场标定了一个合理利润的尺度和范围。 哈佛首先是一个企业,它一定要赚取适当的利润,无可厚非,不用做不恰当的比较。如果有一天,整个SUV的利润空间降了下来,我们自然会有更高的要求!这是个动态的比较过程,不要刻舟求剑,也不要纠缠不休。接下来,我们言归正传。

          国产SUV面临的机遇和困境其实就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现状的缩影。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成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但离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是我们在一些核心的高精尖领域里仍然没有太多建树。尤其是精密加工设备,高性能的发动机,高级加工工艺,高端工业人才储备和数据积累方面更是欠缺,这个是通病,自然也会在汽车领域里有所反应。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汽车企业普遍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设计制造这几个领域内处于弱势。

           (1)底盘的设计与调校

                  底盘和悬架系统好比一个软件系统的主体结构,没有一个良好的结构,再好的发动机变速箱都没用。底盘悬架系统就像软件系统一样,与其说是设计出来不如说是测试、调校出来的。各个支撑零部件,弹簧减震机构,转向制动系统,各种电子设备的配合绝对是个耗时费力的事情,需要专业人员,专业设备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研制。而国内很多的车企都为了多快好省,把这些工作外包出去了,虽然赚取了眼前的一点小利润但也在无形之间失去了未来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个人认为底盘和悬架系统正是我们自主品牌未来主要的突破口

            (2)国产发动机与变速箱

                   我们国家在发动机这块,无论是飞机,轮船,汽车都是非常的不给力。没办法,这块技术含量很高,只能一步一步的去啃硬骨头,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目前国内的很多企业,长城,奇瑞,吉利,比亚迪都已经或者正在开发出一些给力的产品,值得期待。尤其是在小排量发动机方面,很多自主品牌已经开始逐步应用上自己生产的发动机。 相对于底盘系统而言,发动机这块更容易通过采购的方式来应对燃眉之急,可以采用购买和自行研制并行的方式。变速箱也是如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高精尖的研发设备

                 在美国,研发一款高性能的喷气式飞机,需要很多基础的研发设备,大型的风洞,专业的发动机测试平台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这些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很多车企恐怕连KC试验平台也没有。所以底盘调校之类的工作完全做不了,换言之更本就不能有效的搞出自己的底盘。 自主品牌低利润,低技术,低市场占有率的恶性循环恐怕就是我们越来越弱小的原因。

                (4)高端人才的储备

                    每次看中国的航天发射,都感到无比的自豪,不光是我们的技术越来越强大,而且这个队伍也越来越年轻。没有一只高素质的队伍,神马都是浮云。自主品牌在这方面差的太远! 我们恐怕连专门、搞外形设计的高端人才都没有。这方面真让人捉急呀。


                中国汽车行业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实现用市场换技术的初衷。那些本应该承担起重任的大型国企热衷,并沉迷于合资带来的高速度,高利润。自主研发已经成为了鸡肋。反倒是一些原先非主流的国企,民营企业却在苦苦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令人感到遗憾的事情。附录就是2013年截止10月,SUV市场的销售排行。除了哈佛暂居第一位,其它的自主品牌在销量和知名度上仍需更加的努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主品牌的SUV该如何突破目前的困境呢?



(1)大力推进系统集成能力

            今天嫦娥三号奔月了,很好!中国的航天军工为什么比日本强? 有位专家说到点子上了,因为我们的系统集成能力比他们强。日本虽然能造出比我们质量更好的零件,但就是造不出比我们更优秀的航天 系统。这就是奥秘!参加中俄军演的很多俄罗斯舰艇都是70后,我们的舰艇都是00后。虽然他们的零件部件老旧,可是整体性能一点不比我们差,这就是能力,系统集成能力。不是所有零件都是最高端的,你就一定能造出最高端的汽车。反过来说,即使你的零部件差一些,只要系统集成能力强,就有成功的可能。 中国的大型飞机C919 ,采用的就是我们设计集成,零部件全球采购的方式。这种模式同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是说我们暂时造不了高性能发动机,变速箱,我们就什么也做不成,就只能一味搞低端,没有这个道理。苹果的手机有几个零件是他苹果公司制造的呢? 自主品牌 不意味着所有零件都要是自己生产的。就像我们 国家研制的歼11,先采用俄罗斯的发动机,然后逐步替换为国产的太行发动机。 就像哈佛H6一样,先用三菱的4G63发动机,等这个平台成熟了,被 大家认可了在换自己的发动机。这样的开发模式就是平衡市场和自主研发的最佳实践。在军工领域就是著名的“小步快跑”,先在系统集成上下工夫,不能自主研发的先采购,先把整体平台搞好,然后成熟一块就替代一块。


              2012年5月,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淘宝实行去IOE运动。这里的I是指IBM小型机,O指oracle数据库,E是指EMC2是数据库的存储设备。简单的说就是去掉了顶尖的国外软硬件系统,换成了免费廉价的软硬件系统。性能和处理能力不降反而大幅提高!为什么? 这就是系统集成的威力!在廉价系统上做二次开发改造,通过充分发挥网络集成技术,使廉价系统拥有超过原有昂贵的高精尖系统的效能。

             以上的两个例子,我想说明个人的一个观点,局部落后不意味我们无所作为。任何超越都是需要时间和代价的,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做出成绩来。汽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非是单一部件的比较,在这个系统的集成能力上,我们大有可为。那么我们究竟选择哪块作为突破口呢?

(2)以电子化,集成化的底盘技术为突破口

             我个人认为相对于汽车各个子模块的重要性,相对于发动机的研制难度而言。以电子化,集成化的底盘技术为突破口,发展自主品牌的SUV是最有成功的可能。特别在汽车安全驾驶,高可操控性方面,高适应性方面 。像我们关注的轮胎防爆监测,随动转向,防侧滑,危险感知,电子辅助刹车等方面,未来一定是依靠电子信息技术带来应用上的突破。中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些年发展迅猛,这方面大有可为。汽车正在从传统的以机械结构为主,逐渐变为以机械结构基础,以电子化,信息集成为发展牵引力的发展新模式。 中国的歼10飞机为什么被公认为是优秀的战斗机?国内自主研制的电传飞控系统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飞机的电传飞控系统就相当于汽车集成化的电子控制系统。虽然歼10还在采用俄罗斯的发动机,但我们的飞控系统不亚于任何世界强国,我们的飞机也不比他们差。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不要认为只有发动机,变速箱才是最牛逼的。一个优秀的底盘悬架设计有可能制造出一批优秀的车型。它的含金量要超过一台发动机,一个变速箱。


(3)挺近中高端市场策略

           特斯拉的意外崛起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没有像以往那样作为一个新人唯唯诺诺卑躬屈膝,而是 采用走高端的方式,天空一声巨响,老子闪亮登场。尽管特斯拉的模式没有普遍意义,但是它所揭示的道理都是相同的。精准定位人群,巧妙的市场战略,营销模式都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在中国,凡是外资的互联网巨头无一例外都被打败了,原因很简单,他们不太了解中国市场,做决策来回商量,效率低下。我不了解中国的汽车市场,合资与本土企业的差异,但我觉得自主品牌应该在市场的反应速度,决策速度上至少不应该比合资的差。


            1946年,国民党进攻解放区占领延安,砸烂了很多坛坛罐罐。当时很多将领要求收缩防御。但是毛主席却说,你们不要西渡黄河保卫我,而是要难度黄河去蒋管区,去闹它个天翻地覆。 也就是要砸烂蒋介石的坛坛罐罐。这不是狭义的报复,这是很高明的战略。如果你一直按照竞争对手的套路出牌,你就避免不了覆灭的命运。正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近大别山打乱蒋介石的部署,才扭转了被动局面,也正是走出去的战略,才最终破解了解放区被围困的危机。


           不要以为低价SUV就是我们的根据地,就是 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没有的事,用不了多久,当市场足够激烈时候。低端市场一样会被合资占领。你不杀出去,不走中高端就是等死。所以我说哈弗H8对长城的意义,怎么衡量都不过分。 当年刘伯承在淮海战役时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哈佛用H6,M4,H2吃低端市场,用H8夹终端市场,未来或许用H9等型号去看高端市场。这个策略是必须的。正是有H6所树立的良好口碑形象,庞大的基础用户,H8才有成功的可能。有人 拿其它的一些失败的自主品牌说事,觉得H8会重蹈覆辙。我个人认为这是刻舟求剑,时机不同,形式不同 。H8有H6的基础,加上良好的品质,没有不成功的可能,反之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反倒错失良机。 H8就是哈佛杀入合资品牌中的刘邓大军。即使拖累了,拖瘦了,只要到了大别山,就是胜利!

           我看好哈佛的产品和战略,所以也买了一点点股票。作为一个小小的股东。我正式要求哈佛做好自己的 产品回馈每一个支持自主品牌的人。

在文章的开头我引用了茨威格《滑铁卢的一分钟》里的开始,结尾也要同样引用他的结尾。献给所有为自主品牌努力人们。“ 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来源:汽车之家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3-12-4 15: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车也不赖,就跟国产电器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5 20:43 , Processed in 0.024316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