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诸葛亮生平几大疑案

[复制链接]
天空中的前锋 发表于 2004-8-25 20: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手足之疑
   
    当年诸葛珪早死,其子诸葛亮投靠从父诸葛玄,但诸葛玄打算赴任于豫章郡为太守,就任的同行之人还有诸葛亮之弟诸葛均及诸葛亮的二个姊姊,除了诸葛瑾外。诸葛亮与其兄诸葛瑾伯仲之间,为何诸葛瑾得以单身奉养继母远避江东,然后虽被推荐而仕事于孙权,业已荣华富贵,却不顾手足之情。诸葛瑾当初丢弃四位兄弟姊妹的生死不顾,事后生活安稳又不回头寻找,诸葛瑾会不会有遗弃的嫌疑,这不得而知。对诸葛亮而言,这其中的诸葛兄弟相互关系之微妙,耐人寻味。
   
    同时在徐州还有个从弟诸葛诞,在魏国享有盛名,诸葛昆仲之中,诸葛亮、诸葛瑾及诸葛诞在《世说新语.品藻》有:「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的评价。但诸葛诞从年轻时已担任尚书郎及吏部郎,往来皆俊士名流,当时齐名同称有「四聪」及「八达」之称,还惊动魏明帝下令免官,但是后来又复职出仕,「为御史中丞尚书,出为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从经历及住来而言,这诸葛诞的身分背景就不会是凡夫俗子,而是名门世家。诸葛亮自幼孤弱,若有此富贵之远房亲戚,却不就近依求从弟诸葛诞,反随从父诸葛玄远走他乡,诸葛家之间是否有不为人知的矛盾,费人疑猜。
   
    「家兄江东闻,从弟中原达」,但诸葛亮却躬耕陇亩,「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二、同窗好友
   
    相交而互相提携,曹魏之荀彧引进荀攸、钟繇、陈群、戏志才、郭嘉、严象、韦康、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及司马懿等人,虽有颖汝区域之限,但举才之中不乏称职闻达之佼佼者;孙吴有张昭、张弦、周瑜、鲁肃及诸葛瑾,也是互相提携,私人引进而来(周瑜介绍鲁肃,邓当介绍吕蒙);刘备更是喜欢结交豪侠,蜀汉可说是几乎是环绕着刘备个人为中心而组织的团体。以相交情谊来论关系,优劣各半,最差就是结党营社,但最佳也有英雄惜英雄互相提拔的效果。
   
    以交往而言,似乎诸葛亮未能引进亲朋好友,徐庶、石广元及孟公威均仕宦于魏,崔州平也未能封侯拜将,石韬、虚建及司马徽亦未得显要。归纳诸葛亮的用人方向,虽得清高不党之举,但会不会同时也漏失发崛涓滴砂壤的机会,居然不用昔日青青子衿。对时人来说,认识荀彧,还能在曹操集团谋得一官半职;结交周瑜,鲁肃被孙权所重用;反而交游诸葛亮,却不被刘备所用,布衣如故。所谓的荆州集团,诸葛亮却没用半个人来自躬耕时结交的同窗。
   
    三、婚姻嫁娶
   
    若硬说诸葛亮趋附门阀势族,则应攀枝逢迎,在隆中尽结交布衣或隐士,根本无法因关系求得一官半职。此点同样用在娶妻婚姻分析,诸葛亮虽结亲黄家,但未因此而晋身龙门。诸葛家虽与庞家、黄家、蒯家、蔡家、习家及刘表建立姻亲表里,结果这些人大部分都未能加入刘备集团,蒯良、蒯越、庞山民及蔡瑁等人心向曹魏,庞统原先也任职于周瑜麾下,所谓的荆州名士势族,几乎皆投魏而不向刘备。庞统加入刘备还比诸葛亮要晚,诸葛亮亦未藉庞统而接近刘备。因此批评诸葛亮以狭心现实依附势族,但依此看来,这桩所谓政治婚姻所能带来的正面影响,可说是微乎其微。
   
    刘备还有麋夫人与麋竺的政治婚姻,曹操亦为曹整娶纳袁谭的女儿的政治手腕,这些政治婚姻都为刘备及曹操带来相当程度的利益。但是诸葛亮的黄夫人,却不见政治其利,亦未有助于前途的发展。凡事若有因果,则可称之奏效;若是毫无影响,足见当初无心。诸葛亮的婚姻没有带来皇亲国戚的身分,或是政治上升官仕宦的踏石,因此所谓的诸葛亮政治婚姻无效,东汉多的是外戚干政,诸葛亮却未因婚姻而在政治上发展。
   
    四、躬耕居所
   
    至于隆中,原本应属南阳郡管辖,但荆州牧刘表仅治七郡,刚好就少了原荆州八郡之一的南阳郡,当时南阳郡被张绣雄据,而张绣后来投降曹操,南阳郡不是被张绣就是被曹操所统治。襄阳原属南郡所管辖,但是南郡的郡治在江陵,滨临长江水边,反而稍北之襄阳因其地理位置关系,有必要以重兵镇守,所以刘表才亲守于襄阳,以防万一来自南阳的南侵时得以迅速反应。隆中及新野虽属南阳,却离襄阳很近,这也是为什么刘表可以派刘备驻兵于新野,在博望设伪遁伏击以拒夏侯惇及于禁,或是刘备能在南阳郡内出入三顾茅芦,从此可推论隆中及新野皆属刘表的势力范围,虽然南阳仍在曹操统治之下,此为躬地之争。
   
    住在隆中则受到刘表的统治,不会说夹在南阳郡的官吏与襄阳的官吏而无人可管,南阳郡从魏,隶属曹操势力,襄阳为刘表自领,效力早已囊括隆中。若是生活可安定于被曹操所管,诸葛家族也不必远从曹操所治的徐州出走,离乡背井重回曹操势力范围之内。隆中虽名属南阳,但容诸葛亮长期居住,刘备走访寻才,刘表在荆州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五、儒经治学
   
    两汉经学发达,但师承的区别就足以争议,特别是今古文之争。诸葛亮早年颠沛流离,无博学鸿儒的诲谆及家世背景的支持,无论学习或作学问,先天上不如人,造成起跑点的延迟。刘备尚能向九江太守卢植就读,孙权曾读四经(诗、书、礼记及左传)及春秋外传,曹操本人更是孝廉出身,能诗能赋。但诸葛亮早年父母双亡,生活尚且困难,无瑕精进课业。古文经讲实事求是,没有原文原典,就无缘入门作学问(就算家贫无力购置书册,想拓印太学碑林上的经文也不得要领,因为碑林远在关中长安,而诸葛亮家住徐州。);今文经尚微言大义,春秋书法全凭教导植基,没有训释引注的协助,百思不得其解。
   
    从教导刘禅的「申子、韩非子、管子及六韬」,这些书极具譬例繁多,适合引起兴趣的启蒙初导,当成看故事说书也行。反而从与刘备会谈之隆中对、向刘琦献策脱身、诣孙权说同盟战赤壁、劝进立王称尊号及议吴称帝不绝盟,诸葛亮引用使用大量的历史前例,所知时代早已超越春秋战国,见识广阔而多方涉猎。相传《将宛》及《便宜十六策》为其兵法作品,记载对治军、用将、君臣及政事的各项见解,议论大于文饰,贯彻「治实而不治名」讲究实际的作风。因此诸葛亮治学似乎没有固定学派,反而为齐众家之大成。
   
    六、《魏略》多误
   
    两种以上不同的记载彼此冲突,在未能肯定谁是谁非之前,不宜铁口直断,骤下结论。正史《三国志》谈刘备「三顾茅芦」寻访诸葛亮,《出师表》也谈刘备「三顾茅芦」寻访诸葛亮,《魏略》却谈诸葛亮「北行见备」。不过《魏略》的地理位置错乱,宛如《三国演义》的「关公过五关斩六将」,方向感有误。刘备若屯兵于樊城,造就成诸葛亮「北行」的条件必须是诸葛亮身在樊城的南方,但诸葛亮隐居于隆中,隆中却在襄阳的西北方,可参考习凿齿的《诸葛亮宅铭》及盛弘之《荆州记》:「襄阳西北十许里,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如果诸葛亮从隆中到樊城,方向就变成「东行」或「南下」;或者诸葛亮必须人在樊城的南方,才有办法完成「北行」的任务。樊城的南方有襄阳及江陵等,不知诸葛亮何时何故离开隆中专程南下,再来「北行见刘备」。
   
    其它还有录游户益实兵之差及结髦牛织毦之疑,《魏略》清楚叙述琐事甚细,却无对隆中对有过片言只语,暗有否定诸葛亮不住隆中之意。正如《魏略》还提到刘禅被卖,再由张鲁送回及立太子事,按刘备称汉中王后始立太子,时间在刘备战胜曹操之后,其中曹操还收降张鲁,刘备反而还没机会攻打张鲁。称王登基这种大事所知之人甚多,不会因为消息不详而搞不清楚,那么其它旁门左道的小事,反而知道的太仔细,或许有问题。像《魏略》就把刘禅的名字写成「刘升之」,难怪裴松之对《魏略》传闻之言亦有微词。
没有梦的白 发表于 2004-8-25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清楚事实,我想历史上的他是没有现在说的这样厉害的
jerry1016 发表于 2004-8-25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原创的,还是加工的?
黄昏 发表于 2004-8-26 0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是转贴的吧!?</P><>其实世事往往就是这样~</P><>人们在塑造一个了“神”之后就不再相信任何其他的有能之人了~</P><>本来诸葛亮就是古往今来人们塑造的“神”不管他到底有没有传说的那么出色!~和姜子崖一样!</P><>所以是出色的人物就越有人诋毁!</P><>好比关云长和多尔滚!</P><>关云长是几千年来塑造出来“忠义”的化身和代名词!(不管历史上的他是否真的那么忠义乾坤)</P><>人们再塑造了一个神之后 一方面拿他做楷模 另一方面无休止的诋毁和这个“神”相似的人物!</P><>所以出了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多尔滚确没有称帝王!人们就无休止的散播着他和孝庄私通 甚至顺治就是多尔滚和孝庄的儿子云云...</P><>我在这里不是说多饵滚怎么怎么好 况且事实我也根本不知道~</P><P>我只是想说 人们一方面塑造个圣人让大家去学习 另一方面确又根本不相信有人会真的这么伟大!</P><P>也许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 而且真正的小人往往就是“饱读圣贤之书 满腹经纶”的才子吧!</P><P>(轻笑...)</P>
rio 发表于 2004-8-26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孔明老婆很丑!
mtj 发表于 2004-8-27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孔明是个被神话的人物</P><>真实中没有传说那么厉害</P>
GoGoYubari 发表于 2004-8-27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mtj</I>在2004-8-27 21:18:00的发言:</B>

<>孔明是个被神话的人物</P>
<>真实中没有传说那么厉害</P></DIV>
<>
<>是啊</P>
<>曹真都打不过</P>
jtballack 发表于 2004-8-27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oGoYubari</I>在2004-8-27 22:03:00的发言:</B>


<>
<>是啊</P>
<>曹真都打不过</P></DIV>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P>
<>谁说的?</P>
GoGoYubari 发表于 2004-8-27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tballack</I>在2004-8-27 22:05:00的发言:</B>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P>
<>谁说的?</P></DIV>

看《三国志》就知道了
bigron13 发表于 2004-8-28 0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容易,志是正史,演义是经过艺术加工的.</P><>加上前者偏曹魏,后者偏蜀汉,所述内容当然就大不一样咯.</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8.gif\" />
圣克鲁斯 发表于 2004-8-28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啊</P><>诸葛延什么时候成了诸葛亮的从弟了?</P><>绝对是杜撰的</P>
不来梅的天使 发表于 2004-8-28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假的?
mtj 发表于 2004-8-28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几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孔明的失策</P><>1.军事上</P><>蜀汉明明实力远远弱于曹魏和东吴,他却硬要强攻曹魏!胜了还好,可是偏偏都失败了!也违背了《孙子》上的告戒——打仗要么不打,打就要求必胜!常年征战对蜀汉本不强盛的国力伤害是巨大的,加快了蜀汉的灭亡速度</P><>2.政治上</P><>曹魏和东吴都积极的笼络当地的豪强,惟有蜀汉,重用的人也都是原来荆襄的旧属!势必得不到当地人的拥护!而且刘备刚攻下成都时要瓜分成都城内的财富时,孔明也没什么意见!要有的话,为什么演义要用赵云来劝阻刘备而不是孔明呢?(历史上的确是赵云劝戒的)这样不是更显得孔明的眼光远大!可见事实上孔明也并没有反对刘备的计划,这点从人才运用上也可以得到验证。四川就算人再少也不会到这么没人才的地步吧!搞的后来蜀汉无大将!孔明做为当时政权实际控制人,为什么他没有提拔和起用巴蜀人士!</P>
klinsibayern 发表于 2004-8-29 2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那时候太不发达了 基本同意楼上的</P><>三国志是陈寿写的而他是谯周的徒弟 谯周是蜀国投降派 陈自然受到老师的影响偏向魏 另外陈如不偏魏书都未必能出  不过不论怎么看三国志才是正史 但我总觉得史学家是不应该有偏向性的</P>
AriesChu 发表于 2004-8-29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klinsibayern</I>在2004-8-29 20:25:00的发言:</B>

<>四川那时候太不发达了 基本同意楼上的</P>
<>三国志是陈寿写的而他是谯周的徒弟 谯周是蜀国投降派 陈自然受到老师的影响偏向魏 另外陈如不偏魏书都未必能出  不过不论怎么看三国志才是正史 但我总觉得史学家是不应该有偏向性的</P></DIV>

《三国志》并没有很明显的诋毁
蝎梦 发表于 2004-8-30 1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史书、一个是小说,有啥可比性?不明白你们干嘛老拿司马迁的标准要求人家罗老爷子,斯各特、大仲马就没人批判过。。。。。
圣克鲁斯 发表于 2004-8-30 1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mtj</I>在2004-8-28 11:53:00的发言:</B>

<>这么几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孔明的失策</P>
<>1.军事上</P>
<>蜀汉明明实力远远弱于曹魏和东吴,他却硬要强攻曹魏!胜了还好,可是偏偏都失败了!也违背了《孙子》上的告戒——打仗要么不打,打就要求必胜!常年征战对蜀汉本不强盛的国力伤害是巨大的,加快了蜀汉的灭亡速度</P>
<>2.政治上</P>
<>曹魏和东吴都积极的笼络当地的豪强,惟有蜀汉,重用的人也都是原来荆襄的旧属!势必得不到当地人的拥护!而且刘备刚攻下成都时要瓜分成都城内的财富时,孔明也没什么意见!要有的话,为什么演义要用赵云来劝阻刘备而不是孔明呢?(历史上的确是赵云劝戒的)这样不是更显得孔明的眼光远大!可见事实上孔明也并没有反对刘备的计划,这点从人才运用上也可以得到验证。四川就算人再少也不会到这么没人才的地步吧!搞的后来蜀汉无大将!孔明做为当时政权实际控制人,为什么他没有提拔和起用巴蜀人士!</P></DIV>
<>
<>这个问题前段时间中央10台的探索与发现说过这个问题:</P>
<>当时天下之地,“魏占其八”魏国占有绝对优势,如果慢慢发展,双方的实力差距只能越拉越大。到了那个时候,即使蜀不伐魏,魏必灭蜀。诸葛亮看到了更深层的结果,他必须以攻为守</P>
<>去遏止魏国的军事行动。</P>
klinsibayern 发表于 2004-8-30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riesChu</I>在2004-8-29 21:37:00的发言:</B>


《三国志》并没有很明显的诋毁</DIV>

我没说他诋毁啊  呵呵 我只是说他有偏向性而已
Yip 发表于 2004-9-1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孔明也是我欣赏的几个人之一!!
yutou 发表于 2004-9-2 0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孔明的扇子很有特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14 00:11 , Processed in 0.033230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