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讨论]F1美国站专题贴

[复制链接]
尹天仇 发表于 2005-6-21 0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其林店大欺客,小心08年以后得不到合同了...
 楼主| 345543z 发表于 2005-6-21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P><>也算是舒马赫最难忘的一次夺冠之一~</P>
bayern18 发表于 2005-6-21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H1>FIA月末举行听证会 要求7支车队对罢赛作出解释</H1><>北京时间6月20日,国际汽联发表声明,要求召集七支使用米其林轮胎的车队参与本月2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听证会,并在听证会上对他们缺席美国大奖赛的行为作出解释。</P><>  在上周末结束的美国大奖赛上,由于米其林表示他们为本站比赛提供的轮胎不适应这里的比赛条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要求在13号弯道加设减速弯,但是这项提议被FIA拒绝了。因此七支使用米其林轮胎的车队在完成暖胎圈之后便回到了维修站,没有参与正赛。最终结果是只有普利司通旗下的六辆<a href=\"http://f1.sina.com.cn/\" target=\"_blank\" >赛车</A>完成这场荒诞的比赛,成为<a href=\"http://f1.sina.com.cn/\" target=\"_blank\" >F1</A>自1950年以来最大的闹剧。</P><>  事发后国际汽联在本周一表示,他们将严厉惩处在美国大奖赛上缺席的七支车队和其轮胎供应商米其林。国际汽联的一位发言人表示:“米其林阵营应当是主动在通过13弯道时减速而不是联手抵触比赛。规则应当得到捍卫,他们(7支米其林车队)应当获取大奖赛积分,车迷应当看到一场完整的比赛。”</P><>  “事实上,如果拒绝参赛除非是因普利司通轮胎存在缺陷而FIA破坏了规则(假设),他们(七支使用米其林轮胎的车队)的这种做法毁坏了自己和这项运动。”</P><>  从FIA目前的态度来看非常强硬,但是这场闹剧最终能得到怎样的解释一切都得等到本月29日的听证会后方有答案。</P>
bayern18 发表于 2005-6-21 1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H1>罢赛前细节大暴光 米其林和FIA互通信件原文披露</H1><>在骇人听闻的F1美国站七支米其林车队罢赛前,米其林的代表和车队和国际汽联F1比赛主管和安全代表卡利-威丁(Charlie Whiting)就轮胎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法互通过信件。以下就是米其林方面的信和国际汽联方面的回信:</P><>  <B>米其林代表写给卡利-威丁的信:</B></P><>  2005年六月18日,印地安纳波利斯</P><>  尊敬的卡利-威丁,</P><>  在分析并评估了美国大奖赛周五练习赛上的事故后,我们无法确定轮胎失败的根本原因。</P><>  现在的规则和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使用修正的轮胎解决问题,我们现在我们必须使用参加排位赛的轮胎进行正式比赛。</P><>  米其林处于对安全的考虑通知了合作车队们,我们不能保证所有参加了排位赛的轮胎再次在正式比赛中使用,除非在第13号弯道限制速度。</P><>  米其林对此非常遗憾,但是作出此决定是为了安全而经过慎重考虑的。</P><>  我们信任FIA能解决问题,并且如果您们有任何进一步的方案我们乐意保留。</P><>  皮埃尔-杜怕斯奎尔,米其林赛车运动主管</P><P>  尼克-绍洛克,米其林F1部门主管</P><P>  抄送:</P><P>  伯尼-埃克莱斯顿</P><P>  米其林车队</P><P>  朗-丹尼斯(迈凯轮)</P><P>  弗拉维奥-布里亚托利(雷诺)</P><P>  弗兰克-威廉姆斯(威廉姆斯)</P><P>  皮特-索伯(索伯)</P><P>  克里斯蒂安-霍内尔(红牛)</P><P>  尼克-弗莱(英美)</P><P>  约翰-霍威特(丰田)</P><P>  <B>卡利-威丁给米其林代表的回信:</B></P><P>  2005年6月19日</P><P>  尊敬的杜怕斯奎尔先生,</P><P>  尊敬绍洛克先生,</P><P>  我们收到了你们写于6月18日的信。</P><P>  我们对此困难的产生感到非常惊讶。就像你们所知道的,每场比赛车队都允许带两套轮胎就是为了保证备用的那套(通常是性能稍逊的)不会发生问题。很难理解为什么你们在已经参加了美国大奖赛好几年的基础上没能给你们的车队提供合格的轮胎。</P><P>  毫无疑问,你们应该通知你们的车队在通过13号弯时的最高允许速度。我们将根据你们为了安全的建议来提醒车队。我们也将要求车队们保证不影响其他参赛者。</P><P>  一些车队已经询问过我们是否可以在正式比赛中使用非排位赛使用的轮胎。我们告诉他们比赛干事会认为那是违反规则的。那样我们不排除进行惩罚来保证其他车队以后不会再有此企图。</P><P>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车队在比赛中更换轮胎的问题(我们知道你们已经告诉车队如果全速行驶的话左后胎只能保证10圈是安全的)。如果技术代表和比赛干事认可比赛中轮胎损坏了(而不是担心轮胎不安全)并且有关赛车没有从中获利那么更换是允许的并且不会受到处罚。</P><P>  最后,对于建议在第13号弯安置一个减速弯。我肯定的说这是不可能的。为了某些车队因为装备欠佳而导致的性能问题而改变比赛是对规则的违反并且会对那些拥有合适轮胎的车队产生不公平。</P><P>  致意</P><P>  卡利-威丁,国际汽联F1主管</P><P>  抄送:</P><P>  伯尼-埃克莱斯顿</P><P>  米其林车队</P><P>  朗-丹尼斯(迈凯轮)</P><P>  弗拉维奥-布里亚托利(雷诺)</P><P>  弗兰克-威廉姆斯(威廉姆斯)</P><P>  皮特-索伯(索伯)</P><P>  克里斯蒂安-霍内尔(红牛)</P><P>  尼克-弗莱(英美)</P><P>  约翰-霍威特(丰田)</P><P>  让-托德(法拉利)</P><P>  科林-科尔斯(乔丹)</P><P>  保罗-斯图达特(米纳尔迪)</P>
bayern18 发表于 2005-6-21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H1>规则就是规则\"示威\"亦是徒然 美国站法拉利\"1-2\"</H1><>米其林阵营的车队以一种近乎决绝的方式离开印地安纳波利斯赛道,在暖胎圈之后,14部赛车默契十足的驶进维修站,以“示威”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坚持--安全第一。</P><>  安全第一,当拉尔夫-舒马赫在周五的练习赛中事隔一年后再次在第13弯出现轮胎故障从而遭遇严重意外,当丰田的试车手宗塔身上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故后,米其林不得不正视车手安全的问题。于是,米其林最终的要求是,除非赛道第12和第13弯的速度有所降低,否则他们的轮胎将不能被用于现有的赛道设置。</P><>  然而,美国站的比赛并不是本赛季才开始存在,一套轮胎正常情况下必须行驶完排位赛和正赛也不是现在才规定的。规则是这样的,FIA给米其林的也只有三种选择:1,使用米其林轮胎的车队可以选择在第12和第13弯有限的降低速度;2,使用一组非排位赛轮胎(需要接受处罚);3,不停的在正赛中更换轮胎(鉴于安全的原因)。FIA的态度同样十分坚决和鲜明,他们的决定合乎于理,于情则是以牺牲车迷的切身利益为代价。不过,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是FIA始料未及的,毕竟现在F1还是由两家轮胎供应商共存,显然他们的任何挑战规则的决定都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如果今天提出要求的是普利斯通,杀伤力或许就不会这般强大。</P><>  尽管乔丹和米纳尔迪此前也参与到米其林阵营同意对第13弯做出修改,但由于FIA和法拉利对此说不,一切也都是惘然,同属普利斯通阵营的乔丹和米纳尔迪还是与法拉利一起共同出现在比赛中。不过米纳尔迪的老板斯托达特还是谴责了乔丹的做法,同时也表示乔丹这么做了,米纳尔迪别无选择,“这更像是一场滑稽剧而非比赛。没有人会为法拉利包揽前两名的成绩感到高兴,”斯托达特表示。</P><>  而F1掌门人伯尼-埃克莱斯通则承认米其林和北美赛事在F1的未来都“不妙”,“人们不会因为一次‘意外’而放弃F1,这次‘意外’并非车队的错,”与此同时,伯尼也认为很难相信美国会在这次滑稽剧后放弃F1。</P><>  比赛中,舒马赫仅有的对手只是队友巴里切罗,在没有更大压力的情况下法拉利以另类的方式获得了第一和第二的成绩。从舒马赫和巴里切罗在赛后的表现和发言可以看出,尽管遗憾,但他们认为法拉利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略带伤感的比赛,但这不是我们的问题,”巴里切罗的原话。</P><>  美国站以奇怪的方式结束了,对法拉利而言,18分的进账为他们对车队冠军的竞争增添了砝码,对雷诺和迈凯伦来说,双方同是米其林轮胎,同样没有积分就是互无损失。损失的只是大家之间的感情。究竟谁该为这次事件负责,答案也一定是见仁见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FIA伤了车迷的感情,不利于F1未来的发展。</P>
jerry1016 发表于 2005-6-22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无聊
 楼主| 345543z 发表于 2005-6-22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场比赛怎么比啊?</P>
猫咪大厦 发表于 2005-6-22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怎么比怎么比
 楼主| 345543z 发表于 2005-6-23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猫咪大厦</I>在2005-6-22 21:49:00的发言:</B>
该怎么比怎么比</DIV>
<>车手都不好意思见面了</P>
黑猫赤瞳 发表于 2005-6-26 1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聊的比赛</P><>舒米肯定没想到他今年的第一个冠军竟像是一场滑稽剧后的应得的薪水那样,不费吹灰之力却又没多大意思。</P>
lusuliya 发表于 2005-6-28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H1>舒马赫公开“受难日”日记 谈杨紫琼献吻给托德</H1>
<>一场闹剧式的美国站堪称F1的受难日,在比赛结束后,夺得本赛季首个冠军并结束了长达九站的冠军荒的舒马赫脸上丝毫没有笑容,甚至连组织者送来的香槟瓶子都没打开,就和巴里切罗一起径直走下了领奖台,留下一个蒙泰罗不尴不尬地独自喷着香槟。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重复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奇怪”:“这是一场奇怪的比赛。”上周末,他又把自己在赛后的日记公开给了媒体:全篇充满了冷嘲热讽,看得出当时他对比赛中发生的一切也有些哭笑不得。全文如下:</P>
<>  亲爱的法拉利车迷们,大家好——我们无法对今天的比赛要求更多了。我从美国站赢得了10个积分,法拉利占据了头两名,而且根本看不见对手的影子!</P>
<>  我们的胜利来得如此极端,以至于赛后我们面对电视机镜头时几乎要开心得笑出声来了。德国媒体的朋友曾建议我们把冠军奖杯拍卖并将钱捐给慈善机构,因为这个胜利来得“不正当”。但我们不会,无论如何,这是我的第84个分站赛冠军,我肯定得保留这尊奖杯。</P>
<>  如果我们看看阴暗的一面,那么也许这会是我2005年唯一的一个冠军了,也许也会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冠军——当然事实上这不太可能,不过你必须考虑到任何可能性。</P>
<>  这是一场古怪的比赛。当我最后一次出站经过1号弯时,我当然不希望和巴里切罗撞上。法拉利的规则很简单:我们不需要车队指令,最后一次出站时居前的车手就保持在前。除非是在摩纳哥,当时的情况完全不同。</P>
<>  赛后我有点担心,因为国际汽联可能会注意到:我们在比赛后半段已经不是在比赛了,当时我们开得很慢。不过他们要调查的东西太多了,我认为我们足以应付自己的任何问题。</P>
<>  此外,我对待新建减速弯的态度是没有问题的,我不希望有人再拿这个问题做文章了(译注:法拉利在赛前对是否新建减速弯保持中立,表示只有国际汽联有决定权)。当然,只有莫斯利才有权决定什么方案是最安全的,而非那些操作机械的人。也许,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大概只能找出一个置身事外而且身处1万英里之外的人才能做出所谓完全公正,毫无偏见的决定吧?</P>
<>  回顾整场比赛,事实上只有巴里切罗和我在进行争夺,美国观众没能看到一场精彩的比赛,这确实令人沮丧。另外,我们还能看到不少身着法拉利队服的车迷对着电视记者的话筒大喊要求还钱,这也有点古怪——他们已经看到了我的实力,看到我赢得了比赛,我和鲁本斯还包揽了前两名,从这一点上说他们应该满足了。</P>
<>  车迷们也许不知道,他们确实有能力终止比赛并让它重新开始。如果有更多的人向赛道内投掷杂物,也许我们就不得不停下来考虑一下了。尼基·劳达曾经对我说过,他曾在布兰兹哈奇赛道与英国车手詹姆斯·亨特进行过一场英国大奖赛的较量。当时车迷们听说亨特被取消了资格之后,他们愤怒地向赛道内投掷了杂物,不让比赛开始。</P>
<>  于是,组织者不得不重新让詹姆斯参赛。我想,如果这种事发生在意大利、英国、法国或是德国,也会遭遇到车迷们类似的抗议。这是不对的。好在美国车迷还算文明,而且他们的警察带着枪,所以我们只看到了少量啤酒罐。</P>
<P>  赛后,还曾经有一种非常不友好的流言,说让·托德的女友杨(紫琼)也要求还钱。好像把她搬出来当救兵,赛道就会退钱给观众一样,她成了那位吻一下青蛙就会把对方变成王子的公主了?其实她吻的只不过是托德而已,结果后者脸上的温度烧到了一年以来的最高点。</P>
<P>  也许我们应该找国际汽联要一套测量气温和赛道温度的工具,好看看托德在获胜和得到这个吻之后体温究竟有多少。</P>
<P>  还有一个事实可能比较吸引人。阿隆索的工作是什么?F1雷诺车手?不是,他其实是欧洲空中客车A380的试飞主管。所以雷诺试车得用蒙塔尼。</P>
<P>  最后,关于法国站,我还有一点忠告给大家:省点钱,别再往蒙泰罗身上下注了。 </P><!--体育推荐 begin--><!--体育推荐 end-->
<P>                                                                                                                                      <!--SPORTSZW_HZH_BEGIN--></P>
lusuliya 发表于 2005-6-28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知道他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黑猫赤瞳 发表于 2005-6-28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阿隆索的那句话我不想作评论,但他说蒙泰罗的那句话却是最明显的意思:估计蒙泰罗想要再登上领奖台就得期望这下一场闹剧了。</P><>我不希望这是舒米在2005年所捧得的唯一的冠军奖杯,但我更加不希望舒米捧得这样的一尊冠军奖杯!!!</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5.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5.gif\"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6 03:02 , Processed in 0.02657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