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为留两男生过夜掐死奶奶 16岁少女吐露杀人动机

[复制链接]
345543z 发表于 2005-6-22 18: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 src="http://img.news.tom.com/img/assets/200506/qinshou622.jpg" border=0></P>
<CENTER>张娟(化名)接受记者采访 内蒙古晨报记者 穆向薇摄影</CENTER>
<CENTER> </CENTER>
<><IMG src="http://img.news.tom.com/img/assets/200506/050622120704qinshou6222.jpg" border=0></P>
<CENTER>张娟(化名)低头哭泣无语 内蒙古晨报记者 穆向薇摄影 </CENTER>
<CENTER>
<><B>相关新闻:</B><a href="http://news.tom.com/1006/3877/2005620-2234560.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blue>为带两男孩回家寻欢 16岁花季少女掐死亲奶奶(图)</FONT></A>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瑶兰) 16岁,花朵般的年龄,应该是憧憬着未来心灵无尘的年龄。然而刚满16岁的少女张娟(化名)为了带两个男孩回家嫌奶奶碍事,杀害了抚养其长大的奶奶…… <a href="http://news.tom.com/1006/3877/2005620-2234560.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blue>[全文]</FONT></A>
<>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瑶兰 赵永峰) 包头16岁女孩张娟(化名)为了带两个男孩回家过夜掐死77岁奶奶一事发生后,本报6月18日、6月21日作了报道,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报记者昨日又对张娟杀人案的前后进行了详尽的采访,揭开了案件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
<>  <B>看守所里对话张娟</B>
<>  6月20日下午,记者获悉张娟已被押送到包头市东河区古城湾看守所时,立即与警方取得了联系。当日18时30分,通过包头市昆区公安分局刑警四中队中队长赵文刚的协调,记者在古城湾看守所的接见室再次见到了张娟,与张娟进行了第二次谈话。
<>  记者: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  张娟:知道,是看守所。
<>  记者:你知道你为什么被送到这里吗?
<>  张娟:知道,我杀人了,我把奶奶给杀了。(这时,张娟的眼泪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般不停地往下掉,头也越来越低。记者示意她坐下,然后继续与她谈话)
<P>  记者:杀你奶奶的动机是什么?
<P>  张娟:省得她以后再管我。我当时是一时糊涂,现在我真的很后悔。
<P>  记者:把你奶奶掐死后,你想到后果没有?你没被抓之前准备怎么处理你奶奶的尸体?
<P>  张娟:我现在意识到我错了。当时啥也没想,只想奶奶死了我就自由了。奶奶被我掐死后,我想等第二天我洗澡回来去告诉大姑“奶奶不知道怎么死了”。
<P>  记者:你奶奶对你好吗?平时管你严吗?
<P>  张娟:奶奶对我挺好的。她每次管教我时都骂得很难听,我挺烦的。所以那天打奶奶的时候便想把她掐死,省得以后再烦我。
<P>  记者:你平时有什么爱好?
<P>  张娟:没什么爱好,但我喜欢看武打和破案方面的电视剧。
<P>  记者:你现在最想见的人是谁?
<P>  张娟:我最想见我爸爸。我爸爸知道家里出事后回来了,我见到他了,但我还想见他,我还想见大姑。上次我见到爸爸和大姑时又内疚又害怕。
<P>  记者:你不想见到你妈妈吗?
<P>  (张娟低头哭泣,无语)
<P>  记者:你现在最想做什么?
<P>  张娟:我现在最想的是早点出去,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在这里待一辈子。
<P>  记者与张娟的谈话结束,张娟被两位警官带走时,她回过头来问记者:“阿姨,我什么时候能出去?”记者无语。
<P>  <B>张娟亲属拒绝采访</B>
<P>  6月21日9时40分左右,记者来到包头市昆区北沙梁张娟和她奶奶的家。记者看到,房间里有四五个大人(他们中有张娟的婶婶等)在忙着摘菜、洗菜,面对记者的到来,家里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乐意接待,情绪也很激动,拒绝了记者的相关采访。
<P>  <B>邻居:张娟挺可怜的</B>
<P>  记者能理解张娟亲属的心情,退出张娟家,随机向周围邻居了解了一些情况。
<P>  邻居曹先生说:“这件事的发生跟家教有关。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就应该及时制止管教。老太太是个好人,没想到死在了自己的孙女手里。”
<P>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邻居说:“这事放在谁家也挺烦心的,死一个进去一个。张娟这孩子挺可怜的,7岁时就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又没文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管教孙女的方法有时欠妥,会恶语相加。”
<P>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邻居说:“老太太是个好人,对张娟也非常好。张娟以前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但自从不上学后就学坏了。”
<P>  还有一位邻居说:“最可怜的是老太太,身体一向挺好的,就这么没了。如果是病死的,那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没办法。这件事的发生真的是个悲剧,也挺让人同情的。”  
<P>  <B>张娟在校时学习一般</B>
<P>  从张娟的几位邻居那儿了解的情况来看,张娟本质上应该是个好孩子,那么,在她没辍学之前,她又是个怎样的学生?当日10时50分,记者来到张娟辍学前就读的包头××中学。该校分管政教的宋副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件事的发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也是难以预见的。张娟在学校时学习一般,各方面表现也一般,较内向。张娟辍学后,我们校方也派老师和同学去她家找她,希望她能重新回到学校继续上学,但她就是不回来,说自己念不下去。
<P>  没想到她走入社会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学校得知情况后很震惊,也很痛心。其实,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向上发展,能够分辨善、恶、美、丑,学校也经常给学生开心理健康和法制课。”
<P>  <B>相关连接:</B>
<P>  <B>心理专家李红霞:道德缺失考验青春期少年</B>
<P>  包头市16岁少女掐死77岁奶奶一事经本报报道后引起全国关注。昨日,包头市法学界及教育界部分专家学者对此事发表评论,大家一致认为现代社会青少年青春期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
<P>  包头市家庭教育专家指导组的心理专家李红霞老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道德缺失对像张娟这样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严峻考验。
<P>  <B>观点之 少女也是受害者</B>
<P>  张娟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家庭、学校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张娟是负面影响的集中体现者,同时也是这三个方面的最大受害者。
<P>  李老师讲,10年的青少年心理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至少有一个“问题”家长。从张娟的成长经历分析,她7岁经历了父母的离异,而这之前的家庭生活对她的影响非常重要。有关研究结果指出,0岁到6岁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想、道德、智能在这个阶段的培养对她性格影响非常大。从过去家庭解体过程分析,单亲家庭经历了复杂的解体过程,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行为伤害最大的就是子女。李老师认为,张娟在成长的这个关键时期受到了情感上的最大伤害。她很有可能成为父母矛盾的宣泄对象,这些对她今后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P>  家庭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产生了恐慌感,孩子情感上的缺陷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暴露,而身为监护人的父亲和奶奶又不能给予母亲的爱,致使孩子情感扭曲。事件发生在今天,这不是偶然,是明显的家庭情感缺失、社会情感缺失和学校情感缺失的集中表现。正所谓,青少年犯罪种在家庭,显在学校,危害在社会,张娟很明显是一个受害者。
<P>  <B>观点之 两种教育失衡</B>
<P>  张娟及许多青少年犯罪事件明显折射出了目前我们思想道德教育与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不平衡。
<P>  从德育教育来讲,心理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贯穿于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个过程。而现在据了解,包头以及其他许多地区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开设得非常少,而思想品德教育却一直在热热闹闹地进行。思想品德课中,许多教学内容都是大道理和对人的思想、行为的要求,并不去分析这些道理,致使青少年机械地接受而又迅速地忘记,根本不能转化成为有效的知识储备。
<P>  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表现为追求刺激、获得同伴的接纳和体现优越感,这三项内容决定着青少年如何安全地度过青春期。从张娟的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三种需求表现得相当明显:第一,16岁的年龄正值需求的旺盛期,对一切新鲜的事情都感兴趣,并且希望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快感;第二,离开学校的她渴望与外界的交流,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她,对于接纳她的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然也就没有去分辨好坏;第三,正当的优越感来自家庭条件、个人学习成绩以及个人自身条件(如长相、身材等),而她似乎只具备女性特征这个条件,没有正当的优越感,使她迷失了自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然而对于这些重要的内容,在我们的道德品质教育中却稍显薄弱,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青春期心理变化,老师不能指导青少年青春期心理变化,青少年只能自己寻找解决途径,是教育的悲哀!
<P>  <B>观点之 谁来保护单亲孩子的成长</B>
<P>  有调查显示,近年来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的犯罪率在逐年上升,而单亲家庭的数量却没有丝毫减少。我们在喊青少年道德缺失时,有谁在关注造成这个原因的主体——家庭?我看,父母的道德缺失才是我们要关注的。
<P>  父母离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因经历了不完整的爱而对孩子采取溺爱的态度,纵容了孩子,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家长意识到孩子强烈反抗时便开始采取强硬的态度,形成了孩子畸形的心理,造成许多孩子没有感恩之心。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离婚后的许多家长却不能承担起家长的责任,在孩子需要关注和关爱时不能给予恰当的关注,更别说帮助他们寻找自身的闪光点了。张娟的家庭教育类型应当属于溺爱加放纵再加专制型的,这三种教育之下,可以想象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心灵受到的扭曲。有些人把“问题”少年的出现归纳为家庭教育失败的产物,其实学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集体的吸引力能够满足孩子精神要求,使其有归属感。而目前,教师职业是心理问题的高发职业,职业的倦怠让他们烦职业,烦孩子,失去了爱心和耐心,对孩子们的关爱也就不能够全心全意。
<P>  由于得不到家庭、学校的接纳和关心,孩子从生物性的人转变成社会性的人的过程中,就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不正确,不能分辨正确与错误,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又被社会贴上标签,无法正确评价自己,才会在自己营造的世界中渐渐走向深渊,这些我认为不是孩子的责任。
<P>  李红霞简介:高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研究生。从事教育工作20年,研究青少年心理10年。包头市家庭教育专家指导组成员。</P><!---content---></CENTER>
gracescholl 发表于 2005-6-22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罪孽。。。
 楼主| 345543z 发表于 2005-6-22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5.gif\" />
AriesChu 发表于 2005-6-22 1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贱人
泡妞小天王 发表于 2005-6-22 1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疯狂年代!!!!
BayernPrince 发表于 2005-6-22 1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愚昧无知。。。</P>
拜仁狂欢 发表于 2005-6-22 1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心不古啊
brunhill 发表于 2005-6-22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无奈
Valen圆尔哈特 发表于 2005-6-22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得也不咋的!那个男的眼睛瞎啦?</P>
 楼主| 345543z 发表于 2005-6-22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Valen圆尔哈特</I>在2005-6-22 20:14:00的发言:</B>

<>长得也不咋的!那个男的眼睛瞎啦?</P></DIV>

好象是2个男的
无何有之乡 发表于 2005-6-22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哀,</P>
白杨 发表于 2005-6-22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3p的啊??</P>
 楼主| 345543z 发表于 2005-6-22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白杨</I>在2005-6-22 21:12:00的发言:</B>

<>还3p的啊??</P></DIV>

3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3.gif\" />
灵杰 发表于 2005-6-22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是“女生外向”
kay 发表于 2005-6-22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死刑
sammer128 发表于 2005-6-23 0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
国米无敌 发表于 2005-6-23 0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用无知形容
RocketZ 发表于 2005-6-23 0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狮王 发表于 2005-6-23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受不了!
sherry0226ca 发表于 2005-6-23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什么事道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31 12:18 , Processed in 0.032639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