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看到了,有点感慨。(zz)

[复制链接]
芦菔子 发表于 2005-6-28 00: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信人: newforest (木遥·F-A-E), 信区: ClassicalMusic
标  题: 从小曲子开始之九·旧时光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5年06月27日13:28:43 星期一), 转信



        从未有过像我们这样一代人,道德会从如此高的精神文明堕落到如此低
        下的地步——我指出这一点,绝非出于自豪,而是含着羞耻。在从我开
        始长出胡须到胡须开始灰白这样短短的时间跨度之内,亦即半个世纪之
        内所发生的急剧变迁,大大超过平常十代人的时间。而我们中间的每个
        人都觉得:变迁未免太多了一点!在我的今天和昨天之间,在我的扶摇
        直上和节节败落之间,是何等的不同,以致我有时仿佛感到我一生所度
        过的生活并不仅仅是一种,而是完全不同的好几种,因为我常常会遇到
        这种情况,当我无意之中提到“我的生活”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问自
        己:“我的哪一种生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生活,还是第二次世
        界大战前的生活,还是今天的生活?……我曾经在那里长大成人的世界
        和今天的世界,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世界,在我的心目中显得愈来愈
        不一样,成了完全不同的世界。每当我在谈话中向年轻的朋友讲起第一
        次世界大战前的一些事情时,我从他们突兀的问题中发现,有多少事对
        我来说还是不言而喻的现实,而对他们来说却已成为历史或者不可思议。
        但隐藏在我内心的一种本能使我觉得他们的发问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我
        们的今天和我们的昨天与前天之间的一切桥梁都已拆毁。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在奥地利有一句格言:“维也纳人除非离开维也纳,否则将会一事无成。”这座城市的性
格仿佛带有一种“令人舒适的麻醉剂似的迷惘”,让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们沉沦于其中。在
上个世纪最后的几年里,年轻的小提琴家弗里茨·克莱斯勒面临的情形正是如此。


他本来像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天才少年一样光芒四射,从小就显示出了小提琴上的过人天赋
,7岁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跟随布鲁克纳等大师学习,10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2岁夺得
巴黎音乐学院比赛大奖头奖,次年开始巡演美国。——这份骄人的履历似乎昭示着音乐史
上一个划时代的天才的来临。然而(太多的例子说明这是个极具普遍性的“然而”),一
个天才少年和一个真正的天才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本质的鸿沟,许多曾经耀眼夺目的新星
最终都变成流星消逝在人们的记忆里。在从少年到青年的那段生理和心理都急剧变化的年
代中间,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让那些熠熠闪光的才华就此泯灭,或是毁于利欲熏心的
家长的过度开发和压榨,或是毁于出于爱护而导致的不加约束的放纵。纵观历史,只有极
少数的幸运儿(例如莫扎特和帕格尼尼)最终闯过了这一关,走上了大师的道路。


十九世纪末的克莱斯勒也站在这样一个交叉路口上。从美国巡演归来之后,他开始念书,
服兵役,小提琴一扔就是六年。诚然,这段经历对一个青年增长阅历,补充音乐之外的修
养极为重要,然而等他1896年从军队复员之后,往日那份天才的荣耀毕竟已经是过去时,
他只是一个在维也纳再常见不过的年轻艺术家而已。他去报考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管弦乐队
的乐手职位,居然被拒绝了。——也许对音乐史来说这是件好事。——于是他四处演出,
寻找机会,终于在1899年通过和尼基什指挥的柏林爱乐成功合作演出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
奏曲,站到了世界音乐舞台的第一线。


可是维也纳的的生活是醉人的,演出之外的他终日游荡在咖啡厅里,和三五知交谈音论艺
,过着波西米亚式的生活。即使在巡演的日程里,他也往往四处惹事生非,还留下不少风
流韵事。在俄国,他因为迷上了一位芬兰姑娘而随意取消了安排好的在沙皇面前的演奏,
结果被恼怒的俄国宫廷驱逐出境。在巴黎,为了千金买美女一笑,他把自己的小提琴送进
了当铺。在米兰,他和一个富有的波兰伯爵同时迷恋上一个奥地利姑娘,一次幽会时恰巧
被伯爵撞见,这位贵族又气又恼,居然立刻拔枪自尽,为了避免惹上官司克莱斯勒只好连
夜逃离米兰。这时的克莱斯勒正无忧无虑地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全然没有意识到自
己的艺术前途也许会就此荒废。


幸好这一切忽然在命运的安排下嘎然而止。1901年5月,在乘坐俾斯麦王子号海轮横渡大
西洋的旅途中,他遇到了美国姑娘哈利特(Harriet Lies)。

“我从理发师的椅子上站起身,镜子里面出现了一位漂亮的美国姑娘。她在对我微笑,我
也对她微笑,就在这一刹那间,我的情为之夺去。”

这是日后克莱斯勒的自述。他同哈利特一见钟情,次年就结了婚。


作为克莱斯勒的妻子,哈利特扮演了一个颇富争议的角色。在很多传记里,人们会在形容
她的时候用上诸如“专断的”或者“独裁的”这样的形容词,如果为了显得好听一点,就
会说她“精明强干”或者“雄心勃勃”。她完全改变了克莱斯勒的生活,约束他,甚至在
某种意义上来说,管教他。她为他打理一切事务,包括生活上的和音乐上的。有的时候这
位严厉的女士会让克莱斯勒的旧日朋友们颇有微词。


然而也有不少正面的看法,小提琴家雅克·蒂博说过:“克莱斯勒和我年轻时都很浪荡。
克莱斯勒的伟大成就要归功于哈利特。是她挽救了他。……克莱斯勒的事业拥有两种本钱
:艺术上的本钱,即天赋,是他自己的;品行和身体上的本钱是哈利特给的。哈利特对他
绝对不可或缺。”

钢琴家迈克尔·劳赫森也说:“克莱斯勒好似一块璞玉,可是太过天真散漫,……哈利特
就不让他这么逐渐颓废下去,而且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个不能把握自己的人调教出来,
使他过起了有计划,有规律的生活。为此他也该一辈子感激她。可以说,没有哈利特·克
莱斯勒就没有弗里茨·克莱斯勒。”

克莱斯勒本人的看法倒是很简单:“我这个小提琴家,处处都要归功于哈利特。”


新婚后的克莱斯勒开始在艺术上日益精进,他的演奏风格既保持了十九世纪的传统韵味,
又鲜明的预示了二十世纪新风格的来临。他独一无二的揉弦技巧让他的音色有一种几乎无
法被模仿的甜美的亲切感,而他沉稳温和、挥洒自如的演奏风范更是使得他同时得到了普
通听众和专业音乐人士的由衷好感。连素来对同行傲视睥睨、不肯轻置一辞的海菲茨也由
衷喜爱克莱斯勒的演奏,对他富于磁力的个性羡慕倾倒。古板严谨的小提琴教育大师卡尔
·弗莱什说过:“我们这一代小提琴家没有一个像他那样从根本上影响了我们这门艺术的
发展。在小提琴演奏史上,他不仅是个以其天赋激励并光大了这门艺术的艺术家,还是整
个时代最有价值的象征。”泰戈尔一次接受采访时谈到克莱斯勒的演奏时说:


“我永不能忘记他的音乐,那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为之神迷。他以如此单纯的方式
,送我们去面对万物的本质。我听过很多人的音乐,却从未有人能像克莱斯勒德的小提琴
那样,在最根本的地方打动我的心灵。”


然而除了演奏风格和技法之外,他还在另一个层面上对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
献。1905年左右,他出版了一套风格清丽动人的小提琴小品,对此他做了如下的一番自述


“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很老的修道院里,我发现了这批手稿。共有53首,其中5首多多少少
也还有点价值,其他的48首就都是好宝贝……自然,这些并不都是小提琴曲。我就拿其中
一些为小提琴作了改编。旋律方面我动得很少,主要就是在伴奏部分做点加工,以适应现
代的演奏,不过原作还是第一位,我是尽量要让原作里的精神不受损失的。”


这段话已经成为音乐史上最著名的笑谈之一。1935年,纽约时报一位记者按照他说的作曲
者想要找出原稿而遍寻不着。他和克莱斯勒联络上,几经追问之下才知道真相,原来这些
曲子全都是克莱斯勒自己创作的。他的用意,仅仅是觉得可供小提琴演奏的小曲目太少,
而如果自己署名创作的话,又害怕评论界因为是出自无名小卒的手笔而不予理睬,于是才
想出这样一个偷天换日的花招。果然,他这批作品甫一发表,立刻引起了评论界讨论的热
潮。居然几乎所有人都被他骗了过去。

他的妻子曾经描述过他创作这些曲子时的情形:

“到他落笔之时,早已成竹在胸,否则他是绝不动手的。他的构思几乎都是从旷野里的散
步中得来的。一旦纸和笔的战斗打响,他就心无旁骛,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抛到脑后。……
他写完一首作品,往往就拿一本《格罗夫音乐词典》翻翻,随便找个名字安上去。有时候
有朋友撞上门来,问他在干吗呢,我就说,啊,他在糊弄普尼亚尼什么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克莱斯勒掀起了二十世纪初小提琴家热衷于创作和改编小提琴小
品的风潮。由于78转唱片的发明,这些长度在三四分钟之间的小品正好满足一张唱片的容
量,于是大为风行起来。这些应时而生的作品中确实有不少平庸和空洞的作品,然而格调
上乘的也不在少数,从而大大地拓展了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这其中最为出色的就包括克
莱斯勒著名的《爱的喜悦》、《爱的悲伤》、《美丽的罗斯玛琳》等等(这几部恰恰是克
莱斯勒以真名发表的)。无论放在什么年代里,这些玲珑剔透的小品都会像珍珠一样闪耀
出迷人的光彩。


克莱斯勒的演艺生涯持续了漫长的时间。在他的晚年,他在乐坛中的地位渐渐为海菲茨等
人所取代,纵观整个二十世纪小提琴史,在技巧上比他更高明的人更是大有人在。但是即
使直到今天,对于听众而言克莱斯勒也不是一个过时的或者多余的名字。克莱斯勒的全盛
时期唱片录音技术还不够发达,这无论如何是一件憾事。然而我们今天能听到的克莱斯勒
的录音(特别是他演奏自己创作的小品的录音)还是能反映出他极其动人的一面。那些老
旧的单声道录音里,反映出了某些旧日时光的优雅姿态,那是在今天这个严谨、快速、精
确的时代里再难寻觅的韵味。克莱斯勒本人在他75岁生日的前夕,曾经不无伤感的说道:


“要说我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在我那个时代里,有一些无形的、难以言喻的东西,
使得音乐家成为如此美好、使人十分满足的职业,而到在如今这个机械时代里成长起来的
音乐家身上,可能就永远无法体会到了。”


<FONT color=#295f3f>茨威格在他的自传《昨日的世界》里哀叹道,世界大战把欧洲人的心灵史划分成了两个截
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每个留恋往日从容沉静的老欧洲的人都不得不痛苦的发现,一旦跨越
了那条鸿沟,过去的一切就再也不可复得。</FONT><FONT color=#000000>也许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克莱斯勒永远都是独
一无二的。正如小提琴家Arnold Steinhardt曾经说过的那样:
</FONT>

想不带着含泪的目光和一丝微笑来听克莱斯勒的演奏,可能吗?他的深度、魅力、幽雅、
平衡都属于那不复存在的旧时光。



==============================================================================


曲目介绍:

小提琴版本,克莱斯勒本人演奏,包括
        维也纳随想曲 Caprice viennois
        爱的喜悦 Liebesfreud
        爱的悲伤 Liebesleid
        美丽的罗斯玛琳 Schon Rosmarin
        贝多芬主题回旋曲 Rondino on a theme by Beethoven
        伦敦德里小调 Londonderry Air

中提琴版本,今井信子演奏,包括
        爱的喜悦 Liebesfreud
        爱的悲伤 Liebesleid
        美丽的罗斯玛琳 Schon Rosmarin

大提琴版本,马友友演奏,包括
        爱的喜悦 Liebesfreud
        爱的悲伤 Liebesleid
        美丽的罗斯玛琳 Schon Rosmarin

钢琴版本(拉赫玛尼诺夫改编),阿什肯那齐演奏,包括
        爱的喜悦 Liebesfreud
        爱的悲伤 Liebesleid
 楼主| 芦菔子 发表于 2005-6-28 0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世界的运行有其自己的规律,它们的一切只是一种事实而已;</P><>然而感慨系之,因为我们是特殊的,人类。</P>
兔凯VS马凯 发表于 2005-6-28 1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么长~感慨良多</P><>偶代表偶大哥马凯唏嘘下~</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20 17:25 , Processed in 0.027176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