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公告]德国将独自实施探月计划 未来5年内重新成为世界顶级太空强国

[复制链接]
思维的民族 发表于 2007-10-12 10: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德国是全世界第一个开展太空研究和太空探索的国家。</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德国作为现代高技术的鼻祖,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便开始实施自己的太空计划,最初计划用于和平目的。到了后来的Nazi政权时期,德国科学家实现了航天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于1942年10月把一枚A-4</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火箭发射到了距离地球表面约100<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0" unitname="公里">公里</chmetcnv>的太空。不过,这种火箭后来经过改进成为V-2导弹,德国把它用作轰炸英国和比利时的武器。</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二战德国战败后,美国人缴获了德国的V型武器和德国大量的导弹技术与航空航天技术,同时俘获了</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多位德国顶级科学家和工程师。德国最终无奈的把世界第一航空航天强国的宝座让位于美国。领导研制工作的德国科学家冯·布劳恩后来参与了美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开发,包括美国阿波罗计划。另还有一些德国科学家为前苏联的航空航天事业效力。</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0</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年东西德统一后,德国综合实力大增,加之两德统一后新德国也完全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德国一直希望重新实现太空强国的梦想,德国于今年早些时候公布的独自实施探月的计划就是明证。</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ont> </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0.5pt;"><font face="宋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ont></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0.5pt;"><font face="宋体">德国宇航中心探月项目负责人瓦尔特·德<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林格">林格</personname>博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该探月计划由德国11家航天研究所在今年2月份共同制订,如果顺利的话,德国将于2013年前后向月球发射轨道探测器。 <span lang="EN-US"><p></p></span></font></span></p><p><font face="宋体"><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pan></font></p><p><font face="宋体"><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pan></font></p><p><font face="宋体"><span style="FONT-SIZE: 10.5pt;">据介绍,德国探月的目标非常明确,即使用高精度探测仪器详细考察月球表面的构成,调查尚不为人类熟悉的月球极点,绘制比以往更加完整、清晰的月球三维“地图”。德国的探月计划还包括考察月球矿物质组成、磁场和月球内部结构等。</span></font></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ont></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ont></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作为欧洲航天局最重要的成员国,德国并不缺乏独立实施探月项目所需的先进技术。德国在外太空测量、摄像和雷达测控等领域都拥有最先进的技术。欧洲航天局发射的首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上搭载的高分辨率摄像头就是德国制造的。</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此外,德国是欧洲伽利略计划的领导国家。德国还广泛参与欧洲的火箭发射以及国际空间站各种科研设备的研制,积累了丰富的航天技术知识,这些都为德国实现“太空强国”梦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4"><strong>以上资料与图片来源于:<span class="mid_main_text"><font face="华文细黑" color="#2f5e8c">德国宇航中心(DLR)</font></span></strong></font><font color="#4c4c4c" size="2"><br/></font></span></p>
345543z 发表于 2007-10-12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太好了</p><p></p>
德国派使者 发表于 2007-10-12 1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12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美国的历史学家和科学家曾经说过:</p><p>1945年,假如德国赢得了二战</p><p>拥有V2火箭技术的德国将是第一位太空征服者.盟军轰炸过后,德国在波罗的海岸边的佩纳明德基地几乎被夷为平地.但这里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火箭基地. 冯.布劳恩就是在这里研制出V2弹道导弹,V2可以说是美国和苏联后来的太空计划的祖先.</p><p>如果英国在1940年法国沦陷后与德国停战;如果希特勒没有在东线做出一些毁灭性的决定;或者如果德国先于美国制造出原子武器,那么希特勒就会赢得二战.这样一来,佩纳明德就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太空中心.</p><p>到1945年,冯.布劳恩的计划已经相当成熟.他所设计的A10已经可以与1962年才发射的\"宇宙神\"火箭相媲美.  冯.布劳恩后来主持了1969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德国人本可以在更早的时候登上月球的.他们还可以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导弹基地,对美国发动进攻.</p>
kehl的闹钟 发表于 2007-10-13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雅利安人</i>在2007-10-12 21:01:00的发言:</b><br/><p>美国的历史学家和科学家曾经说过:</p><p>1945年,假如德国赢得了二战</p><p>拥有V2火箭技术的德国将是第一位太空征服者.盟军轰炸过后,德国在波罗的海岸边的佩纳明德基地几乎被夷为平地.但这里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火箭基地. 冯.布劳恩就是在这里研制出V2弹道导弹,V2可以说是美国和苏联后来的太空计划的祖先.</p><p>如果英国在1940年法国沦陷后与德国停战;如果希特勒没有在东线做出一些毁灭性的决定;或者如果德国先于美国制造出原子武器,那么希特勒就会赢得二战.这样一来,佩纳明德就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太空中心.</p><p>到1945年,冯.布劳恩的计划已经相当成熟.他所设计的A10已经可以与1962年才发射的\"宇宙神\"火箭相媲美.  冯.布劳恩后来主持了1969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德国人本可以在更早的时候登上月球的.他们还可以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导弹基地,对美国发动进攻.</p></div><p></p>政治老师告诉我们历史唯物主义.......
豹II 发表于 2007-10-13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德国的航空航天行业 开句玩笑话 是被阉割过的</p><p>现在看起来,甚至不如日本</p><p>说到这,咱们中国还是值得自己自豪一下</p>
 楼主| 思维的民族 发表于 2007-10-14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上的啊</p><p>衡量一个国家的航空航天实力</p><p>不仅仅是看这国的航天产品能不能飞的上天,飞的进宇宙</p><p><strong>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国家在世界航空航天技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是多少</strong></p><p>德国在世界航空航天技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为全世界第四</p><p>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法国</p><p>具体的数据我想<em>雅利安人</em>肯定有</p><p>他会发上来给大家看的</p>
 楼主| 思维的民族 发表于 2007-10-14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德国在航空航天发展的历史上曾占有领导地位。</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19世纪末,航空先驱</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O.&aelig;&#157;&#142;&aelig;&#158;&#151;è&frac34;&frac34;&aring;°&#148;\"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O.李林达尔</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对航空早期发展,特别对美国</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è&#142;±&ccedil;&#137;&sup1;&aring;&#133;&#132;&aring;&frac14;&#159;\"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莱特兄弟</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发明飞机有直接的影响。20世纪以来,先后有</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F.é&frac12;&#144;&auml;&frac14;&macr;&aelig;&#158;&#151;\"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F.齐伯林</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L.&aelig;&#153;&reg;&aelig;&#156;&#151;&ccedil;&#137;&sup1;\"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L.普朗特</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H.&aring;&reg;&sup1;&aring;&#133;&#139;&aelig;&#150;&macr;\"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H.容克斯</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E.H.&auml;&ordm;¨&aring;&#133;&#139;&aring;°&#148;\"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E.H.亨克尔</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H.&aring;&yen;&yen;&auml;&frac14;&macr;&ccedil;&#137;&sup1;\"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H.奥伯特</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W.R.&aring;¤&#154;&aelig;&#129;&copy;&auml;&frac14;&macr;&aelig; &frac14;\"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W.R.多恩伯格</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W.von&aring;&cedil;&#131;&aring;&#138;&sup3;&aelig;&#129;&copy;\"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W.von布劳恩</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等著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后掠翼和前掠翼的研究和试验都始于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首先把</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é&pound;&#158;&aelig;&#156;&ordm;\"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飞机</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用于空中交通,推动了</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aelig;°&#145;&ccedil;&#148;¨è&#136;&ordf;&ccedil;&copy;&ordm;\"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民用航空</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事业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是Nazi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工具,航空工业成为主要军火供应部门之一,</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aring;&#134;&#155;&ccedil;&#148;¨é&pound;&#158;&aelig;&#156;&ordm;\"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军用飞机</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产量从1940年的10250架提高到1944年的 37950架。德国最早使用了火箭发动机的Me-163截击机、Me-262喷气式战斗机和Ar-234喷气侦察</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è&frac12;°&ccedil;&#130;&cedil;&aelig;&#156;&ordm;\"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轰炸机</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ccedil;&#129;&laquo;&ccedil;&reg;&shy;\"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火箭</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和</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aring;&macr;&frac14;&aring;&frac14;&sup1;\"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导弹</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技术水平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先后研制出并在战争中使用了V-1巡航导弹和V-2弹道导弹,还研制了</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aring;&#156;°&ccedil;&copy;&ordm;&aring;&macr;&frac14;&aring;&frac14;&sup1;\"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地空导弹</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反坦克导弹等武器,对战后世界各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font></strong>
                <br/>  </p><p><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联邦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前10年,联邦德国被禁止发展航空工业。1955年以后,联邦德国开始重建航空工业,经过不长的仿制阶段,便在航空技术的许多领域逐渐重新赶上美苏等国家。联邦德国自行研制或与别国合作研制的主要产品有 Bo-105</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ccedil;&#155;&acute;&aring;&#141;&#135;&aelig;&#156;&ordm;\"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直升机</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C-160运输机、“阿尔发喷气”攻击-教练机、 A-300/310宽机身客机、“狂风”变后掠翼战斗机等。60年代以来,航天工业也获得较快的发展。联邦德国是</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aelig;&not;§&aelig;&acute;&sup2;&ccedil;&copy;&ordm;é&#151;&acute;&aring;±&#128;\"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欧洲空间局</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的一个重要成员,自行研制或与别国联合研制了</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auml;&ordm;&ordm;é&#128; &aring;&#156;°&ccedil;&#144;&#131;&aring;&#141;&laquo;&aelig;&#152;&#159;\"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人造地球卫星</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è&iquest;&#144;è&frac12;&frac12;&ccedil;&#129;&laquo;&ccedil;&reg;&shy;\"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运载火箭</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和载人航天器的设备或分系统,如“交响乐”号卫星、德国通信卫星、</font></strong><a class=\"innerlink\" href=\"http://www.hoodong.com/wiki/&acirc;&#128;&#156;é&#152;&iquest;é&#135;&#140;&aring;&reg;&#137;&acirc;&#128;&#157;&aring;&#143;·è&iquest;&#144;è&frac12;&frac12;&ccedil;&#129;&laquo;&ccedil;&reg;&shy;\" target=\"_blank\"><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阿里安”号运载火箭</font></strong></a><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的分系统、“空间实验室”和“哥伦布”号航天站的设备或分系统等。</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4\">联邦德国的科学家在1983年就乘“空间实验室”1号进入了太空。联邦德国有德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协会的目的是推动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航空航天工业从业人员超过7万人,主要的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企业有西门子公司、梅塞施米特·贝尔科夫·布洛姆公司、道尼尔公司、发动机和涡轮联合制造公司等。德国航空航天研究试验院是联邦德国政府的主要航空航天科学研究机构,它的基本任务是:从事航空航天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参加国际人造卫星发射和跟踪计划;建设和使用大型试验设备;为政府提供航空航天事务的咨询;与大学和航空航天工业合作以提高教学和工程人员的质量</font></strong></p>
 楼主| 思维的民族 发表于 2007-10-14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豹II</i>在2007-10-13 19:53:00的发言:</b><br/><p>德国的航空航天行业 开句玩笑话 是被阉割过的</p><p><font color=\"#f70909\">现在看起来,甚至不如日本</font></p><p>说到这,咱们中国还是值得自己自豪一下</p></div><p><strong>日本巨资探月计划何以“打水漂”</strong></p><p>新华网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近日宣布放弃已苦心经营10多年的“月球-A”探月计划,原因是这项计划中探测器与着陆器的开发严重脱节,致使探测器严重老化,无法发射。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这听上去虽有些“荒唐”,但“荒唐”的背后暴露出日本航天研究领域的诸多问题。 </p><p>    “月球-A”探月计划主要内容是在1995年度发射月球探测器“月球-A”。这一探测器计划携带两个穿透式着陆器。探测器早在1996年度就已开发成功,而决定这项探测计划能否顺利完成的两个关键着陆器的研制却陷入僵局,如何使着陆器承受住扎入月球表面时的剧烈冲击等技术难关迟迟不能攻破。经过6次延期,花费 200多亿日元(约合1.7亿美元)后,着陆器技术难题终于得到解决,但在仓库中沉睡10余载的探测器已严重老化,无法再发射。 </p><p>    应该看到,整个“月球-A”探月计划的安排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负责该计划的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介绍说,探测器的研发和制造技术较为成熟,但着陆器的研发技术则比较前沿,研制过程中事先难以预料的技术难关也比较多。如果先进行难度大的着陆器研发工作,然后根据研发工作的进度再决定是否启动整个项目,不仅可以节省资金,提高效率,也可以避免目前并行开发两种技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p><p>    急于求成、强行推进是导致这项计划最终“泡汤”的更深层原因。在“月球-A”计划运行之初和运行过程中,负责评估工作的有关机构都意识到探测器和着陆器并行开发可能存在隐患。但考虑到该计划在科学和技术层面上的重要价值,以及计划一旦成功可能会给“屡败屡战”的日本航天业所带来的巨大振奋,日本有关部门还是决定继续推行这一计划,而没有适时对其进行调整,以避免更大的资金和资源浪费。 </p><p>    除了着陆器的研发技术问题外,属于其他项目的运载火箭的开发延迟以及发射安排的中途调整,也导致“月球-A”探测器发射受到影响。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介绍,运载火箭的开发受阻一度拖延了月球探测器的发射计划,相关部门因种种原因临时调整运载火箭发射安排,也影响了整个“月球-A”计划的进度。这些都暴露出日本航天研究领域项目间协调不利的问题。 </p><p>    面对“月球-A”探月计划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已经表示要总结失败教训,避免今后重蹈覆辙。</p>
豹II 发表于 2007-10-14 15: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就是好 不好就是不好</p><p>日本拥有独立开发大推力运载火箭的能力,各种卫星漫天飞</p><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15625131\">“月亮女神”,轨道机动在日本时间4号6:20分进行,都已经进入月球轨道了,现在的轨道参数11741x101km<br/><br/>JAXA performed the lunar orbit injection maneuver (LOI1) for the “KAGUYA” (SELENE) at 6:20 a.m. on October 4, 2007 (Japan Standard Time, JST.) As a result of the orbit calculation after the maneuver, we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KAGUYA was injected into the following lunar orbit. <br/>Injected orbit:Apogee altitude 11,741 km, Perigee altitude 101 km<br/>The satellite is confirmed to be in good health.<br/>We are now pleased to be able to report to you that we have safely delivered messages and signs that were collected from 412,627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the Wish upon the Moon Campaign and engraved on the sheets to be aboard the KAGUYA to the Moon.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profound appreciation to all perticipants and hope your continued support to the KAGUYA mission.</div><p>你的例子实在是延迟的厉害,日本不能永远当反面例子用</p><p>德国的份额再高,不过是局部技术的先进。航空上,没有自己独立的航空发动机,航天上没有自主的大推力运载火箭,就此2点就足够致命了</p><p>航空航天的竞争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比谁的光学镜头买的多</p><p>航天技术,老大是美国,其次是前苏联,然后是法国、其实是欧空局,之后是中国,日本。其他国家根本没有自己独立的体系,无论搞什么都靠着前面的几个大国干,要排队都得往后</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6 14:02:21编辑过]
345543z 发表于 2007-10-14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最早是德国领先啊</p>
豹II 发表于 2007-10-14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最早中国人还领先呢 火药+火箭还是咱们的呢 管嘛用 </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14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豹II</i>在2007-10-14 15:56:00的发言:</b><br/><p>好就是好 不好就是不好</p><p>日本拥有独立开发大推力运载火箭的能力,各种卫星漫天飞</p><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15625131\">“月亮女神”,轨道机动在日本时间4号6:20分进行,都已经进入月球轨道了,现在的轨道参数11741x101km<br/><br/>JAXA performed the lunar orbit injection maneuver (LOI1) for the “KAGUYA” (SELENE) at 6:20 a.m. on October 4, 2007 (Japan Standard Time, JST.) As a result of the orbit calculation after the maneuver, we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KAGUYA was injected into the following lunar orbit. <br/>Injected orbit:Apogee altitude 11,741 km, Perigee altitude 101 km<br/>The satellite is confirmed to be in good health.<br/>We are now pleased to be able to report to you that we have safely delivered messages and signs that were collected from 412,627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rough the Wish upon the Moon Campaign and engraved on the sheets to be aboard the KAGUYA to the Moon. We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profound appreciation to all perticipants and hope your continued support to the KAGUYA mission.</div><p>你的例子实在是延迟的厉害,日本不能永远当反面例子用</p><p>德国的份额再高,不过是局部技术的先进。航空上,没有自己独立的航空发动机,航天上没有自主的大推力运载火箭,就此2点就足够致命了</p><p>航空航天的竞争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比谁的光学镜头买的多</p><p>航天技术,老大是美国,其次是前苏联,然后是法国,之后是中国,日本。其他国家根本没有自己独立的体系,无论搞什么都靠着前面的几个大国干,要排队都得往后</p><br/></div><p></p><p>德国的航空航天工业和德国的其他传统工业比起来,从销售额和比重上来说,确实不算德国的支柱大产业,但就是这样,每年德国航空航天工业的销售额也可以在150亿欧元以上</p><p>德国原联邦经济和劳动部长曾经说过:<strong>航空航天工业是德国技术的发动机</strong>.它几乎与所有信息时代的高科技有关:电子技术,机器人技术,测量技术,控制技术,材料技术,调节技术等等...德国全部都是领先者</p><p>就像你说的,航空航天是个系统工程.德国人要么就全部都搞,要么什么都不搞.你说他们只在局部的技术上先进有什么意思呢? 是不是.还不如不搞</p><p>而且楼主也说了,在宇宙探测和光学上,德国是最先进的.不等于德国在其他航空发动机,运载火箭上就没有先进技术!</p><p>德国人平时低调一些,不象法国和日本等国吹的厉害而已!所以大家都很不知道也正常</p><p>言归正传</p><p>你知道德国MBB公司么?</p><p>中文全称:梅塞施米特.伯尔科.布洛姆公司</p><p>前身就是二战时德国大名鼎鼎的航空巨头梅塞施米特公司</p><p>你有时间可以上网查查,看看他们是做什么的</p><p>(制造"空中客车"客机的德意志空中客车公司只是它的子公司)</p><p>另外戴姆勒集团在国防技术产品方面的销售额也是非常高的.特别是自1985年吞并了机器和涡轮联合体,道尼尔和AEG后.几乎从军队普通的越野吉普车到航天航空产品,什么都搞.</p><p>S:阿里亚娜5号(Ariane 5)火箭的助推器就是在位于不莱梅的戴姆勒航天公司搞的了</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14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德国在航空航天工业的整体实力上绝对在世界前5以内!</p><p>另外中国就别拿出来说了吧</p><p>国内边远地区还有多少人没有解决温饱,国家就花这么多钱搞航天</p><p>我有一同学就北航学设计的</p><p>他们都知道,和我聊起来</p><p>中国的载人飞船零部件基本全都是从国外进口过来的,只是自己组装了一下而已</p><p>没任何可炫耀的吧</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14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思维的民族</i>在2007-10-14 12:50:00的发言:</b><br/><p>楼上的啊</p><p>衡量一个国家的航空航天实力</p><p>不仅仅是看这国的航天产品能不能飞的上天,飞的进宇宙</p><p><strong>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国家在世界航空航天技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是多少</strong></p><p>德国在世界航空航天技术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为全世界第四</p><p>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法国</p><p>具体的数据我想<em>雅利安人</em>肯定有</p><p>他会发上来给大家看的</p></div><p></p><p>我只有2003年的数据</p><p>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全球航空航天技术产业<strong>出口份额</strong>(百分比)</p><p>美国:35.7% </p><p>欧盟:45.7% </p><p>日本:1.4% </p><p>德国:15.6% </p><p>中国:0.6%</p><p></p><p>数据来源:环球暸望公司</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14 21:24:25编辑过]
猎虎 发表于 2007-10-15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冯·布劳恩好像还是党卫军军官</p><p>二战结束后</p><p>以美国为首的盟国不仅没有判决他,还掩护他到美国继续帮美国搞高技术研究,不仅仅只有他一个,还有很多德国党卫军的专家为了避免被审判,都为美国效力.美国战后强大的科学技术实力可以说完全是德国人奠定起来的,还有苏联和法国的很多技术也都是依靠盗取德国的成果才发展起来的</p>
豹II 发表于 2007-10-15 1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雅利安人</i>在2007-10-14 21:21:00的发言:</b><br/><p></p><p>我只有2003年的数据</p><p>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全球航空航天技术产业<strong>出口份额</strong>(百分比)</p><p>美国:35.7% </p><p>欧盟:45.7% </p><p>日本:1.4% </p><p>德国:15.6% </p><p>中国:0.6%</p><p></p><p>数据来源:环球暸望公司</p><br/></div><p>环球暸望…… 能给个详细报道么?单位地址也行啊</p><p>即便如此,这个报道还镇有意思,35.7%+45.7%+1.4%+15.6%+0.6%=99%</p><p>剩下的不知道是哪家……</p><p>另外,欧盟和德国是怎么个关系,能给个明白的说法么?</p>
豹II 发表于 2007-10-15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雅利安人</i>在2007-10-14 21:07:00的发言:</b><br/><p>德国在航空航天工业的整体实力上绝对在世界前5以内!</p><p>另外中国就别拿出来说了吧</p><p>国内边远地区还有多少人没有解决温饱,国家就花这么多钱搞航天</p><p>我有一同学就北航学设计的</p><p>他们都知道,和我聊起来</p><p>中国的载人飞船零部件基本全都是从国外进口过来的,只是自己组装了一下而已</p><p>没任何可炫耀的吧</p></div><p></p><p>你北航同学学什么设计的?载人飞船零部件基本全都是从国外进口过来的,出处是什么?别又是同学的什么师兄说……</p><p>航天德国有像样的成品么?运载火箭,飞船,卫星 说个品牌出来</p><p>航天遥感我用的多了,美国landsat 法国spot 我们甚至用印度星数据 怎么没见德国的,据说头一颗德国自己的合成孔径星刚上天,4个月了还没调试完</p><p>航空德国近20年除了一个联合研制的EF-2000(3代半),有什么独立的产品么,梅赛施密特历史再牛,现在照样不是波音、格鲁门、达索、苏霍伊的对手。法国人吹牛皮,幻影系列,台风系列都出来,英国靠着美国老子没有新飞机项目,可人家的罗罗,照样从军品到民品种类齐全,日本人是吹牛皮H-2A也照样把“月亮女神”吹上月球了。</p><p>德国航天航空地位不高,不完全是德国人的问题(美国人限制发展,日本航空也有一样的问题),具体一些技术也有长处,但是总体上依然是依托于欧盟、欧空局在发展。所以没有必要 把明明不好的说成好,实事求是才对。</p><p>“德国原联邦经济和劳动部长曾经说过:<strong>航空航天工业是德国技术的发动机</strong>.它几乎与所有信息时代的高科技有关:电子技术,机器人技术,测量技术,控制技术,材料技术,调节技术等等...德国全部都是领先者。” 这样的大话 我是没听说过。我相信现在的德国部长也不会说这种话</p>
豹II 发表于 2007-10-15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猎虎</i>在2007-10-15 10:13:00的发言:</b><br/><p>冯·布劳恩好像还是党卫军军官</p><p>二战结束后</p><p>以美国为首的盟国不仅没有判决他,还掩护他到美国继续帮美国搞高技术研究,不仅仅只有他一个,还有很多德国党卫军的专家为了避免被审判,都为美国效力.美国战后强大的科学技术实力可以说完全是德国人奠定起来的,还有苏联和法国的很多技术也都是依靠盗取德国的成果才发展起来的</p></div><p></p>原子弹那群人还真基本就是德国人,可为什么德国人自己没弄出来?你怪谁去?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15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豹II</i>在2007-10-15 18:48:00的发言:</b><br/><p>环球暸望…… 能给个详细报道么?单位地址也行啊</p><p>即便如此,这个报道还镇有意思,35.7%+45.7%+1.4%+15.6%+0.6%=99%</p><p>剩下的不知道是哪家……</p><p>另外,欧盟和德国是怎么个关系,能给个明白的说法么?</p></div><p>一看你这个回复就知道你连基本的都不懂</p><p>德国是包含在欧盟内的</p><p>15.6%是包含在45.7%以内的</p><p>呵呵</p><p>自己看清楚在回话吧</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4 01:46 , Processed in 0.037061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