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转帖]二战中德国领先于世界的十项军事技术

[复制链接]
 楼主| 大日耳曼鹰 发表于 2007-10-24 08: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strong>1、火炮技术。</strong>世界上最大口径最大威力的火炮,德国800mm多拉,AP弹重7.1吨,能远距离穿透1米厚的钢板、7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或30米的地面;世界上最高初速最远射程的火炮,德国310mm K5,151.3千米;世界上最远射程的海战命中,德国沙恩霍斯特号24175米命中光荣号,并且在随后的24175米—23450米距离间,沙格两舰连续命中光荣号5次以上;世界上最远射程的坦克交战命中,德国虎I、虎II坦克,3千米以上,多次。 </p><div id="xrefdiv"> </div><br/><br/><strong>2、装甲材料技术。</strong>二战世界上最优质的军舰舷侧装甲是 英国的1930CA(引进自捷克) 和 德国的 KC n/a;最优秀的军舰水平装甲是德国WH钢;最优秀的军舰结构用钢是德国ST52;最优秀的坦克装甲是虎I坦克正面的镍铬表面硬化合金钢。<br/><br/><strong>3、发动机技术。</strong>二战世界上最大功率的坦克汽油发动机,德国 HL230 700马力;最大功率的坦克柴油发动机,鼠式坦克的柴油机,1200马力。<br/><br/><strong>4、潜艇技术。</strong>世界上最大潜深的潜艇,德国;操控性最佳的潜艇,德国;代表二战人类潜艇技术最高成就的潜艇,德国XXI型。<br/><br/><strong>5、导弹技术。</strong>世界上第一种反舰导弹,德国Hs-283A;世界上第一种制导炸弹,德国弗里茨-X;世界上第一种防空导弹,德国"莱茵女儿"型; 世界上第一种空空导弹,德国X-4型; 世界上第一种反雷达导弹,德国BV246;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导弹,德国X-7"小红帽"型;世界上第一种弹道导弹,德国V2;世界上第一种巡航导弹,德国V1。 <br/><br/><strong>6、喷气战机技术。</strong>世界上第一种实战型喷气战机,德国Me262。<br/><br/><strong>7、光学仪器技术。</strong>蔡司公司,德国。<br/><br/><strong>8、液化煤技术。</strong>用煤合成重油、柴油、汽油等。如果日本拥有相同的能力,就不必南下进攻美国,走向灭亡之路了。<br/><br/><strong>9、军人战术经验及武器操作技术。</strong>世界头号战斗机王牌,德国埃里希·哈特曼;世界头号潜艇王牌,德国奥托·克雷齐默尔;世界头号坦克王牌,德国奥托·卡尔尤斯;世界头号轰炸机王牌,德国汉斯·鲁德尔。<br/><br/><strong>10、工人工作态度、经验及工艺技术。</strong>花费巨大的工作量,近乎于偏执的最求完美,变不可能为可能,把设计相对保守的老虎坦克、俾斯麦战列舰等全部打造成让敌人闻名色变的一代精品。<br/>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24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概括的比较笼统</p><p>不过差不多就是这些</p><p>在发动机技术上</p><p>从地面上的各种装甲装备,到大洋海底的潜艇,水面上的巨型战列舰,再到天空中的各种战机和导弹,德国在各领域的发动机技术方面都全面领先于世界</p><p>另外德国是全世界第一个研发并掌握隐身技术的国家</p><p>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反探测技术同样也在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建立了卓有成效的雷达网络,这使德国开始发展隐身技术和雷达吸收波材料,其中后者是德国最早用于U型潜艇的潜望镜和通气管的材料.</p><p>后来德国将有利于躲避雷达探测的外形,材料与先进的无尾翼设计相结合,研制出了Horton HOIX,Gotha P-60A,Go229,Lippisch LP 13A等战机</p><p>战后,美国设计师获得了德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
日耳曼尼亚 发表于 2007-10-25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strong>以下是引用<i>大日耳曼鹰</i>在2007-10-24 8:32:00的发言:</strong></div><div class=\"quote\"><strong>8、液化煤技术。</strong>用煤合成重油、柴油、汽油等。如果日本拥有相同的能力,就不必南下进攻美国,走向灭亡之路了<br/></div><p>日本要是有这项技术</p><p>就可以北上和德国一起合围苏联了</p>
日耳曼尼亚 发表于 2007-10-25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雅利安人</i>在2007-10-24 20:39:00的发言:</b><br/><p>概括的比较笼统</p><p>不过差不多就是这些</p><p>在发动机技术上</p><p>从地面上的各种装甲装备,到大洋海底的潜艇,水面上的巨型战列舰,再到天空中的各种战机和导弹,德国在各领域的发动机技术方面都全面领先于世界</p><p>另外德国是全世界第一个研发并掌握隐身技术的国家</p><p>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反探测技术同样也在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建立了卓有成效的雷达网络,这沟鹿??挤⒄挂?砑际鹾屠状镂?詹ú牧?其中后者是德国最早用于U型潜艇的潜望镜和通气管的材料.</p><p>后来德国将有利于躲避雷达探测的外形,材料与先进的无尾翼设计相结合,研制出了Horton HOIX,Gotha P-60A,Go229,Lippisch LP 13A等战机</p><p>战后,美国设计师获得了德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div><p></p><p>美国现在的那些战机毫无疑问都是模仿德国的成果设计和制造的</p><p>看看第一架</p><p>再看看现在的美国B2</p><p>美国完全仿照和偷用德国的设计和技术才有他们今天的航空航天实力</p>
豹II 发表于 2007-10-25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日耳曼尼亚</i>在2007-10-25 10:02: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strong>以下是引用<i>大日耳曼鹰</i>在2007-10-24 8:32:00的发言:</strong></div><div class=\"quote\"><strong>8、液化煤技术。</strong>用煤合成重油、柴油、汽油等。如果日本拥有相同的能力,就不必南下进攻美国,走向灭亡之路了<br/></div><p>日本要是有这项技术</p><p>就可以北上和德国一起合围苏联了</p></div><p></p>你我今天就是大和民族的子民了  幺希
日耳曼尼亚 发表于 2007-10-25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豹II</i>在2007-10-25 11:20:00的发言:</b><br/><p></p>你我今天就是大和民族的子民了  幺希</div><p></p><p>德国和日本先把苏联灭了</p><p>然后中国和德国再一起把日本灭了</p><p>因为小日本的野心大的很,他们取得一点成果后是不会轻易满足的</p><p>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二战是轴心国获胜,德国统治欧洲,广大苏联地区和北非,日本最多也就控制西太平洋,东南亚和印度支那(小日本再怎么也打不过中国,中国人口数量就放在这里)</p><p>最终日本也会和德国翻脸的</p><p>这样德国联合中国一起灭小日本</p>
豹II 发表于 2007-10-25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日耳曼尼亚</i>在2007-10-25 11:31:00的发言:</b><br/><p></p><p><font color=\"#ff0000\">德国和日本先把苏联灭了</font></p><p><font color=\"#ff0000\">然后中国和德国再一起把日本灭了</font></p><p>因为小日本的野心大的很,他们取得一点成果后是不会轻易满足的</p><p>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二战是轴心国获胜,德国统治欧洲,广大苏联地区和北非,日本最多也就控制西太平洋,东南亚和印度支那(小日本再怎么也打不过中国,中国人口数量就放在这里)</p><p>最终日本也会和德国翻脸的</p><p>这样德国联合中国一起灭小日本</p></div><p></p><p>我的天哪 </p><p>我们无法讨论了</p><p>S:<font color=\"#0000ff\">现在的初中,高中历史是不是世界现代史不上了,或者某些章节不上了?</font></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5 14:05:56编辑过]
vilonteen 发表于 2007-10-25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日耳曼尼亚</i>在2007-10-25 10:02: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strong>以下是引用<i>大日耳曼鹰</i>在2007-10-24 8:32:00的发言:</strong></div><div class=\"quote\"><strong>8、液化煤技术。</strong>用煤合成重油、柴油、汽油等。如果日本拥有相同的能力,就不必南下进攻美国,走向灭亡之路了<br/></div><p>日本要是有这项技术</p><p>就可以北上和德国一起合围苏联了</p></div><p>你把他列到二战去,真的太离谱了。这项技术即使在今天也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工业化生产。至于二战时期,有这个想法是可能的,但那个时候恐怕连相关实验室都没有建立,更没有实验室成果。而你居然把他列为德国领先世界的技术……呵,如果德国人看的懂中文的话,一定会脸红的。</p><p>这个东西就是我朋友搞的863技术的一部分呵,精细煤化工的一种。神化,中石油都有实验室。实验室进展还不错,但要最终量产是还是很难的。</p><p>我国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不敢说绝对领先,但位列前列,且没有落伍。</p><p></p>
豹II 发表于 2007-10-25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煤变油要能产业化  我国也用不着为了原油进口而劳心费神了 </p><p></p>
vilonteen 发表于 2007-10-25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其实说到底,用煤合成各种能源用油直到今天也不能算是成熟的“技术”,因为如果是技术的话,那么实践应该很成熟了。但实际上,这方面还是理论的多点,实验室用大型计算机模拟的更多,但用于实际操作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至于工业化,那起码20年内不太会有大的发展。</p><p>否则,在石油面临枯竭的今天,怎么仍然没有出现替代品呢?</p><p></p>
vilonteen 发表于 2007-10-25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豹II</i>在2007-10-25 15:17:00的发言:</b><br/><p>煤变油要能产业化  我国也用不着为了原油进口而劳心费神了 </p><p></p></div><p></p><p>没错。而且我国煤储量世界第一,优势是很大的。所以尽管我国石油提炼技术相对落后,但各个企业还是投入重金开展这个项目。当然我目前知道的,除了几个高校和中科院之外,只有神化,中石油,海石油有实验室。</p><p></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25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2\">超临界流体技术液化煤项目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最热门的一项有效的煤炭液化技术。过去传统的煤液化工艺主要以加氢加压工艺为主,其存在问题是氢耗量大,需高效催化剂,且危险性大,液固分离难,油萃取率不高。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液化煤则可有效解上述问题。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化工工艺。由于它充分利用了临界态流体具有类似液体的密度和类似气体的粘度和扩散系数的特性,使之即可提高溶剂的溶解能力,也有利于溶剂和材料的分离。此技术用于煤炭的加工处理,目的是探索从这类矿石燃料直接获取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可能性,寻求煤炭综合利用的最佳途径。<br/>      </font></p><p><font size=\"2\">由煤转化成液体燃料,有两种方法:直接液化法和间接液化法。后者基于煤的气化,得到合成气后再采用F-T合成工艺。煤的直接液化是将煤在溶剂中使煤分子裂解,加氢或不加氢,在加压情况下添加催化剂或不加催化剂,使部分煤分解后溶解于溶剂,接着将煤液态产品与不溶的固态物料分离。不溶的部分常是矿物质和煤中部分惰质组分。再将部分煤液添加到反应罐中进行再循环。液化过程的产物有轻质气态产品、可蒸馏和不可蒸馏的煤液。这部分不可蒸馏产物通常用溶剂萃取分成三个组分:油、沥青烯和前沥青烯。将乙烷可溶物、戊烷或其它低碳烷烃可溶物,定义为油;苯可溶、乙烷不溶部分称为沥青烯;苯不溶和吡啶可溶或THF(四氢呋喃)可溶物称为前沥青烯。上述三种馏分含有成百上千种化合物,如采用定向转化就能分离出更多的纯化合物,特别是芳烃化学制品,就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化工原料,它和液态燃料一样,同时具有广阔的市场。<br/>      </font></p><p><font size=\"2\">煤的直接液化自1911年贝吉乌斯实验证实在加氢和存在溶剂条件下可以将煤转化成重质油以来,经历了90年的历史。1926年建成第一座IG工艺煤液化试验厂。并于1927年在德国建成商业规模的液化厂。1936~1945年期间,德国有12座煤液化厂,年产量达500万吨/年。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在美、德、英、前苏联、波兰及日本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研究,提出10多种煤液化新工艺,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 (1)溶剂精炼(SRC)工艺;(2)催化加氢工艺(H-coal);(3)供氢溶剂液化工艺(EDS);(4)催化两段加氢工艺(NCB)。<br/>      </font></p><p><font size=\"2\">20世纪80年代后,针对不同的原料煤性质、催化剂类型和产品构成,逐渐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液化工艺。(1)由德国原IG工艺改进开发的IGOR工艺;(2)由原美国H-coal和CTSL工艺改进后的HTI工艺;(3)经日本对EDS工艺改进后开发的NEDOL工艺。新IGOR工艺与IG工艺不同的是将一段氢液化与二段溶剂加氢紧密结合在一起,在高温分离器和低温分离器间,增加一个固定加氢反应器,其中装填有高活性载体催化剂。经过如上的改进,既省去由于物料进出而造成的热能损失,又节省了大量工艺装备投资:工艺反应压力由70Mpa降低为30Mpa,液化油收率从50%提高到60%。HTI液化工艺吸取了H-Coal工艺及CTSL工艺的优点,一是采用了超细、高分散铁系催化剂,二是增加了一个液化油加氢提质反应器,提高了柴油的质量。由于采用了CTSL工艺中的临界溶剂脱灰装置,而能回收更多的重质油,液化油产率有所提高,改善了煤直接液化技术的经济性。日本开发的NEDOL工艺是EDS工艺的改进型。EDS的特点是对循环溶剂进行预加氢,以提高溶剂的供氢能力,液化反应条件较为温和,不需加催化剂,预加氢压力为15Mpa,温度为450℃。NEDOL工艺与EDS所不同的是将加氢压力提高到17~19Mpa,另外加入铁系催化剂,使循环溶剂的供氢能力大为提高,也提高了液化油收率。上述三种典型工艺,曾用于我国云南先锋褐煤、神华上弯的烟煤和黑龙江的依兰褐煤分别作了小试和中试验证,得到较好的结果。但至今还未有真正工业化报道,只是报道有神华集团250万吨煤液化工程开工和山西100万吨煤液化项目筹建。以上传统或改进型煤液化工艺均存在氢耗量大。二般需高效催化剂,液固分离困难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相继开发了用超临界(SFE)流体萃取工艺液化煤的新型技术,我国也在1995年后开始了使用SFE工艺液化煤的理论探索和试验,并使用国产的可保、神木、灵武、先锋、龙口、乐平等不同产地类型煤进行了试验。并取得可喜成果。试验证明,采用水或甲苯为溶剂在CO/H2O体系中的超临界条件下(Tc = 400 ~ 450℃ Pc=20~25Mpa)对国产煤样萃取率可达88%左右、油收率可达60%。其工艺相对于加氢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油品质量好。</font><br/></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25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vilonteen</i>在2007-10-25 15:13:00的发言:</b><br/><p>你把他列到二战去,真的太离谱了。这项技术即使在今天也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工业化生产。至于二战时期,有这个想法是可能的,但那个时候恐怕连相关实验室都没有建立,更没有实验室成果。而你居然把他列为德国领先世界的技术……呵,如果德国人看的懂中文的话,一定会脸红的。</p><p>这个东西就是我朋友搞的863技术的一部分呵,精细煤化工的一种。神化,中石油都有实验室。实验室进展还不错,但要最终量产是还是很难的。</p><p>我国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不敢说绝对领先,但位列前列,且没有落伍。</p><p></p></div><p><font size=\"2\">第一位载入史册的煤化学家是德国的贝吉乌斯,他年仅27岁时就研究开发了煤在高温高压下的直接液化技术。研究最初是为阐明煤液化过程的纯学术性研究,很快发展为煤的液化加工工艺。通过煤加氢,得到了与石油高压加氢所得产物相似的油品(富氢的烷烃)。<strong><font color=\"#ff0000\">1914年建成每日处理1吨煤的中试厂。到1945年德国已建成18座工厂投入工业运转,年生产能力为410万吨。</font></strong>1931年贝吉乌斯获得了煤化学科技史上唯一的一个诺贝尔奖,以表彰他和鲍斯基在化学学科中应用高压技术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煤的直接液化技术一直到现在还在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继续得到新的开发、研究与验证。<br/>      </font></p><p><font size=\"2\">另一项重大技术成果是1921年开发的\"煤间接液化\"技术,即F-T合成液烃技术。通过煤的气化生产合成气,再经费-托(F-T)合成液烃技术。通过煤的气化生产合成气,再经费-托合成生产液体燃料。<strong><font color=\"#ff0000\">到1945年,德国已建成了9座间接液化厂</font></strong>,日本有4座,继后法国、马来西亚各建立了1座。</font></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25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00ff\"><strong>煤基间接液化</strong></font>是将煤气化制得合成气(CO+H2)以后,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油品和化学品的工艺过程。<strong>早在上世纪20年代德国就开始了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研究,并于1936首先建成工业规模的合成油厂。</strong>到1955年,世界上已有18个合成油工厂,总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油/年。</p><p><font color=\"#ff0000\"><strong>煤直接液化</strong></font>是煤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直接催化加氢裂化,使其降解和加氢转化为液体油品的工艺过程,煤直接液化也称加氢液化。<strong>煤直接液化技术研究也始于上世纪初的德国,1927年在Leuna建成世界上第一个10万吨/年直接液化厂。1936~1943年间,德国先后建成11套直接液化装置,1944年总生产能力达到400万吨/年,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提供了近三分之二的航空燃料和50%的汽车及装甲车用油</strong>。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及前苏联等国相继开展了煤直接液化技术研究。50年代后期,由于中东地区廉价石油的大量开发,使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由此处于停滞状态。1973年,爆发石油危机,煤炭液化技术重新活跃起来。德国、美国及日本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一些煤直接液化新工艺,其中研究工作重点是降低反应条件的苛刻度,从而达到降低液化油生产成本的目的。目前不少国家已经完成了中间放大试验,为建立商业化示范厂奠定了基础。典型的煤直接液化工艺主要包括德国IGOR工艺(装置规模200吨/天)、美国HTI工艺(装置规模600吨/天)及日本NEDOL工艺(装置规模150吨/天)。<br/></p><p>直到今天为止,尖端液化煤技术在德国,日本包括美国都属于关键的战略储备技术</p>
vilonteen 发表于 2007-10-25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我把你的资料发给我的朋友看了。朋友说,那些厂也仅仅是实验而已,并不是工业化,而且你的资料有问题。他说这种东西几乎都是各国的能源领域的机密,是不可能得出如此准确的资料的(大意如此)。</p><p>否则以美国为例,能源供应如此紧张的美国,为什么不大量生产替代能源,而宁愿不惜一切代价发动对伊战争呢?说到底,这项技术还仅仅是实验而已。只不过你看上去使用了工厂,就以为是工业化了。并不是这样的。</p><p>另,你给的理论也不甚完善。这个,太学术了,本人不懂,也不转述他的话了。</p>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25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如果我无法得到足够石油,我就不得不结束这场战争。”——-希特勒 <br/>   <br/>“一战”最后两年,德国经历过严重的石油短缺,惟一的来源是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鲁登道夫当时指出:“罗马尼亚石油乃重中之重,但很不幸,罗马尼亚的石油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不足以改变德国石油短缺的整体局面。”而英国人捷足先登,于1918年8月占领巴库,被鲁登道夫称为“对我们的沉重打击”。 <br/>   <br/>NAZI上台第一年,经济战略专家便指出:一旦发生战争,对原油进口的严重依赖将是制约德国军事行动的一个关键瓶颈。1938年7月12日提出的“凯琳大厦计划”要求1944年初实现石油产量1100万吨,但希特勒显然等不到这个时间,他的战略是先通过储备打响战争,然后在战争中解决石油来源。1939年上半年,德国石油进口达到顶点,最大来源是罗马尼亚。尽管9月后欧洲以外的来源断绝,德国当年仍进口石油516.5万吨,比1938年全年还多20万吨。1940年5月27日,德、罗两国签订石油协定,当年德国进口的207.5万吨石油中有97.4万吨来自罗马尼亚,另外根据《苏德贸易协定》,进口近65.7万吨。1941年,从罗马尼亚的进口增至100.7万吨,上半年从苏联进口28.3万吨。 <br/>  </p><p>德国在上半个世纪中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自己的丰富能源——煤。在三十年代末,煤约占美国能源总量的一半,但对德国来说,却提供了能源的90%——而石油大约仅占5 %。可是,希特勒在1932年已经在为未来筹划,石油对于他的雄心壮志来说是必不可少的。1933年1 月,他成为德国的总理,一年半以后他又攫取了全部权力。他不失时机地发动了一项他称之为“德国汽车交通史上一个转折点”的汽车运动。不受时速限制的单向高速公路贯穿全国。1934年,制造一种新型汽车的计划开始。它被称为“人民的汽车”,亦即“大众汽车”。 <br/>   <br/>   <br/>但对于希特勒企图将整个欧洲置于NAZI帝国——以及他本人——统治之下的宏伟计划来说,这些仅仅是枝节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他迅即开始整顿经济,加强国家对大企业的控制,并建立NAZI的战争机器——包括轰炸机、战斗机、坦克和卡车,所有这些都需要石油。因此,法本公司正在进行的合成燃料生产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br/>  </p><p><strong>固体的煤为什么可以液化变成类似于石油的液体呢?这是煤和石油的成分决定的。煤和石油同属化石燃料,煤是由几千万年乃至几亿年前地球上生长的某些树木埋藏在地层中,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过地温、地压等的作用,逐渐变化而来的。石油是由低等的动物经过与煤相似的过程变成的。煤和石油的主要组成元素都是碳和氢,但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构成的烃类小分子,而煤的成分主要是碳氢构成的较大的有机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大约是石油的10倍;煤中氢碳的比值小,大约是石油的一半。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增加煤炭中氢的含量,使煤和石油中碳与氢的比值基本相同时,固体的煤就有可能变成类似于石油的液体燃料。这就是煤炭液化的基本思想,而煤炭液化的关键就是如何将氢加入到煤炭中。</strong><br/>  <br/>  </p><p><strong>煤炭的液化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一般认为,煤首先被分解成—种称为“沥清烯”的中间产物,接着再与氢反应变成与石油的成分类似的物质,由于煤炭中含有杂质,液化装置内的物质是十分粘稠的,经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液体即为煤炭液化生成的油类,是一种暗褐色的液体,再经过分馏加工,去除重质部分,就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煤炭液化产品。 <br/>  </strong></p><p><strong>煤炭的液化技术,有两种基本方法,即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直接液化是先把煤炭制成煤浆,然后在高温、中压状态,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氢裂化生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即“合成石油”,直接液化的效率约为65%~75%,每吨煤可生产0.3~0.4t液化油。间接液化是把煤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作用气化,产生合成气(CO,H2等),然后合成气通过催化反应生成性能优良的液态醇类、烃类等。间接液化的效率一般较低。</strong></p><p> </p><p><strong>化学溶解方法在德国,从煤中提取合成燃料的开创性工作实际上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那时,德国已被公认在化学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13年,德国体燃料,大量的氢随同催化剂被注入高温和高压下的煤中,结果制成一种高级液体燃料。十年后,即在二十年代中期,德国人创造出一种叫做“费希尔—特罗普施”的可以与之竞争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煤粒在蒸汽下粉碎后再被注入氢和一氧化碳,使之相互作用,最后制成一种合成石油。贝杰乌斯的氢化法被视为两种方法中较好的一种。除了其他产品外,它还能够生产航空汽油,而“费希尔一特罗普施”法则不行。此外,法本公司在1926年取得了贝杰乌斯法的专利权。 <br/>  </strong></p><p><strong>法本公司在二十年代对合成燃料产生兴趣,是因为它有同样的预计,认为正在全世界刺激大规模石油开采的趋势将会使世界上传统的石油供应迅即枯竭。纳粹政府之所以提供资助,是因为对外国石油日益增长的需求正在使至关重要而又不足的外汇大量流失。希特勒明白,德国将为战争作好准备。必须通过新技术和化学来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strong><br/>  <br/>   <br/>  </p><p><strong>1936年下半年,希特勒采取一些决定性步骤武装德国,以便德国可为预计在1940年将发生的战争作好准备。他开始执行一项四年计划,其中有一个目标是通过新技术和化学来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他在提出那项计划时说:“现在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德国的燃料生产。这项任务必须以作战时的同样决心来处理和完成,因为未来的战争行为有赖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他补充说:“这类原料的生产成本是无关紧要的。” <br/></strong>  </p><p><strong><font color=\"#ff0000\">德国确实建立起一个实力非常雄厚的合成燃料工业。到1939年9 月1 日德国入侵波兰、欧洲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止,它已有十四家氢化厂全速运转,另有六家正在建设中。到1940年,合成燃料的产量已有急剧的增长——日产七万二千桶,占石油总供应量的64%。然而,从军事需要方面来看,合成燃料的意义甚至更为重大。贝杰乌斯氢化法提供了德国航空汽油总量的95%左右。如果没有那些合成燃料,德国空军就无法升空。</font></strong><br/>  <br/>   <br/>  </p><p>尽管希特勒拥有战争机器的强大力量,也有日益增加的合成燃料可供使用,石油问题却从未使他感到放心。的确,那种担忧曾促使他形成以“闪电战”为基础的基本战略——集中机械化部队实行凶猛而短期的攻击,以便在燃料供应发生问题以前夺取决定性的胜利。最初,无论是1939年在波兰,还是1940年春季蹂躏挪威、低地国家和法国,这一战略都被运用得惊人地出色。西线战役实际上改善了德国的石油处境,因为德国军队掠取的石油储备大大超过了他们在侵略战争中所消耗的燃料。即使随后希特勒通过大规模空中轰炸征服英伦诸岛的企图在1940年秋季遭到了失败,德国看来仍然接近于称霸欧洲! <br/>  </p><p>也正是1940年,罗马尼亚局势岌岌可危,匈牙利、保加利亚和苏联都向其提出领土要求,苏联干脆于7月1日出兵强占了比萨拉比亚。11月23日,罗加入轴心国和《反共产国际协定》,当年德国对罗的石油依赖量达到94%,到次年的“巴巴罗萨”行动时,208.6万吨的对德石油出口比参战的100万罗军更有价值。 <br/>   <br/>  </p><p>德国认为胜利得来不难。所以,当罗马尼亚最大的普罗耶什蒂油田受到苏联威胁时,希特勒将视线向东转到他的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苏联。 <br/>  </p><p>从巴巴罗萨开始,占领巴库和其他高加索油田就是希特勒心目中的俄国战役中心。一位历史学家曾经写道:“在经济领域中,希特勒的目标是石油。夺取高加索油田甚至比攻克莫斯科更加重要!对希特勒来说,石油是工业时代和经济力量必不可少的东西。是战争机器的血液! <br/>  </p><p>1941年10月7日,战时经济与军备局局长乔治·托马斯再次报告:“目前航空燃油及润滑油产量为28.9万吨,尚可满足年底前的需求,但到1942年初将只有3.1万吨——这是一个危险的水平。到10月1日,只有不到25万吨柴油,按目前消耗,11月底就将短缺2.5万吨。显然,德国已经不能再向意大利每月提供10万吨燃油。” <br/></p><p>进入1942年,德国石油储备降至79.7万吨,仅够一个月消耗,合成燃料虽然增长到近400万吨,但这个增量被罗马尼亚石油产量因为盟国轰炸而下降抵消。2月12日,安东内斯库向里宾特洛甫表示:“在原油方面,罗马尼亚已倾其所有,目前惟一的出路就是占领富产石油的地区。” <br/>   <br/>   <br/>  </p><p>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在欧洲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它使希特勒怒不可遏。德军不再处于攻势。“闪电战”阶段已告结束。从此以后,决定性因素不再是闪电式的攻击,而是军用的人力和经济资源——包括石油在内。 <br/>   <br/>在1943年中,轴心国在俄国和北非都已被击败,德军想攻克巴库或中东油田的企图已成为痴心妄想。因此,德国不得不反过来依靠自己的资源,此外别无选择。合成燃料将成为它疯狂地力图维持战争机器的中心。在作出这种努力的过程中,希特勒帝国表现出它在技术方面的才智和集权政治的强制力。 <br/>   <br/><strong>合成燃料工业像战争经济的其余部门一样,呈现出上升趋势。到1942年,此项工业全面地取得了比三十年代更大的进步——更新生产技术,改良催化剂,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和扩大多种煤作为原料。而且产量也在迅速上升。在1940年和1943年之间,合成燃料的产量几乎增长一倍,从日产七万二千桶上升到十二万四千桶。人造燃料工厂是燃料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环节。1944年第一季度,其产量占燃料总供应量的57%和占航空汽油的92%。生产还在高速度上升。若按年度计算,1944年第一季度的产量正在以更高的速度增长。</strong></p><p><strong>总的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合成燃料占德国石油总产量的一半。</strong><br/>  <br/></p><p><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5 20:57:23编辑过]
雅利安人 发表于 2007-10-25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vilonteen</i>在2007-10-25 20:42:00的发言:</b><br/><p>呵,我把你的资料发给我的朋友看了。朋友说,那些厂也仅仅是实验而已,并不是工业化,而且你的资料有问题。他说这种东西几乎都是各国的能源领域的机密,是不可能得出如此准确的资料的(大意如此)。</p><p><strong><font color=\"#ff0000\">否则以美国为例,能源供应如此紧张的美国,为什么不大量生产替代能源,</font></strong>而宁愿不惜一切代价发动对伊战争呢?说到底,这项技术还仅仅是实验而已。只不过你看上去使用了工厂,就以为是工业化了。并不是这样的。</p><p>另,你给的理论也不甚完善。这个,太学术了,本人不懂,也不转述他的话了。</p></div><p></p><p>是是是</p><p>呵呵</p><p>如果你认为那些厂是实验那就是实验吧,如果你认为这项技术还仅仅是实验而已,那就是实验</p><p>我无话可说</p><p>呵呵</p><p>S:我突然想起了邓小平说过的话:实事求是</p><p>最后我还是回答一下你红字那个部分</p><p>因为液化煤技术是以消耗煤为代价的,对于像德国这样有煤而缺少其他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的情况下,要用起来是十分宝贵的.战略储备技术是什么意思?就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包括美国和日本也是这样,在没受到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情况下,人家怎么可能会用这项技术?!</p>
vilonteen 发表于 2007-10-25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我觉得我很实事求是啊。我不是这个行业的人,我无权说这种话。所以我特意打电话给我的朋友求证此事。我可不是张口胡喷的人。</p><p>另,你的数据有一部分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合成燃料量产达到能源总量的一半,我的朋友说如果仅仅是煤化油,是绝对达不到一半这个数值的。所谓合成燃料,并不全是煤化油。</p><p>可惜我不是专家。我不知道你是否学这个专业,如果你不是专家,那这个帖子就无趣的紧了,两个门外汉讨论非本行业的东西。</p><p></p>
vilonteen 发表于 2007-10-25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找了那些资料,你确定是正确的吗?呵,如果你是这个专业的人,请你改改错误再发上来吧。如果你不是这个行业的,ok,我觉得这种话题没继续的必要了,因为,你我都不懂。而我,也许稍微比你知道一点这个行业目前世界发展的情况。
虎I 发表于 2007-10-26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两项不算技术吧<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4.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4.gif\"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8 14:28 , Processed in 0.033641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