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 发表于 2013-5-24 10:08:07

《登池上楼》里那些让我感动的诗句

本帖最后由 流逝 于 2013-5-24 10:11 编辑

      首先我是喜欢古诗的,现代诗歌在我看来似乎已经没有了韵律,几乎就是竖着写的散文。

      我对古代诗歌的认知,走了一个圈子,先是看唐诗,后来感觉不具备哗众取宠的噱头,不能满足我的虚荣心,于是我就把注意力转向了宋诗,当时我的心态就是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再后来,在大学里,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多了起来,忽然就不喜欢唐宋时期的诗词了,感觉太完备了,没有天然的味道了,这时我开始喜欢上了魏晋时期的诗歌,曹操、曹丕、曹植……以至于渐渐喜欢上了魏晋风度。我认为这是个进步,因为我读诗不再是为了显摆而读了——魏晋诗歌就像璞玉一样,雕琢工艺还不成熟,尚有些石胎依附于上,清新自然。工作之后看书的时间相对少了很多,但是不知道何时又不知不觉地重新喜欢上了唐诗,以前感觉喜欢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是一种媚俗的表现,不够另类,但是现在却真正感受到了诗歌发展到颠峰时期的美丽和成熟。现在,我依旧喜欢魏晋时期的那种质朴,但也深深地折服在唐诗的瑰丽之下。

      初接触谢灵运诗的时候,读的是《登池上楼》,因此言及最感动我的诗句时,最先浮现于脑海的便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诗总是会有个“玄言的小尾巴”,历来评论家争论最多,而显得莫衷一是。对于我个人而言,因为其相对晦涩,所以背诵的时候往往会卡在这里,但是看到周勋初先生在《论谢灵运山水文学的创作经验》中也提到了谢诗为唐诗的结构程式化奠定了基础,又觉得万分崇拜。

      回到诗歌本身来,据说此诗写于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之时,反映的也是其当时矛盾纠结的心情,但是通篇的山水情景,还是让我分明感受到了那扑面而来的清新——那种永远在现实中体会不到的、毫无污染的清新。
      若论及纠结,从第一句“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开始就直抒胸臆。有个同事曾经开玩笑问过我,生活纠不纠结,我回答是,继而问他是为何,他大笑说是“穷”。我既不能像潜虬那样逍遥自在,也不能像飞鸿那样一鸣惊人,从小到大一直生活的所谓的纠结之中,只是一个原因——“穷”。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纠结于是上个好学校的差专业还是读个差学校的好专业,这是因为我的分数太“穷”;大学毕业,纠结于是留在大城市为梦想拼搏还是回到家乡接受家人的庇护,这是因为我的胆量太“穷”;直至眼下,我又纠结于是脚踏实地追求进步还是托关系走后门一步到位,这我又是什么太“穷”呢?

      每一次的纠结,我都屈服于现实,但是梦想依旧在我的心里,没有走远。每当有“春风”袭来,那棵梦想的萌芽依旧会蠢蠢欲动,依旧会努力朝着太阳的方向做着尝试。宛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般的喜悦,这是一种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喜悦。也一如我中学读诗时那种青涩的虚荣心羽化成蝶一般,再也不是为了故作清高,而是真心沉浸于自然之中。

      看过一些论调,认为佳句往往都是精雕细琢而生,都是精于刻画取胜,但是我更相信陆游所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池塘、春草、园柳、鸣禽,都是平常之物,而将平常之物信手拈来,就这么打造出了佳句,那必是天成之句,清新无比。

      我出生在皖北的一个小县城,家里的后窗正对着一方小池塘,正是春有柳绿,夏有蛙鸣,秋有桐风,冬有余雪,不过夏天蚊虫也多过别家。随着年岁增大,那块池塘,逐渐的成为了一块臭水塘,又慢慢的成了垃圾填放场,最后变成了一块空地,现在据说要拆迁开发成商业街什么的。于是我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思绪总是飞得很远,一直飞到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写作业、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光去。

      当年第一次读到“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的时候,强行按捺住内心躁动的虚荣感,满世界的找人问:“你知道白居易名字的出处吗?”当他们说不知道的时候,我就会非常淡定地把这一句背诵给他们听,以期换来赞许、羡慕,只是更多的是不屑。

      其实,过离群索居的生活的念头,并不止一次的产生过。尤其是现实中收到挫折之后,逃避的念头总是会出现在大脑里。之所以从没有付诸实施,是因为我总是会把问题考虑的很细,深山老林里不能上网怎么办?大隐隐于市吗?没工资怎么付房租呢?想到这里,我就会立即打消念头。

    不过今天手起笔落,又回想到产生离群索居想法之后的纠结的情形,真的是哑然失笑,笑得妻子一头雾水。她问我笑什么,我说是嘲笑,是讥讽,在笑一个永远喜欢纠结,没有胆量冲破藩篱的人。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3-5-24 10:11:06

楼主长得胖墩墩的,文采真心不错

流逝 发表于 2013-5-24 10:12:07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3-5-24 10: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长得胖墩墩的,文采真心不错

哥啊,你也忒快了些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3-5-24 10:15:32

流逝 发表于 2013-5-24 1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哥啊,你也忒快了些

哥儿我年轻时候也是小白脸,但没有什么文采……

小三 发表于 2013-5-24 10:57:23

来支持下楼主,我也喜欢诗词,但只能是偶尔翻读。
琐事太多,静不下心。

大雄 发表于 2013-5-24 11:56:21


传说中的合肥三杰。。。曼帅以浮华骈文招摇世间、流逝以朴实文风立身江湖。。。唯独三胖子犹抱琵琶半遮面。。。

本熊对于古诗词,历来是一窍不通。。。但流逝老爷的大作,是必须顶起!

本熊以为,最贴合流逝老爷的范儿,既非魏晋风度,也非盛唐篇章。。。

有句点评汉朝人风貌的话,叫作:“汉人笃实,不存侥幸”,最适合流逝老爷这个范儿。。。http://images.mafengwo.net/images/home/com_LVi6.gif?v=01




流逝 发表于 2013-5-24 13:47:31

大雄 发表于 2013-5-24 1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传说中的合肥三杰。。。曼帅以浮华骈文招摇世间、流逝以朴实文风立身江湖。。。唯独三胖子犹抱琵琶半遮面 ...

三胖子是技术型的,精通一切电器相关,偶尔涉猎文学,时有惊人之作。
不过药兄点评,让小弟不禁飘飘然起来,还是要多谢药兄抬爱啊!
说到汉人笃实,我想起单位里几位书协的会员点评我的毛笔字时也说过,尽管字写得不咋样,但是贵在一个“拙”字。于是他们建议我去学习汉隶,只是我一直没有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过。现在想来,字由心生,实在是和药兄点评有异曲同工之感。
小弟谢过药兄!

兽乡之守望 发表于 2013-5-24 14:21:11

本帖最后由 兽乡之守望 于 2013-5-24 14:22 编辑

魏晋诗歌就是刚刚发育的清新小萝莉,唐诗那是真正的熟女艳妇,论姿色韵味远非萝莉可比。

以今人之品味,更容易喜欢上比较清新质朴的诗歌,因为更容易理解罢。我们从小接受的古典文学熏陶就是以“浅白”为主要特征的。

比如说起唐诗的名篇,估计谁都可以诌上几句,不过人尽皆知的那几首基本上都不是作者的佳作。最典型的就是李白那首送汪伦,完全一应酬之作,那诗味比白开水还淡,不客气点说就一打油诗,可居然成了名篇。完全是拜当代语文教育之所赐。

再以三曹为例,能诌上曹操四言中那么几句的满世界都是,曹植的诗能知道相煎何太急出自他手就不错了,至于曹丕估计都知道他篡位不知道他会写诗了。
其实三曹的文采,曹植>曹丕>曹操,并且曹操的文采比他两儿子逊色多了。让今人读他们的诗赋,不约而同地都会喜欢上曹操诗的“质朴”,根本不会去在意他两儿子的诗赋。道理很简单,古典文学的修养就那么点,欣赏不了更高的。

楼主由喜好清新质朴的魏晋诗赋,回到欣赏“世俗的原点”唐诗,此等经历倒是和我一样的。我觉得这是对于喜欢古诗的人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流逝 发表于 2013-5-24 15:36:03

兽乡之守望 发表于 2013-5-24 14: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魏晋诗歌就是刚刚发育的清新小萝莉,唐诗那是真正的熟女艳妇,论姿色韵味远非萝莉可比。

以今人之品味, ...

呵呵,这个怎么说呢,可能审美也不仅仅是层次的问题,也有个人喜好的主观因素在内。
我常常模仿古诗十九首涂鸦,倒也自得其乐。

juninho 发表于 2013-5-24 15:58:56

本帖最后由 juninho 于 2013-5-24 16:00 编辑

兽乡之守望 发表于 2013-5-24 14: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魏晋诗歌就是刚刚发育的清新小萝莉,唐诗那是真正的熟女艳妇,论姿色韵味远非萝莉可比。

以今人之品味, ...
赠汪伦为什么写的那么浅白,那是因为汪伦就是一个村民,没有多少文化。李白游桃花潭时,在他家蹭酒喝得以结识。既然是赠诗,那么肯定被赠的人要看得懂才行,所以李白才写成这样,并非是敷衍的打油诗。
至于三曹嘛,曹操的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属于燃系的,让人读后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相比于曹丕多数写闺情别怨,曹植后期诗作的那种压抑悲苦的情怀,曹操诗风里那种气势更能让后人接受。毕竟不能要求读者都去和作者一样感同身受,作者郁闷要求读者也郁闷那是不太可能的。我觉得这是主要原因,也并不是要牵扯到古典文学修养的问题。
其实曹植前期的不少诗,也是很有曹操当年风采的。钟嵘曾评价三曹时说,魏诗自子建始盛。武帝雄才而失之粗,子桓雅秀而伤于弱,风雅当家,诗人本色,当推此君。这是说曹植的诗能兼父兄二人之长,又能各避其短。曹操前期的一些诗比如《白马篇》就很容易懂,写得相当浅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是千古名句吧;又比如《送应氏》跟曹操的《蒿里行》就很像,而且写得更好。至于当代人熟悉曹植的诗不多,主要是曹植现存诗里后期作品较多,除了“煮豆燃豆萁”由于三国演义的的原因太家喻户晓外,其他的大都情绪消沉,而语文教学上又不太适合这类作品出现,毕竟还要涉及到大量历史背景讲解,而课外阅读又主要集中在唐诗宋词上,所以才造成这位才高八斗的大诗人当代人却不熟悉的结果。

flyinnet66 发表于 2013-5-24 17:13:22

本帖最后由 flyinnet66 于 2013-5-24 17:18 编辑

唐诗我喜欢李商隐,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诗词有点神秘感最好,解析的清清楚楚反而没有余味了。李白的不喜欢,尤其是那些豪情万丈的诗,就和碳酸饮料一样,没有什么回味。杜甫的七律更有韵味,也深沉得多,好似绿茶入口留香,回味悠长。

大雄 发表于 2013-5-24 18:20:27

本帖最后由 大雄 于 2013-5-24 18:23 编辑

流逝 发表于 2013-5-24 13:47 http://bbs.gerfans.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胖子是技术型的,精通一切电器相关,偶尔涉猎文学,时有惊人之作。
不过药兄点评,让小弟不禁飘飘然起 ...




流逝老爷此言差矣。。。不是流老爷您要感谢神马人,而是俺们都该从流逝这样汉朝范儿人的身上,学到点神马。。。

"汉人笃实,不存侥幸"   这句压根就不是闹着玩的话,今人若能学得三分汉人的笃实,把制造业做做结实,把基层法治做做扎实,把体制改革落到实处,如此这般,神马事儿上,都能多一分笃实,少一分侥幸。那就绝对算得,是件天大的好事!



曼施泰因 发表于 2013-5-24 20:14:02

大雄 发表于 2013-5-24 1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传说中的合肥三杰。。。曼帅以浮华骈文招摇世间、流逝以朴实文风立身江湖。。。唯独三胖子犹抱琵琶半遮面 ...

他俩居上,俺垫底!

曼施泰因 发表于 2013-5-24 20:15:03

flyinnet66 发表于 2013-5-24 17: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唐诗我喜欢李商隐,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诗词有点神秘感最好,解析的清清楚楚反而没有余味了。李白的不 ...

李商隐的诗给人感觉一鸣惊人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3-5-24 21:32:19

流逝与曼施泰因总感觉是一个人

曼施泰因 发表于 2013-5-24 22:38:10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3-5-24 2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流逝与曼施泰因总感觉是一个人

一派胡言...........................

yinaha 发表于 2013-5-24 23:03:23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3-5-24 21:32
流逝与曼施泰因总感觉是一个人

合肥而已.哈哈~~

兽乡之守望 发表于 2013-5-25 13:30:24

flyinnet66 发表于 2013-5-24 17: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唐诗我喜欢李商隐,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诗词有点神秘感最好,解析的清清楚楚反而没有余味了。李白的不 ...

兄弟的品味几乎和我一样啊。
杜甫李商隐在我喜欢的唐代诗人中名列前茅。倒是太白的诗,自幼时懵懂到如今阅尽人事,都没有什么感触。想来我这样缺乏浪漫因子的人,对诗仙的诗无感倒也正常。
年轻时喜欢的风格恰好是楼主流逝所喜欢的,比如唐诗中王维的一部分诗歌。总结起来从前就是喜好那种天然去雕饰的品味。随着年岁渐长,转而愈加偏好杜甫李商隐这类厚重余浓的风格。

丹尼尔·施瓦布 发表于 2013-5-26 01:31:16

雅人甚多,在下也来沾沾雅气。

流逝 发表于 2013-5-27 09:53:58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3-5-24 2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流逝与曼施泰因总感觉是一个人

你这是骂人吗,天猫哥哥?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登池上楼》里那些让我感动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