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流逝 于 2013-5-24 10:11 编辑
首先我是喜欢古诗的,现代诗歌在我看来似乎已经没有了韵律,几乎就是竖着写的散文。
我对古代诗歌的认知,走了一个圈子,先是看唐诗,后来感觉不具备哗众取宠的噱头,不能满足我的虚荣心,于是我就把注意力转向了宋诗,当时我的心态就是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再后来,在大学里,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多了起来,忽然就不喜欢唐宋时期的诗词了,感觉太完备了,没有天然的味道了,这时我开始喜欢上了魏晋时期的诗歌,曹操、曹丕、曹植……以至于渐渐喜欢上了魏晋风度。我认为这是个进步,因为我读诗不再是为了显摆而读了——魏晋诗歌就像璞玉一样,雕琢工艺还不成熟,尚有些石胎依附于上,清新自然。工作之后看书的时间相对少了很多,但是不知道何时又不知不觉地重新喜欢上了唐诗,以前感觉喜欢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是一种媚俗的表现,不够另类,但是现在却真正感受到了诗歌发展到颠峰时期的美丽和成熟。现在,我依旧喜欢魏晋时期的那种质朴,但也深深地折服在唐诗的瑰丽之下。
初接触谢灵运诗的时候,读的是《登池上楼》,因此言及最感动我的诗句时,最先浮现于脑海的便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诗总是会有个“玄言的小尾巴”,历来评论家争论最多,而显得莫衷一是。对于我个人而言,因为其相对晦涩,所以背诵的时候往往会卡在这里,但是看到周勋初先生在《论谢灵运山水文学的创作经验》中也提到了谢诗为唐诗的结构程式化奠定了基础,又觉得万分崇拜。
回到诗歌本身来,据说此诗写于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之时,反映的也是其当时矛盾纠结的心情,但是通篇的山水情景,还是让我分明感受到了那扑面而来的清新——那种永远在现实中体会不到的、毫无污染的清新。
若论及纠结,从第一句“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开始就直抒胸臆。有个同事曾经开玩笑问过我,生活纠不纠结,我回答是,继而问他是为何,他大笑说是“穷”。我既不能像潜虬那样逍遥自在,也不能像飞鸿那样一鸣惊人,从小到大一直生活的所谓的纠结之中,只是一个原因——“穷”。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纠结于是上个好学校的差专业还是读个差学校的好专业,这是因为我的分数太“穷”;大学毕业,纠结于是留在大城市为梦想拼搏还是回到家乡接受家人的庇护,这是因为我的胆量太“穷”;直至眼下,我又纠结于是脚踏实地追求进步还是托关系走后门一步到位,这我又是什么太“穷”呢?
每一次的纠结,我都屈服于现实,但是梦想依旧在我的心里,没有走远。每当有“春风”袭来,那棵梦想的萌芽依旧会蠢蠢欲动,依旧会努力朝着太阳的方向做着尝试。宛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般的喜悦,这是一种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喜悦。也一如我中学读诗时那种青涩的虚荣心羽化成蝶一般,再也不是为了故作清高,而是真心沉浸于自然之中。
看过一些论调,认为佳句往往都是精雕细琢而生,都是精于刻画取胜,但是我更相信陆游所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池塘、春草、园柳、鸣禽,都是平常之物,而将平常之物信手拈来,就这么打造出了佳句,那必是天成之句,清新无比。
我出生在皖北的一个小县城,家里的后窗正对着一方小池塘,正是春有柳绿,夏有蛙鸣,秋有桐风,冬有余雪,不过夏天蚊虫也多过别家。随着年岁增大,那块池塘,逐渐的成为了一块臭水塘,又慢慢的成了垃圾填放场,最后变成了一块空地,现在据说要拆迁开发成商业街什么的。于是我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思绪总是飞得很远,一直飞到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写作业、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光去。
当年第一次读到“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的时候,强行按捺住内心躁动的虚荣感,满世界的找人问:“你知道白居易名字的出处吗?”当他们说不知道的时候,我就会非常淡定地把这一句背诵给他们听,以期换来赞许、羡慕,只是更多的是不屑。
其实,过离群索居的生活的念头,并不止一次的产生过。尤其是现实中收到挫折之后,逃避的念头总是会出现在大脑里。之所以从没有付诸实施,是因为我总是会把问题考虑的很细,深山老林里不能上网怎么办?大隐隐于市吗?没工资怎么付房租呢?想到这里,我就会立即打消念头。
不过今天手起笔落,又回想到产生离群索居想法之后的纠结的情形,真的是哑然失笑,笑得妻子一头雾水。她问我笑什么,我说是嘲笑,是讥讽,在笑一个永远喜欢纠结,没有胆量冲破藩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