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转】贝肯鲍尔:教练球员谁更重要 告诉你90年夺冠秘密

[复制链接]
Lothar 发表于 2013-6-6 08: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贝肯鲍尔:教练球员谁更重要 告诉你90年夺冠秘密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9:30 新浪体育

  2006德国世界杯组委会主席、德国足球名宿弗朗茨-贝肯鲍尔应德新社邀请,2006世界杯前后定期为德新社撰写专栏文章。新浪体育与德新社取得战略合作,获得此专栏独家中文编译权。
  贝肯鲍尔专栏最新一期文章的内容是关于当今足坛教练与球员关系的评论,文中特别回顾了86和90两届世界杯得失,从管理角度总结了意大利世界杯夺冠的经验所在,全文编


译如下:
  如果你有足够的好运成为参加世界杯的球员之一,或者你更幸运地拥有象罗纳尔迪尼奥或卡卡这样的技术,你将会面临过于自我膨胀的危险,特别是当你认为自己是足球场上无所不知的上帝,当你认为比教练更为高明。
  当作为一名年轻球员时,我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在1970墨西哥世界杯上我不得不出任中场位置,尽管我确认适合我的位置只有一个——自由人。
  在一次世界杯之前几个月随国家队出国比赛期间,我曾经对一群记者的小圈子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而这引发的是让我吃惊的头条新闻,当时的主帅绍恩把我叫去让我做出解释,而我则进行了道歉。
  这是一个几乎和足球同样古老的话题:谁更重要?场上比赛的球员还是那个在场边组织球队确定战术的人?
  作为球员经常会出现你几乎无法与一位教练继续相处的时刻,在60年代末拜仁主教练泽比奇便曾经在训练中不断地对我们进行惩罚。而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你在这一方面互相忍耐和宽容的能力会有所增加。
  1980年在我效力纽约队三年之后,我回到德甲联赛的汉堡队,那时我已经失去了过去的速度,而且容易受伤,而当时将我召入球队的汉堡主帅正是泽比奇,我曾经诅咒的那个人。
  他的继任者哈佩尔同样有着极佳的用兵灵感,他知道什么时候我会对球队起到帮助,而什么时候我适合在场边替补——不论负伤或是其他什么理由。而这种教练和球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与默契非常难得。
  一般地说来,伟大的足球生涯总是用巨大的成功作为句号的,但我记得70年代末拜仁主帅策尔纳伊让世界最出色的射手穆勒离开了俱乐部,不得不在美国联赛中带着愤怒和挫折感结束职业生涯。
  象克鲁伊夫或者罗纳尔多这种伟大的球员都有着各自与教练之间的问题,而当克鲁伊夫本人成为教练时,他曾经毫不犹豫地让罗马里奥在替补席上坐上几个月,而当时罗马里奥已经夺得过西甲冠军和世界冠军。
  罗马里奥认为他不需要在场上过多地奔跑,而象很多伟大的教练一样,克鲁伊夫将战术纪律看作球队最重要的事情。这一点和目前的教练没有什么区别,比如荷兰主帅巴斯滕、巴萨主帅里杰卡尔德和切尔西的穆里尼奥。
  而如今的这些主教练更具有影响力,只有在球队中建立起纪律的教练才会是成功的。1954年世界杯冠军教练赫尔博格曾经有过著名的格言“你要成为11个球员的朋友”,尽管这句话在当年起到过作用,但如今他并不那么适用了。
  如果(教练和球员之间)只有友谊的话,我们肯定无法在1974年赢得世界杯,我们和教练经常花几个小时时间来争论奖金分配问题,有一次甚至争论了一夜。
  而今天奖金分配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俱乐部都给球员开出了那么高的工资。但是,在金钱方面的嫉妒是会毁掉一支球队的。这一点上主教练必须有所行动,尽管目前更多的是球队经理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如今对于球员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大赛期间的自由度。在1986年带领联邦德国参加世界杯时,我始终对他们的管理非常严格。
  86年的亚军在某种意义上比90年的冠军更让我感到惊讶,有些人曾经说过(成为亚军)是因为我在赛事进行中使用越来越多的防守型球员。马特乌斯曾经表示如果我不在决赛中给他那么重的任务去盯防马拉多纳,我们可能会赢得冠军。
  在1990年,正是一个在场上有更多自由度的马特乌斯,和布雷默、沃勒尔、克林斯曼一起,帮助我们赢得了意大利世界杯的冠军。
  在意大利我给球员们很多的自由度,他们甚至可以将妻子带到训练营重,或者在球队所住的酒店之外过夜。但他们必须要在训练或者其他安排中准时到场。
  这同样是关于教练与球员共同协作的一个典型案例,球员是可以给教练很多回报的。而作为一名教练,我感到了比球员生涯期间更重的责任感,也正因为这一点,我将教练看作比球员更为重要的角色。
  (仙履 编译)


一只虎 发表于 2013-6-6 08:4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贝皇我心中永远的神
Sagill 发表于 2013-6-6 09: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人又中枪了~~~~[s:69]
alemanni 发表于 2013-6-6 09: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emanni 于 2013-6-6 09:24 编辑

某人肯定很深入以研究了贝皇的执教经验(比如给球员更大的尊重等等)。

贝皇的这段自述,也道出了西德足球二十年间的某种变迁。

顺时而动,也是贝皇作为教练的伟大之处。

马加特的那种方式,简直算是出土文物了。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3-6-6 09: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82、86年连续两届亚军,怎么说第三次就冠军了,拜仁也是,10、12年都亚军,今年冠军了
 楼主| Lothar 发表于 2013-6-6 09: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alemanni 发表于 2013-6-6 09:22
某人肯定很深入以研究了贝皇的执教经验(比如给球员更大的尊重等等)。

贝皇的这段自述,也道出了西德足 ...

球队主教练是个复杂的活儿,从战术角度来说,自己要制定一个有效的战术,要让球员们理解战术,执行战术,从球队角度来说,要让球员在场上团结,要对教练组服从,要让替补队员甘于替补,而且能时刻保持状态,上场即发挥作用。此外,还要善于发现球员的特点,在制定战术的时候,发挥其特点,回避其短处,总之,不容易。
 楼主| Lothar 发表于 2013-6-6 09: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3-6-6 09:23
82、86年连续两届亚军,怎么说第三次就冠军了,拜仁也是,10、12年都亚军,今年冠军了

主要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问题,然后想办法改进。比如这里也说了,86年贝肯鲍尔让马特乌斯承担了更多的盯防马拉多纳的任务,而失去了进攻上的强度,加上当时普遍批评贝肯鲍尔过于保守,到了90年的时候,他一改86年的保守风格,给马特乌斯更多进攻上的自由空间,让球队充满了活力。这种变化是很鲜明的,不是说出来的,我们现在从那两次比赛的视频中也能很直观的看出来。

如是只是仰视马拉多纳和阿根廷的伟大,而无具体的针对性的战术布署和战术上的改进,90年能不能冠还难说呢。
smzjh 发表于 2013-6-6 09: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lemanni 发表于 2013-6-6 09: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Lothar 发表于 2013-6-6 09:33
球队主教练是个复杂的活儿,从战术角度来说,自己要制定一个有效的战术,要让球员们理解战术,执行战术, ...

国家队教练和俱乐部教练更是两码事,工作方式区别很大,在俱乐部行得通的方法,到了国家队则未必。

所以国家队教练,经验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非常宝贵。
 楼主| Lothar 发表于 2013-6-6 09: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alemanni 发表于 2013-6-6 09:40
国家队教练和俱乐部教练更是两码事,工作方式区别很大,在俱乐部行得通的方法,到了国家队则未必。

所 ...

一般来说,国家队教练都应该是成手了。如果说有个适应期,是可以理解的,但要说拿国家队的比赛来给自己积累经验,尤其是德国队这样的传统足球强国,显然有些不适当。

单纯从比赛上来说,国家队教练和俱乐部队教练其实并无多大的区别。而在其他方面,国家队教练可能在工作强度上还要比俱乐部队更轻松一些。通常国家队一年十来场比赛,而且可以通过联赛去选拔那些有突出表现并适合自己战术理念的球员,而俱乐部主教练显然没有这许多的方便条件。
秦国都尉 发表于 2013-6-6 09: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中枪了
alemanni 发表于 2013-6-6 09: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Lothar 发表于 2013-6-6 09:46
一般来说,国家队教练都应该是成手了。如果说有个适应期,是可以理解的,但要说拿国家队的比赛来给自己积 ...

国家队的教练,尤其是现在,更多地是一种组合的工作,因为球员在俱乐部的时间实在比在国家队的时间多的太多。

以前大赛的集训期都很长,很多,因为联赛密度和现在不能相比,以前国家队和俱乐部也没那么尖锐的矛盾。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磨合来自不同俱乐部的球员的不同套路,为他们找到默契,让他们形成合力,打出顺畅漂亮的组合,这个是考究国家队教练能力的地方(除去临场的部分——但临场说到底,还是来自于场外的准备,场外有充分的准备,场内的灵感发挥才有基础)。

从某种角度讲,俱乐部的特色越强,体系性越高,这样的教练反而不太适合国家队,因为改造不能随心所欲。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的教练取舍性会更强,会排除一些公众认为必须入选必须重用的球员,因为他们难以适应他特有的体系。
 楼主| Lothar 发表于 2013-6-6 10: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alemanni 发表于 2013-6-6 09:56
国家队的教练,尤其是现在,更多地是一种组合的工作,因为球员在俱乐部的时间实在比在国家队的时间多的太 ...

按自己的战术风格和思相组建球队,这是没得说的,但一个核心的要求是你得拿得出来成绩,否则什么都是白说。

就比如贝肯鲍尔在90年坚持用伊尔格纳打一号门将一样,那时队里的两位替补门将无论是从年龄,经验,成绩上都比伊尔格纳高出一块来,但贝肯鲍尔仍然坚持用伊尔格纳。如果贝肯鲍尔90年失利,那显然他要为此承担责任。94年世界杯后,伊尔格纳退出国家队,就是这样的情况,福格茨当时把比赛失利的原因也推给了伊尔格纳,伊尔格纳当然不受,让我上场的是你福格茨,所以,愤而退出国家队。我当时就认为福格茨动不动就把球队失利的原因归罪于球员是不对的,球员如何使用,是你福格茨的事,怎么总是失利就怪罪球员呢?
alemanni 发表于 2013-6-6 10: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Lothar 发表于 2013-6-6 10:10
按自己的战术风格和思相组建球队,这是没得说的,但一个核心的要求是你得拿得出来成绩,否则什么都是白说 ...

但是福格茨终于有机会为自己正名,,,虽然晚节仍然不保,98年又不用卡恩。

贝皇的执教风格其实我不太喜欢,我觉得德国队走上力量型的路子,和贝皇(90年的成功)是有相当关系的。90年的德国队,虽然技术依然出色,但它的强势,主要在于身体能力。86年的那支,说是从头丑陋到底,也不算太过分。
smzjh 发表于 2013-6-6 10: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lemanni 发表于 2013-6-6 10: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smzjh 发表于 2013-6-6 10:24
其实86年的德国队,老的老,像大嘴、马甲、小香肠;小的小
88年贝肯鲍尔完成新老交替,球队当然要适应期
...


80-82年算是70年代最后的辉煌,那时候(82),布莱特纳做了中场核心(顶舒斯特尔),赛前一度似乎贝皇也有一定的呼声,另外后卫卡尔茨也是70年代留下来的人,那支球队还有点70年代的影子。

84年崩盘,86年贝皇等于重起炉灶。那届印象最深的就是和摩洛哥闷战90分钟,铁马一脚远射定乾坤。另外就是打墨西哥,舒马赫狂开挂(最后决赛短路,出击扑空)。那届比赛德国队最突出的就是远射(铁马,布雷默,贝特霍尔德——这人当时算是希望之星,但90年平庸),另外就是舒马赫。我觉得舒马赫在那届比赛里的表现,不比卡恩02年的差,而且决赛出岔子也一模一样。

如果舒斯特尔不是那么牛气死活不肯进国家队,德国足球的路子或许会完全不一样。
never_say_never 发表于 2013-6-6 10: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访谈略老啊。。。
chengkecolin 发表于 2013-6-6 11: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德迷小天王 发表于 2013-6-6 09:23
82、86年连续两届亚军,怎么说第三次就冠军了,拜仁也是,10、12年都亚军,今年冠军了

德国足球很多时候都是好事多磨
oliverkahn615 发表于 2013-6-6 11: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练和球员孰重孰轻最典型的例证 当属04年的希腊神话了吧!
blues198065415 发表于 2013-6-6 13: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很多知识份子(自由主义者)鼓吹西方人是如何的崇尚个人自由主义,如何贬低集体主义精神,但贝皇的话已经扇了他们的耳光。
在集体主义精神的贯彻上,中国人离德国人还差得很远,所以德国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不仅仅是足球。
可笑的是,在那些自由主义文化精英中,却将美国、甚至印度树立成了标杆榜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06:00 , Processed in 0.034056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