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后腰起源及简史</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迪生</font></strong></p><div><span class="high"><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几乎所有的学术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从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常常要明确起点和终点,往往会碰到麻烦,因为缘起和余波都不像期望的那样清晰明确,比如352的诞生,比如链式防守的起源,比如后腰。<br/>?? <br/>??关于后腰,在《清道夫过时了吗(中文版)》和《98法国世界杯技术报告》这两个帖子中涉及过:<br/>?? <br/>??“后腰这个词经常用,但可能有时被滥用了,这个词本身就是错的,原来是后幺,就是后面那个中前卫,它的大致含义是~~~~~~vorlibero和后腰,有一些类似之处。后幺这个词谁最早提出来的,张路?请他出来讲讲吧。”还有些内容篇幅多就不复制了。<br/>??* 英文中和后腰最接近的词是anchorman,并且anchorman=midfield libero=vorlibero=windscreen wiper=holding defencive midfielder 这几个词都是一回事,指的是同一个位置。<br/>??* 这个位置的源头可以追溯到WM阵型中的side halfback,查普曼把WM中四名中场球员的职责进行了大致的划分,位置靠后的两个side halfback把更多的精力用于防守,在那个重攻轻守的年代阿森纳因为比较重视防守而被批评单调乏味。<br/>??* 斯泰尔斯是个不能回避的名字。英格兰队夺得1966年的世界杯,身材矮小的斯泰尔斯和查尔顿,鲍尔,彼得斯一起组成了中场,他就是个专门干脏活累活、一心破坏对方进攻的“打手”。斯泰尔斯身高仅1米67,还是个高度近视,靠着勇猛的拼抢在场上立足,经常要对付对手阵中的keyman/playmaker.在温布利同德国的决赛时他在禁区里头球解围失误,造成了英格兰队第一个失球。斯泰尔斯夺得了世界杯,堪称anchorman或者后腰的开山鼻祖。<br/>??* Anchorman促使了两个菱形的诞生和发展,菱形中场和菱形防守体系。我看到的最早的阵型图是参加1986年世界杯的巴西队和阿根廷队,明确采用了菱形中场和菱形防守体系。在1986年的FIFA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anchorman这个词,“1986年之前,一个新角色出现在了中场——防线前的清道夫。给这个新位置进行不同的命名是非常有趣的。在巴西,比利时和法国它被称作“挡风玻璃的雨刷”,在英格兰则叫它“锚人”或者“中场自由人”,而德国人则把它命名为“前面的自由人”。阿根廷,西班牙,丹麦和乌拉圭等队采用了由一名清道夫和两名盯人中卫组成的防线。锚人(位置在中场但大部分精力用于防守,尤其是负责看管禁区前沿)和两名中场球员被要求对边路进行保护。”<br/>??另外见到有人把菱形中场称为古典中场,常常还来个抒情,如古典前腰一去不复返之类,报刊上也常出现类似的看法。不过我看到的资料通常是把中场平行站位的442称为classical 442。<br/>??* 从80年代至今锚人这个位置的出现和发展,肯定出现过把后卫位置提前到中场的情况,vorlibero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前面的自由人,大概是说把原本位置在防线身后的自由人挪到到防线前。后卫改打防守型中场,德赛利是在米兰是这样的,1994年的雅典之夜他和阿尔贝蒂尼在后,多纳多尼和博班在他俩身前更靠近边路,组成了四人中场,不过那个赛季的详细情况我不清楚。现在拜仁主帅马加特酷爱菱形中场,挤走弗林斯的德米凯利斯,最初也是作为后卫引进的,中后卫缺人时他客串过一次老本行,他自己也说过最喜欢踢后卫。<br/>??* 中文里的“后腰”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类是anchorman,二是用后腰来称呼442(4312)等阵型中平型站位的两个(三个)中前卫。但是这两类球员的能力要求、攻防职责明显有区别,所以我说“宣纸和手纸都是纸,但很少被放在一起做比较。”<br/>??央视《天下足球》的Top 10栏目有一期是10大后腰,入选的有戴维斯,基恩,西蒙尼,邓加,瓜迪奥拉,维埃拉,里杰卡尔德,阿尔贝蒂尼,德尚,雷东多。<br/>??<br/>??“前腰”“后腰”我现在尽量不用,意大利语中有个regista,相当于英文中的director,用在足球中时指的是位置拖后、组织进攻的中场球员,比如:<br/>??Pirlo is playing the position described by Italians as the "regista" - the director.<br/>??用百度能搜到对罗马王子贾尼尼的描述,把他称为前腰云云,有的嫌不够还要称为“正宗前腰”,比如http://sports.tom.com/2006-07-12/095L/86004751.html:<br/>??意大利队多年来一直未出前腰人才。托蒂之前,只有1990世界杯上的贾尼尼是正宗前腰,<br/>??<br/>??但实际上贾尼尼在意大利语中被称为regista,像下面这段话:<br/>??The Roma idol(指的是贾尼尼) was a classical "regista",even if he played much forward than Pirlo does now. <br/>?? <br/>??一些概念还是分得细一些好 越细致、越清晰越好 模糊只有利于审美<br/>??巴西教练卡洛斯上半年执教过上海联城,以前在北京国安待过,我记得有一阵战绩不佳遭质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中国球迷喜欢按照英格兰的后腰来提出要求,不仅要防守,还要参与进攻,巴西式的后腰不是这样的。<br/>??大意如此,拉姆塞之后442逐渐成了英格兰足球的传统,平行442里中场的两个中路球员都需要能攻善守,尽管通常各有侧重,被称作了“后腰”~~~ 我估计在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中应该有和regista类似的词。<br/>??<br/>??塞雷佐那场丰田杯我也看了 不过那时什么都不懂 只记得他开走了丰田车,还有几次突然杀到禁区里。<br/>?? <br/>??霍顿和梁岳让我开始对战术感兴趣,之前几乎是一无所知。那会从《体坛周报》上看到霍顿的一些观点,在此之后开始留心报刊上这方面的内容,梁岳则是从中学时就开始在广播中听他的评论,记得他对女足非常了解,好像还很欣赏中田英寿。<br/>??孙继海之前似乎姜峰也被称作过后腰,那时戚务生采用了菱形中场,彭伟国和姜峰一前一后。<br/>??把防线提前,专门安排一名球员从中场就开始破坏对手的进攻,也就是那种anchorman,最迟在1986年世界杯之前就出现了。<br/>??90年世界杯352大行其道,四强中的英格兰,意大利,阿根廷和德国都是如此,在防守上唱主角的还是清道夫,甚至包括英格兰和巴西,24支参赛队有17支选择了这种后防线。<br/>??1994年世界杯堪称是自由人兴衰的分水岭,清道夫的势头明显下降了,连意大利队有时防线中都没了清道夫,在防守上anchorman抢走了清道夫的风头。表现更加突出,作用在于及早破坏对方的进攻,在本方控球时向前发动进攻。发挥最出色的是巴西队的毛罗·席尔瓦,保加利亚队的伊万诺夫和罗马尼亚队的卢佩斯库。 <br/>??不过作为统帅的是邓加,第一次,后腰真正成了组织者。————后腰成为组织者的时间,瓜迪奥拉在94年之前就是巴塞罗那的主力了,1990年12月16日,19岁的瓜迪奥拉就被克鲁伊夫派上了场。</font></span></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