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辞职去北京北漂了,想见见北京的德迷

[复制链接]
bayern18 发表于 2008-5-21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18.gif\" />我是北京不多的北漂啊。。。不知道楼主到北京除了流浪还准备干什么。。。
木婉清 发表于 2008-5-21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环境好,压力也大。
bayern18 发表于 2008-5-21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黑猫赤瞳</i>在2008-5-21 14:45:00的发言:</b><br/><p>祝你好运~~~!</p><p>偶也是北京的,有机会北京德迷一起聚会哈~~~(这话让我说真不合适,每次我都嚷嚷着要去聚会,结果每次都因为各种各样非常搞笑的理由没去成...蹲墙角,检讨ing)<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73.gif\" /></p></div><p></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7.gif\" />就是你。。。应该叫你BIRD QUEEN。。。
dengzi17 发表于 2008-5-21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其实理想离现实还是有不小的差距</p><p>我小时候一直以为城里的孩子都像电影里那样放学了就在湖里划划船,或是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很是羡慕,不过长大后问了那些在城里长大的同学,跟我们这些在农村的差不多,有点小失落</p><p>祝一切顺利!</p>
付圈2 发表于 2008-5-21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micoud</i>在2008-5-21 14:32:00的发言:</b><br/><p>北京有勒我库森大球迷pluto和不来梅的付圈2</p></div><p>大师还记得我</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
herofrederick 发表于 2008-5-21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環境不見得有多好(至少我不覺得比上海好),壓力也很大
herofrederick 发表于 2008-5-21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bayern18</i>在2008-5-21 14:50:00的发言:</b><br/><p></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7.gif\" />就是你。。。应该叫你BIRD QUEEN。。。</div><p>igeon不是更符合么……</p>
付圈2 发表于 2008-5-21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以下来自yahoo知识堂:</p><p>------------------</p><p>有一句话说:“北京人看外地人,都是他的下级;上海人看外地人,都是乡下人;广州人看外地人,都是北方人。”看来在北京的外地人日子想过好并不容易,但还是有源源不绝的人漂到北京来。</p><p>  据统计,北京流动人口每天大约378万人,其中一半是常年在北京流动的。而且,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涉及到各行各业。外地人在北京生活,开始俗成“混”,后又被俗成“漂”,但对于“北漂”这一说法的争论没有统一过。网上关于“北漂”的词条数不胜数,很多网站设有“北漂论坛”,“东方魅力明星网”更是设有“北漂影视急聘”专页。</p><p>  “北漂”词条</p><p>  据查,在我国吉林市有一个北漂区。但按照通行的说法,“北漂”指的主要是北京流动人口中有知识、有学历的那一部分。目前他们已经发展成为“北漂集团”,它的出现是一种“文化型”的社会现象。“在我看来,最早出现的可能是诗人,然后是画家、作家等”,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钱光培说。如今,下列人员可能占据了“北漂”的主流。</p><p>  演艺圈:据有关资料显示,1992年这类“北漂”族只有2万人,到目前为止已经达30万人。但是,北京对演艺人才的需求据说只是1万人。这一数字,在记者采访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国民时也曾得到证实。</p><p>  IT界:他们的叫法还不太一样,称为“北漂一族”。</p><p>  考研族:在北京的高校,考研者分本土和北漂两派:“本土派”指家在北京或者是在北京高校上学的,这一考研群体越来越庞大,他们往往占据着天时和地利;在校园外,挤满了考研“北漂派”,他们像候鸟和季风一样来去匆匆。</p><p>  “北漂”大本营:毫无疑问是北京电影制片厂。首先是这里是很多群众演员的集散地;其次,很多初来北京的人都在这儿附近租房子住下来。例证之一就是一个名叫“北漂影视公司”的单位就设在北三环中路36号——北京电影制片厂附近。</p><p>  “北漂”出现的原因:钱光培归纳为三点:一是北京作为首都的吸引力;二是北京文化、科技发展的美好前景;三是人们到这里来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p><p>  “北漂”影视:《混在北京》:讲述一批在北京漂着的报刊社编辑的故事;《明星制造》:“北漂”明星演“北漂”;李春波的《女孩,别哭》:外地来京的女白领;《有人爱没人疼》:“北漂”人士在报社的经历。另外一部名叫《外地人在北京》的电视系列剧正在创作中。</p><p>  关于“北漂”的争论</p><p>  首先是“北漂”概念是否准确?</p><p>  钱光培认为,“北漂”这个叫法并不准确,“是在北京漂着还是从南方漂过来呢?”他认为应当叫“人才流进北京”。我们可以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北京科技、文化的发展及展现出来的美好前景,它为人才施展技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于是,全国各地很多人涌向北京。“这些人来到北京,他们第一想要的不是金钱而是知名度。在北京,很多人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比较大的知名度。”</p><p>  “北漂”是否分代?</p><p>  中国文联出版社的洪烛先生,1998年曾经出版了《游牧北京—行吟诗人眼中的北京》一书,他认为“北漂”也分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北漂”族,今天的生活状况应该说都比较好了,像作家余华、邱华栋等。经过10年的奋斗,他们都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买了车、置了房,摆脱了当年的窘迫境地;新近来北京的一代,已经没有当初他们来北京时对房子、户口、稳定工作等的担忧和忐忑不安,对物质生活的东西比较超脱。“90年代初来的基本处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现在的年轻人更现代。”洪烛还在《北京人的梦星辰》中提出了这样的分法:老北京(三代以上)、新北京人(随父母来京)、新新北京(“北漂”属于这类)。</p><p>  钱光培先生则认为,“北漂”的分代同样是一种思维上的误区。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一直就是一个移民城市。而且,随着来到北京的时间先后不一样,“北漂”在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分代很难也没有必要。但可以对他们进行分阶段研究。</p><p>  “北漂”与北京文化</p><p>  应当说,“北漂”人士在文学、影视、话剧等在北京文化的形成中刻上了印记,而且这一经历也影响着他们的创作。看作家邱华栋的小说,从《手上的星光》到《玻璃山》,只感觉小说的开头每每洋溢着巴尔扎克笔下野心勃勃的外省青年进入巴黎时的光怪陆离蔚为大观的气氛,而进入具体的爱情故事之后又有巴尔扎克《幻灭》的印象。</p><p>  已经来京6年的美国人罗异,先后推出了《爱情麻辣烫》、《洗澡》、《昨天》、《走到底》等电影。他认为尽管在中国目前做电影还比较难,但在北京有一批人在做这件事情,这一点很重要。《切·格瓦拉》曾经风靡北京话剧界,但其中的主创人员如导演张广天其实是一位上海人。像张广天新近推出的《红星美女》,反映的就是一个外来妹在北京的遭遇。至于从外地来到北京并活跃在影视界的明星那就更多了:瞿颖、李亚鹏、常远、刘栋等等。</p><p>  京味文化在北京其实早就不占主流,钱光培先生说,这么多人流向北京是件很好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这表明这个城市有了自己的文化品牌的号召力。</p><p>  钱光培先生参与制定的《北京市文化发展十五规划》当中,北京城市的定位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北京文化要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缩影。”首先它要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能够整合和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其次要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的中心市场;再次它要成为全国文化创作最繁荣的都市。为此,北京要吸引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这一进程更要加快。”</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1 15:23:18编辑过]
非著名德甲球迷 发表于 2008-5-21 1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只拥有漂泊的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br/>
byh1980 发表于 2008-5-21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年轻就应该为梦想努力
goleo6 发表于 2008-5-21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到底啥叫北漂呢……
代斯勒的球童 发表于 2008-5-21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北漂</p><p>1、要从南向北</p><p>2、要漂着</p>
goleo6 发表于 2008-5-21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漂着是个什么定义……
代斯勒的球童 发表于 2008-5-21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沉底 就叫漂
goleo6 发表于 2008-5-21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住地下室就不是北漂了?
代斯勒的球童 发表于 2008-5-21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孺子可教也</p>
bayern18 发表于 2008-5-21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erofrederick</i>在2008-5-21 15:14:00的发言:</b><br/><p>igeon不是更符合么……</p></div><p>我是借用一个综艺节目。。。里面是这么叫的。。。所以说是bird....</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
micoud 发表于 2008-5-21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夜のSophia 发表于 2008-5-21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到现在对于北漂就是一个文学艺术范畴,之前去北京是旅游,可能那种感觉不一样。北京人才很多,竞争很激烈,我现在做的是网站运营总监的工作,可能到北京只不过是一个小士兵吧!呵呵,不过也没什么关系,我只想要一个小小的角落可以容纳我的北漂梦想,这是小时候就要实现的。<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p><p>看了付圈的北漂介绍,对北漂有一点感性的认识,广州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上海是一个很小资的城市。在上海我每天就是去喝咖啡、逛街、旅游,在广州我经常去聚餐,食在广州是名不虚传的。在北京,我希望有空就能去每条胡同走走,数数那里的历史,听听那里的故事,这就是很大的享受了。</p><p>看到大家这么热情,很期待北京可以见到大家,这样可能我北漂起来也不会那么孤独:)</p>
木婉清 发表于 2008-5-21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代斯勒的球童</i>在2008-5-21 16:05:00的发言:</b><br/><p>北漂</p><p>1、要从南向北</p><p>2、要漂着</p></div><p>亮点!!!</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2-8 07:03 , Processed in 0.033871 second(s), 1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