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找回密码
 加入联盟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转帖]少年足球

[复制链接]
 楼主| Raphael 发表于 2003-9-25 11: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年足球:球星,无法定向培养

世界体育周报  

  要是你们能够洞察时间所播的种子,知道哪一颗会长成,哪一颗不会长成,那么请对我说吧……
           ——莎士比亚《麦克白》

  在足球圈里,是否有人能从一堆孩子里挑出未来的大球星?也许从事青少年训练工作(指16岁以下)的教练能做到这一点,毕竟,他们是专家!但他们是否真的能做到呢?1975年,著名的足球作家保罗·加德纳请英甲(相当于现在的英超)和意甲的两位教练各推荐一位16岁的可造之才,很遗憾,他们长大后平庸无奇,像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18年后,加德纳再次请英国、意大利及阿根廷的3位教练推举人才,教练们仍旧没有选出球星。
  专家百分之百的错误率,使选才变得很神秘。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教练只能从现有状况来推测孩子将来的发展,而且只有极少数的孩子会从伙伴中脱颖而出,在英国,这个机率约为5%。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存在这个问题,即使是对个人素质要求很高的网球。温网少年组的冠军成年后很少有人能夺得温网单打冠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的兴趣、体能、愿望都是反复无常的,因此没有一个孩子的未来是可预见的。
  即使在今天世界上最好的俱乐部向青少年培养系统投入上百万欧元的时候,淘汰率仍然很高。现代化的设备、巨额的金钱和完整的训练理论无法有保证地培养出球星。拿上个赛季来说,由俱乐部二三线队训练出来的一线球员,在拜仁慕尼黑和尤文图斯各有一位,国际米兰与皇马各有两位,南美的情况也不乐观,博卡有3位,河床是4位。曼联是成才率最高的球队,有5位自己制造的一线球员。
  由上可见,足坛豪门主要靠转会手段来获得大球星,当然这样做代价很高。多数球星是在较小的俱乐部成的名,难道这是说小球队的青少年训练水平更高吗?也不是。只能说成为球星没有既定的规则可寻。1940年代,英国俱乐部主要是从东北部的矿区寻找有资质的球员,同样,巴西的俱乐部将眼光更多地放在农村,他们认为那里天才更多一些。直到今天,非洲和中美洲的孩子仍然只能等球探发现他们的才华,然后同职业球队签约或得到某个赞助商的资助,才能进行正规训练。当代,多数有条件的孩子会排队到俱乐部去让教练鉴别他们的能力,继而决定是否进行职业化的训练。
                                    
专家观点:
  球员应在多大时参加职业俱乐部的训练?
  海格维(利物浦队青少部主任):
  大约8岁。这时由俱乐部提供一整套的训练计划及医疗设施。
  奎罗兹(皇家马德队教练,前葡萄牙青年队主教练):一切取决于小球员的条件,即使最有天赋的人也不应大于13岁。对孩子来说,正确的方法与良好的氛围最重要,而这恰好是职业俱乐部的优势。
  桑蒂斯特班(西班牙青年队及U-21队主教练):如果小球员得到正确的培养,那么越早进入职业俱乐部越好。只有和职业球员一起,他们才会快速进步,养成好的习惯。
  对年轻球员来说,最重要的训练是什么?
  海格维:建立球感,并学会享受足球的乐趣。8岁时,百分之百是好玩;11岁时,开始技术训练。
  奎罗兹:贯穿球员整个职业生涯的是踢球的技巧,从7岁到10岁这个阶段是接受技巧训练最好的时机。某些球队过于注重体能,但是胜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技术。
  桑蒂斯特班:球技是训练的重点,年轻人总是容易接受新技术。对他们来说,训练的质量很重要,从足球中得到快乐更重要。
  有没有能将球员训练成球星的秘诀?
  海格维:移动、过人、求胜的欲望构成了足球。总有人问我,是怎样将欧文培养成球星的,我只能说,我们提供了合适的环境,他们自己成了球星。这就像演员,有好剧本,他就成了明星,没有好剧本,他仍是庸人一个。
  奎罗兹:贝利和马拉多纳小时候也没进行过很长时间的职业训练,但是他们参加了最残酷的竞争——街头足球赛,因此竞争是培养球星最好的体制。
  桑蒂斯特班:与足球粘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越好,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很好的感觉。
  对培养有创造力的球员来说,最危险的是什么?
  海格维:集体训练多于单个训练是最危险的事。一样的技术,每个球员运用时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利物浦只有一队总进行集体训练,因为他们有取胜的任务。其他级别的球队,训练是为了发展个人的天赋。
  奎罗兹:没完没了地让小球员做他不理解的项目是最危险的。每个孩子都为追求足球的“神奇时刻”而练习,他知道实现梦想的所有技巧,甚至可以无师自通。
  桑蒂斯特班:练得太多最危险。
  青少年队的教练最该做什么?
  海格维:替小球员规划未来。
  奎罗兹:教孩子最想掌握的技术。
  桑蒂斯特班:教练的职责是帮助孩子们提高,并且帮他们克服不良习惯。教练绝对不能发脾气或是责备孩子。
  小球员最能吸引教练的品质是什么?
  海格维:敏锐的感觉、良好的平衡能力和较快的奔跑能力,这是指场上能力。还有就是他们的个性,比如是否敢与你面对面地直视,握手时的力度等等。第一印象很重要。
  奎罗兹:我注重三件事:第一是技术,也就是触球的感觉和过人能力;第二是速度,这要涉及他的球场智商及视野;第三是态度,他必须对比赛感兴趣,愿意整天比赛。
  桑蒂斯特班:求胜的愿望,是球员与球星的差别所在。我曾与许多大球星合作过,其中最让人难忘的是斯蒂法诺,他是个呆板的胜负狂。
--------------------------------------------------------------------------------
少年足球:河床制造“大牌”

世界体育周报

  很多年以来,阿根廷一直保持着充沛的后备力量,这要归功于一位叫伯克曼的先生。他认为,阿根廷足球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原因是对青少年的培养方式与欧洲及多数南美国家有很大区别。伯克曼说:“在欧洲,政府或俱乐部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设施与教育,小孩儿首先被塑造成运动员,然后才是足球运动员。而在我们这里,所有孩子都知道他们是足球运动员,教练只是从某些方面帮助他们。”
  伯克曼的理论在河床队得到最忠实的实践,该队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能出球星的地方。河床队培养出奥尔特加、萨维奥拉、马萨罗·加拉多等比较矮小瘦弱的球员,像他们那样的身体条件在其他俱乐部早就被淘汰了。
  13年来一直负责河床队青少部工作的是一位巴西人,他叫德勒姆。他说:“与多数球队不同的是,河床队对冠军头衔不甚热衷。我的工作是让孩子们快速地从低级别球队升到高级别队中去,丢一两个冠军无所谓。”
  大块头的孩子一般来说很容易被教练看中,然后加入某个职业队,但河床队挑人时主要考虑的是他的天赋,至于身体,只要小孩子进入俱乐部,得到适当的营养和训练,他们会很快变得强壮。总的来说,河床队青少部将体能训练放在次要位置上,当然必要的设备该队也都有。
  河床队另一个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拥有全国性的挑选网络,球队总是不惜精力、金钱地寻找最好的小球员。像萨维奥拉、奥尔特加等人,都是河床队从阿根廷的偏远地区发掘出来的。
  自1950年代晚期,成功地将西沃里转会到尤文图斯开始,河床队已经习惯于将新出头的球员卖到欧洲去,它出售新人的频率很高,这客观上增加了小球员在河床队崭露头角的机会。
--------------------------------------------------------------------------------
少年足球:克隆NBA的路没有走通

世界体育周报  

  对负责足球青少年人才培养的人来说,NBA“生产”球星的方式既让他们羡慕也让他们困惑。NBA的球星都是从大学出来的,早在学校时就习惯了激烈的竞争,问题是美国人怎么把大学篮球联赛(NCAA)搞得像职业联赛那样红红火火的呢?为什么有人爱看NCAA的比赛?有人愿意向NCAA投钱?大学为什么允许以运动员大学生身份进入校园的人,将比赛放在第一位,而学业倒放在第二位?所有这些在欧洲是不可能的。欧洲人观念中的运动员大学生的最基本身份仍然是大学生,因此对他们的学业进展会有明确的考核要求。
  1996年,职业的MLS联赛在美国创立,它当时推行了大约40个计划,主要是让运动员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MLS踢球。不过,试图采用NBA的模式培养球星的计划根本就没有实现,不仅没出球星,甚至连合格的职业球员都没培养出来。整个计划最大的失误在于改变了足球球员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发展环境。
  2001年5月,欧洲最好的俱乐部如曼联、阿贾克斯、巴塞罗那、拜仁慕尼黑的青少部主任,在日内瓦开了个会,最后他们搞了一个声明称:“逐渐消失的街头足球正在削弱孩子成才的可能性,天然无雕饰的竞争,换句话说,球场上的适者生存,更有利于培养出球星。球星不是有钱、设备、最好的教练就可以教出来的。”现实是孩子在街区踢球的危险性越来越大,因为汽车与罪犯都比过去增加了许多。2000年,英国北部城市布拉福德以立法的形式要求孩子不要在街上踢球。
  欧洲许多国家都可为有志于足球的孩子提供适当的训练途径,但是这样做就像工业化国家在工厂里大量生产食品一样,只要拆开袋子,就会吃到永远一样的口味,不用担心品质没有保障,当然也别想吃出特别的滋味。一样的训练设备、一样的球场、一样的教师、一样的训练课目及方法,“生产”出一样的球星。目前,欧洲最担心的是无法培养出有创意的球员。法国是欧洲国家中培养球员的机制相对比较宽松的国家,因而才会涌现出齐达内、亨利这样的球星。
  缺乏想像力是德国足球的老毛病,德国足协目前在推行一项年耗资700万欧元的培训计划,将通过390个培训基地对两万名11岁至17岁的小球员进行个人素质培养,以提高德国球员的单兵作战能力,避免被同行讥讽为机器人。40多年前,前德国足协主席赫尔伯格采取过类似的举措,以期提高球员的技术水平和灵活性。赫尔伯格获得了部分成功,德国在六七十年代取得了骄人战绩,但是做基础工作的教练不是通过一两个计划就能“洗脑”的,因此到2000年,按贝肯鲍尔的话说,德国足球因为过分“均质”又落后了。
  荷兰正在重复德国的老路,领头的就是阿贾克斯队。阿贾克斯历史上曾经贡献出范·巴斯滕等重要的球星。飞翔的荷兰人好多年都没有飞过了,2002年世界杯甚至没见到他们的身影。为什么?阿贾克斯19岁以下组的教练范德勒的话可以作个解释,“我不再乎你进4个球,我只要求你做我说的动作”。12岁左右在阿贾克斯训练的孩子会有一个专门的小册子,告诉他们如何按阿贾克斯的规矩穿衣服、接人待物、接受体能训练。
  南美的训练环境无论如何比不上欧洲,但是他们总能为球迷奉献有创造力的球星。因为他们习惯性地相信个人能力,习惯性地组织不起严格而又呆板的训练机制。另外,南美的球队向来手头拮据,卖球星是赚钱的好方法,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球迷对球队的忠诚度。阿根廷河床队的官方网站有这样一段话:“高水平的新球星保证了我们的胜利,给他们机会!当然只有卖掉老球星,他们才能有机会!河床永远都不缺人才。”但是南美这套自成体系的训练方法,欧洲人也无法借鉴,因为他们没有地方可卖球员,所有人都在这个系统中流动。
--------------------------------------------------------------------------------
少年足球:14岁的阿杜

世界体育周报   

  如果不考虑65万美元的合同,不考虑主动登门要求签约的俱乐部,也不考虑今后要肩负振兴美国足球的重任,14岁的福雷蒂·阿杜不过是个普通的男孩子。他喜欢打电玩,喜欢捉弄某个同学,喜欢敞开肚皮吃妈妈做的馅饼。阿杜有时也会陷入沉思中,考虑应该加入曼联还是皇马,这是个挺烦人的事儿。
  出生在加纳的阿杜,1997年随家人定居华盛顿。在他12岁生日前,阿杜与耐克签定了一份对孩子来说是天价的合同,但是阿杜的妈妈坚持要求让他像普通人一样有自由玩耍的时间。
  比起妈妈,经纪人马茨金要严肃一些。可怜的马茨金每天都淹没在俱乐部的电话、公司要求合作、记者要求采访等繁琐事务中。他像福格森一样骄傲地说,我真没想到他们对一个有才华的小孩渴望到这个程度。阿杜7岁那年在意大利训练时竟表现得比10岁的孩子还要出色,打那以后,各大俱乐部就像苍蝇一样盯着这块肥肉。代表美国U-17以下队参加国际比赛后,阿杜必须决定他要加入哪支欧洲球队。
  人气正旺的阿杜对自己的生活有独特的看法:“只要像我这样的小孩踢几脚好球,立即有许多陌生人挤到你身边,我什么事也做不了,随波逐流,听从经纪人或长辈的安排。我把这些看成是努力踢球的回报,心里有时挺自豪的,但是我绝不能掺和到里边,否则头疼的事儿太多。”超乎年龄的球技使许多骗子跑步来到阿杜身边。不断地与贝利、马拉多纳相提并论,有时也会让阿杜迷惑,自认为是世界杯未来的大腕。
  阿杜很讨人喜欢,别人也愿意跟他玩。但是所有人都了解一个事实——阿杜会像广告明星一样,被商人运作,他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他的教练对阿杜的身体素质、运球技巧赞不绝口。耐克公司对阿杜也期望颇高:“他最初吸引我们的是无可争议的天才,公司希望他成第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美国球员。”
  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阿杜,美国U-20队教练罗根说,伤病、错误的训练都可能毁掉阿杜。“我在阿贾克斯,看到过许多14岁的、像克鲁伊夫一样突出的球员,但是到了18岁,他们已经没有什么特点了。时间才能证明天才。”   
--------------------------------------------------------------------------------
少年足球:打造草鞋英雄

世界体育周报

  位于圣·克鲁斯的塔维奇足球学校是玻利维亚甚至全世界学足球最好的地方。20年来,它为职业球队培养了无数有个性、技术好的球员。凭着这些人脉,塔维奇足球学校完全可以办一支职业球队,但是它的创始人阿奎莱拉说:“如果成立职业队,那么对学校的教学就有具体的要求。比如需要左边卫或中场,学校就得从一堆孩子里找些具备这方面能力的人特意培养。也就打破了他们自由发展的趋势,很可能会毁掉他们的特长。”
  塔维奇学校的学生一般18岁毕业,在学校里,他们被看作是孩子,虽然也有各种纪律约束但不严格。玻利维亚是个贫穷的国家,学生主要来自较穷的家庭,他们没有欧洲孩子的训练条件。学校要求刚进校的学生在坑坑洼洼的泥地上练控制球,塔维奇的理论是,如果孩子们能在恶劣的场地控制好球,那么他们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学会控制球的方向后,孩子们才被允许去草场训练。尽管学校的条件在不断改善,但是至今塔维奇仍旧留着3块破土场。像塔维奇那样在土场进行初级训练,在欧洲是不可想像的,即使哪位教练敢这样做,也立即会有律师或其他人来抗议,抗议教练增加了孩子受伤的可能性,甚至打官司。
  塔维奇对“不可预测性”非常重视,认为造就球星的最稳妥的办法是千里挑一。每选一个学生,塔维奇都要观察成百上千个孩子。这一点同足球文化很发达的欧洲不一样。以英格兰为例,大俱乐部一直被指责收了太多的小球员,可是如果他们不多收孩子,那么其他俱乐部就会抢走孩子,反过来形成竞争威胁。另外,大俱乐部培养球员都有极强的目的性,自然会限制球员的个性化发展。
  老球星克鲁伊夫还指出,过多的成人因素卷入三线甚至四线队伍的培养,让欧洲的后备力量呈现标准化的趋势。8岁被定义为开始正规训练的年龄,12岁的孩子已经将成为职业球员作为惟一的目标;只有身高、体重、柔韧性好的孩子才有机会参加训练……孩子在既定的模式里接受大人们的灌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在球场上该怎么踢等等,了无意趣。针对这些问题,克鲁伊夫计划在他的学校里,最大限度地允许孩子们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儿,犯该犯的错误,重新找回街头足球的乐趣。
  克鲁伊夫另一个比较担心的问题是,欧洲多数负责青少年训练的教练都将工作视为升为一线球队教练的跳板,他们会急功近利地与自己的弟子一同升级,结果在后备队执教的总是菜鸟。还有些教练原来是职业球员甚至是著名的球星,他们经常出的错误是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忽略了学习。
  苏格兰U-21队前主教练史密斯近来提出一个新思路,让小俱乐部承担培养球员的任务,让他们像南美球队一样靠不断翻新人员来维持欧洲联赛的生命力。有不少人支持史密斯的观点,也包括克鲁伊夫,老球星认为培养的手段应该根据本国实际做调整,像塔维奇那样用土场训练在欧洲行不通,但是从低档次球队逐步升级,也是磨砺球员的手段,毕竟只有保持竞争的氛围才能使足球永远有魅力。
卡恩的手套 发表于 2003-9-25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俱乐部应该把引员重点放在年轻球员身上,还是当红球星身上?

这是一个不错的讨论话题。俺的观点是两者同步进行,拜仁培养了小圣这样的年轻球员,同时也购买了马凯这样的当红射手,这样成熟的结合,不正是合理的选择吗?为何一定要走极端主义道路呢?
简单分析一下两个极端的危害:

1,极端年轻化的危机,年轻化代表着不成熟,不成熟带动着成绩的不稳定,成绩的不稳定影响到俱乐部整个动作,暂时性的转会费减少和年薪的降低并不能补充俱乐部总体的损失,这从利兹联、帕尔马身上可以看出。前者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后者一有实力派新星出现即遭其他豪门抢劫。这样的后果是永远成不了欧洲霸主。

这时有些朋友会举阿贾克斯和曼联的青年军作反证例子,但我们应该看到,那些成功的例子都是在博斯曼法案出台之前。而出台之后,阿贾即告所以沉沦,正因为他们的经营方针已经不适合博斯曼法案的年代了。曾经的阿贾和曼联之所以能留住一批稳定而又团结的核心,是因为当时转会限制。俱乐部不同意转会,球员就没权利提出转会。所以那时的曼联可以靠青年军打出天下,并留住那批人才,使那批青年军能不被肢解。

但在博斯曼法案生效以后,球员有权利提出转会了,俱乐部只能以转会费相威胁,但谁又能挡得住金钱攻势呢?球员们何尝不想赚更多的钱呢?于是,经济人多如牛毛,球员工资要求一年比一年高,这些都刺激着一桩桩转会的迸发。球员想终身在某一俱乐部效力更是可能性低微至极。


2,极端购买当红球星的危机:
里瓦尔多,门迭塔,贝隆等转会之后表现不佳很具有代表性,极端购买当红球星确实存在种种弊端。

但我们要认清这么一点,转会之后在新俱乐部成功的球星则更多,齐达内、菲戈、罗纳耳朵的加入让皇马的足球真正变得艺术,有了内德维德的尤文一扫老妇人形象,变得强硬,有了内斯塔的米兰防守几无漏洞,能摘取冠军杯防守线功劳最大。这也都是明显的成功例子。如果要举,只会有更多。不需要再例举了吧。
goo 发表于 2003-9-25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德迷联盟 - GerFans.cn ( 辽ICP备1700225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16:02 , Processed in 0.028823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